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講完老子的五玄理論,一位《道德經》愛好者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

他問:“老子的玄同是否可以這樣比喻?”

我問:“什麼比喻?”

他說:“人體有五臟。五臟之間的關係是否是玄同關係?

我聽了有點吃驚。

這是莊子用過的一個精彩比喻,今天的愛好者也會想到同一個比喻,真是巧合。莊子並沒有直接用五臟來解釋玄同,而是問凡夫:“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如同輪流執政?”莊子的問題提的太尖銳,讓哲學家如夢方醒。

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

老子對人間的君臣關係不像儒家一樣當作天道法則,因為天道法則中沒有君臣關係,萬物都是“道所生,德所畜”,有道有德,一切已經完美。

儒家理論則是以君臣關係作為一切其他關係的基石。人體的五臟關係有力證明儒家的君臣關係不是天理,而是人為的造作

儒家或許會反問:“五臟之間固然不是君臣關係,但大腦與五臟是君臣關係,大腦是君,五臟是臣。”儒家對人體的比喻寸步不讓。

東晉的高僧慧遠寫了《神不滅論》,證明神識(靈魂)不滅,儒家代表範縝作《神滅論》反駁。

慧遠用薪火相傳作比喻,證明神識像火一樣會從一根柴火傳到另一根柴火。範縝同樣用薪火相傳為例來證明相反的結論。理論交鋒經常是很激烈的。

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

莊子沒有直接解說大腦與五臟的關係,但老子已經為儒家的反駁準備了答案。現在車禍造成腦死亡的植物人,植物人的大腦雖然沒有思維,但五臟依然會良好運行。五臟本質上與大腦的關係不是不可缺少的,反而是可以分離的,儒家的反駁還是站不住腳。

《黃帝內經》依據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發展出來。老子《道德經》只談論聖人,這與孔子完全一致。

錢穆認為《道德經》晚於《莊子》,寫了《老莊通論》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實際是完全不成立的。《道德經》通篇只講聖人,但《莊子》已經把修道士分為真人、至人、神人、聖人、大人等五個等級,如同大乘佛教把菩薩分為十個階位一樣,顯然可以證明《道德經》與孔子時代更加相近

《黃帝內經》研究上古時代人們的養生與健康,把修道士分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個階位,與莊子幾乎一致,也可以看出中華醫學是源於道家思想體系。人體為道家思想提供了一個最理想的思想標本,儒家對人體的瞭解幾乎是空白。

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

老子的玄同思想來源於人體這個標本,而且另一個重要思想“得一”也是如此。得一是玄同的結果,人體就是“得一”這個最美好的結果

從物質來看,人體與泥土差距不遠。但人體是玄同為因,得一為果。玄同得一,泥土成為生命,反之,泥土永遠是泥土。生命的偉大在於玄同得一,而不是簡單的等同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性好像是一個真相,實際上在老子的玄同得一境界中物質性只是一個假象。

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

老子的玄同思想證明,宇宙中有線性聯繫,更有非線性聯繫,還有超非線性聯繫(玄之又玄),只從線性聯繫來認識宇宙和生命現象是誤入歧途。

老子的宇宙觀是玄同的宇宙觀,老子的人類文明模式也是玄同的文明模式。老子從人體五臟中證明玄同關係才是道的本質。君臣關係是等級關係,玄同關係不是等級關係,而是互相和合的關係,互相不可缺少,是互相給予生命力的關係。

所以老子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只有“缺”才產生無窮無盡的結合,結合就是補缺,補缺就產生勢。缺與補缺就是“和”,於是宇宙就生生不息

五臟中哪個是主人?還是每一個臟器輪流作為主人?

玄同關係與等級關係是人類文明的不同模式,只有玄同關係才能生生不息。《易經繫辭傳》說“生生之為大德”。維護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力是老子思想的最終訴求

這樣可以理解老子第18章“大道廢,有仁義”的精髓了。仁義是強者給予弱者的,是尊貴者給予卑賤者的,是主人給予僕人的。人體五臟沒有等級之分,只是互相給予生命力,因此仁義的基礎就不存在了。

大玄同是老子對人類文明的展望,在大玄同,人與人之間的一切分歧和爭鬥都必將消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