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金融 心理學 經濟 大學 設計 蒙格斯智庫 2019-07-21
"

蒙格斯智庫是國內首家致力於中國宏觀經濟拐點研究和風險研究的獨立智庫機構,通過對宏觀經濟,金融,法律,風險等領域開展基於數據和量化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意在找到國民經濟生活中,能夠保障經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的各類拐點即邊界,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經營諫言。歡迎搜索關注“蒙格斯報告”微信公眾號。

"

蒙格斯智庫是國內首家致力於中國宏觀經濟拐點研究和風險研究的獨立智庫機構,通過對宏觀經濟,金融,法律,風險等領域開展基於數據和量化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意在找到國民經濟生活中,能夠保障經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的各類拐點即邊界,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經營諫言。歡迎搜索關注“蒙格斯報告”微信公眾號。

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導 言

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一個聰明的人似乎在本能和直覺方面也高人一等,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是不是聰明人在情感和理性方面均有更優質的表現?

一般而言,智商跟基於推理的理性分析過程(序列、慢速、控制)聯繫緊密。智商反映的是認知容量指標,容量越大,個體越能克服本能反應的約束並通過邏輯分析產生思考。以往關於智商和邏輯推理的大量研究均證實了此觀點。

薩斯喀徹溫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Valerie Thompson等人於2018年發表在《一般行為心理學》(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的實證研究論文《智商高的人直覺更靈敏?》(Do Smart People Have Better Intuitions)中做出了研究解釋。

作者發現:

1、個人能力與直覺(基於邏輯思維)聯繫緊密,簡單講就是智商高的人越敏感。

2、對於智商高的個體,邏輯思維的嚴謹程度會影響他們的感性分辨能力;對於智商低的個體則是相反,對事實的分辨判斷能力會影響其邏輯思維。

研究背景

在研究智力、推理與決策等相關領域的論文中,一般用雙系統法。研究者們認為人類的推理與決策遵循不同的認知加工過程來完成:系統一即基於直覺的啟發式思考過程,其特徵包括平行、快速、依賴直覺;而系統二則是序列、慢速、控制,基於推理的理性分析過程。而這與最新的研究相悖,與信念相關的反應更加依賴系統一,從而更自發、更快速;與邏輯/概率相關的反應更依賴於系統二,從而更慢並更依賴於工作記憶。作者給出了一個解釋是,人們對信息的加工理解存在著誤解跟偏差。所以,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兩個研究來檢驗以上理論。

研究目的

通過兩個實驗來檢驗智商高的人具有更大的工作記憶容量,且更能克服直覺反應並根據邏輯和概率做出正確推斷的假設。然而同時,當他們面對基於信念的判斷時,他們的邏輯本能會阻礙他們完成任務。

實驗假設

組織實驗,對被試者分別進行有效性(validity,反映邏輯)和可信性(believability ,反映信念)進行邏輯提問。如果兩者產生衝突,那麼更加本能的思考方式會干擾另一種類型問題的判斷。因此,作者認為,在面臨非一致情境的衝突答案時,高認知容量的被試者對有利於經驗的答案判斷更為困難,反之,低認知容量的被試者在判斷有利於邏輯的答案時更為困難。

實驗一

實驗一中的112名大學生被試者(69%女性)回答了64個三段論推理問題。這些推理問題包括定言三段論(A都是B;B都是C;故A都是C)和析取三段論(A或B;A;故非B;or A或B;非B;故A)。

被試者被要求要麼依據信念、要麼根據邏輯對上述推斷的正確與否給出判斷。同時,這些推理問題還被設計為兩種情境:在一致性情境下,無論以邏輯還是以經驗來回答問題都會導出正確答案;反之,在不一致情境下,運用兩種思維方式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在此處列舉的題目示例中,該題目屬於基於信念和基於邏輯都能得出一致答案的類型。

被試者的認知能力和思維傾向等經初步分析,可以被聚合為同一個個人能力的因子,故將這些分數整合計算作為個人能力。個人能力的分數經四等分,劃分為四個組別後,作者依據全部分類對所有被試進行了4 (能力組別) *2 (問題類型:定言/析取) *2 (指導語方式:信念/邏輯) *2 (一致性) 的混合方差分析(ANOVA)。

實驗二

實驗二中,224名大學生被試者(69%女性)完成了另一項實驗任務:即基礎概率問題。在實驗一的基礎上,為了最小化系統二加工過程的影響,要求被試者在規定截止時間內完成。研究者通過指導語操縱被試者以“數據的”或“經驗的”思維方式回答問題。被試者需在實驗流程內完成24個基礎概率問題(其中一半是一致性的題目類型,另一半是非一致的)。這些問題以序貫出現的方式在電腦屏幕上呈現。

研究結果

實驗一的結果:隨著個人能力提高,被試者的表現越來越好,在能力最高的一組達到峰值。即個人的認知能力確實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他們的推理表現。同時,被要求採用邏輯思維的被試者其表現好過使用信念思維的被試者,被試者們在解答一致性問題時的表現好於非一致性,解答析取問題時好於定言問題。

進一步交互作用的分析顯示,個人能力最低的一組在信念思維方式下的表現好於邏輯思維方式,更對能力最高的一組則恰好相反。這一發現支持了研究者的基本假設,即認知能力存在高低的個體之間,其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

蒙格斯智庫是國內首家致力於中國宏觀經濟拐點研究和風險研究的獨立智庫機構,通過對宏觀經濟,金融,法律,風險等領域開展基於數據和量化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意在找到國民經濟生活中,能夠保障經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的各類拐點即邊界,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經營諫言。歡迎搜索關注“蒙格斯報告”微信公眾號。

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導 言

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一個聰明的人似乎在本能和直覺方面也高人一等,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是不是聰明人在情感和理性方面均有更優質的表現?

一般而言,智商跟基於推理的理性分析過程(序列、慢速、控制)聯繫緊密。智商反映的是認知容量指標,容量越大,個體越能克服本能反應的約束並通過邏輯分析產生思考。以往關於智商和邏輯推理的大量研究均證實了此觀點。

薩斯喀徹溫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Valerie Thompson等人於2018年發表在《一般行為心理學》(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的實證研究論文《智商高的人直覺更靈敏?》(Do Smart People Have Better Intuitions)中做出了研究解釋。

作者發現:

1、個人能力與直覺(基於邏輯思維)聯繫緊密,簡單講就是智商高的人越敏感。

2、對於智商高的個體,邏輯思維的嚴謹程度會影響他們的感性分辨能力;對於智商低的個體則是相反,對事實的分辨判斷能力會影響其邏輯思維。

研究背景

在研究智力、推理與決策等相關領域的論文中,一般用雙系統法。研究者們認為人類的推理與決策遵循不同的認知加工過程來完成:系統一即基於直覺的啟發式思考過程,其特徵包括平行、快速、依賴直覺;而系統二則是序列、慢速、控制,基於推理的理性分析過程。而這與最新的研究相悖,與信念相關的反應更加依賴系統一,從而更自發、更快速;與邏輯/概率相關的反應更依賴於系統二,從而更慢並更依賴於工作記憶。作者給出了一個解釋是,人們對信息的加工理解存在著誤解跟偏差。所以,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兩個研究來檢驗以上理論。

研究目的

通過兩個實驗來檢驗智商高的人具有更大的工作記憶容量,且更能克服直覺反應並根據邏輯和概率做出正確推斷的假設。然而同時,當他們面對基於信念的判斷時,他們的邏輯本能會阻礙他們完成任務。

實驗假設

組織實驗,對被試者分別進行有效性(validity,反映邏輯)和可信性(believability ,反映信念)進行邏輯提問。如果兩者產生衝突,那麼更加本能的思考方式會干擾另一種類型問題的判斷。因此,作者認為,在面臨非一致情境的衝突答案時,高認知容量的被試者對有利於經驗的答案判斷更為困難,反之,低認知容量的被試者在判斷有利於邏輯的答案時更為困難。

實驗一

實驗一中的112名大學生被試者(69%女性)回答了64個三段論推理問題。這些推理問題包括定言三段論(A都是B;B都是C;故A都是C)和析取三段論(A或B;A;故非B;or A或B;非B;故A)。

被試者被要求要麼依據信念、要麼根據邏輯對上述推斷的正確與否給出判斷。同時,這些推理問題還被設計為兩種情境:在一致性情境下,無論以邏輯還是以經驗來回答問題都會導出正確答案;反之,在不一致情境下,運用兩種思維方式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在此處列舉的題目示例中,該題目屬於基於信念和基於邏輯都能得出一致答案的類型。

被試者的認知能力和思維傾向等經初步分析,可以被聚合為同一個個人能力的因子,故將這些分數整合計算作為個人能力。個人能力的分數經四等分,劃分為四個組別後,作者依據全部分類對所有被試進行了4 (能力組別) *2 (問題類型:定言/析取) *2 (指導語方式:信念/邏輯) *2 (一致性) 的混合方差分析(ANOVA)。

實驗二

實驗二中,224名大學生被試者(69%女性)完成了另一項實驗任務:即基礎概率問題。在實驗一的基礎上,為了最小化系統二加工過程的影響,要求被試者在規定截止時間內完成。研究者通過指導語操縱被試者以“數據的”或“經驗的”思維方式回答問題。被試者需在實驗流程內完成24個基礎概率問題(其中一半是一致性的題目類型,另一半是非一致的)。這些問題以序貫出現的方式在電腦屏幕上呈現。

研究結果

實驗一的結果:隨著個人能力提高,被試者的表現越來越好,在能力最高的一組達到峰值。即個人的認知能力確實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他們的推理表現。同時,被要求採用邏輯思維的被試者其表現好過使用信念思維的被試者,被試者們在解答一致性問題時的表現好於非一致性,解答析取問題時好於定言問題。

進一步交互作用的分析顯示,個人能力最低的一組在信念思維方式下的表現好於邏輯思維方式,更對能力最高的一組則恰好相反。這一發現支持了研究者的基本假設,即認知能力存在高低的個體之間,其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

蒙格斯智庫是國內首家致力於中國宏觀經濟拐點研究和風險研究的獨立智庫機構,通過對宏觀經濟,金融,法律,風險等領域開展基於數據和量化模型的研究和探索,意在找到國民經濟生活中,能夠保障經濟金融長期穩定發展的各類拐點即邊界,為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和企業經營諫言。歡迎搜索關注“蒙格斯報告”微信公眾號。

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導 言

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為,一個聰明的人似乎在本能和直覺方面也高人一等,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是不是聰明人在情感和理性方面均有更優質的表現?

一般而言,智商跟基於推理的理性分析過程(序列、慢速、控制)聯繫緊密。智商反映的是認知容量指標,容量越大,個體越能克服本能反應的約束並通過邏輯分析產生思考。以往關於智商和邏輯推理的大量研究均證實了此觀點。

薩斯喀徹溫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Valerie Thompson等人於2018年發表在《一般行為心理學》(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上的實證研究論文《智商高的人直覺更靈敏?》(Do Smart People Have Better Intuitions)中做出了研究解釋。

作者發現:

1、個人能力與直覺(基於邏輯思維)聯繫緊密,簡單講就是智商高的人越敏感。

2、對於智商高的個體,邏輯思維的嚴謹程度會影響他們的感性分辨能力;對於智商低的個體則是相反,對事實的分辨判斷能力會影響其邏輯思維。

研究背景

在研究智力、推理與決策等相關領域的論文中,一般用雙系統法。研究者們認為人類的推理與決策遵循不同的認知加工過程來完成:系統一即基於直覺的啟發式思考過程,其特徵包括平行、快速、依賴直覺;而系統二則是序列、慢速、控制,基於推理的理性分析過程。而這與最新的研究相悖,與信念相關的反應更加依賴系統一,從而更自發、更快速;與邏輯/概率相關的反應更依賴於系統二,從而更慢並更依賴於工作記憶。作者給出了一個解釋是,人們對信息的加工理解存在著誤解跟偏差。所以,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兩個研究來檢驗以上理論。

研究目的

通過兩個實驗來檢驗智商高的人具有更大的工作記憶容量,且更能克服直覺反應並根據邏輯和概率做出正確推斷的假設。然而同時,當他們面對基於信念的判斷時,他們的邏輯本能會阻礙他們完成任務。

實驗假設

組織實驗,對被試者分別進行有效性(validity,反映邏輯)和可信性(believability ,反映信念)進行邏輯提問。如果兩者產生衝突,那麼更加本能的思考方式會干擾另一種類型問題的判斷。因此,作者認為,在面臨非一致情境的衝突答案時,高認知容量的被試者對有利於經驗的答案判斷更為困難,反之,低認知容量的被試者在判斷有利於邏輯的答案時更為困難。

實驗一

實驗一中的112名大學生被試者(69%女性)回答了64個三段論推理問題。這些推理問題包括定言三段論(A都是B;B都是C;故A都是C)和析取三段論(A或B;A;故非B;or A或B;非B;故A)。

被試者被要求要麼依據信念、要麼根據邏輯對上述推斷的正確與否給出判斷。同時,這些推理問題還被設計為兩種情境:在一致性情境下,無論以邏輯還是以經驗來回答問題都會導出正確答案;反之,在不一致情境下,運用兩種思維方式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在此處列舉的題目示例中,該題目屬於基於信念和基於邏輯都能得出一致答案的類型。

被試者的認知能力和思維傾向等經初步分析,可以被聚合為同一個個人能力的因子,故將這些分數整合計算作為個人能力。個人能力的分數經四等分,劃分為四個組別後,作者依據全部分類對所有被試進行了4 (能力組別) *2 (問題類型:定言/析取) *2 (指導語方式:信念/邏輯) *2 (一致性) 的混合方差分析(ANOVA)。

實驗二

實驗二中,224名大學生被試者(69%女性)完成了另一項實驗任務:即基礎概率問題。在實驗一的基礎上,為了最小化系統二加工過程的影響,要求被試者在規定截止時間內完成。研究者通過指導語操縱被試者以“數據的”或“經驗的”思維方式回答問題。被試者需在實驗流程內完成24個基礎概率問題(其中一半是一致性的題目類型,另一半是非一致的)。這些問題以序貫出現的方式在電腦屏幕上呈現。

研究結果

實驗一的結果:隨著個人能力提高,被試者的表現越來越好,在能力最高的一組達到峰值。即個人的認知能力確實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他們的推理表現。同時,被要求採用邏輯思維的被試者其表現好過使用信念思維的被試者,被試者們在解答一致性問題時的表現好於非一致性,解答析取問題時好於定言問題。

進一步交互作用的分析顯示,個人能力最低的一組在信念思維方式下的表現好於邏輯思維方式,更對能力最高的一組則恰好相反。這一發現支持了研究者的基本假設,即認知能力存在高低的個體之間,其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聰明人的直覺更靠譜?


實驗二中得到了近似的結果,當個人能力增強時,推理表現更好。同樣是交互作用的分析顯示,能力最低的一組在信念思維方式下的表現好於邏輯思維方式,更對能力最高的一組則恰好相反。

來自這兩項實驗結論能證實的一點:高認知能力者以基於概率的思維方式為默認選項,且這一過程會干擾他們對基於信念的問題的判斷。

啟示

忽略掉本文紛繁複雜的實驗設計和粗糙繁瑣的專業術語,用一句話說明作者的貢獻:邏輯思維的直覺與個人能力高度相關。作者圍繞著基於信念和邏輯的兩種不同直覺的加工處理後得到的系統一,來設計兩個實驗驗證了該觀點。

下次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不必做一張IQ測試或者查看他的績點成績,可以通過情緒反映等直覺性的觀察而做出判斷:如果他能夠很輕鬆自如,幽默詼諧的應對各種情景場所,那麼他的智商一定很高;反之亦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