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被頸椎病所困擾,由於長期的慢性勞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上班族職業病。頸椎病的症狀主要是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力模糊等。那麼,得了頸椎病該如何自我治療呢?頸椎病的7大特效穴位的自我按摩法,很值得一試。

一、七大特效穴位 輕鬆按摩治療頸椎病

1、祛風解毒、通利官竅——風池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 取穴定位】

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髮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後,一隻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隻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於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2、散風活絡——秉風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鐘,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度。

【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痠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痠麻等。

3、清頭明目、通經活絡——天牖(yǒu)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 取穴定位】

在乳突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約平下頜角處。

【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紋面按揉3分鐘,可兩側同時進行,手法用力適中,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或痠痛感為佳。

【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清頭明目、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以及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4、祛風清熱、活絡消腫——肩井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取穴定位】

在後頸根部第7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

【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於身後,用雙手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鐘,然後按揉約2分鐘,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頭項強痛、頸椎活動受限、頸項肌痙攣,肩背部痠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舉等。

5、清熱和營、降逆活絡——曲池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取穴定位】

位於屈曲肘關節,肘橫紋的外側頭。

【按摩方法】

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清熱和營、降逆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及頸椎疼痛、上肢過電樣疼痛、手臂麻木等。

6、清熱解表、通經活絡——外關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取穴定位】

在手臂的外側中間,腕關節橫紋上約3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

前臂半屈,用一手的拇指尖按於另一手的外關穴,其食指或中指則按著內關穴,向內對按20~30次,以酸脹感為度。

【 按摩功效】

此穴具有清熱解表、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偏頭痛、肋間神經痛、上肢關節痛、肘部疼痛等。

7、鎮靜止痛、通經活絡——合谷穴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取穴定位】

位於手背部,在拇指與食指的根部交接處,肌肉最高點處。

【按摩方法】

按摩者可以用一手拇指指腹掐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兩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脹為宜。

【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腕關節痛,以及手臂麻木、疼痛,腰扭傷等。

二、按摩時的注意事項

1、 對於脊髓型、椎動脈型慎用頸部扳法,以免造成對脊髓、椎動脈的刺激和壓迫加重。

2、 頸部手法宜輕柔緩和,忌粗暴。點法力量應適當,頸椎扳法不可強求彈響聲。

3、 對急性期及病情嚴重的患者,建議去專業醫生處就診治療。

三、頸椎病的日常調理指南

1、頸椎病除自我按摩外,還需每日適度進行頸部鍛鍊,並注意改善工作習慣,不要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或使用電腦,避免頭頂或手持重物。

2、頸部注意保暖,防止受涼,特別是頸部不要對著窗口、風扇、空調等風口吹;枕頭不宜過高,應枕在頸部。

——————————/ 延伸閱讀 /——————————

羅大倫:7大特效穴位巧治頸椎病?自我按摩很管用!

我之前曾經寫過,我母親的後脖子發緊,轉頭感覺牽扯疼痛,我用葛根湯一副,結果第二天就基本痊癒了。

上個月,我們再次從東北迴到海南,因為臨行的時候,東北降溫,到海南發現母親轉頭又出現了困難的情況,連續幾天都感覺像是落枕,於是,我就再次開葛根湯去麻黃,仍舊是一天痊癒,第二天早晨就可以輕鬆轉頭,於是我接著又給服用了兩副善後,至今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葛根湯,是張仲景在《傷寒論》裡的經方,效果卓著,尤其是頸肩部的問題,效果更是明顯,所以,這是一個神奇的方子,現在很多人用來調理頸椎病。在日本,這個藥被做成了成藥,一旦患了感冒,可能醫生給你開的,首先就是這個成藥葛根湯。

那麼,這個葛根湯,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方子的藥物組成:

葛根12克、麻黃6克、

桂枝6克、生薑9克、

炙甘草6克、芍藥6克、

大棗12枚(掰開)。

這是現在我們一般的用量。一般對於正氣不足,動輒汗出之人,我會去掉麻黃這味藥。

葛根湯主要治療外感風寒表實,惡寒發熱,頭痛,項背強几几,身痛無汗,腹微痛,或下利,或乾嘔,或微喘,舌淡苔白,脈浮緊者。現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關節痛等病證見上述症狀者。(大家注意,這裡的症狀是“無汗”。)

這個湯證的最主要的辯證要點,就是肩膀、後脖子那裡,感覺緊緊的,扭動困難,有種牽扯的感覺。

現在除了外感的治療,此方也多用於肩頸疾病的調理中。

這個方子的熬藥方法也是比較講究的。

要先用水1升,先煮麻黃、葛根,減至800毫升,去上沫,再下入其餘的藥物,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溫服150毫升,服藥以後注意保暖,多披件衣服,取微似汗。

這個方子,其實在日本用的非常的多,可能患了感冒,日本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這個成藥了。不過,在我們國內,此方也有生產的,只是非常的少,好像叫葛根湯顆粒,大家可以看看網上是否有賣的。

對於此方,明代醫家,《傷寒論》研究錯簡派的創始者方有執認為:

“用麻黃、桂枝、甘草、葛根以為湯者,實則是麻黃加之規制也。用姜、棗、芍藥者,以陽明屬胃,胃為中宮,姜棗皆和中之物,芍藥有緩中之義也。”“以不治治利者,麻黃散太陽之表,葛根解陽明之肌,桂枝主榮衛之和,姜棗健脾胃之弱,甘草者,和中之國老,芍藥者,緩中而佐使,夫如是而經中之邪散,則胃中之正回,不釐清者自釐清,不顯治者而治在其中矣。”

現在這個方子,用來治療肩頸疾病的機會非常多,比如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有的頸椎病。

現在的頸椎病,其實比較複雜,有各種原因和分類,比如有頸椎關節炎,有增生性頸椎炎,有頸神經根綜合徵等疾病,究其原因,也是很多,比如我們整天低頭伏案,整天看手機,姿勢不正導致關節出現問題;氣血虛弱,無力充養經筋,尤其是陽氣不足,導致督脈失養等等。其中,感受寒邪,導致氣血不暢,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而葛根湯對哪種類型的頸椎病效果好呢?

就是這些病因裡面,有“感受風寒”的因素的,這種肩頸部經脈拘急,效果非常好。這個葛根湯裡面,以桂枝湯做底子,有調和營衛,溫養經絡的作用,加上麻黃,可以散寒。而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咳的作用,可以濡潤經絡,解除痙攣,因為葛根的藥性是向上的,所以此方作用在身體的上部。我曾經用來治療臉部被寒風吹到,導致面部痙攣的朋友,也是幾副藥痊癒。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治療肩頸部的問題,不是治療外感之症,則藥物要有所調整。

現代人體虛者多,如果看到患者經常出汗,稍微一動,就有汗出,這是正氣不足,我一般會去掉方子裡面的麻黃這味藥,用剩餘的藥物。如果不顧實際情況,對於體虛之人,動輒汗出,仍然用麻黃髮汗,則犯了“虛虛實實”之錯誤,會引起患者的不良反應。

這個用藥的方法,是我跟已故中日友好醫院的焦樹德教授學習的,焦老對中藥的運用經驗非常豐富,遇到風寒束表之人,他會使用麻黃,還會加上羌活、紅花、茯苓、附子等藥,可是遇到表虛自汗的人,他會去掉麻黃。

焦老運用此方,葛根往往會用到30克到60克的份量。桂枝、白芍也會用到12克到18克左右。

據說李可老中醫治療頸椎病,葛根甚至會用到90克左右,這是他私人的經驗,好像沒有寫到書裡。

我覺得一般城市裡的人,可能受寒未必那麼重,所以通常用量沒有那麼大。

此方去掉麻黃後,非常平和,其實基本就等於桂枝湯加上了葛根,如果各位只是頸部感覺疲勞,總是發緊,我覺得也可以推薦給大家泡腳的方法:

葛根15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芍藥9克、生薑五片、大棗3枚(掰開)。熬水,用這個水泡腳,一次泡二十分鐘,一天最好泡兩次。泡三天即可。(孕婦忌用)

有一次,一位親屬頸椎疼痛,一直反反覆覆,有幾個月的時間了,於是她去找了一個搞正骨的,估計這人水平不行,給她不知道怎麼撥弄的頭部和頸部,據說搞得咔咔響,治療以後,反而加重,無法臥床睡覺,平時無法扭頭,向我提出請求:“不求治好,就想回到沒正骨之前的狀態,行不行?”我於是建議她用葛根湯去麻黃,桂枝和白芍的用量都是9克,結果五副藥基本痊癒,後來她自己堅持每天用點三七粉,最終徹底痊癒。

版權申明:由中醫雜談編輯部編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審:彭家大小姐

校編:紅景天 焦三仙

編輯:小郎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