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消費信貸健康發展 促進消費規模增長和消費升級

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引擎”,進而帶動了消費貸款的蓬勃發展,二者相輔相成。7月1日,人民日報刊發整版文章,再次肯定了消費信貸對經濟增長的積極意義。文章中說,“經濟的發展為消費信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消費信貸的健康發展,也能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民生,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並提出要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消費金融作為一種新業態、新模式,能夠促進消費升級,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從生產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型。去年以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明確鼓勵消費金融創新,為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消費信貸對拉動消費有正向作用,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消費信貸對消費的影響不僅體現在數量上,還體現在消費結構變化上。消費金融不僅增加了消費者對耐用消費品的消費,近年來還開始更多向個人成長、自我提升的領域延伸,與健康、養老、教育、旅遊等“非傳統”商品相關的消費信貸規模不斷擴大。

樂信旗下的分期樂商城是國內最早的分期購物平臺之一,其銷售數據就很能說明問題。2019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6.9%;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3%,而同期,分期樂商城交易額同比增長40%。在分期樂商城,服務類消費品增長尤其迅猛,過去兩年,旅遊、酒店、票務商品交易額增長了12倍;今年618大促當天,分期樂商城在線教育、知識付費這一類成長教育型商品,銷售額取得了近150%的增長。

人民日報文章對於消費金融領域的科技應用也給與了肯定。曾剛在採訪中說,“金融科技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拓寬了金融機構的服務範圍和服務人群,提升服務效率和風控能力,加快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

在消費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率先實現了大規模商用,產生了客觀的經濟價值。智能風控是典型的應用之一,依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對風險進行及時有效的識別、預警與防範。比如螞蟻花唄,在放貸之前,螞蟻金服通過大數據分析,從身份識別、歷史信用等維度分析,用戶的特點和日常消費習慣,確定主要覆蓋其日常生活費用的授信額度。通過大數據分析,花唄為個人消費金融建立起150種風控模型,制定了5000多種風控策略。

金融科技公司樂信自主研發的大數據智能風控引擎“鷹眼”,小微金融資產處理技術平臺“蟲洞”,擁有數千個風控模型數據變量,藉助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手段,能夠對用戶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穩定性等信息作出評估,並自動完成即時預警、攔截以及分析部署等功能,實現訂單的秒級審核和資產的快速匹配。據介紹,目前,樂信訂單自動化審核率達到98%,融資匹配成功率達到93%,90天以上的不良率長期控制在1.4%左右。

上述這些案例足以說明,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是推動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的保障,消費信貸的健康發展又會促進經濟的進一步增長。不過文章也特別提到,消費信貸在“加速跑”的同時也應加強監管,包括加強借貸用途管理、監測資金流向、保護用戶個人信息,消費信貸市場亟待加強監管等等。

“對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平臺來說,還應進一步豐富消費金融服務的應用場景,如加強與電商、網絡教育平臺、各類連鎖店等的合作,直接將資金轉入相關商家,既改善用戶體驗,也有利於防止貸款被挪用。”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說,消費信貸行業亟待加強監管,以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地為消費者提供信貸服務。

(責任編輯:李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