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市場特別喜歡小排量發動機,一個是天天把環保掛在嘴邊的歐洲市場,一個是把油耗汙染等等汽車副產物統統跟排量掛鉤的中國市場。

至於中國市場為什麼特別鍾愛小排量發動機,我覺得要分三個層次來描述,分別是:旗艦產品與2.0T四缸機、中端產品與1.5T四缸/三缸機、入門產品與1.0T/1.2T/1.3T三缸機。

旗艦產品與2.0T四缸機

降排量原因:排量稅 > 國六排放 > 企業平均油耗值 > 車身輕量化

因為有非常高昂的排量稅,很多豪華品牌甚至推出了專供中國市場的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比如賣了將近半個世紀才終於出品第一款四缸汽油車型的奔馳S級,2.0T高功率版本299PS上身,破百時間僅需6.8秒,要價86.38萬,不過不叫好也不叫座。

奔馳S級塞四缸機很掉價?不不,往前還有三位呢。最早在全尺寸旗艦轎車裡頭塞四缸機的是捷豹XJ,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X351世代,長軸版將近3.2m的車子直接放了一臺2.0T四缸機,一看240PS的輸出調校,是不是有點熟悉來著,蒙迪歐頂配的那臺?嗯,還真是。好在如今直接削掉了,還剩340PS的3.0SC機械增壓。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第二個把2.0T塞進修長髮動機艙的是第三代奧迪A8,2.0TFSI混動結構,這臺車在中國賣得並不好。第三個放2.0T的是寶馬7系,G11/G12這一代,2.0T雙渦管單渦輪,258PS輸出的B48B20引擎,配合ZF 8AT變速箱,推動730Li破百僅需6.3秒,不得不說動力完全夠用。

如果你把5.2米長的凱迪拉克CT6也算全尺寸旗艦轎車(其實是拿來越級挑戰5系/A6/E級的),那它還真是一個典型例子:

1、 凱迪拉克CT6採用了混合材質車身,整備質量在1.7噸以下,使用2.0T四缸發動機是完全推得動的。

從這條可見:排氣量縮小的趨勢,其實是伴隨著車重的降低。21世紀的汽車不再是越笨重的越高貴,而是越輕盈越強韌的越值錢。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2、 CT6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四款發動機可選,性能由低至高排列分別為2.0T四缸單渦輪、3.6L V6自然吸氣、3.0T V6雙渦輪、4.2T V8雙渦輪(2019北美車展首發)。在中國,因為排量稅非常高,最簡單暴力的方法就是隻保留2.0T L4,大改款之前直接能在4S店買到的3.0T V6版本,目前僅能單獨下單排產。

從這條可見:雖然某款車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多款動力可選,但排量稅決定了中國市場只需要最低排量的增壓引擎就行。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3、 單獨拿2.0T四缸單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來說。在CT6大改款之前,這臺引擎的型號是LTG,通用集團的老機子了,在君威GS、ATS-L等等車型也有搭載,發力猛,但油耗賊高。CT6大改款之後,換裝了通用LSY系列引擎,依然是2.0排量,依然是單渦輪增壓,依然是四個氣缸,功率倒退了將近40PS,破百時間從6.6秒倒退到7.47秒。

從這條可見:為了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為了達到極為苛刻的企業平均油耗值,以V8打天下的凱迪拉克在中國市場推旗艦產品只能全線四缸,而且還是調弱了動力的四缸,更是可以閉缸成為雙缸發動機的四缸……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中端產品與1.5T四缸/三缸機

降排量原因:節省成本 > 排量稅 > 國六排放 > 企業平均油耗值

說完2.0T四缸,我們說說1.5T四缸與1.5T三缸。大家可能都發現很久了,目前中型車行列,比如雅閣、帕薩特、邁銳寶、K5等等,只有極少數產品堅持使用2.5L左右排量的自然吸氣引擎了。比較傲嬌的有凱美瑞2.5L和阿特茲2.5L,那是極低概率出現"高配2.5L動力比低配2.0L好賣"的例子。

目前最大概率出現的市場現象,依然是渦輪增壓小排量車型如願火爆,大排量打入冷宮。比如雅閣換代之後,完全沒了2.0L與2.4L高低搭配的佈局,取而代之的是1.5T低功率版與1.5T高功率版。初期的市場反應當然是"嗤之以鼻",市場結果卻又再次與鍵盤車神們的預期完全相反,雅閣1.5T月銷破萬目前已成常態。

與此相識的案例並不少見,比如全面渦輪化之後的雪佛蘭邁銳寶/邁銳寶XL車系,月銷破1.2萬臺已成常態。又比如車長超過5米、車迷整天喊著"1.5T毀了這個車"的別克君越車系,如今1.5T與2.0T車型的月銷量分別都在3000臺附近。

在豪華品牌序列中,情況又有所不同。比如寶馬3系削缸削排量引起車迷反感,1.6T四缸的316Li變身1.5T三缸的318Li之後,銷量一落千丈,入門動力的銷量同比下跌75%,幾乎所有銷量都給到了2.0T四缸。又比如奔馳C級改款之後,此前熱銷的2.0T C200L如今變身1.5T C260L,巨大的終端優惠也被收回,銷量一落千丈。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可見:消費級品牌買家對小排量的容忍度遠遠超過豪華品牌買家,天天鍵盤罵車企沒良心,小排量渦輪增壓型號卻賣得很歡。豪華品牌買家不缺這點差價,如果車企為了削減成本而削缸削排量,他們立馬掏錢上高配,或者直接到隔壁豪華品牌4S店提競品車。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入門產品與1.0T/1.2T/1.3T三缸機

降排量原因:國六排放 > 企業平均油耗值 > 節省成本 > 消費者被迫接受

到這個級別,不由得你說要不要小排量、要不要三缸機。舉個典型例子,別克GL6這款MPV,全系僅有1.3T三缸機可選,上市初期鍵盤俠各種吐槽,結果人家月銷量隨便破4000臺。畢竟,同價位的靠譜合資產品就只有老掉牙且貴上天的大眾途安L,想要六座奶爸車的確只有寥寥數款可選。什麼?你要雪佛蘭沃藍多?噢,那也是同款1.3T三缸機。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在這個級別,無論廠家如何宣傳"三缸機是為了減少排放"、"三缸機是為了降低油耗",都不需要聽太多。大家心裡清楚,三缸機的要務是降低製造成本,讓這臺車在同級別市場當中擁有更大的成本優勢,再用成本優勢去製造銷量優勢。

目前,1.2T/1.3T三缸已不罕見,1.0T三缸機更是逐步成為常態,福特EcoBoost系列1.0T三缸引擎、通用EcoTec系列1.0T三缸引擎、本田EarthDreams系列1.0T三缸引擎、上汽1.0T三缸引擎、廣汽1.0T三缸引擎,這個名單會越來越長。

這些引擎的研發成本和製造成本都遠高於老舊的1.5L/1.6L自吸動力,但車企必須提前佈局,提供符合未來6-10年排放與油耗標準的動力系統,因為這些動力全部都是刷量的,這就決定了這家車企在強硬的政策壓力下能否繼續存活下去。

為什麼好多品牌汽車都更換小排量發動機?

說了這麼多,估計大家都基本明白了吧。不同等級的小排量產品,擁有不同的歷史使命。

我是餘勇正當年,一個默默無聞的汽車工程師,喜歡的就關注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