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一萬多人圍攻平安的八百日軍,為什麼還要意大利炮

李雲龍一萬多人圍攻平安的八百日軍,為什麼還要意大利炮

《亮劍》裡,李雲龍老婆秀芹被俘後,李雲龍集結部隊,圍攻平安縣城,八路軍一萬多人圍攻,日軍守城部隊只有八百人,但李雲龍卻用了兩天。

其實這很正常。攻城戰向來都是很困難,很難打的。自古到今,一般傷亡比都在十比一左右。也就是說,攻城方傷亡十個人,才能使守城方傷亡一個人。戰損率是非常高的。

而且,攻城戰需要重武器,而這恰恰是抗戰期間八路軍最為缺乏的。尤其是剛結束了分散遊擊時期,集結起來連運動戰和陣地戰都還沒打過,就直接打攻城戰,肯定是更加困難的。

從游擊戰到伏擊戰、運動戰、陣地戰和攻城戰,這是一個難度依次遞增的階梯。尤其是在現代戰爭中,重武器非常重要。沒有重武器的時候,只能用炸藥包硬上,傷亡率更加高。

更重要的是,對八路軍和解放軍來說,分散遊擊時期作戰形式比較自由,部隊的紀律性和相互之間的協同配合要求也比較低,而集中起來打運動戰和陣地戰、攻城戰的時候,要求就高得多了。

李雲龍一萬多人圍攻平安的八百日軍,為什麼還要意大利炮

比如紅軍時期,中央蘇區曾經三次圍攻贛州,但卻都鎩羽而歸,就是因為紅軍的裝備比較糟糕,雖然士氣高昂,但是當敵人困獸猶鬥、憑城堅守的時候,紅軍其實辦法也不多。

比較意外的是三軍團在彭德懷的指揮之下進攻長沙得手,這是紅軍時期唯一一次攻佔的盛會級別的大城市。但這是因為當時長沙城內並沒有重兵集團守衛,三軍團剛好捕捉到了這個戰機。

也是因此,紅軍時期即便能夠通過運動戰攻佔一些城市,也很少據守,而是會在進行補給之後,在敵人救援部隊到來之前,就儘快撤離,以免被敵人包圍。三軍團攻佔長沙後,也是很快就撤離了。

不僅是抗戰期間,實際上,就是在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缺乏重武器的時候,一般也只能圍城打援,如果是正面強攻,圍攻城市,傷亡也是很大的。這是從紅軍時期就一直存在的問題。

而且,不僅是攻城戰比較困難,就是守城也是比較困難的。比如四平保衛戰,就是典型。因為剛到東北的解放軍各部還沒有經過統一整編,相互之間協同比較差,在國軍優勢火力壓迫下,最後只能選擇放棄。

李雲龍一萬多人圍攻平安的八百日軍,為什麼還要意大利炮

相比之下,華中野戰軍在粟裕指揮下,在蘇中地區主要是打運動戰,戰績就更好一些,原因就是剛結束遊擊狀態的部隊,需要先通過運動戰來鍛鍊,逐步提升戰鬥力。如果當時粟裕也率軍直接圍攻大城市,同樣會很困難。

所以,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前期圍攻城市,一般都是為了吸引敵人來救援,在半路上伏擊打援,殲滅敵人的機動部隊。因為能夠出動救援城市的,一般都是戰鬥力相對較強的機動部隊。

不過,抗戰到後期,尤其是1944年下半年以後,由於日軍戰線拉得太長,在東南亞和太平洋戰爭中損失比較大,在中國戰區兵力嚴重不足,華北地區的縣城守備部隊也嚴重下降,有些縣城實際上只有偽軍守備。

所以八路軍從這個時期開始,就已經開始圍攻縣城。這也就是《亮劍》中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時的大背景。但很顯然,剛從遊擊狀態集結起來的部隊,戰鬥力是不足的,所以上網比較大。

也是因此,在劇中李雲龍最後得手的關鍵就在於二營長的意大利炮。當時解放軍像這樣的重武器是非常稀缺的,如果沒有這個炮,李雲龍恐怕也是很難攻破平安縣城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