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國家全面放開落戶限制,二線城市落戶迎來爆發期。濟南如何抓住這一紅利?在與武漢、西安、南京、鄭州等省會城市同臺競爭的搶人大戰中,濟南該怎樣搶佔先機?

近期,伍億人才根據旗下齊魯人才網、揚子人才、荊楚人才、關中人才、中州人才及梧桐果等在線招聘平臺2017、2018年相關數據,發佈《2017年—2018年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口流動出現哪些新特徵?如何根據濟南人才流動情況制定精準的“引才新政”?強省會戰略、濟泰一體化趨勢、最新版的濟南6+1都市圈規劃對濟南人才流動造成哪些影響?

濟南1+6都市圈,誰在用腳投票?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濟南1+6都市圈

3月30日公示的《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中,除菏澤外,上述四市均在濟南都市圈內,報告中上述數據顯示了濟南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吸附能力。

這個號稱“濟南規劃史上最大氣磅礴的城市戰略規劃”首次將濟寧市納入濟南都市圈。這個規劃公示時,濟寧人還在糾結:濟寧到底是屬於菏濟棗城市帶、魯南城市群還是屬於濟南1+6都市圈?

事實上,從近兩年非濟南戶籍省內人才流入情況看,濟寧人已經在用腳投票。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齊魯人才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山東人才流入量中,山東戶籍佔比94.76%;2017年流入濟南的非濟南戶籍求職者中,省內戶籍的佔比為86.08%,2018年這個數據為94.76%。這說明,山東省的人才流動顯示了非常強的省內流動特徵。

從近兩年非濟南戶籍省內人才流入情況看,通過對比2017年數據可見,菏澤、泰安、濟寧、德州、聊城市人才普遍青睞流向濟南,其流向人數佔比均超過8%。2018年數據與2017年類似,依然是以上五市人才流入量最大。

2018年,流向濟南的人才同比增加的,有泰安、濟寧、淄博、濱州,這四市均屬於濟南1+6都市圈。

誰把濟南當成最愛?不在濟南都市圈的菏澤(240公里),一直以來流入濟南最為積極。同樣,不在濟南1+6都市圈的濰坊、臨沂,反倒比身在“1+6”之列的淄博,更積極流入省會城市。

誰是濟南的“鐵哥們”?自然是泰安。2018年,泰安籍人才流入濟南的數量首次超越菏澤,位列第一。濟南和泰安之間的故事,就像上海和嘉興。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2017年,浙江省做出批示,同意嘉興設立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如今,嘉興這個與上海接壤的地級市,成為浙江接軌上海的橋頭堡,不僅地鐵對接上海,連醫保、教育都接軌上海,嘉興下面離上海最近的縣嘉善也納入了上海城市總體規劃。進階大上海都市圈的重要城市的嘉興,正在全面融入上海,打造一體化交通體系、半小時高鐵圈、嘉興—上海同城生活圈,人才、科技創新協同,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同樣的一體化浪潮正在濟南和泰安上演。

2019年1月9日,萊蕪正式併入濟南。就在2018年,泰安人口流向濟南的大幅增加,並一躍超過菏澤,成為省內其他地市人才流入濟南的No.1,濟泰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今年3月出爐的《泰安市城鄉一體空間發展戰略規劃》中,濟南、泰安未來將共建大省會,依託省會“一日通勤圈”,激活濟泰協同發發展新動能。2025年,濟泰磁懸浮示範線的建成,唱一首歌的時間,就能從泰安到濟南了。

強省會時代,你還念“濟青雙城記”?濟泰間人才流動最活躍!

現在,很多省出現了一個省會城市虹吸全省常住人口淨流入的情況,這一現象在陝西、四川、河南等省表現尤其明顯,濟南同樣顯示省會城市的“虹吸效應”。

不過,《2017年—2018年濟南人才報告》揭示了這樣一個苗頭,2018年,流向濟南的非濟南戶籍人才出現減少趨勢,山東15市流向濟南的,除泰安、濟寧、淄博、濱州、青島,東營外,其他城市流向濟南的,2018年出現持平或減少趨勢。

山東縣域經濟發達,區域經濟發展平衡,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29個縣(市)的GDP突破1000億大關,江蘇第一29個,山東位列第二。濟南1+6都市圈中的鄒城2018年的GDP首破1000億。

這種現象背後暗藏著博弈,縣市級人口固然會向省會城市集中,但三四線城市如果在社保、醫療、文化、人居等公共服務方面搞好了,同時也能提供就業機會,房價不高,在這裡生活壓力不大,人口也未必要向大城市走。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從近兩年濟南戶籍人才在省內流向看,2017數據顯示,濟南戶籍人才普遍流向青島、泰安、煙臺、濰坊、東營五市,2018年依然是以上五市人才流出量最大。就兩年數據對比來看,濟南戶籍人才對泰安、煙臺、濰坊、東營這四市的流出量均呈上升趨勢,省內沿海城市優勢明顯。

這張圖顯示,2018年濟南人往泰安流動的數量增加,一舉替代青島,成為濟南人外流的“第一流向地”,這說明濟泰一體化趨勢下,濟泰之間人才流動的活躍程度,已經超過傳統的濟青雙城間的人才流動。

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是,2018年,流入青島的濟南人減少了1/3還多。

2018年,濟南在GDP總量上成功超越煙臺位居山東省第二位;在GDP增速上,青島7.38%,濟南7.37%;在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實際利用外資增幅、規模以上增加值增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出口總量增幅、市場主體增幅等重要指標上均超過青島。在2019年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排名中,濟南排名全國第一。在由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領銜的團隊發佈的《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中,濟南排名進前20,位列省內第一。這說明在強省會戰略下,濟南加速發展,濟南的人才留存能力大幅增加。

留人引才,濟南要南截北引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進入都市圈時代後,濟南都市圈與周邊都市圈的區位關係,從上圖一覽無餘。濟南能吸引哪些地方的人才?濟南的人才容易流向哪些省市?濟南如何針對這種人才流動特徵,精準制定引才政策?亦與這張圖息息相關。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從近兩年數據看,外省流入濟南的人才中,黑龍江籍數量最多,其次是河北、河南。

東北地區人才迴流山東,這既受經濟影響,又具有歷史淵源。

從區位看,以濟南為中心,200公里半徑範圍內,能輻射到河南濮陽、邯鄲、河北邢臺、衡水、滄州這些山東省外地市,它們均屬於濟南的高鐵2小時交通圈內。

河南和山東分別為中國第二、第三人口大省。最新消息顯示,濟鄭高鐵(濟南—鄭州)將於9月開工,山東到河南無需再繞道徐州,濟南和鄭州將互為兩小時交通圈。

進入都市圈時代,濟南都市圈和鄭州都市圈如何區域協同?這就像下圖中的南京和合肥都市圈的關係。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從目前勢態看,鄭州高校數量低於濟南,整個河南省的211大學,也僅鄭州大學一所,人才蓄水池不如濟南深。過去5年,鄭州GDP連跨7000億、8000億、9000億三個臺階,經濟處於爆發期,對人才的渴求度勢必強化,目前的人才流向還是河南籍人才流向濟南,但在新勢態下,濟南如何應對去年GDP邁入”萬億俱樂部“的鄭州,打好人才攻防戰,這是一個需要密切研究的課題。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從近兩年濟南戶籍求職者的省外流向看,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成為主要流向地區。這一特點反映了濟南人就近流動的趨勢。從各地區流向佔比可見,北京市吸附能力一直最強,但2018年,流往北京、上海、天津這幾個一線城市的濟南人才同比減少,相反,江蘇、浙江這兩省對濟南人才的吸納能力同比加強,尤其是江蘇增幅最大。

為什麼江蘇增幅最大?這和江蘇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很大關係。大學生一站式求職平臺梧桐果發佈的信息顯示,2018年,江蘇省企業提供的招聘崗位數量排在廣東後面,位居全國第二。

從城市群角度看,2018年,長三角城市群對濟南籍人才的吸納已超過京津冀城市群,而上述兩個城市群對濟南籍人才的吸納已經佔到濟南籍人才外流總量的七成。

上圖顯示的這幾個濟南籍人才流入量增加的省份,都是搶人大戰的贏家,比如安徽合肥,2018年新增落戶高校畢業生及技能人才將近10萬,合肥常住人口一舉突破800萬,一年增加12.2萬。

通過上述情況對比,濟南如何建立人才新政?要南截北引,即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大對東北、河南、河北地區的人才引進;同時,要把流向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的人留住。

90後成濟南人才流出主力,寧波靠“60萬天價房補”留人,濟南呢?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濟南戶籍人才流出情況按學歷分析

在這場搶人大戰中,具體分析流入流出人才的學歷,專業,從而制定精準的引才政策,尤為重要。

最近,以補貼大學生購房最高60萬搶了頭條的寧波,其最新人才政策將引進的人才分成了高層次人才、基礎人才、應屆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青年精英人才、青年留學歸國人才五大類,分別給予不同程度的購房補貼或安家補助。

來自獵聘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寧波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城市第二位,其中製造業人才淨流入率高居首位,符合寧波的經濟結構。

就濟南戶籍人才流出情況來看,大專及以下學歷層次人才流出數量最大,其次是本科學歷層次,碩士及以上學歷層次較少。

2018年除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他各學歷層次人才流出數量均有不同程度減少,本科尤為明顯。與2017年相比,專科及以下佔比為48.78%。碩士及以上學歷流出人數佔比為52.08%。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就2018年流出的濟南人才的年齡看,年輕人群無疑是外流的主力,其中22-30歲為代表的90後佔比最高,為44.26%;30-34歲佔比為25.83%;35-40歲為15.82%;41-45歲為8.78%;45歲以上為5.31%。

如何留住“22-30歲”年齡段的人才?如何吸引“22-30歲”年齡層人員?這不光是濟南需要研究的課題,更是進入都市圈時代後,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需要研究的課題。那麼,什麼是決定年輕人留在哪座城市的硬核因素?

對於這類人群而言,日常生活支出中最大一塊費用就是購房,這需要濟南市政府拿出更有針對性的人才新政來。比如前文提到的寧波,對於本科生和碩士生補貼1-3萬安居補助,通過這些補貼降低落地當地的“經濟門檻”,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

此外,一座城市能夠提供的職位數量,個人發展空間大小、創新氛圍,文化氛圍、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等,甚至外賣指數,便利店的數量,可能都會影響到年輕人的選擇。

西安南京武漢鄭州濟南青島,武漢為何人才留存比最高?

搶人大戰中,該怎樣才能贏得先機?我們選擇西安、南京、武漢、鄭州、濟南這五大省會城市以及青島做一個對比。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2018年人才留存比按城市分析 注:人才留存比為人才流入量與人才流出量的比值,數值越大表明流入人才越多

分析2018年五大省會城市和青島的人才留存比,武漢作為最先打響“搶人大戰”的城市,城市留存比為2.91,成求職者留存比最高的城市,西安緊隨其後。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上圖是2019屆校招本地企業舉辦宣講會場次佔比圖。

武漢、西安在人才存留比上領先,這和西安、武漢高校數量在上述幾座城市中遙遙領先有關。這說明一個硬道理,重視高校人才的留存,才能在搶人大戰中贏得先機。濟南咋留住70萬存量在校生?這同樣是一個急需研究的課題。

校園招聘是企業招聘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這些企業所在城市對校園人才的一次搶奪。從上圖看,2019屆各城市舉辦宣講會排行榜中,西安和武漢宣講會場次均超萬場。畢業生流向不僅受求職主觀因素的影響,還受招聘企業所在地的影響。本地企業招聘需求量越多,提供的就業崗位越多,畢業生留在本地的希望越大。

在2019屆各城市本地企業舉辦宣講會場次佔比中,青島本地企業舉辦宣講會較多,佔青島全部宣講會場次的28%;濟南排名第二,佔濟南全部宣講會場次的27%。西安、武漢、南京作為高校聚集城市,吸引了大量外來企業前來招聘,本地企業佔比較低。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2018年崗位發佈量按城市分析

那麼,在這六座城市中,當地企業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呢?

在2018年崗位發佈量按城市分析圖中,武漢市企業發佈崗位量最多,佔以上城市總崗位發佈量的23.54%;南京排名第二。這一因素反映到人才流動上,就是2018年江蘇吸納濟南人才的增幅居各省市之首。

江蘇傳統制造業基地在蘇錫常,尤其是老牌工業城市無錫,正在對傳統優勢產業製造業進行升級,把附加值高、技術密集型的先進製造業作為根本競爭力,這與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大產業之一高端裝備製造目標一致。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2018年非濟南戶籍人才流入按意向行業分析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2018年濟南人才流出按意向行業分析

從上面這兩張行業人才流向分析看,不管是流入還是流出,“機械/設備/重工”這一行業都佔據首位,在這個山東傳統優勢行業上,濟南對此類行業人才既有強大吸引力,同時也是“蓄水池”。現在,各地都在加快人才引進,人才流動已經完全打破了行政邊界,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光“機械/設備/重工”這一行業上,山東與鄰居江蘇就存在人才競爭關係。

再來看下面這張2017年、2018年濟南市十大產業人才供需狀況對比圖。


濟南人才流動報告出爐,人才攻防戰濟南要盯緊這個省


注:崗位競爭指數=簡歷投遞量/崗位發佈量。崗位競爭指數>1,表示人才供大於求;崗位競爭指數<1,表示人才供不應求;崗位競爭指數越大,求職競爭越激烈。

與2017年相比,2018年濟南市各產業崗位競爭指數均有所上升。現代物流、生物製藥、先進材料這三產業崗位競爭指數較高,求職競爭激烈。

我們看到,在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金融、醫養健康這三大產業上,濟南人才供給量尤為不足。上述產業都是各省極力培養與打造的高精尖產業,此類人才的供給量在全國範圍內本就不足,濟南是與北上廣深以及杭州、南京、武漢等新一線城市一起,加入到對此類熱門人才的爭奪戰中,而這些行業的頂級人才一般都留在了北京、上海、深圳等產業高地。

在智能製造、先進材料、生物製藥這三大產業上,2018年濟南的人才供給量較2017年出現較大增幅。山東作為傳統工業大省,在智能製造、先進材料等領域,本來就是“人才蓄水池”,但此類行業的頂級人才,同樣是各方爭奪的重點。

最新的濟南城市戰略規劃中,2025年濟南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要達到1200萬;2035年要達到1350萬。那麼,如何打好這場人才防攻戰,將是濟南常住人口破千萬的關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