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山·水·道》:北京三大文化帶蘊含的文化隱喻

7月5日上午,由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舉辦的《山·水·道——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考》紀錄片成果發佈暨研討會在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大廈舉行。來自中國文聯、民進北京市委、魯迅文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市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北京門頭溝區委宣傳部、永定河文化發展協會等單位、高校與科研機構的領導嘉賓、學者和專家參會。會議由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煥喜主持。

紀錄片《山·水·道》:北京三大文化帶蘊含的文化隱喻

紀錄片成果發佈會現場。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項目主要負責人、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李秋生首先為與會專家學者簡要介紹了三集紀錄片《山·水·道》的立項背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是北京城市西部與西北部的重要自然、歷史、文化遺存,也在北京三大文化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中起著溯源與整合的雙重作用。紀錄片從山、水、道三個視角入手,以三個漢字的甲骨文或金文形象起筆,一方面從實體層面探索北京城的形成和發展與山脈、水系、道路三者的聯繫,串聯起一系列人物故事,另一方面從精神層面解析山水道三個地理元素符號背後蘊含的文化隱喻對北京精神層面的深刻而獨特的影響。

作為北京市的重要文化智庫,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以影像紀錄片的創新形式積極參與首都三大文化帶建設,並期待通過今後的公開播出,進一步擴大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社會影響力,助推西部生態涵養區生態修復和保護。李秋生還談到,為了獲得詳實豐厚的一手材料,紀錄片攝製團隊進入文化帶的二十多個鄉鎮、三十多個村莊進行實地調研。通過本次紀錄片精簡版的放映,希望可以得到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的指點與評價,以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這一項目,更好地為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探尋文明之源、歷史之根與文化之魂。

精簡版的三十分鐘精華片段內容豐富,既為觀眾展現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歷史與現實中的面臨和克服的生態隱憂、也細數了當地居民數百年來所繼承與發揚的多樣文化傳統,並在最後提出了重回生態文化平衡的積極展望與努力。在記錄鏡頭中,山、水、道三者從抽象的文化符號漸漸演變成西山、永定河以及山水間的古今交通要道。從京西百姓生動而細緻的生活圖景中,勾勒出厚重悠遠的歷史文化記憶,展現了生態與人文並重的深刻關懷。

在研討會現場,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就紀錄片提出了各有側重的意見與建議。永定河文化發展協會會長譚傑認為,山、水、道意象富含中國文化精神,極富厚重感和歷史韻味,三條宏觀線索清晰串聯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內涵。魯迅文學院原副院長王彬建議,可在紀錄片開頭增設增加序篇,以進一步拓展人文歷史的深度。

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吳文濤認為,《山·水·道》在選材、敘述角度與拍攝方式上都非常獨到,“它跳出了時空的序列框架,以山、水、道呈現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脈象,彷彿是為其把脈問診,以影像文化反思來喚醒區域生態文化生機,從鏡頭中的小切口反映出了文化建設的大問題。”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黃仲山亦表示,《山·水·道》有著不同於一般媒體的獨特視角,體現了研究學者視角下的境界和深度,高度凝練的文化意象將人民生活與歷史文化融會貫通,細節動人,感人至深。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副教授張晴灩則特別提到了紀錄片在內容創新上給人帶來的新鮮感,透過鏡頭,觀眾不僅能夠領略到京郊地區豐富民俗現狀及其歷史沿革,探尋文化與歷史地理的內涵,同時還能夠從生態資源保護與循環的角度深入認識文化帶,較好地體現了人文紀錄片所應有的社會功能和價值取向。

在主題選擇、內容深入、觀眾定位以及傳播效果等上,特邀嘉賓學者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設性意見和展望。吳文濤評價,“從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出發,紀錄片可以涵蓋到全流域的視野。進一步打通京津冀協同發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橋樑,為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注入獨具魅力的文化內涵。”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分黨組書記邱運華提出,除了原有主題之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民俗信仰、紅色文化等歷史文化方面進行深入挖掘。“可以將西山文化帶進一步與紫禁城宮殿文化脈絡勾連,並且突出永定河作為母親河的角色。”北京政協副祕書長、民進北京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李昕說。北京永定河文化帶協同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悅、首都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王德勝、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加春等專家學者也從各個側面展開了積極有益的探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