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一直在進行

直擊中國“新”消費·新趨勢(3)

本報記者 胡畔

“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在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消費再被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日趨明顯,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增長‘壓艙石’和穩定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任興洲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毋庸置疑,我國消費升級一直在進行。

中國經濟時報: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整體消費趨勢是如何發展的?請您做一下簡要梳理。

任興洲: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總體經歷了幾個大的消費階段。

首先,從上世紀80年代到1992年,我國總體上處在溫飽消費階段。這一階段居民消費主要集中在食品、衣著、日用品,第一、二代家用電器等商品方面,消費規模增長較快。這一階段的居民消費水平是與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適應的。這一時期(1991年)我國GDP總量4078.37億美元;人均GDP333美元。

從1992年到2001年前後,我國進入了改善型消費升級階段。具體表現在家庭耐用消費品的升級和消費快速增長。除彩電、冰箱、洗衣機之外,家用空調器、手機、電腦等消費品的消費快速增長,教育、培訓等消費較快增長。這一階段我國經濟較快增長,GDP達到1.42萬億美元;人均GDP從1992年的366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053美元,首次超過人均1000美元。

從2002年到2013年,我國進入了消費顯著升級階段。最為突出的標誌是住房、汽車等高價值量的商品消費成為消費的新增長點,隨之帶動了裝飾裝修、傢俱、家居、家電等商品消費規模的顯著擴大。同時,隨著電腦和手機的大範圍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信息消費等新型消費出現快速增長趨勢。電子商務的發展催生了網絡消費的快速增長。此外,休閒、娛樂、教育培訓等新興消費也快速崛起,服務型消費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這一時期,我國GDP達到9.19萬億美元(2013年),人均GDP提高到7050美元,消費顯著升級有了較強的經濟基礎和居民收入支撐。

從2013年開始,我國總體上進入了品質消費階段。居民消費結構和消費行為發生了重要變化。住房、汽車仍是消費重點,其消費帶動作用仍然強勁。與此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上購物持續高增長,新經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新的消費場景紛紛出現,居民消費結構出現了重要變化。同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品質、品牌商品消費需求日益增加,健康、綠色、環保、安全的消費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這一時期,我國經濟總量達到90萬億元(2018年),摺合13.6萬億美元;人均GDP9770美元,已接近人均1萬美元。當然,在品質消費的階段,消費分層的特徵也較為明顯。

中國經濟時報:在當前的品質消費階段,我國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消費主體結構是否也有變化?

任興洲:當前的消費結構升級正呈現出新的特點,我認為,可以大致總結為六個方面。

一是由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型消費升級;二是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快速增長升級;三是由傳統消費向新型消費升級(如信息、綠色、休閒、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四是由注重消費量的滿足到重視質量的提升;五是由一兩個消費熱點向多點多面新增長點轉變;六是更加註重對健康、綠色、環保商品和服務的消費。

同時,居民消費方式也出現了新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九個方面:一是個性化、特色、差異性消費方式;二是定製式、選擇性消費方式;三是品質、品牌消費提升;四是在商品消費持續增長的同時,服務消費呈快速發展勢頭;五是線上線下結合已成為重要的消費方式;六是多種業態融合型消費方式(交叉跨界);七是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的跨越時空的全天候消費方式,智能消費、智能支付、智能購物等;八是更加便利、快捷的消費方式;九是更加註重體驗和精神層面享受的消費方式。

此外,消費主體結構也出現了新變化。一是新生代的消費者成為生力軍;二是老齡化社會引發“銀髮消費”主體增加;三是“二孩”政策帶來消費的增加;四是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較快增加;四是農村居民消費明顯增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