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禮儀,一起學習一下吧

胃炎 肝硬化 法律 寬德納品牌 2019-06-28
酒桌上的禮儀,一起學習一下吧

相信大家都有和朋友或者親人喝酒的經歷,下面我介紹了喝酒需要注意幾個點和酒桌上的禮儀小夥伴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酒桌上的禮儀包括落座、斟酒、敬酒、碰杯和品酒等。

1、落座

餐桌上的舉止是一個人修養與教養的綜合體現,席間舉止應得體端正,忌躺坐在餐椅上及雙肘架在餐桌上。

2、斟酒

人們在為客人斟酒的同時,常說“滿上滿上”。這個滿不是滿得溢出來,而是指滿杯中的八成就行了。

主人在給客人斟酒時,客人要把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塊,輕輕在桌上叩幾下,表示感謝主人的斟酒,即“叩指禮”。

如在座的有年長者,或有長輩、遠道來的客人或職務較高的同志,即使自己不飲酒,也要先給長輩斟酒,以示敬意。

3、敬酒

需要適可而止,善意、敬意表達到便可;忌成心灌醉或惡作劇的行為。敬酒時,上身挺直,雙腿站穩,以雙手舉起酒杯,待對方飲酒時,再跟著飲,敬酒的態度要熱情而大方。

在規模盛大的宴會上,主人將依次到各桌上敬酒,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對於虔誠的穆斯林不允許敬酒,甚至不能上酒。因為穆斯林飲酒是違背教規的。不應當在餐桌上擺放一大堆酒瓶。

4、碰杯

席上喝酒講究碰杯,要碰杯就必須把杯中的酒喝乾,一口氣喝下去,還要倒過來讓旁人看自己杯乾。

在酒席上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無三不成禮”意思是喝酒一個高潮,必須是在三杯以上,所謂“酒過三巡”也是這個意思。

在一些少數民族中,還有一個習慣,就是當主人敬酒時,客人要恭敬地用手指沾杯中酒向天空或前後左右彈三次,以示敬重。在祭天地、祭鬼神時,沾酒彈三次就更普遍了。

5、品酒

會飲酒的人飲酒前應有禮貌地品一下酒,可先欣賞一下酒的色彩聞一聞酒香,繼而輕啜一口,慢慢品味。

不要為顯示自己的海量一飲而盡,也不必矯揉造作地在舉杯時蹺起小手指,以顯示自以為是的優雅舉止。忌一邊飲酒,一邊吸菸。

酒桌上的禮儀,一起學習一下吧

擴展資料

酒桌上喝些酒無大礙,但是這些壞習慣可要不得!

1、比酒量(比的可能是肝損傷)

酒桌有酒桌禮儀,朋友敬酒就要喝,如果不喝,禮儀上會說不過去,不過,禮儀性喝酒並不代表要比酒量,酒量好也並不能說明什麼,相反,長期大量飲酒對肝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北京佑安醫院肝病內科主任醫師趙國慶說:“一個成人每天喝半斤以上的高度酒,連續喝一週就有可能喝出急性酒精性肝炎;如果男人每天攝入酒精40~60克,女人每天攝入20~40克,30年後就有可能會成為肝硬化。”

“酒精在體內90%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其代謝產物及它所造成的肝細胞代謝紊亂是引起酒精性肝損傷的主因。大劑量酒精對大腦的損害也比較嚴重,常常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反應能力減弱等,這就是為什麼法律上不允許酒駕的一個重要原因了。”北京回龍觀醫院物質依賴中心副主任醫師楊可冰說。

2、講大話(講的是大腦皮層的興奮)

有時候,酒桌上喝酒喝多了就變得什麼大話都敢說、什麼大話都敢承諾,其實,往往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講大話的人非但不能贏來別人的信任,反而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不靠譜的印象。

酒後講大話與中樞神經受到酒精刺激有關,楊可冰副主任說:“俗話說,喝酒有四步,開始喝酒是好言好語,喝得多一點是豪言壯語,再喝得多一點是胡言亂語,最後就是不言不語。

這是因為酒精對中樞神經的作用是先興奮後抑制的,當酒精讓大腦皮層興奮起來了,人就會變得有很多話要說;當興奮到一定程度,中樞神經受到了抑制,人就開始胡言亂語、講大話。

有人將喝酒講大話當成解壓方式,偶爾一兩次是允許的,但是如果經常性、習慣性地採取這種方式就不正常了,很有可能會出現酒精濫用、酒精依賴的病症,這都是需要到醫院治療的。”

3、吃得少(傷的是肝與胃黏膜)

在酒桌上一喝起酒常常會忘了吃飯、吃菜,這樣一來,大多數人就會變成空腹喝酒,這不僅會讓人更容易喝醉,還會對人的肝臟和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空腹喝酒時,血液吸收酒精的速度會變快,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更容易達到一定值,所以更容易喝醉。”趙國慶主任說,“吃入人體內的食物含有蛋白質、脂肪、纖維等,這些物質會對胃黏膜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如果空腹喝酒,酒精會直接刺激胃壁、損傷胃黏膜,進而導致胃炎、胃部疼痛等不適。另外,空腹喝酒還會加快肝臟對酒精吸收的速度,肝臟處理酒精代謝的時間會變短,被酒精損傷的程度就變大了。”

最後在講一句 “道路千萬條,行車第一條,開車若喝酒,親人兩行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