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他們穿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臉上寫滿憔悴與驚惶……

碼字的時候還是臘月二十九,這個時節,寫字樓漸漸空了、道路也不擁堵了,與此相反的,很多人群都聚集到了商場超市,人們的消費能力一天比一天強,可喜的同時也有可惜。

但還有一部分人群仍然守在家中,享受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不管是電商、還是外賣,能夠送上門的貨品越來越多了。

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但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裡,到了重要的過年時分,快遞和外賣都變得格外繁忙,訂單量在持續增大不說,能夠在路上跑的騎手人數卻在減少——不少外賣小哥都漸漸返回家鄉去了,畢竟他們甚至有時候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

畢竟這幾天在家裡,要麼自己做做飯,要麼吃父母做的,放棄一下外賣也不錯,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用戶並不能判斷出,大多數人都不點外賣對於小哥們來說是喜是憂。直到今天,我下了一單“多點”,因為實在是玻璃太髒(尬),需要擦好久,所以有些超市貨來不及買,只好請平臺幫我送了。

多點還是不錯的,我用了很多次了。在它誕生之前,只有天貓超市、京東超市這種類型的服務商存在,雖然都是送超市貨,但是他們還是有本質的差別,不管是天貓還是京東,他們都是“中央電商類型”,是傳統商超的一種補充,但是就某種意義上講,他們和實體商超是對立、競爭關係,傳統商超會因此減少客戶量——但這確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必經之痛。

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而多點則開啟了“分佈式電商”,它的貨品都源自於客戶附近的超市門店,等於構建在傳統超市之上的電商服務,本質上是傳統商超行業的移動化升級,這種升級是一種更為良性的模式。

但在管理上,他們與快遞、外賣類似,多點的送貨員更像外賣小哥,在多方壓力下在生存,無比驚惶。

“這是您的貨,麻煩給個好評行嗎?祝您春節愉快。”我收貨的時候已經是下午6點多,對於北京的晚冬來說,天已經暗得分別不出人的五官了。

我答應下來,囑咐他慢點走,心裡還是很感激的,畢竟這麼晚了,人家還得在外面跑,我在家再忙也是享受著暖氣和音樂。

我清點了一下貨品,發現少了兩三樣東西。我就撥打了剛剛聯繫我的電話,小哥讓我再確認一下,是不是真的缺少,我如實告知,他說會查一下,如果找到了沒送的貨會讓同事給送過來,同事快出貨了,最後囑咐我:

“跟您商量一下,您千萬別打客服說這個事,能解決的我肯定都給您解決好。”

我答應了,因為我知道箇中原委,說我就等您電話好了。事後我想研究下到底為什麼同一單貨物會少送東西呢,我打開App發現問題了。

我下的同一單,被拆分為兩個訂單,拆分原因不清楚,我也確認了並不是因為干與溼、常溫與冷凍等原因,沒送到的貨物恰好都是第二個訂單裡的。

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這讓我想起了歷史上,也是和多點發生的另一件事。

18年夏天左右,我買了多點,小哥送貨上門,我發現我“賺了”,花了100塊錢給了我300塊錢東西,很多諸如嬰兒紙尿褲、嬰兒輔食、嬰兒圍嘴、奶瓶之類的東西——我還未婚呢,怎麼也不可能是我點的吧——我就想到,既然是小孩用的東西,如果東西送不到,這位新手父母會很著急吧,那一次,我打的客服

客服很客氣,幫我核實,幫我聯繫小哥回來取貨,我正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沾沾自喜。

誰知道小哥上門很氣憤,責怪我為什麼不給他打電話,我覺得很莫名其妙。

後來一個門店的電話打過來,向我提出了不合理要求:“我們知道您是好意,可能放在別人身上都不會反饋回來,但是想求您一件事……”

暗暗覺得情況蹊蹺。

“如果客服給您打回訪電話,您能不能說是您自己看錯了,東西確實是您點的,或者說是您家人點的,是您弄錯了。

我當時是很氣憤的,我甚至冒出了一些,好心人都得不到正確對待之類的奇怪的想法。但我還是想知道原因。

揀貨員揀1單貨只能掙5塊錢,但是有一單投訴就會扣50塊錢,尤其是送錯貨的,懲罰還會更重,還會連累到送貨員……”

“我並沒有投訴啊,我只是怕真正需要這個貨的人著急。”

“我們知道,但是不管是什麼形式送錯,都被認為是投訴。”

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我瞭解了,但是我沒答應按照她的說法去說,我說等回訪電話來,我跟客服說明白。放下和門店的電話,我自己糾結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按照門店給我的說法反饋呢……但是最後我並沒有等到回訪電話。

其實我知道,揀貨員或者送貨小哥肯定都被扣錢了……

今天接近20點,我收到了下午小哥同事補送過來的貨品,我還沒開口,他就向我一通解釋:

“剛剛那個是個新手,給您帶來不便了,這兩個單子在不同貨倉,不是一個揀貨員揀的,春節貨太多,他沒拿全,給您添麻煩了……”

我覺得很難過。

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對於堅持在北京送貨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送貨小哥,誰不是想借著春節訂單量大再多掙一點錢,但是動輒50元的罰款、“錯一罰十”的待遇,對於他們來說未免不公平。

看到過外賣小哥排喜茶排了1個小時,結果用戶無理由取消訂單,小哥急得坐在賣場痛哭;看到過因為外賣送晚了,不僅被拒收並且被打投訴電話狠狠一通發洩,最後小哥坐在路邊含著眼淚把外賣吃完……

當我的外賣送晚了,尤其是外賣還沒到,就看到騎手點了“已送達”的時候,我氣憤得也想要馬上投訴,但是……這一時的發洩又會讓人家平白無故損失多少……

如果說快遞公司、電商公司、配貨中心都是重要的心臟,沒有這些機構整個行業運轉不起來,那麼這些送餐小哥、外賣小哥就是動脈血管啊,沒有重要的血管的輸送,心臟製造再多的血液也是無濟於事,那麼面對這麼重要的員工,為什麼不能對他們好一些?

驚惶外賣小哥:為什麼企業總是不能對“重要”的員工好一點

可能即便這個人不做了,也會有人去做,這個行業門檻低,可能他們是廉價勞動力人群,但是你剛剛被老闆罵完,找他們發洩的情緒真的更廉價。

平臺、商家、顧客三方,到處潛在著受氣的風險,離開這三者的時候又不得不在路上奔跑,承擔著交通安全的風險,還要與時間去競爭……他們要承擔的事有點多……

如果哪天,他們讓你不爽了,請冷靜下,至少了解一下原因再撥通投訴的電話,因為這通電話可能不會為你帶來什麼,但是肯定會傷到服務過你那個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