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一、李白其人

李白的出身地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在今天的中亞國家,不過《新唐書》記載他出生在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李白媽媽生他的時候,夢到了長庚星(太白星),所以取名為太白。李白19歲的時候,“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蘇頲就稱讚他是未來的司馬相如: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不過李白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讀書人,“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他的這種特質常常在自己的詩中體現出來。李白的理想就是建功立業後,像魯仲連和范蠡那樣功成不受賞,歸隱江湖。可惜的是,歸隱之事他常作,建功立業這件事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走火入魔,差點丟了性命。

天寶年間,李白的好友道士吳筠被召入長安。李白也隨之進京,並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歎。賀知章把他引薦給唐玄宗,皇帝也非常欣賞李白,留下他做了翰林供奉。但是李白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唐玄宗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弄臣看待。加上李白與皇帝身邊的人關係不睦,於是領了一筆辭職補償金後(不知道n+幾),就辭官暢遊天下去了。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覺得亂世出英雄,該自己大顯身手一番了,沒想到出山後竟然跟錯了隊伍。不知深淺的李白還作了一組《永王東巡歌》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結果永王兵敗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若不是郭子儀求情,恐怕要丟了這條性命。最後被判流放夜郎,總算留下一條姓名。正在大家為他擔心的時候,李白竟然遇到大赦回來了,路上還興高采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舊唐書》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唐才子傳》說李白“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兩種說法都認為李白飲酒過度而死,可見飲酒不僅僅幫助作詩,還能幫助找一個好歸宿。

李白的時期,已經開始進行詩賦取士,所以讀書人一定會作格律詩才有機會被錄取。李白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學習過格律詩,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格律詩。所以說李白不作格律詩的人,其實沒有真正讀過幾篇李白的作品。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一、李白其人

李白的出身地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在今天的中亞國家,不過《新唐書》記載他出生在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李白媽媽生他的時候,夢到了長庚星(太白星),所以取名為太白。李白19歲的時候,“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蘇頲就稱讚他是未來的司馬相如: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不過李白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讀書人,“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他的這種特質常常在自己的詩中體現出來。李白的理想就是建功立業後,像魯仲連和范蠡那樣功成不受賞,歸隱江湖。可惜的是,歸隱之事他常作,建功立業這件事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走火入魔,差點丟了性命。

天寶年間,李白的好友道士吳筠被召入長安。李白也隨之進京,並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歎。賀知章把他引薦給唐玄宗,皇帝也非常欣賞李白,留下他做了翰林供奉。但是李白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唐玄宗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弄臣看待。加上李白與皇帝身邊的人關係不睦,於是領了一筆辭職補償金後(不知道n+幾),就辭官暢遊天下去了。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覺得亂世出英雄,該自己大顯身手一番了,沒想到出山後竟然跟錯了隊伍。不知深淺的李白還作了一組《永王東巡歌》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結果永王兵敗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若不是郭子儀求情,恐怕要丟了這條性命。最後被判流放夜郎,總算留下一條姓名。正在大家為他擔心的時候,李白竟然遇到大赦回來了,路上還興高采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舊唐書》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唐才子傳》說李白“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兩種說法都認為李白飲酒過度而死,可見飲酒不僅僅幫助作詩,還能幫助找一個好歸宿。

李白的時期,已經開始進行詩賦取士,所以讀書人一定會作格律詩才有機會被錄取。李白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學習過格律詩,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格律詩。所以說李白不作格律詩的人,其實沒有真正讀過幾篇李白的作品。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二、李白標準的七言律與古風式的七言律

李白的各類詩體中,七律傳世最少,僅僅有八首。《登金陵鳳凰臺》是他最好的七言律詩,不過這首詩也是著名的“折腰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雲:"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李白這首詩常常被拿來舉例: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看上圖【】內的字,第2句和第2句的第2個字:去、宮,失黏。第四句和第五句的第2個字:代、山,失黏。

這八首中當然有標準無瑕疵的七律,不過只有《送賀監歸四明應制》,《題雍丘崔明府丹灶》兩首“整煉合格”.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清朝《刪訂唐詩解》作者吳昌祺認為“太白七言詩此首為佳”,這首詩從格律說沒有一點瑕疵。

《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聖無心火自飛。九轉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這兩首都是標準的七言律詩,平仄、黏連無誤,中間二聯對仗工整。可見李白不是不會作七律,而是不喜歡做而已。

李白有四首失黏七律如《登金陵鳳凰臺》等、還有一首半古半律的七律《鸚鵡洲》,一首出律又失黏的七律《題東溪公幽居》。李白一生當然不僅僅這幾首七言律詩,只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 。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一、李白其人

李白的出身地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在今天的中亞國家,不過《新唐書》記載他出生在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李白媽媽生他的時候,夢到了長庚星(太白星),所以取名為太白。李白19歲的時候,“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蘇頲就稱讚他是未來的司馬相如: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不過李白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讀書人,“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他的這種特質常常在自己的詩中體現出來。李白的理想就是建功立業後,像魯仲連和范蠡那樣功成不受賞,歸隱江湖。可惜的是,歸隱之事他常作,建功立業這件事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走火入魔,差點丟了性命。

天寶年間,李白的好友道士吳筠被召入長安。李白也隨之進京,並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歎。賀知章把他引薦給唐玄宗,皇帝也非常欣賞李白,留下他做了翰林供奉。但是李白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唐玄宗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弄臣看待。加上李白與皇帝身邊的人關係不睦,於是領了一筆辭職補償金後(不知道n+幾),就辭官暢遊天下去了。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覺得亂世出英雄,該自己大顯身手一番了,沒想到出山後竟然跟錯了隊伍。不知深淺的李白還作了一組《永王東巡歌》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結果永王兵敗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若不是郭子儀求情,恐怕要丟了這條性命。最後被判流放夜郎,總算留下一條姓名。正在大家為他擔心的時候,李白竟然遇到大赦回來了,路上還興高采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舊唐書》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唐才子傳》說李白“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兩種說法都認為李白飲酒過度而死,可見飲酒不僅僅幫助作詩,還能幫助找一個好歸宿。

李白的時期,已經開始進行詩賦取士,所以讀書人一定會作格律詩才有機會被錄取。李白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學習過格律詩,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格律詩。所以說李白不作格律詩的人,其實沒有真正讀過幾篇李白的作品。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二、李白標準的七言律與古風式的七言律

李白的各類詩體中,七律傳世最少,僅僅有八首。《登金陵鳳凰臺》是他最好的七言律詩,不過這首詩也是著名的“折腰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雲:"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李白這首詩常常被拿來舉例: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看上圖【】內的字,第2句和第2句的第2個字:去、宮,失黏。第四句和第五句的第2個字:代、山,失黏。

這八首中當然有標準無瑕疵的七律,不過只有《送賀監歸四明應制》,《題雍丘崔明府丹灶》兩首“整煉合格”.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清朝《刪訂唐詩解》作者吳昌祺認為“太白七言詩此首為佳”,這首詩從格律說沒有一點瑕疵。

《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聖無心火自飛。九轉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這兩首都是標準的七言律詩,平仄、黏連無誤,中間二聯對仗工整。可見李白不是不會作七律,而是不喜歡做而已。

李白有四首失黏七律如《登金陵鳳凰臺》等、還有一首半古半律的七律《鸚鵡洲》,一首出律又失黏的七律《題東溪公幽居》。李白一生當然不僅僅這幾首七言律詩,只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 。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三、李白的五言律詩

《甌北詩話》的作者趙翼說:“青蓮集中古詩多律詩少。五律尚有七十餘首,七律只有十首而已”。

李白作品中古風多律詩少,古人早就有定論了。其實這十首(完整的八首)七律、七十多首五律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是標準的律詩。七律剛才說過了,我們下面看幾首他的五律。

1、不對仗的五律

這首《夜泊牛渚懷古》是一首著名的不對仗的五律: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五律的規則就是押韻、平仄、對仗、黏連,這首五律卻沒有一聯對仗,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特別說道: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一、李白其人

李白的出身地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在今天的中亞國家,不過《新唐書》記載他出生在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李白媽媽生他的時候,夢到了長庚星(太白星),所以取名為太白。李白19歲的時候,“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蘇頲就稱讚他是未來的司馬相如: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不過李白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讀書人,“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他的這種特質常常在自己的詩中體現出來。李白的理想就是建功立業後,像魯仲連和范蠡那樣功成不受賞,歸隱江湖。可惜的是,歸隱之事他常作,建功立業這件事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走火入魔,差點丟了性命。

天寶年間,李白的好友道士吳筠被召入長安。李白也隨之進京,並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歎。賀知章把他引薦給唐玄宗,皇帝也非常欣賞李白,留下他做了翰林供奉。但是李白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唐玄宗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弄臣看待。加上李白與皇帝身邊的人關係不睦,於是領了一筆辭職補償金後(不知道n+幾),就辭官暢遊天下去了。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覺得亂世出英雄,該自己大顯身手一番了,沒想到出山後竟然跟錯了隊伍。不知深淺的李白還作了一組《永王東巡歌》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結果永王兵敗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若不是郭子儀求情,恐怕要丟了這條性命。最後被判流放夜郎,總算留下一條姓名。正在大家為他擔心的時候,李白竟然遇到大赦回來了,路上還興高采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舊唐書》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唐才子傳》說李白“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兩種說法都認為李白飲酒過度而死,可見飲酒不僅僅幫助作詩,還能幫助找一個好歸宿。

李白的時期,已經開始進行詩賦取士,所以讀書人一定會作格律詩才有機會被錄取。李白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學習過格律詩,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格律詩。所以說李白不作格律詩的人,其實沒有真正讀過幾篇李白的作品。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二、李白標準的七言律與古風式的七言律

李白的各類詩體中,七律傳世最少,僅僅有八首。《登金陵鳳凰臺》是他最好的七言律詩,不過這首詩也是著名的“折腰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雲:"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李白這首詩常常被拿來舉例: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看上圖【】內的字,第2句和第2句的第2個字:去、宮,失黏。第四句和第五句的第2個字:代、山,失黏。

這八首中當然有標準無瑕疵的七律,不過只有《送賀監歸四明應制》,《題雍丘崔明府丹灶》兩首“整煉合格”.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清朝《刪訂唐詩解》作者吳昌祺認為“太白七言詩此首為佳”,這首詩從格律說沒有一點瑕疵。

《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聖無心火自飛。九轉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這兩首都是標準的七言律詩,平仄、黏連無誤,中間二聯對仗工整。可見李白不是不會作七律,而是不喜歡做而已。

李白有四首失黏七律如《登金陵鳳凰臺》等、還有一首半古半律的七律《鸚鵡洲》,一首出律又失黏的七律《題東溪公幽居》。李白一生當然不僅僅這幾首七言律詩,只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 。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三、李白的五言律詩

《甌北詩話》的作者趙翼說:“青蓮集中古詩多律詩少。五律尚有七十餘首,七律只有十首而已”。

李白作品中古風多律詩少,古人早就有定論了。其實這十首(完整的八首)七律、七十多首五律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是標準的律詩。七律剛才說過了,我們下面看幾首他的五律。

1、不對仗的五律

這首《夜泊牛渚懷古》是一首著名的不對仗的五律: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五律的規則就是押韻、平仄、對仗、黏連,這首五律卻沒有一聯對仗,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特別說道: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2、平仄不協的五言律

《贈薛校書》

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誇觀濤作,空鬱釣鰲心。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第一句是拗體,仄仄平仄仄,第二句是平平平仄平。只是常見的救拗方式。第7句是半拗體:舉手謝東海,仄仄仄平仄,第八句也救拗:虛行歸故林,平平平仄平。

不過第5句失黏,誇,字應該仄聲,用了平聲。另外這一句:未誇觀濤作,仄平平平仄,也不是律詩的句式。

《沙丘城下寄杜甫》第二句:高臥沙丘城,三平調。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城邊有古樹,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在唐律中很常見。魯酒不可醉,五連仄,也是可以救拗的拗體,齊歌空復情。平平平仄平,是救拗的方式。

但是“高臥沙丘城”,平仄平平平,這叫做三平調,是律詩中不允許的。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一、李白其人

李白的出身地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在今天的中亞國家,不過《新唐書》記載他出生在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李白媽媽生他的時候,夢到了長庚星(太白星),所以取名為太白。李白19歲的時候,“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蘇頲就稱讚他是未來的司馬相如: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不過李白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讀書人,“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他的這種特質常常在自己的詩中體現出來。李白的理想就是建功立業後,像魯仲連和范蠡那樣功成不受賞,歸隱江湖。可惜的是,歸隱之事他常作,建功立業這件事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走火入魔,差點丟了性命。

天寶年間,李白的好友道士吳筠被召入長安。李白也隨之進京,並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歎。賀知章把他引薦給唐玄宗,皇帝也非常欣賞李白,留下他做了翰林供奉。但是李白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唐玄宗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弄臣看待。加上李白與皇帝身邊的人關係不睦,於是領了一筆辭職補償金後(不知道n+幾),就辭官暢遊天下去了。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覺得亂世出英雄,該自己大顯身手一番了,沒想到出山後竟然跟錯了隊伍。不知深淺的李白還作了一組《永王東巡歌》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結果永王兵敗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若不是郭子儀求情,恐怕要丟了這條性命。最後被判流放夜郎,總算留下一條姓名。正在大家為他擔心的時候,李白竟然遇到大赦回來了,路上還興高采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舊唐書》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唐才子傳》說李白“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兩種說法都認為李白飲酒過度而死,可見飲酒不僅僅幫助作詩,還能幫助找一個好歸宿。

李白的時期,已經開始進行詩賦取士,所以讀書人一定會作格律詩才有機會被錄取。李白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學習過格律詩,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格律詩。所以說李白不作格律詩的人,其實沒有真正讀過幾篇李白的作品。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二、李白標準的七言律與古風式的七言律

李白的各類詩體中,七律傳世最少,僅僅有八首。《登金陵鳳凰臺》是他最好的七言律詩,不過這首詩也是著名的“折腰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雲:"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李白這首詩常常被拿來舉例: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看上圖【】內的字,第2句和第2句的第2個字:去、宮,失黏。第四句和第五句的第2個字:代、山,失黏。

這八首中當然有標準無瑕疵的七律,不過只有《送賀監歸四明應制》,《題雍丘崔明府丹灶》兩首“整煉合格”.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清朝《刪訂唐詩解》作者吳昌祺認為“太白七言詩此首為佳”,這首詩從格律說沒有一點瑕疵。

《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聖無心火自飛。九轉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這兩首都是標準的七言律詩,平仄、黏連無誤,中間二聯對仗工整。可見李白不是不會作七律,而是不喜歡做而已。

李白有四首失黏七律如《登金陵鳳凰臺》等、還有一首半古半律的七律《鸚鵡洲》,一首出律又失黏的七律《題東溪公幽居》。李白一生當然不僅僅這幾首七言律詩,只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 。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三、李白的五言律詩

《甌北詩話》的作者趙翼說:“青蓮集中古詩多律詩少。五律尚有七十餘首,七律只有十首而已”。

李白作品中古風多律詩少,古人早就有定論了。其實這十首(完整的八首)七律、七十多首五律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是標準的律詩。七律剛才說過了,我們下面看幾首他的五律。

1、不對仗的五律

這首《夜泊牛渚懷古》是一首著名的不對仗的五律: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五律的規則就是押韻、平仄、對仗、黏連,這首五律卻沒有一聯對仗,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特別說道: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2、平仄不協的五言律

《贈薛校書》

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誇觀濤作,空鬱釣鰲心。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第一句是拗體,仄仄平仄仄,第二句是平平平仄平。只是常見的救拗方式。第7句是半拗體:舉手謝東海,仄仄仄平仄,第八句也救拗:虛行歸故林,平平平仄平。

不過第5句失黏,誇,字應該仄聲,用了平聲。另外這一句:未誇觀濤作,仄平平平仄,也不是律詩的句式。

《沙丘城下寄杜甫》第二句:高臥沙丘城,三平調。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城邊有古樹,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在唐律中很常見。魯酒不可醉,五連仄,也是可以救拗的拗體,齊歌空復情。平平平仄平,是救拗的方式。

但是“高臥沙丘城”,平仄平平平,這叫做三平調,是律詩中不允許的。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3、完全標準的五律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唐·李白)

漢帝長楊苑,誇胡羽獵歸。子云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

子云叨侍從,從,在這裡是去聲。逢君奏明主,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常用變格。這首是標準的五言律詩。

李白的標準律詩並不少,例如這首《口號贈徵君鴻》:

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我尋高士傳,君與古人齊。

雲臥留丹壑,天書降紫泥。不知楊伯起,早晚向關西。

《唐詩品彙》評價這首詩說:

律詩必須守規矩。試看此等五言,何其嚴哉!今人虛實輕重且不審,惡乎律?

李白嚴謹的五律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這首《渡遠荊門送別》了: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前言

在網絡上經常看到一種人,不懂格律卻反對格律。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喜歡把李白拿出來作為例證, 李白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等等,都不需要遵守格律,所以就誤以為李白不做格律詩。

這是最初級的外行了。高級一點會用《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夜泊牛渚懷古》等舉例,您看,李白出律的“律詩”不也是很多嗎?

的確,在李白這個時代,依然還有不少出律的“律詩”。不過這不是後人學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今天在說李白的詩以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李白這個人。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一、李白其人

李白的出身地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在今天的中亞國家,不過《新唐書》記載他出生在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

李白媽媽生他的時候,夢到了長庚星(太白星),所以取名為太白。李白19歲的時候,“燕許大手筆”之一的蘇頲就稱讚他是未來的司馬相如: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不過李白可不僅僅是個簡單的讀書人,“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他的這種特質常常在自己的詩中體現出來。李白的理想就是建功立業後,像魯仲連和范蠡那樣功成不受賞,歸隱江湖。可惜的是,歸隱之事他常作,建功立業這件事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走火入魔,差點丟了性命。

天寶年間,李白的好友道士吳筠被召入長安。李白也隨之進京,並受到了賀知章“謫仙人”的讚歎。賀知章把他引薦給唐玄宗,皇帝也非常欣賞李白,留下他做了翰林供奉。但是李白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唐玄宗僅僅把它當作一個弄臣看待。加上李白與皇帝身邊的人關係不睦,於是領了一筆辭職補償金後(不知道n+幾),就辭官暢遊天下去了。

安史之亂以後,李白覺得亂世出英雄,該自己大顯身手一番了,沒想到出山後竟然跟錯了隊伍。不知深淺的李白還作了一組《永王東巡歌》來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

結果永王兵敗後,李白也受到了牽連,若不是郭子儀求情,恐怕要丟了這條性命。最後被判流放夜郎,總算留下一條姓名。正在大家為他擔心的時候,李白竟然遇到大赦回來了,路上還興高采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舊唐書》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唐才子傳》說李白“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兩種說法都認為李白飲酒過度而死,可見飲酒不僅僅幫助作詩,還能幫助找一個好歸宿。

李白的時期,已經開始進行詩賦取士,所以讀書人一定會作格律詩才有機會被錄取。李白也不能免俗,他當然學習過格律詩,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格律詩。所以說李白不作格律詩的人,其實沒有真正讀過幾篇李白的作品。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二、李白標準的七言律與古風式的七言律

李白的各類詩體中,七律傳世最少,僅僅有八首。《登金陵鳳凰臺》是他最好的七言律詩,不過這首詩也是著名的“折腰律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雲:"有絕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李白這首詩常常被拿來舉例: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看上圖【】內的字,第2句和第2句的第2個字:去、宮,失黏。第四句和第五句的第2個字:代、山,失黏。

這八首中當然有標準無瑕疵的七律,不過只有《送賀監歸四明應制》,《題雍丘崔明府丹灶》兩首“整煉合格”.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洞庭歸。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清朝《刪訂唐詩解》作者吳昌祺認為“太白七言詩此首為佳”,這首詩從格律說沒有一點瑕疵。

《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聖無心火自飛。九轉但能生羽翼,雙鳧忽去定何依。

這兩首都是標準的七言律詩,平仄、黏連無誤,中間二聯對仗工整。可見李白不是不會作七律,而是不喜歡做而已。

李白有四首失黏七律如《登金陵鳳凰臺》等、還有一首半古半律的七律《鸚鵡洲》,一首出律又失黏的七律《題東溪公幽居》。李白一生當然不僅僅這幾首七言律詩,只是沒有流傳下來而已 。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三、李白的五言律詩

《甌北詩話》的作者趙翼說:“青蓮集中古詩多律詩少。五律尚有七十餘首,七律只有十首而已”。

李白作品中古風多律詩少,古人早就有定論了。其實這十首(完整的八首)七律、七十多首五律中,有相當一部分並不是標準的律詩。七律剛才說過了,我們下面看幾首他的五律。

1、不對仗的五律

這首《夜泊牛渚懷古》是一首著名的不對仗的五律: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五律的規則就是押韻、平仄、對仗、黏連,這首五律卻沒有一聯對仗,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特別說道: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2、平仄不協的五言律

《贈薛校書》

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誇觀濤作,空鬱釣鰲心。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第一句是拗體,仄仄平仄仄,第二句是平平平仄平。只是常見的救拗方式。第7句是半拗體:舉手謝東海,仄仄仄平仄,第八句也救拗:虛行歸故林,平平平仄平。

不過第5句失黏,誇,字應該仄聲,用了平聲。另外這一句:未誇觀濤作,仄平平平仄,也不是律詩的句式。

《沙丘城下寄杜甫》第二句:高臥沙丘城,三平調。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城邊有古樹,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在唐律中很常見。魯酒不可醉,五連仄,也是可以救拗的拗體,齊歌空復情。平平平仄平,是救拗的方式。

但是“高臥沙丘城”,平仄平平平,這叫做三平調,是律詩中不允許的。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3、完全標準的五律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唐·李白)

漢帝長楊苑,誇胡羽獵歸。子云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飛。

子云叨侍從,從,在這裡是去聲。逢君奏明主,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常用變格。這首是標準的五言律詩。

李白的標準律詩並不少,例如這首《口號贈徵君鴻》:

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我尋高士傳,君與古人齊。

雲臥留丹壑,天書降紫泥。不知楊伯起,早晚向關西。

《唐詩品彙》評價這首詩說:

律詩必須守規矩。試看此等五言,何其嚴哉!今人虛實輕重且不審,惡乎律?

李白嚴謹的五律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這首《渡遠荊門送別》了: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觀唐習律21 不要誤解李白 其實他也是一個格律詩的高手

結束語

李白的五律、七律甚至排律和絕句中,都有貌似格律詩但有不少出律的現象。這首現象不僅在李白的詩裡能看到,在他同時期的其他人的作品中也能看到。這種類型的“格律詩”其實在南北朝後期就已經很常見了。

不過這不是今天作律詩可以隨意出律的理由,我們學詩還是要嚴謹一些好。唐朝的詩人們平時作詩可以很隨意,但是在科舉考試中就馬虎不得了。唐朝的試帖詩可不敢出律,否則會影響自己的前程。

例如李白的這首五排,也是精切嚴格的五言六韻詩,和科舉時的詩體一樣。就是題目真挺長。

《宣州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遊敬亭餘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後寄崔侍御二首 其一》

九卿天上落,五馬道傍來。列戟朱門曉,褰幃碧嶂開。

登高望遠海,召客得英才。紫綬歡情洽,黃花逸興催。

山依圖上見,溪即鏡中回。遙羨重陽作,應過戲馬臺。

結束時,按照慣例,用詩人原韻作一首五言排律吧。

《五言排律·憶太白》

夜郎驚未定,惜此謫仙才。掛席桑榆晚,因風月下來。

憑舟思范蠡,把盞憶燕臺。蒼鬢浮生老,東籬五柳催。

將辭白帝去,忽見楚江開。買得山公馬,朝朝沽酒回。

@老街味道

為什麼說做人不要太伯仁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 王安石一語道破 項羽根本不敢回到江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