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車市低位運行,多家跨國車企巨頭二季度利潤震盪下滑。但若論慘,即使是淨利潤同比大降86%的福特汽車,在日產汽車面前也相形失色。

2019財年第一季度(4-6月),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同比減少6%,淨利潤下跌94.5%。為此,日產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並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

而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繼2018年下滑10個名次之後,日產的排名2019年再後退12個名次。

"

全球車市低位運行,多家跨國車企巨頭二季度利潤震盪下滑。但若論慘,即使是淨利潤同比大降86%的福特汽車,在日產汽車面前也相形失色。

2019財年第一季度(4-6月),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同比減少6%,淨利潤下跌94.5%。為此,日產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並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

而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繼2018年下滑10個名次之後,日產的排名2019年再後退12個名次。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卡洛斯·戈恩被捕只是個導火索,日產與雷諾之間的矛盾,早已隨著雷諾持續深入把持日產內部事務而深入膏肓。目前雷諾日產聯盟名存實亡,未來聯盟瓦解似乎不可避免。而汽車業向來是通過規模化和聯盟才能產出效益,聯盟一旦瓦解,日產汽車未來或難以避免長期陷入下滑泥淖。

聯盟瓦解無可避免

2018年11月,卡洛斯·戈恩在東京鋃鐺入獄,讓日產的天空徹底變了。

不管日產人那一刻多麼憎恨戈恩,不可否認的是,戈恩確實在日產的盛衰史上扮演過“救世主”的角色。

"

全球車市低位運行,多家跨國車企巨頭二季度利潤震盪下滑。但若論慘,即使是淨利潤同比大降86%的福特汽車,在日產汽車面前也相形失色。

2019財年第一季度(4-6月),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同比減少6%,淨利潤下跌94.5%。為此,日產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並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

而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繼2018年下滑10個名次之後,日產的排名2019年再後退12個名次。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卡洛斯·戈恩被捕只是個導火索,日產與雷諾之間的矛盾,早已隨著雷諾持續深入把持日產內部事務而深入膏肓。目前雷諾日產聯盟名存實亡,未來聯盟瓦解似乎不可避免。而汽車業向來是通過規模化和聯盟才能產出效益,聯盟一旦瓦解,日產汽車未來或難以避免長期陷入下滑泥淖。

聯盟瓦解無可避免

2018年11月,卡洛斯·戈恩在東京鋃鐺入獄,讓日產的天空徹底變了。

不管日產人那一刻多麼憎恨戈恩,不可否認的是,戈恩確實在日產的盛衰史上扮演過“救世主”的角色。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20年前,時任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的戈恩,主導公司以52億美元的代價把日產收歸編下,再以雷霆萬鈞的鐵腕手段,讓負債2.1萬億日元的日產起死回生,並在兩年後實現扭虧為盈。

在2016年三菱加入進來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2017年輕型車銷量達到1061萬輛,一舉擊敗大眾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然而,雷諾與日產的矛盾早已種下,戈恩身兼三家車企的董事長職務,激化了這一矛盾。

雷諾持有日產43.4%的投票權股份,而日產只有雷諾15%的無投票權股份,這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在日產業績逐漸步上正軌之後,開始引起了日產人的強烈不滿。

一個現象是,在戈恩的成本縮減政策下,數以萬計的日產員工下崗,而他卻每年領著20億日元的鉅額工資,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讓戈恩的形象由“救世主”變成了“劊子手”。

戈恩的下臺,可以說是日產不滿情緒累積到極點的必然結局。

隨著戈恩被捕,兩家公司幾項聯合業務的職能部門,包括協調聯盟溝通的部門和“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均關閉,聯盟名存實亡。

即使法國政府多次出面調停,日產方仍強硬到底。FCA與雷諾的合併失敗,日產“貢獻”不小。為此,雷諾又回贈了一份大禮——以棄權的方式阻止日產改革,因為改革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才能通過,而雷諾持有43.4%的投票權。

雷諾希望合併日產,以達到徹底掌控日產的目的,而日產顯然不願再受制於人。在權力拉鋸戰中,雙方的利益難以達到調和,分道揚鑣是早晚的事。

“兩家企業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加糟糕,盛納德(雷諾新任董事長)似乎在努力讓聯盟發揮作用,但我對此已經不再相信了。”麥格理資本證券的分析師簡妮特·路易斯的意見,代表了投資界不少人的觀點。

全球業績跌跌不休

姑且不論是日產忘恩負義,對戈恩這個昔日拯救自己於水火的恩人倒打一耙,還是戈恩確實中飽私囊,在打造雷諾-日產-三菱超級航母的過程中順手撈了把油水,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雷諾還是日產,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紛爭中元氣大傷。

雷諾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其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7.7%。

日產的影響更大。從財報來看,日產汽車已經連續3年淨利潤下滑,且下滑幅度逐年增大,2016-2018財年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4%、22.6%和44.6%。

而在2019財年第一季,日產全球銷量繼續下降6%,銷售額同比減少12.7%,淨利潤更是同比下跌94.5%,只有64億日元(約4.05億人民幣)。

今年5月,日產曾透露將裁員4800人。2019財年第一季財報一出,這一數字翻了一倍多:在2023年3月之前,日產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

與此同時,日產表示,到2022財年末,將在全球削減產能10%,並在此期間將產品組合減少“至少”10%,以提高產品競爭力。日產汽車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西川廣人還坦言,公司業績不會很快好轉。

"

全球車市低位運行,多家跨國車企巨頭二季度利潤震盪下滑。但若論慘,即使是淨利潤同比大降86%的福特汽車,在日產汽車面前也相形失色。

2019財年第一季度(4-6月),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同比減少6%,淨利潤下跌94.5%。為此,日產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並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

而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繼2018年下滑10個名次之後,日產的排名2019年再後退12個名次。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卡洛斯·戈恩被捕只是個導火索,日產與雷諾之間的矛盾,早已隨著雷諾持續深入把持日產內部事務而深入膏肓。目前雷諾日產聯盟名存實亡,未來聯盟瓦解似乎不可避免。而汽車業向來是通過規模化和聯盟才能產出效益,聯盟一旦瓦解,日產汽車未來或難以避免長期陷入下滑泥淖。

聯盟瓦解無可避免

2018年11月,卡洛斯·戈恩在東京鋃鐺入獄,讓日產的天空徹底變了。

不管日產人那一刻多麼憎恨戈恩,不可否認的是,戈恩確實在日產的盛衰史上扮演過“救世主”的角色。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20年前,時任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的戈恩,主導公司以52億美元的代價把日產收歸編下,再以雷霆萬鈞的鐵腕手段,讓負債2.1萬億日元的日產起死回生,並在兩年後實現扭虧為盈。

在2016年三菱加入進來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2017年輕型車銷量達到1061萬輛,一舉擊敗大眾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然而,雷諾與日產的矛盾早已種下,戈恩身兼三家車企的董事長職務,激化了這一矛盾。

雷諾持有日產43.4%的投票權股份,而日產只有雷諾15%的無投票權股份,這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在日產業績逐漸步上正軌之後,開始引起了日產人的強烈不滿。

一個現象是,在戈恩的成本縮減政策下,數以萬計的日產員工下崗,而他卻每年領著20億日元的鉅額工資,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讓戈恩的形象由“救世主”變成了“劊子手”。

戈恩的下臺,可以說是日產不滿情緒累積到極點的必然結局。

隨著戈恩被捕,兩家公司幾項聯合業務的職能部門,包括協調聯盟溝通的部門和“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均關閉,聯盟名存實亡。

即使法國政府多次出面調停,日產方仍強硬到底。FCA與雷諾的合併失敗,日產“貢獻”不小。為此,雷諾又回贈了一份大禮——以棄權的方式阻止日產改革,因為改革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才能通過,而雷諾持有43.4%的投票權。

雷諾希望合併日產,以達到徹底掌控日產的目的,而日產顯然不願再受制於人。在權力拉鋸戰中,雙方的利益難以達到調和,分道揚鑣是早晚的事。

“兩家企業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加糟糕,盛納德(雷諾新任董事長)似乎在努力讓聯盟發揮作用,但我對此已經不再相信了。”麥格理資本證券的分析師簡妮特·路易斯的意見,代表了投資界不少人的觀點。

全球業績跌跌不休

姑且不論是日產忘恩負義,對戈恩這個昔日拯救自己於水火的恩人倒打一耙,還是戈恩確實中飽私囊,在打造雷諾-日產-三菱超級航母的過程中順手撈了把油水,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雷諾還是日產,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紛爭中元氣大傷。

雷諾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其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7.7%。

日產的影響更大。從財報來看,日產汽車已經連續3年淨利潤下滑,且下滑幅度逐年增大,2016-2018財年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4%、22.6%和44.6%。

而在2019財年第一季,日產全球銷量繼續下降6%,銷售額同比減少12.7%,淨利潤更是同比下跌94.5%,只有64億日元(約4.05億人民幣)。

今年5月,日產曾透露將裁員4800人。2019財年第一季財報一出,這一數字翻了一倍多:在2023年3月之前,日產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

與此同時,日產表示,到2022財年末,將在全球削減產能10%,並在此期間將產品組合減少“至少”10%,以提高產品競爭力。日產汽車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西川廣人還坦言,公司業績不會很快好轉。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日產的出路在哪?除了裁員和減產,還有其他辦法續命嗎?空間廣闊的中國市場是唯一機會。

2018財年,日產在全球的銷量下降4.4%至552萬輛,其中美國銷量下降9.3%,歐洲銷量下降14.9%,只有在中國市場出現小幅增長。數據顯示,日產2018年自然年在華銷量為156.4萬輛,同比增長2.9%(同期中國整體車市下滑2.76%)。

靠在中國的增長,來填補全球下滑的鴻溝,真的可行嗎?答案很明顯。

中國市場難言樂觀

今年在中國車市失速的大環境下,日系品牌似乎在享受“特殊待遇”,主流品牌銷量均逆勢上漲。但值得注意的是,日系三大品牌中,日產已經明顯落後於雙田。

數據顯示,本田今年上半年在華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2.4%,豐田在華增速為12.2%,而東風日產僅微增0.3%。

電動化或是日產重點押注的領域。作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場且能享受強有力政策扶持的中國,帶來了機會。但不得不說,日產在電動化方面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雖然早在2011年就以進口方式引入了聆風純電動車,但受價格和政策方面因素影響,這麼多來日產的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沒有存在感,而在此期間,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增長了數十倍。

"

全球車市低位運行,多家跨國車企巨頭二季度利潤震盪下滑。但若論慘,即使是淨利潤同比大降86%的福特汽車,在日產汽車面前也相形失色。

2019財年第一季度(4-6月),日產汽車全球銷量同比減少6%,淨利潤下跌94.5%。為此,日產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並削減10%的產能和產品線。

而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繼2018年下滑10個名次之後,日產的排名2019年再後退12個名次。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卡洛斯·戈恩被捕只是個導火索,日產與雷諾之間的矛盾,早已隨著雷諾持續深入把持日產內部事務而深入膏肓。目前雷諾日產聯盟名存實亡,未來聯盟瓦解似乎不可避免。而汽車業向來是通過規模化和聯盟才能產出效益,聯盟一旦瓦解,日產汽車未來或難以避免長期陷入下滑泥淖。

聯盟瓦解無可避免

2018年11月,卡洛斯·戈恩在東京鋃鐺入獄,讓日產的天空徹底變了。

不管日產人那一刻多麼憎恨戈恩,不可否認的是,戈恩確實在日產的盛衰史上扮演過“救世主”的角色。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20年前,時任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的戈恩,主導公司以52億美元的代價把日產收歸編下,再以雷霆萬鈞的鐵腕手段,讓負債2.1萬億日元的日產起死回生,並在兩年後實現扭虧為盈。

在2016年三菱加入進來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2017年輕型車銷量達到1061萬輛,一舉擊敗大眾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然而,雷諾與日產的矛盾早已種下,戈恩身兼三家車企的董事長職務,激化了這一矛盾。

雷諾持有日產43.4%的投票權股份,而日產只有雷諾15%的無投票權股份,這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在日產業績逐漸步上正軌之後,開始引起了日產人的強烈不滿。

一個現象是,在戈恩的成本縮減政策下,數以萬計的日產員工下崗,而他卻每年領著20億日元的鉅額工資,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讓戈恩的形象由“救世主”變成了“劊子手”。

戈恩的下臺,可以說是日產不滿情緒累積到極點的必然結局。

隨著戈恩被捕,兩家公司幾項聯合業務的職能部門,包括協調聯盟溝通的部門和“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均關閉,聯盟名存實亡。

即使法國政府多次出面調停,日產方仍強硬到底。FCA與雷諾的合併失敗,日產“貢獻”不小。為此,雷諾又回贈了一份大禮——以棄權的方式阻止日產改革,因為改革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才能通過,而雷諾持有43.4%的投票權。

雷諾希望合併日產,以達到徹底掌控日產的目的,而日產顯然不願再受制於人。在權力拉鋸戰中,雙方的利益難以達到調和,分道揚鑣是早晚的事。

“兩家企業之間的關係會變得更加糟糕,盛納德(雷諾新任董事長)似乎在努力讓聯盟發揮作用,但我對此已經不再相信了。”麥格理資本證券的分析師簡妮特·路易斯的意見,代表了投資界不少人的觀點。

全球業績跌跌不休

姑且不論是日產忘恩負義,對戈恩這個昔日拯救自己於水火的恩人倒打一耙,還是戈恩確實中飽私囊,在打造雷諾-日產-三菱超級航母的過程中順手撈了把油水,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雷諾還是日產,都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紛爭中元氣大傷。

雷諾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其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7.7%。

日產的影響更大。從財報來看,日產汽車已經連續3年淨利潤下滑,且下滑幅度逐年增大,2016-2018財年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6.4%、22.6%和44.6%。

而在2019財年第一季,日產全球銷量繼續下降6%,銷售額同比減少12.7%,淨利潤更是同比下跌94.5%,只有64億日元(約4.05億人民幣)。

今年5月,日產曾透露將裁員4800人。2019財年第一季財報一出,這一數字翻了一倍多:在2023年3月之前,日產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

與此同時,日產表示,到2022財年末,將在全球削減產能10%,並在此期間將產品組合減少“至少”10%,以提高產品競爭力。日產汽車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西川廣人還坦言,公司業績不會很快好轉。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日產的出路在哪?除了裁員和減產,還有其他辦法續命嗎?空間廣闊的中國市場是唯一機會。

2018財年,日產在全球的銷量下降4.4%至552萬輛,其中美國銷量下降9.3%,歐洲銷量下降14.9%,只有在中國市場出現小幅增長。數據顯示,日產2018年自然年在華銷量為156.4萬輛,同比增長2.9%(同期中國整體車市下滑2.76%)。

靠在中國的增長,來填補全球下滑的鴻溝,真的可行嗎?答案很明顯。

中國市場難言樂觀

今年在中國車市失速的大環境下,日系品牌似乎在享受“特殊待遇”,主流品牌銷量均逆勢上漲。但值得注意的是,日系三大品牌中,日產已經明顯落後於雙田。

數據顯示,本田今年上半年在華累計銷量同比增長22.4%,豐田在華增速為12.2%,而東風日產僅微增0.3%。

電動化或是日產重點押注的領域。作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場且能享受強有力政策扶持的中國,帶來了機會。但不得不說,日產在電動化方面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雖然早在2011年就以進口方式引入了聆風純電動車,但受價格和政策方面因素影響,這麼多來日產的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沒有存在感,而在此期間,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規模增長了數十倍。

淨利潤暴跌95%,與雷諾聯盟名存實亡,日產汽車靠什麼續命?

今年6月27日,日產在華合資公司東風有限的電動化戰略重點項目——日產電驅動電機國產化項目正式落戶武漢,預計到2023年將達30億元/年的產值規模。根據日產的計劃,到2022年,日產汽車將推出12款電動化或純電動汽車。

然而,日產在電動化方面的佈局不僅遠遠落後於中國本土車企,其力度和決心也大幅落後於其他主流跨國車企。

大眾計劃今年在中國推出14款電動汽車;寶馬將提前兩年即到2023年前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佈局;豐田制定了到2030年電動化車型銷量提升至550萬輛以上的目標;本田汽車計劃在2025年推出全球性電動汽車平臺,未來5年將有超過20款電動化車型發佈。

與此同時,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正在發生變化,以往以純電動汽車為單一發展路徑的政策風向,正在向多種新能源汽車百花齊放共同發展轉變,尤其是氫能源燃料汽車,有望成為未來政策扶持的重點對象。

傳統燃油車市場增長乏力,新能源車市場也看不到逆襲的希望,日產汽車未來還要在寒風中飄搖多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