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十幾年魏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送兩個閨女上了大學,大女兒研究生讀了政治。魏姐從車上拿出一份材料,說是女兒參加活動帶回來的。

會議手冊上寫著:「 ‘ 大都市區建設進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 學術研討會 」 。

魏姐很自豪,為女兒,也為自己。

互聯網+是年輕拾荒者的路子嗎?

杭州的拾荒者多數和魏姐一樣,來自安徽。早至八十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安徽人背井離鄉,到相對富庶但不算太遠的杭州討生活。這不是偶然或者短期效應,2017 年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安徽全省十年人口流出 962.3 萬,全國第一。

除了安徽人,湖南籍也是杭州拾荒大軍的重要成員,並且更加拼命,「 是一天 24 小時不睡覺的幹,我們幹不過他們。」

說這話的是張樂,安徽蚌埠人,26 歲。14 歲出門打工,在浙江台州的工廠做了 10 年,因為家庭變故到杭州開了廢品回收站,剛滿一年。

“ 我叔他們說,湖南人收可樂瓶( 塑料瓶 ),好比一塊錢一斤收,一塊錢一斤賣。你猜猜錢怎麼賺?”

“ 他們晚上不睡覺,每個瓶子擰開灌一瓶蓋水,增重,每個瓶子只加一蓋子水。因為塑料廠那個鼓風機一蓋水的瓶子正好吹的上去,再多一點就掉下來,人家就賺這個水錢,地盤兒和客戶都有了。”

彷彿在傳頌經久不衰的老故事,張樂歪著頭看一臉不可思議的眾人,好像回到了他叔講給自己聽時的場景。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十幾年魏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送兩個閨女上了大學,大女兒研究生讀了政治。魏姐從車上拿出一份材料,說是女兒參加活動帶回來的。

會議手冊上寫著:「 ‘ 大都市區建設進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 學術研討會 」 。

魏姐很自豪,為女兒,也為自己。

互聯網+是年輕拾荒者的路子嗎?

杭州的拾荒者多數和魏姐一樣,來自安徽。早至八十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安徽人背井離鄉,到相對富庶但不算太遠的杭州討生活。這不是偶然或者短期效應,2017 年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安徽全省十年人口流出 962.3 萬,全國第一。

除了安徽人,湖南籍也是杭州拾荒大軍的重要成員,並且更加拼命,「 是一天 24 小時不睡覺的幹,我們幹不過他們。」

說這話的是張樂,安徽蚌埠人,26 歲。14 歲出門打工,在浙江台州的工廠做了 10 年,因為家庭變故到杭州開了廢品回收站,剛滿一年。

“ 我叔他們說,湖南人收可樂瓶( 塑料瓶 ),好比一塊錢一斤收,一塊錢一斤賣。你猜猜錢怎麼賺?”

“ 他們晚上不睡覺,每個瓶子擰開灌一瓶蓋水,增重,每個瓶子只加一蓋子水。因為塑料廠那個鼓風機一蓋水的瓶子正好吹的上去,再多一點就掉下來,人家就賺這個水錢,地盤兒和客戶都有了。”

彷彿在傳頌經久不衰的老故事,張樂歪著頭看一臉不可思議的眾人,好像回到了他叔講給自己聽時的場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張樂的叔開了十幾年廢品回收站,父親也給叔當幫工。去年張樂因為做早餐生意賠本兒,老婆離婚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勸說他回來收廢品,並願意幫忙。

張樂廢品店是開起來了,但堅決不要父親過來。嘴上說著父親年紀大,思想跟不上自己,過來添亂,實際上是擔心自己再賠了,父親也跟著吃苦。

當然,親戚們思想跟不上時代,是張樂一直堅持的看法,就比如擴大廢品回收規模。

黃家村可能是杭州城區最後的民間垃圾回收者聚集地。這個位於江乾區的城中村,往南離杭州東站直線距離只有五公里,存在著大大小小几十家垃圾回收站,張樂和魏姐都住在這裡。

張樂和大部分垃圾回收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只有26歲,接觸了更新的資訊和理念。在杭州乃至全國的拾荒大軍裡,第二代往往通過父輩的積累擺脫了拾荒的宿命,像張樂這樣走“回頭路”的很少。

張樂的回收站有五六十平米,外屋堆放剛收的塑料瓶、紙板;內屋用於居住和擺放打包分類好的廢品,彩鋼板作屋頂,剛剛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張樂每天需要一人交易、分揀打包回收物,每晚要關門往紙廠送一趟紙板。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十幾年魏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送兩個閨女上了大學,大女兒研究生讀了政治。魏姐從車上拿出一份材料,說是女兒參加活動帶回來的。

會議手冊上寫著:「 ‘ 大都市區建設進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 學術研討會 」 。

魏姐很自豪,為女兒,也為自己。

互聯網+是年輕拾荒者的路子嗎?

杭州的拾荒者多數和魏姐一樣,來自安徽。早至八十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安徽人背井離鄉,到相對富庶但不算太遠的杭州討生活。這不是偶然或者短期效應,2017 年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安徽全省十年人口流出 962.3 萬,全國第一。

除了安徽人,湖南籍也是杭州拾荒大軍的重要成員,並且更加拼命,「 是一天 24 小時不睡覺的幹,我們幹不過他們。」

說這話的是張樂,安徽蚌埠人,26 歲。14 歲出門打工,在浙江台州的工廠做了 10 年,因為家庭變故到杭州開了廢品回收站,剛滿一年。

“ 我叔他們說,湖南人收可樂瓶( 塑料瓶 ),好比一塊錢一斤收,一塊錢一斤賣。你猜猜錢怎麼賺?”

“ 他們晚上不睡覺,每個瓶子擰開灌一瓶蓋水,增重,每個瓶子只加一蓋子水。因為塑料廠那個鼓風機一蓋水的瓶子正好吹的上去,再多一點就掉下來,人家就賺這個水錢,地盤兒和客戶都有了。”

彷彿在傳頌經久不衰的老故事,張樂歪著頭看一臉不可思議的眾人,好像回到了他叔講給自己聽時的場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張樂的叔開了十幾年廢品回收站,父親也給叔當幫工。去年張樂因為做早餐生意賠本兒,老婆離婚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勸說他回來收廢品,並願意幫忙。

張樂廢品店是開起來了,但堅決不要父親過來。嘴上說著父親年紀大,思想跟不上自己,過來添亂,實際上是擔心自己再賠了,父親也跟著吃苦。

當然,親戚們思想跟不上時代,是張樂一直堅持的看法,就比如擴大廢品回收規模。

黃家村可能是杭州城區最後的民間垃圾回收者聚集地。這個位於江乾區的城中村,往南離杭州東站直線距離只有五公里,存在著大大小小几十家垃圾回收站,張樂和魏姐都住在這裡。

張樂和大部分垃圾回收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只有26歲,接觸了更新的資訊和理念。在杭州乃至全國的拾荒大軍裡,第二代往往通過父輩的積累擺脫了拾荒的宿命,像張樂這樣走“回頭路”的很少。

張樂的回收站有五六十平米,外屋堆放剛收的塑料瓶、紙板;內屋用於居住和擺放打包分類好的廢品,彩鋼板作屋頂,剛剛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張樂每天需要一人交易、分揀打包回收物,每晚要關門往紙廠送一趟紙板。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不久前一家做紙板回收的互聯網企業找張樂合作,張樂研究了對方的運營模式後,斷定其做不長久。

這家公司通過在杭州市區小區租賃門面,每個網點僱傭七到八人,通過 App提供預約製紙板回收上門服務。張樂認為城區鉅額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導致前期投資過大,而單次回收量過少導致上門服務的成本大大增加。

“ 本來一個低成本的事情,互聯網是好,但是這個模式太不現實。”

張樂琢磨的是「 擴大規模,減少中間環節 」。一般來說民間回收從末端拾荒者,到流動廢品商,到中型回收站、大型回收站,再到工廠經過層層環節,各層利潤被大幅壓縮。

以廢紙板為例,末端回收價在五毛五一斤左右,紙廠回收價可能在八毛以上。張樂的貨要先「 壓包 」,也就是通過機器壓縮成一個一噸的包。之後還不會賣到廠裡,還要通過一道「 墊資 」,墊資中間人通過大量現金交易收購後再賣給紙廠,每車賺取 2000 元左右的提成。

“ 我們都是要現金結賬的,紙廠不會現結散戶的,所以人家能墊資。”

張樂認為在末端和醫院、學校、寫字樓談妥承包,郊區找場地和機器,自己壓包,利潤率可以大大提高,甚至還可以提高和廠家的議價能力。

讓張樂有點失望的是,幹了幾十年的親戚們並不認為這耗資巨大的事情能夠做成,踏踏實實的幹好自己的垃圾回收站,雖然辛苦點,但是足夠了。

“ 他們不相信你能做起來,他們沒想法,就是收垃圾,幾十年都不會變。”

話說著,又來一車廢品。張樂老練的捏了捏來人車上的紙板,斷定已經泡水,壓低了價格。

他將妻子離婚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沒錢,總結「 做什麼都要看清現實 」。因為「 同甘共苦是不可能的,沒錢只能有多遠滾多遠。」

如今趕在「 互聯網+垃圾 」風口的企業,精明的做設備生產,技術服務,反而做垃圾回收的成了最難的事情。

企業忙著通過技術代替人力。數據顯示,在 7 月《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實施當月,註冊成立的垃圾分類企業達到 1004 家,上百個垃圾分類應用一夜之間上線。

很少有企業試圖整合原有民間分類回收體系,而是在政策補貼中不斷開闢「 新模式 」。實際上, 在垃圾的分揀階段仍然離不開手工,經驗豐富的拾荒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合其中,而不因為「 零和博弈 」被替代和淘汰。

環保的垃圾回收不環保?

根據長期研究中國廢品回收體系的美國南加州大學環境史碩士、環保 NGO 「 零廢棄村落 」發起人陳立雯估計:「 廢品 」在中國的城市垃圾中所佔的比重約為 30 %,其中近 90% 得到回收。相比之下,在環保理念和政策都領先全美的加州,這個比例也只在 35% 左右。

這其中民間垃圾回收群體成為主力。僅以北京為例,2014年左右高峰期人數曾達到 30 萬人之多。如今他們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擠壓下,夾縫生存。

除了電動三輪車的「 路上囧遇 」,這些大小垃圾回收站還面臨著「 百分之九十沒證 」的尷尬,無營業執照、無資格證、無合法場地證明。

“ 沒有垃圾回收站這個選項,只有政府建垃圾分揀中心可以辦證,我們這些小的不行。” 張樂這麼說。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十幾年魏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送兩個閨女上了大學,大女兒研究生讀了政治。魏姐從車上拿出一份材料,說是女兒參加活動帶回來的。

會議手冊上寫著:「 ‘ 大都市區建設進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 學術研討會 」 。

魏姐很自豪,為女兒,也為自己。

互聯網+是年輕拾荒者的路子嗎?

杭州的拾荒者多數和魏姐一樣,來自安徽。早至八十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安徽人背井離鄉,到相對富庶但不算太遠的杭州討生活。這不是偶然或者短期效應,2017 年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安徽全省十年人口流出 962.3 萬,全國第一。

除了安徽人,湖南籍也是杭州拾荒大軍的重要成員,並且更加拼命,「 是一天 24 小時不睡覺的幹,我們幹不過他們。」

說這話的是張樂,安徽蚌埠人,26 歲。14 歲出門打工,在浙江台州的工廠做了 10 年,因為家庭變故到杭州開了廢品回收站,剛滿一年。

“ 我叔他們說,湖南人收可樂瓶( 塑料瓶 ),好比一塊錢一斤收,一塊錢一斤賣。你猜猜錢怎麼賺?”

“ 他們晚上不睡覺,每個瓶子擰開灌一瓶蓋水,增重,每個瓶子只加一蓋子水。因為塑料廠那個鼓風機一蓋水的瓶子正好吹的上去,再多一點就掉下來,人家就賺這個水錢,地盤兒和客戶都有了。”

彷彿在傳頌經久不衰的老故事,張樂歪著頭看一臉不可思議的眾人,好像回到了他叔講給自己聽時的場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張樂的叔開了十幾年廢品回收站,父親也給叔當幫工。去年張樂因為做早餐生意賠本兒,老婆離婚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勸說他回來收廢品,並願意幫忙。

張樂廢品店是開起來了,但堅決不要父親過來。嘴上說著父親年紀大,思想跟不上自己,過來添亂,實際上是擔心自己再賠了,父親也跟著吃苦。

當然,親戚們思想跟不上時代,是張樂一直堅持的看法,就比如擴大廢品回收規模。

黃家村可能是杭州城區最後的民間垃圾回收者聚集地。這個位於江乾區的城中村,往南離杭州東站直線距離只有五公里,存在著大大小小几十家垃圾回收站,張樂和魏姐都住在這裡。

張樂和大部分垃圾回收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只有26歲,接觸了更新的資訊和理念。在杭州乃至全國的拾荒大軍裡,第二代往往通過父輩的積累擺脫了拾荒的宿命,像張樂這樣走“回頭路”的很少。

張樂的回收站有五六十平米,外屋堆放剛收的塑料瓶、紙板;內屋用於居住和擺放打包分類好的廢品,彩鋼板作屋頂,剛剛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張樂每天需要一人交易、分揀打包回收物,每晚要關門往紙廠送一趟紙板。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不久前一家做紙板回收的互聯網企業找張樂合作,張樂研究了對方的運營模式後,斷定其做不長久。

這家公司通過在杭州市區小區租賃門面,每個網點僱傭七到八人,通過 App提供預約製紙板回收上門服務。張樂認為城區鉅額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導致前期投資過大,而單次回收量過少導致上門服務的成本大大增加。

“ 本來一個低成本的事情,互聯網是好,但是這個模式太不現實。”

張樂琢磨的是「 擴大規模,減少中間環節 」。一般來說民間回收從末端拾荒者,到流動廢品商,到中型回收站、大型回收站,再到工廠經過層層環節,各層利潤被大幅壓縮。

以廢紙板為例,末端回收價在五毛五一斤左右,紙廠回收價可能在八毛以上。張樂的貨要先「 壓包 」,也就是通過機器壓縮成一個一噸的包。之後還不會賣到廠裡,還要通過一道「 墊資 」,墊資中間人通過大量現金交易收購後再賣給紙廠,每車賺取 2000 元左右的提成。

“ 我們都是要現金結賬的,紙廠不會現結散戶的,所以人家能墊資。”

張樂認為在末端和醫院、學校、寫字樓談妥承包,郊區找場地和機器,自己壓包,利潤率可以大大提高,甚至還可以提高和廠家的議價能力。

讓張樂有點失望的是,幹了幾十年的親戚們並不認為這耗資巨大的事情能夠做成,踏踏實實的幹好自己的垃圾回收站,雖然辛苦點,但是足夠了。

“ 他們不相信你能做起來,他們沒想法,就是收垃圾,幾十年都不會變。”

話說著,又來一車廢品。張樂老練的捏了捏來人車上的紙板,斷定已經泡水,壓低了價格。

他將妻子離婚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沒錢,總結「 做什麼都要看清現實 」。因為「 同甘共苦是不可能的,沒錢只能有多遠滾多遠。」

如今趕在「 互聯網+垃圾 」風口的企業,精明的做設備生產,技術服務,反而做垃圾回收的成了最難的事情。

企業忙著通過技術代替人力。數據顯示,在 7 月《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實施當月,註冊成立的垃圾分類企業達到 1004 家,上百個垃圾分類應用一夜之間上線。

很少有企業試圖整合原有民間分類回收體系,而是在政策補貼中不斷開闢「 新模式 」。實際上, 在垃圾的分揀階段仍然離不開手工,經驗豐富的拾荒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合其中,而不因為「 零和博弈 」被替代和淘汰。

環保的垃圾回收不環保?

根據長期研究中國廢品回收體系的美國南加州大學環境史碩士、環保 NGO 「 零廢棄村落 」發起人陳立雯估計:「 廢品 」在中國的城市垃圾中所佔的比重約為 30 %,其中近 90% 得到回收。相比之下,在環保理念和政策都領先全美的加州,這個比例也只在 35% 左右。

這其中民間垃圾回收群體成為主力。僅以北京為例,2014年左右高峰期人數曾達到 30 萬人之多。如今他們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擠壓下,夾縫生存。

除了電動三輪車的「 路上囧遇 」,這些大小垃圾回收站還面臨著「 百分之九十沒證 」的尷尬,無營業執照、無資格證、無合法場地證明。

“ 沒有垃圾回收站這個選項,只有政府建垃圾分揀中心可以辦證,我們這些小的不行。” 張樂這麼說。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 民間回收往往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

但實際上和一般企業一樣,廢品回收站同樣需要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唯一區別在於,還要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這對於拾荒者來說,是難以想象的成本,更何況即使有了這些,還要面對經常性的「 查環保 」

2015 年新環境保護法的實行,廢品回收站整頓成為重要的一項,「 髒亂差 」不再被容忍,同時隨意堆砌的垃圾還存在著佔道經營、安全隱患,這些都和城市發展格格不入。整頓的同時也在不斷壓縮著城市民間廢品回收的規模。

差評君走訪的經營者,大都經歷了數十次的遷徙,從市中心逐漸往城郊移動。原因除了環保要求,還有城中村的拆遷改造。

上文提到的黃家村,也因為地處城區,形成了道路一邊星棋佈羅的垃圾回收站,一邊拔地而起的高檔樓盤的景象。一道渭涇分明的分界線,攔不住城市化的道路。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十幾年魏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送兩個閨女上了大學,大女兒研究生讀了政治。魏姐從車上拿出一份材料,說是女兒參加活動帶回來的。

會議手冊上寫著:「 ‘ 大都市區建設進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 學術研討會 」 。

魏姐很自豪,為女兒,也為自己。

互聯網+是年輕拾荒者的路子嗎?

杭州的拾荒者多數和魏姐一樣,來自安徽。早至八十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安徽人背井離鄉,到相對富庶但不算太遠的杭州討生活。這不是偶然或者短期效應,2017 年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安徽全省十年人口流出 962.3 萬,全國第一。

除了安徽人,湖南籍也是杭州拾荒大軍的重要成員,並且更加拼命,「 是一天 24 小時不睡覺的幹,我們幹不過他們。」

說這話的是張樂,安徽蚌埠人,26 歲。14 歲出門打工,在浙江台州的工廠做了 10 年,因為家庭變故到杭州開了廢品回收站,剛滿一年。

“ 我叔他們說,湖南人收可樂瓶( 塑料瓶 ),好比一塊錢一斤收,一塊錢一斤賣。你猜猜錢怎麼賺?”

“ 他們晚上不睡覺,每個瓶子擰開灌一瓶蓋水,增重,每個瓶子只加一蓋子水。因為塑料廠那個鼓風機一蓋水的瓶子正好吹的上去,再多一點就掉下來,人家就賺這個水錢,地盤兒和客戶都有了。”

彷彿在傳頌經久不衰的老故事,張樂歪著頭看一臉不可思議的眾人,好像回到了他叔講給自己聽時的場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張樂的叔開了十幾年廢品回收站,父親也給叔當幫工。去年張樂因為做早餐生意賠本兒,老婆離婚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勸說他回來收廢品,並願意幫忙。

張樂廢品店是開起來了,但堅決不要父親過來。嘴上說著父親年紀大,思想跟不上自己,過來添亂,實際上是擔心自己再賠了,父親也跟著吃苦。

當然,親戚們思想跟不上時代,是張樂一直堅持的看法,就比如擴大廢品回收規模。

黃家村可能是杭州城區最後的民間垃圾回收者聚集地。這個位於江乾區的城中村,往南離杭州東站直線距離只有五公里,存在著大大小小几十家垃圾回收站,張樂和魏姐都住在這裡。

張樂和大部分垃圾回收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只有26歲,接觸了更新的資訊和理念。在杭州乃至全國的拾荒大軍裡,第二代往往通過父輩的積累擺脫了拾荒的宿命,像張樂這樣走“回頭路”的很少。

張樂的回收站有五六十平米,外屋堆放剛收的塑料瓶、紙板;內屋用於居住和擺放打包分類好的廢品,彩鋼板作屋頂,剛剛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張樂每天需要一人交易、分揀打包回收物,每晚要關門往紙廠送一趟紙板。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不久前一家做紙板回收的互聯網企業找張樂合作,張樂研究了對方的運營模式後,斷定其做不長久。

這家公司通過在杭州市區小區租賃門面,每個網點僱傭七到八人,通過 App提供預約製紙板回收上門服務。張樂認為城區鉅額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導致前期投資過大,而單次回收量過少導致上門服務的成本大大增加。

“ 本來一個低成本的事情,互聯網是好,但是這個模式太不現實。”

張樂琢磨的是「 擴大規模,減少中間環節 」。一般來說民間回收從末端拾荒者,到流動廢品商,到中型回收站、大型回收站,再到工廠經過層層環節,各層利潤被大幅壓縮。

以廢紙板為例,末端回收價在五毛五一斤左右,紙廠回收價可能在八毛以上。張樂的貨要先「 壓包 」,也就是通過機器壓縮成一個一噸的包。之後還不會賣到廠裡,還要通過一道「 墊資 」,墊資中間人通過大量現金交易收購後再賣給紙廠,每車賺取 2000 元左右的提成。

“ 我們都是要現金結賬的,紙廠不會現結散戶的,所以人家能墊資。”

張樂認為在末端和醫院、學校、寫字樓談妥承包,郊區找場地和機器,自己壓包,利潤率可以大大提高,甚至還可以提高和廠家的議價能力。

讓張樂有點失望的是,幹了幾十年的親戚們並不認為這耗資巨大的事情能夠做成,踏踏實實的幹好自己的垃圾回收站,雖然辛苦點,但是足夠了。

“ 他們不相信你能做起來,他們沒想法,就是收垃圾,幾十年都不會變。”

話說著,又來一車廢品。張樂老練的捏了捏來人車上的紙板,斷定已經泡水,壓低了價格。

他將妻子離婚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沒錢,總結「 做什麼都要看清現實 」。因為「 同甘共苦是不可能的,沒錢只能有多遠滾多遠。」

如今趕在「 互聯網+垃圾 」風口的企業,精明的做設備生產,技術服務,反而做垃圾回收的成了最難的事情。

企業忙著通過技術代替人力。數據顯示,在 7 月《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實施當月,註冊成立的垃圾分類企業達到 1004 家,上百個垃圾分類應用一夜之間上線。

很少有企業試圖整合原有民間分類回收體系,而是在政策補貼中不斷開闢「 新模式 」。實際上, 在垃圾的分揀階段仍然離不開手工,經驗豐富的拾荒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合其中,而不因為「 零和博弈 」被替代和淘汰。

環保的垃圾回收不環保?

根據長期研究中國廢品回收體系的美國南加州大學環境史碩士、環保 NGO 「 零廢棄村落 」發起人陳立雯估計:「 廢品 」在中國的城市垃圾中所佔的比重約為 30 %,其中近 90% 得到回收。相比之下,在環保理念和政策都領先全美的加州,這個比例也只在 35% 左右。

這其中民間垃圾回收群體成為主力。僅以北京為例,2014年左右高峰期人數曾達到 30 萬人之多。如今他們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擠壓下,夾縫生存。

除了電動三輪車的「 路上囧遇 」,這些大小垃圾回收站還面臨著「 百分之九十沒證 」的尷尬,無營業執照、無資格證、無合法場地證明。

“ 沒有垃圾回收站這個選項,只有政府建垃圾分揀中心可以辦證,我們這些小的不行。” 張樂這麼說。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 民間回收往往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

但實際上和一般企業一樣,廢品回收站同樣需要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唯一區別在於,還要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這對於拾荒者來說,是難以想象的成本,更何況即使有了這些,還要面對經常性的「 查環保 」

2015 年新環境保護法的實行,廢品回收站整頓成為重要的一項,「 髒亂差 」不再被容忍,同時隨意堆砌的垃圾還存在著佔道經營、安全隱患,這些都和城市發展格格不入。整頓的同時也在不斷壓縮著城市民間廢品回收的規模。

差評君走訪的經營者,大都經歷了數十次的遷徙,從市中心逐漸往城郊移動。原因除了環保要求,還有城中村的拆遷改造。

上文提到的黃家村,也因為地處城區,形成了道路一邊星棋佈羅的垃圾回收站,一邊拔地而起的高檔樓盤的景象。一道渭涇分明的分界線,攔不住城市化的道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無證的中型回收站靠著「 關係 」存活。

魏姐和張樂每天會把塑料垃圾運到黃家村西南的一家回收站,這裡擁有大型粉碎機和壓縮機,塑料瓶通過履帶和人工分揀被粉碎打包,夏天旺季可以達到近 20 噸的回收量。整個場地機器聲轟鳴, 空氣中瀰漫著塑料粉碎的酸味。平時場地大門緊閉,每進一輛車才會開門並迅速合上。

"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這期 Debug Time 講一個邊緣群體的故事。

他們簡稱收破爛兒的。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很多市民稱他們為「 那個誰 」。

這實在稱不上一個職業,也實在上不得檯面。

當政策利好、資本集體擁抱垃圾回收的藍海市場的時候,他們還在和交警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一退再退。「 髒亂差 」是摘不掉的帽子,有關部門又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沒人想象得出來城市沒這群人的話,垃圾還會增量到幾何。

在和差評君的聊天中,他們中有的人對於這些稱呼欣然接受,並且希望自己低到塵埃裡,在和你聊完握手的時候堅決擺手,生怕沾滿汙穢的黑手髒了「 大學生 」;有的人搖著頭申訴他們為城市環保做出了巨大貢獻,卻得不到應有的承認;還有的人點上根菸咱們就是好兄弟,

“ 撿破爛兒無非一個謀生的行當,大不了不幹,幹別的總不能餓死吧。”

某種程度上,他們處在一種失語的境地。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你撿破爛兒能把兩個孩子「 撿 」上大學嗎?

魏姐的一天是從凌晨四點開始的。

相識的人叫她「 大個子 」。身材高,虎背熊腰,能幹活,皮膚黝黑。每天早晨四點半,她都要開著三輪車到 20 公里外的市中心收垃圾。三輪車改裝過,電動馬力大,五點多到城區。

延安路是杭州市規模最大的商業街,連接了市區最大的三個商圈。每到下午,這裡都會聚集各色網紅,按時「 上班 」走著走著突然給你來個一字馬和公主抱,然後上傳到社交軟件上,獲得大量的點贊和評論。當然沒有隨隨便便的美若天仙,還有凹到天荒地老的造型。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在魏姐眼裡,延安路是塊寶地,西北有幾個規模巨大的老小區,社區開放,只要三輪車停對地方,早晨六七點就可以完美躲過交警和社區的檢查。

保潔、環衛工人、保姆都是提供廢品的主力,還有早早起來遛彎兒的老業主,顫巍巍提著兩小袋塑料瓶交給魏姐,換一頓早點錢。

“ 老人們還是有勤儉節約的習慣,你別看他住著這地方几百幾千萬的房,還是願意囤東西,捨不得白扔。”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兩個月前,魏姐發現小區的垃圾桶換成了新款,鐵罩子一罩,每個小區的垃圾桶邊兒上,都有大媽戴著紅袖章,輪流站崗。魏姐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她覺得早晨那垃圾桶裡基本沒什麼東西,塑料瓶、紙板這些可回收垃圾,都被保潔和環衛拿出來賣給自己了。

不過最近還有一些小區開始搞刷臉、刷牌的垃圾桶,鎖在桶裡的垃圾,外人不能再隨意揀拾。魏姐認為這樣政策對自己沒有影響,回覆差評君:

“ 大不了不收這個,我去西湖邊兒轉一圈能撿七八十斤。”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魏姐是安徽亳州人,十八年前跟著男人到杭州,搞個三輪車,還有一同來的二十多個老鄉,到處翻垃圾桶扒垃圾桶,做著最末端的垃圾回收。社會學上稱他們為「 拾荒者 」,城市管理叫他們「 流動人口 」。

一開始魏姐停在馬路邊兒上,通過承包周邊寫字樓、大廈產生的垃圾盈利。優勢是穩定,沒別的拾荒者爭搶,問題是必須天天到,不自由,扣除承包費也賺不到多少錢,魏姐放棄了承包的方式,開始專注老小區的垃圾回收。

平時只要魏姐安全到達社區西邊的小門,只消一兩個小時就能收五六百斤塑料瓶,放到三輪車上能有三米高。隔三差五的,社區會有衛生檢查,社區領導就會攆人,魏姐的應對之策就是起的更早,只要在八點領導上班之前搞定,就不會有差錯。

也有失算的時候,社區旁邊是一所小學,早晨接送的車輛經常聚集在小路,魏姐裝包後的「 巨型三輪 」就成了阻礙交通的源頭。被投訴了幾次後,魏姐學乖了,來的既早又快,還順帶搞一下門口的衛生。

一旦進入市區,「 魏姐們 」的經過改裝的三輪車就成了交警重點關照的對象,超載和違規進入專用車道是經常罰款的依據。最近扣車的情況少了,三十五十的罰款更多了,很多拾荒者把交警的行為看作是對他們不得已違規的默許,是對他們為城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所作的貢獻的理解。

打包的差不多的時候,魏姐就會叫自己的堂哥和老鄉幫忙裝車。饒是大個子魏姐,一個人也難以將五六百斤的垃圾固定在車上,往往要站在小板凳上,一人扶著,一層一層壘,十三四個編織袋綁著,有的還垂到擋風玻璃上。三輪車吱呀著喘粗氣,魏姐油光黒亮的胳膊冒熱氣。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十幾年魏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子,送兩個閨女上了大學,大女兒研究生讀了政治。魏姐從車上拿出一份材料,說是女兒參加活動帶回來的。

會議手冊上寫著:「 ‘ 大都市區建設進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 學術研討會 」 。

魏姐很自豪,為女兒,也為自己。

互聯網+是年輕拾荒者的路子嗎?

杭州的拾荒者多數和魏姐一樣,來自安徽。早至八十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安徽人背井離鄉,到相對富庶但不算太遠的杭州討生活。這不是偶然或者短期效應,2017 年的人口流動數據顯示,安徽全省十年人口流出 962.3 萬,全國第一。

除了安徽人,湖南籍也是杭州拾荒大軍的重要成員,並且更加拼命,「 是一天 24 小時不睡覺的幹,我們幹不過他們。」

說這話的是張樂,安徽蚌埠人,26 歲。14 歲出門打工,在浙江台州的工廠做了 10 年,因為家庭變故到杭州開了廢品回收站,剛滿一年。

“ 我叔他們說,湖南人收可樂瓶( 塑料瓶 ),好比一塊錢一斤收,一塊錢一斤賣。你猜猜錢怎麼賺?”

“ 他們晚上不睡覺,每個瓶子擰開灌一瓶蓋水,增重,每個瓶子只加一蓋子水。因為塑料廠那個鼓風機一蓋水的瓶子正好吹的上去,再多一點就掉下來,人家就賺這個水錢,地盤兒和客戶都有了。”

彷彿在傳頌經久不衰的老故事,張樂歪著頭看一臉不可思議的眾人,好像回到了他叔講給自己聽時的場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張樂的叔開了十幾年廢品回收站,父親也給叔當幫工。去年張樂因為做早餐生意賠本兒,老婆離婚丟下兩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勸說他回來收廢品,並願意幫忙。

張樂廢品店是開起來了,但堅決不要父親過來。嘴上說著父親年紀大,思想跟不上自己,過來添亂,實際上是擔心自己再賠了,父親也跟著吃苦。

當然,親戚們思想跟不上時代,是張樂一直堅持的看法,就比如擴大廢品回收規模。

黃家村可能是杭州城區最後的民間垃圾回收者聚集地。這個位於江乾區的城中村,往南離杭州東站直線距離只有五公里,存在著大大小小几十家垃圾回收站,張樂和魏姐都住在這裡。

張樂和大部分垃圾回收者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只有26歲,接觸了更新的資訊和理念。在杭州乃至全國的拾荒大軍裡,第二代往往通過父輩的積累擺脫了拾荒的宿命,像張樂這樣走“回頭路”的很少。

張樂的回收站有五六十平米,外屋堆放剛收的塑料瓶、紙板;內屋用於居住和擺放打包分類好的廢品,彩鋼板作屋頂,剛剛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張樂每天需要一人交易、分揀打包回收物,每晚要關門往紙廠送一趟紙板。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不久前一家做紙板回收的互聯網企業找張樂合作,張樂研究了對方的運營模式後,斷定其做不長久。

這家公司通過在杭州市區小區租賃門面,每個網點僱傭七到八人,通過 App提供預約製紙板回收上門服務。張樂認為城區鉅額的房租和人力成本導致前期投資過大,而單次回收量過少導致上門服務的成本大大增加。

“ 本來一個低成本的事情,互聯網是好,但是這個模式太不現實。”

張樂琢磨的是「 擴大規模,減少中間環節 」。一般來說民間回收從末端拾荒者,到流動廢品商,到中型回收站、大型回收站,再到工廠經過層層環節,各層利潤被大幅壓縮。

以廢紙板為例,末端回收價在五毛五一斤左右,紙廠回收價可能在八毛以上。張樂的貨要先「 壓包 」,也就是通過機器壓縮成一個一噸的包。之後還不會賣到廠裡,還要通過一道「 墊資 」,墊資中間人通過大量現金交易收購後再賣給紙廠,每車賺取 2000 元左右的提成。

“ 我們都是要現金結賬的,紙廠不會現結散戶的,所以人家能墊資。”

張樂認為在末端和醫院、學校、寫字樓談妥承包,郊區找場地和機器,自己壓包,利潤率可以大大提高,甚至還可以提高和廠家的議價能力。

讓張樂有點失望的是,幹了幾十年的親戚們並不認為這耗資巨大的事情能夠做成,踏踏實實的幹好自己的垃圾回收站,雖然辛苦點,但是足夠了。

“ 他們不相信你能做起來,他們沒想法,就是收垃圾,幾十年都不會變。”

話說著,又來一車廢品。張樂老練的捏了捏來人車上的紙板,斷定已經泡水,壓低了價格。

他將妻子離婚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沒錢,總結「 做什麼都要看清現實 」。因為「 同甘共苦是不可能的,沒錢只能有多遠滾多遠。」

如今趕在「 互聯網+垃圾 」風口的企業,精明的做設備生產,技術服務,反而做垃圾回收的成了最難的事情。

企業忙著通過技術代替人力。數據顯示,在 7 月《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實施當月,註冊成立的垃圾分類企業達到 1004 家,上百個垃圾分類應用一夜之間上線。

很少有企業試圖整合原有民間分類回收體系,而是在政策補貼中不斷開闢「 新模式 」。實際上, 在垃圾的分揀階段仍然離不開手工,經驗豐富的拾荒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合其中,而不因為「 零和博弈 」被替代和淘汰。

環保的垃圾回收不環保?

根據長期研究中國廢品回收體系的美國南加州大學環境史碩士、環保 NGO 「 零廢棄村落 」發起人陳立雯估計:「 廢品 」在中國的城市垃圾中所佔的比重約為 30 %,其中近 90% 得到回收。相比之下,在環保理念和政策都領先全美的加州,這個比例也只在 35% 左右。

這其中民間垃圾回收群體成為主力。僅以北京為例,2014年左右高峰期人數曾達到 30 萬人之多。如今他們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擠壓下,夾縫生存。

除了電動三輪車的「 路上囧遇 」,這些大小垃圾回收站還面臨著「 百分之九十沒證 」的尷尬,無營業執照、無資格證、無合法場地證明。

“ 沒有垃圾回收站這個選項,只有政府建垃圾分揀中心可以辦證,我們這些小的不行。” 張樂這麼說。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 民間回收往往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

但實際上和一般企業一樣,廢品回收站同樣需要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唯一區別在於,還要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這對於拾荒者來說,是難以想象的成本,更何況即使有了這些,還要面對經常性的「 查環保 」

2015 年新環境保護法的實行,廢品回收站整頓成為重要的一項,「 髒亂差 」不再被容忍,同時隨意堆砌的垃圾還存在著佔道經營、安全隱患,這些都和城市發展格格不入。整頓的同時也在不斷壓縮著城市民間廢品回收的規模。

差評君走訪的經營者,大都經歷了數十次的遷徙,從市中心逐漸往城郊移動。原因除了環保要求,還有城中村的拆遷改造。

上文提到的黃家村,也因為地處城區,形成了道路一邊星棋佈羅的垃圾回收站,一邊拔地而起的高檔樓盤的景象。一道渭涇分明的分界線,攔不住城市化的道路。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無證的中型回收站靠著「 關係 」存活。

魏姐和張樂每天會把塑料垃圾運到黃家村西南的一家回收站,這裡擁有大型粉碎機和壓縮機,塑料瓶通過履帶和人工分揀被粉碎打包,夏天旺季可以達到近 20 噸的回收量。整個場地機器聲轟鳴, 空氣中瀰漫著塑料粉碎的酸味。平時場地大門緊閉,每進一輛車才會開門並迅速合上。

那些你眼裡“撿垃圾”的人,養出了大學生,還買下了房子

張樂說之前廠子還會將粉碎的塑料進行水洗分離再烘乾,因為「 查環保 」汙染水資源被叫停。老闆娘則否認了這件事。

前來交易的拾荒者對這裡老闆的身份說法不一,有人說是溫州人,有人說是本地人,因為「 硬關係 」才能生存近二十年屹立不倒。

幹了十幾二十年的經營者們煩惱的是,寸土寸金的城市租金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城中村越來越少,廢品回收的區域化和規範化卻遲遲未來。

夏天即將過去,廢品回收的旺季也將結束,嘴上說著幹這行自由的魏姐還是天天往返於延安路和黃家村,年初一場意外男人腿部受傷,她要承擔更多的工作量。

魏姐說當年一同來杭州收廢品的老鄉們都改行了,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去工地上拆房子,表弟買了大車跑運輸。魏姐想著改行,可是男人和自己身無他技,又沒駕駛證,杭州的垃圾又越來越多,每天跑這一趟能賺 500 塊,終究是捨不得。

張樂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對於這個行業他既沒有時間沉澱的依戀,也沒有技能的羈絆,一切跟著行情走。

繁華的城市有夢想,也製造無常,或許,拾荒者不再擔憂身份認同的問題,而應該是未來何去何從的新問題。

問題是,缺了他們,城市垃圾回收,真能行嗎?

“ 一個城市的文明不只看強者的高度,還有弱勢群體的地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