'《論語》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七天'

"

《論語.學而篇》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析:

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時,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親去世以後,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體行為了。如果他長期堅持父親生前那些正確原則,就可以說是盡孝了”

這一章談論的是關於“孝”的話題。

父在,觀其志

在孔子所處的時代,文明尚不如今天發達,人們接收教育的途徑也是非常的有限,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進入學堂讀書識字。所以,很多人出生後,各方面的教育都首先來自家庭的教育,甚至有些人的一生都只是在接受來自父輩或者家族長輩的教育。這與我們今天獲得教育的途徑和方式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於是乎,在古代很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家人祖孫幾代都是以同一種職業或技能衛生。經商的都是經商,從醫的都是從醫,甚至連打鐵製器,釀酒制香這樣的手藝都是世代相傳,這也才有了我們現在常聽到的獨門絕技之說。

這些工作通常都是父傳子,子繼父,一代一代的成為了每一個繼承人的使命。因為這些都是一個家族賴以生存的本事,只能家族傳承,既要能做好技術保護防止他人仿冒,還要能夠繼續精益求精的發揚光大。

彷彿每一個有繼承者,天生就是來接替上輩人傳下來的衣缽,並以此為終生奮鬥的目標。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已經可以看見他的將來要如何成長。沿著前輩的足跡,固然有路可循,似乎又少了太多的可能。由此可以看出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的一生受家庭的影響是非常的大。

但是,我們再細細的想想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似乎所有的人都沒有太多的出路,所以家族事業的傳承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家族興衰的根本。

既然承繼的工作如此重要,做為一個晚輩,能不能遵從父輩的教導,繼承家業,擔起家族興衰的大旗,就是是否孝順的直接體現。

孔子所說的這個觀點“父在,觀其志”,其實就是對這個社會現象的一個表述,父親在世時,看看這個人能否立志遵從父親的教誨承擔其繼承家業的責任。如果遵從則視為“孝”,如果棄自己的家業傳承於不顧,則就會被認為是“忤逆不孝”之輩,這個觀點也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這樣理解清楚了之後,相信大家想想很多電視劇裡的橋段都能夠感受得到,最典型的《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因為不喜讀八股文,不愛向仕途發展,被其父親視為忤逆不孝之子,整天都對他沒有好臉色。

相比於以前的人,今天的我們就幸福了太多,沒有了過多的束縛,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喜好選擇自己的職業發展,不用被逼著重複上一代的一生,人生也多了更多的可能。毫無疑問,民主和自由是值得慶幸的。

今天的我們再來看這句話,雖然少了些禁錮,但是同樣需要看到責任。我們雖然不用走一條被安排好的路,但是仍然需要立志做一個好的人,儘自己的力量,去做好每一件事,如果可以也要承擔起繁榮家族的責任。如果不行,最起碼也要讓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夠看見自己能夠好好的生存,不用為自己的人生擔憂,這或許是為人子女最基本要做到的事了。

如果,一個人成年之後,還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但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反而整天無所事事,甚至淪為一個啃老族,讓父母憂心不已,就絕對是一個“不孝”之人。

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古時的人在禮教的約束下,言行都不能忤逆父母,以致於婚嫁之事都必須要遵從父母的意見。

在這種約束力下,如果父母是非常嚴謹的人,家中的子女的言行舉止必定受到要求和管束。在有人監督管理的情況下,言行必定會有所顧忌,相對來說會得體很多。所以,在古代,人們會從一個人的言行去判斷一個家族的家教是否良好。

但是,一個人真實的想法,一旦脫離了管束就會暴露出來。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在父母面前都是乖乖聽話的,離開父母的視線,我們都會有自己的各種調皮。這或許是一種天性使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想,每個人的行事都會有自己的標準。

孔子的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如果一個人脫離的父輩的監督和約束後,還能遵從前人的教誨,保持好的言行舉止,而且長時間沒有改變,這個人就能夠被成為“孝”。

的確,在有規範,有要求,有約束的情況下能夠做好一件是確實是可以的。如果脫離了管束和限制,還能夠保持一個好的習慣,繼續做好事情,是需要做到嚴格自律的。

這個應該每個人都有體會,週一至週五上班,你每天要早起,是因為單位規定不能遲到,所以你必須符合要求的做到早起。但是週六週日不上班,還依然能夠按時起床,規律的生活,這個就需要自律。

如果一個人是因為迫於父母的權威和管束表現得好,不算是真正的好。離開了父母的監管,依然能夠保持好的言行舉止,好的處事態度,沒有做出忤逆父輩教誨的行為,沒有做出不尊重長輩的事情,而且能夠長期保持。這似乎才是真正的牢記了父輩的教誨,繼承了家教的精髓。

同理的思考一下,這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要做個表裡如一的人,對待父母不能當面一個樣,背後一個樣,做事同樣不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不單止對待父母,對待他人,對待工作,都應該要如此。

如果你在單位上班,上級在的時候,你就裝得很聽話,什麼都幹。上級一轉身,你就立馬換了個樣子,兩手一攤,想盡辦法偷懶。又或者,領導跟你討論工作任務時,你什麼都說好,拍胸脯做保證。實際操作時,這裡也是藉口,那裡又是理由,總之就是不能認真的去做實事。這樣豈不是如同那些父母不在之後露出反叛嘴臉的“忤逆不孝”之人一樣,只是反覆無常的小人。

不能真正深入骨髓的善不是真善,不是發自內心的善也不是真善。孝也是如此,義也是如此,這世間所有的美好,都來自初心的美好,來自初心不改的堅持。

發自內心的愛父母,愛家人,愛朋友,愛工作,愛事業,你的一切行為才會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孔子說,觀其“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實細心觀察的人不用三年即可察覺,而假裝的人在失掉約束的情況下也裝不了三年。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困擾了很多人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執行力?為什麼很多事都會半途而廢?

其實答案只有一個: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如果,你真的孝順父母,你會毫無保留!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你會無怨無悔!如果,你真的愛一份工作,你會風雨兼程!

沒有條件,不需要外力,完全發自內心。這些是無法假裝的,即使裝也不可能裝得長久,人的思想總會有鬆懈的時候,一個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條件反射就會出賣了你,因為你所做的就是你所想得,你所想的都會表現在你的言行上。

如此,我們還能分析出來一個人如果突然對你好,不是真的好,能長長久久的對你好,才是真正的好。一個人在你面前說你好,不是真的認可你,能人前人後都維護你,才是真正的認可你。一個人偶然工作表現得好,不是真正的用心,能夠每天都勤勤懇懇,才是真正的努力。

時間是一個度量衡,很多事情把時間拉得足夠的長了之後才能看得清。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越念越有理,明天繼續。

"

《論語.學而篇》第十一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解析:

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時,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親去世以後,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體行為了。如果他長期堅持父親生前那些正確原則,就可以說是盡孝了”

這一章談論的是關於“孝”的話題。

父在,觀其志

在孔子所處的時代,文明尚不如今天發達,人們接收教育的途徑也是非常的有限,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進入學堂讀書識字。所以,很多人出生後,各方面的教育都首先來自家庭的教育,甚至有些人的一生都只是在接受來自父輩或者家族長輩的教育。這與我們今天獲得教育的途徑和方式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於是乎,在古代很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家人祖孫幾代都是以同一種職業或技能衛生。經商的都是經商,從醫的都是從醫,甚至連打鐵製器,釀酒制香這樣的手藝都是世代相傳,這也才有了我們現在常聽到的獨門絕技之說。

這些工作通常都是父傳子,子繼父,一代一代的成為了每一個繼承人的使命。因為這些都是一個家族賴以生存的本事,只能家族傳承,既要能做好技術保護防止他人仿冒,還要能夠繼續精益求精的發揚光大。

彷彿每一個有繼承者,天生就是來接替上輩人傳下來的衣缽,並以此為終生奮鬥的目標。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已經可以看見他的將來要如何成長。沿著前輩的足跡,固然有路可循,似乎又少了太多的可能。由此可以看出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的一生受家庭的影響是非常的大。

但是,我們再細細的想想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似乎所有的人都沒有太多的出路,所以家族事業的傳承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是一個家族興衰的根本。

既然承繼的工作如此重要,做為一個晚輩,能不能遵從父輩的教導,繼承家業,擔起家族興衰的大旗,就是是否孝順的直接體現。

孔子所說的這個觀點“父在,觀其志”,其實就是對這個社會現象的一個表述,父親在世時,看看這個人能否立志遵從父親的教誨承擔其繼承家業的責任。如果遵從則視為“孝”,如果棄自己的家業傳承於不顧,則就會被認為是“忤逆不孝”之輩,這個觀點也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這樣理解清楚了之後,相信大家想想很多電視劇裡的橋段都能夠感受得到,最典型的《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因為不喜讀八股文,不愛向仕途發展,被其父親視為忤逆不孝之子,整天都對他沒有好臉色。

相比於以前的人,今天的我們就幸福了太多,沒有了過多的束縛,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喜好選擇自己的職業發展,不用被逼著重複上一代的一生,人生也多了更多的可能。毫無疑問,民主和自由是值得慶幸的。

今天的我們再來看這句話,雖然少了些禁錮,但是同樣需要看到責任。我們雖然不用走一條被安排好的路,但是仍然需要立志做一個好的人,儘自己的力量,去做好每一件事,如果可以也要承擔起繁榮家族的責任。如果不行,最起碼也要讓父母在有生之年能夠看見自己能夠好好的生存,不用為自己的人生擔憂,這或許是為人子女最基本要做到的事了。

如果,一個人成年之後,還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但沒有什麼大的志向,反而整天無所事事,甚至淪為一個啃老族,讓父母憂心不已,就絕對是一個“不孝”之人。

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古時的人在禮教的約束下,言行都不能忤逆父母,以致於婚嫁之事都必須要遵從父母的意見。

在這種約束力下,如果父母是非常嚴謹的人,家中的子女的言行舉止必定受到要求和管束。在有人監督管理的情況下,言行必定會有所顧忌,相對來說會得體很多。所以,在古代,人們會從一個人的言行去判斷一個家族的家教是否良好。

但是,一個人真實的想法,一旦脫離了管束就會暴露出來。就像我們小的時候,在父母面前都是乖乖聽話的,離開父母的視線,我們都會有自己的各種調皮。這或許是一種天性使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想,每個人的行事都會有自己的標準。

孔子的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如果一個人脫離的父輩的監督和約束後,還能遵從前人的教誨,保持好的言行舉止,而且長時間沒有改變,這個人就能夠被成為“孝”。

的確,在有規範,有要求,有約束的情況下能夠做好一件是確實是可以的。如果脫離了管束和限制,還能夠保持一個好的習慣,繼續做好事情,是需要做到嚴格自律的。

這個應該每個人都有體會,週一至週五上班,你每天要早起,是因為單位規定不能遲到,所以你必須符合要求的做到早起。但是週六週日不上班,還依然能夠按時起床,規律的生活,這個就需要自律。

如果一個人是因為迫於父母的權威和管束表現得好,不算是真正的好。離開了父母的監管,依然能夠保持好的言行舉止,好的處事態度,沒有做出忤逆父輩教誨的行為,沒有做出不尊重長輩的事情,而且能夠長期保持。這似乎才是真正的牢記了父輩的教誨,繼承了家教的精髓。

同理的思考一下,這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要做個表裡如一的人,對待父母不能當面一個樣,背後一個樣,做事同樣不能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不單止對待父母,對待他人,對待工作,都應該要如此。

如果你在單位上班,上級在的時候,你就裝得很聽話,什麼都幹。上級一轉身,你就立馬換了個樣子,兩手一攤,想盡辦法偷懶。又或者,領導跟你討論工作任務時,你什麼都說好,拍胸脯做保證。實際操作時,這裡也是藉口,那裡又是理由,總之就是不能認真的去做實事。這樣豈不是如同那些父母不在之後露出反叛嘴臉的“忤逆不孝”之人一樣,只是反覆無常的小人。

不能真正深入骨髓的善不是真善,不是發自內心的善也不是真善。孝也是如此,義也是如此,這世間所有的美好,都來自初心的美好,來自初心不改的堅持。

發自內心的愛父母,愛家人,愛朋友,愛工作,愛事業,你的一切行為才會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孔子說,觀其“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實細心觀察的人不用三年即可察覺,而假裝的人在失掉約束的情況下也裝不了三年。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困擾了很多人的問題: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執行力?為什麼很多事都會半途而廢?

其實答案只有一個: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如果,你真的孝順父母,你會毫無保留!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你會無怨無悔!如果,你真的愛一份工作,你會風雨兼程!

沒有條件,不需要外力,完全發自內心。這些是無法假裝的,即使裝也不可能裝得長久,人的思想總會有鬆懈的時候,一個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條件反射就會出賣了你,因為你所做的就是你所想得,你所想的都會表現在你的言行上。

如此,我們還能分析出來一個人如果突然對你好,不是真的好,能長長久久的對你好,才是真正的好。一個人在你面前說你好,不是真的認可你,能人前人後都維護你,才是真正的認可你。一個人偶然工作表現得好,不是真正的用心,能夠每天都勤勤懇懇,才是真正的努力。

時間是一個度量衡,很多事情把時間拉得足夠的長了之後才能看得清。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越念越有理,明天繼續。

《論語》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七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