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危害多,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這麼簡單

積食 不完美媽媽 睡眠 口腔潰瘍 兒科醫生王東記 2019-07-03

臨床上發現90%的兒童疾病與食物積累有關。基本上,如果積食的問題得到很好的控制,許多疾病就會無藥而愈。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調理好寶寶的體質,父母必須認真理解兒童積食的問題。

為什麼孩子老是積食?

因為兒童脾常不足,所以容易積存食物是正常的。什麼是“脾常不足”?兒童是“純陽體”,生機勃勃,生長髮育迅速,對營養的需求非常強烈和迫切。成人對脾臟的需求是滿足日常的能量消耗,而兒童不僅滿足日常的能量消耗,還滿足快速生長髮育的需要。然而,兒童“五臟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壯”,脾胃功能不完善。因此,兒童脾臟的負擔實際上大於成人脾臟的負擔。與自身的生長髮育需要相比,兒童脾的能力是不夠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脾常不足”。

“脾常不足”,脾臟的能力相對較弱,兒童會經常積滯,而積滯則會進一步損害脾胃,損害兒童的抵抗力。因此,第一步是調節兒童體質,也是最重要的步驟,即避免食物的積累,及時消除導滯。

寶寶積食危害多,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這麼簡單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

1.從有無胃口來看

(1)有些兒童不想吃東西,沒有食慾,這通常是胃中積累的食物,不能被胃接受。

(2)有些孩子特別能吃,但還是很瘦,這往往是積存在脾臟裡,脾臟無法運轉,身體無法吸收營養,所以發出求助信息,需要多吃些東西。脾臟發出指令,於是孩子開始狂吃。但是你吃得越多,你的脾臟就越虛弱,最終就都瀉出去了。

2.從有形和無形來看

(1)有形是積滯食物仍然停留在胃內,通常是剛剛吃的,這樣容易引發急症。例如,如果孩子吃了太多的黃油蛋糕,第二天他就會發燒和感冒,這就是一種有形的積食。

(2)還有一種脾虛夾積,即吃得太多,損害了脾胃的運化功能。此時,兒童脾胃裡殘留食物不多(這叫脾虛夾積),或積滯的食物早已消化,但兒童脾胃功能還是不正常。如果不及時調整,就會逐漸變成“疳積”(所謂“疳積”,是由於飲食不當或久病引起的嚴重營養吸收障礙所致)。此時,孩子們就會不想吃東西,很容易易怒啼哭,晚上睡覺不安穩。

3.從舌苔上看

積食的孩子,舌苔中間會變厚(有些孩子是舌苔全部變厚,有的是隻在舌頭中間出現一個像硬幣一樣厚的圓圈)。

4.從孩子嘴裡的氣味來判斷

當孩子們積食時,一些家長會敏感地聞到孩子們嘴裡的異味,這是由於他們胃氣不降導致的異味。

寶寶積食危害多,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這麼簡單

5.查一查孩子大便

除了上述的表現外,積食的孩子還會噯氣,嚴重的也會嘔吐,還有些孩子大便會有酸腐的味道,味道特別臭。

6.想一想孩子睡眠

胃部不適,晚上睡不著覺,如哭鬧、輾轉反側、出汗、磨牙、趴著睡,此時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寶消化問題。

7.積食還有哪些表現

手足心熱;眼屎;口腔潰瘍;嘴脣通紅等。

很多家長都會說,孩子總是上火,即使喝涼茶,喝去火的湯水,還老是動不動就上火、眼屎,爛嘴角。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積食,清熱、傷脾,越脾虛越積食。因此應該給孩子助消化,少吃,多吃溫和的食物,這樣很快就能解決。

寶寶積食危害多,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這麼簡單

臉部的一些表現:

山根、太陽穴、額頭帶青筋;氣池青紫;臉黃;面有白點等。

許多父母知道這樣的孩子脾虛。大多是由於長期積滯而致脾損傷,導致脾虛,所以是由實轉虛,脾虛無力,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積食。因此,脾虛兒童可能處於積滯的早期,也可能處於後期。這樣的孩子,日常飲食就必須特別注意,不能給孩子吃太多,吃得太冷。而且,要同時配合健脾助運才可以。

只要上述情況一點比較明顯,孩子們積食的可能性就更大。

此外,還有一些表現,是寶寶久積,引起的積滯化熱,脾虛夾滯,但是不管怎樣,還是要先從積食開始調理。

如何合理搭配兒童飲食?

1、乳食要定時定量,不可過飢或過飽。可以選擇易於消化和營養豐富的食物。

2、食品烹飪最好以煮燉蒸等方法為主,少煎炸烤。

3、嬰兒添加輔食要遵循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種到多種,由細到粗的原則。

孩子若積食,可以用溫和的藥物及時幫助消化。有形的積食,父母可以找醫生來幫忙調理。兒童用藥請遵照醫生的指示,建議寶媽寶爸先諮詢醫生,然後再給嬰兒吃藥。此外,兒童應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及時的排洩,這樣積食的情況就會逐漸緩解。

寶寶積食危害多,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這麼簡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