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被時光溫柔以待

婚姻 雞湯 娛樂 你為什麼不開心 2017-07-27

願被時光溫柔以待

偶然間看了電影《剩者為王》,其實不是那麼感人的故事,我卻還是哭成了“狗”。我好像越來越容易被這些故事所感動,會跟著笑,跟著哭,有時也會像現在這樣沉思良久。電影最初吸引我的便是這名字,一個“剩”字不就是昭告世界,這是專屬於大齡單身人士的心靈雞湯。是的,我說的也包括我自己。還沒有被貼上‘剩’這個標籤的你,想必是不會有幾分共鳴的吧。如你所感受到的那樣,這個名字是那麼的直白和驕傲。幸福如你,又怎會喜歡這略顯矯情的故事呢?

那個與我同病相憐,卻仍在苦苦掙扎的如曦,她所經歷的一幕幕我那麼地感同身受。她的遭遇,她的迷茫,她的堅持,她的妥協,也是我日復一日正在承受的。

她在工作上的努力,在生活上的獨立。她有面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彷徨,也有面對父母催婚的無奈與糾結。她活的那麼身不由己,以至於迷茫無助時,對這一切的不合理,她也會突然的接受和妥協。當媽媽病倒的時候,她會覺著自己是個萬劫不復的罪人,為了彌補心裡的愧疚,她也會選擇將就,和媽媽希望的那個人在一起,即使,這個人從來就不是她喜歡的那個人。她以為只要她做出點兒犧牲,就能讓一切變得好起來。看著她,我那麼心疼,其實我也是心疼早已四面楚歌的自己。如若是我,遇到這樣的打擊,想必也是會隨俗浮沉的吧。

如曦父親說:“她害怕傷害和虧欠別人,遇到事兒就總是習慣與逃避,不願意去面對那些可能,哪裡有暫時的安全她就往那裡躲。”父親的描述雖是隻言片語,卻把女兒看的很是透徹。電影裡的如曦比現實中的我們幸運,即使這個世界都不理解她的堅持,她還有一個如此懂她、守護著她的父親。而這番說詞,對於安全感匱乏的我來說,一字一句是那麼地戳心灌髓。

也許是看不到希望,也許是害怕傷害和辜負。我們活的戰戰兢兢,跨出的每一步都顯得那麼艱難。潛意識裡便給自己設下了諸多的條條框框,久而久之,便會貪念起這自我防禦系統下的踏實和安穩。你曾以為只要你不打擾別人的生活,安安穩穩地做自己便是無害的。可是很多時候,你的逃避卻是不僅傷了對方,也未必能成全自己。我想,如我們這般固執而驕傲的人註定難得善緣吧。

在這個故事裡,讓我感動到不能自已的情節有四處。

第一幕,是如曦和馬賽聊到愛情的話題。她說:“學歷,工作,加薪,減肥甚至變美,我都可以努力得到。可是愛情,茫茫人海,我到哪裡去拼搏,又該找誰去奮鬥?”於我,何曾不是這樣無數次的問過自己。

從小到大,我都相信一句話:只要足夠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可以憑藉勤奮踏實取得優異的成績,我也可以花時間精力把工作做得很出色;我可以獨自面對生活裡遇到的困難,我也可以在遭遇挫折時依舊對未來人生滿懷希望;我可以選擇讀書、旅行、健身、學藝來充實自己,也可以養成好的習慣並始終堅持。這些我認為美好且值得的事兒,我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到。可是,世界那麼大,愛情這個天時地利的迷信,我該如何拼搏才能遇到那個對的人?兩情相悅,又怎會是我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實現的?我已經準備好,可那個人還會不會出現?我真的不知道。也許,“剩”下的人都是會有這樣的迷茫吧。

第二幕,是如曦與母親因為婚事在車上的激烈衝突。而我,何嘗不是這般與父母爭執不休過,言語間總是不分輕重的彼此傷害,甚至,連對白都這麼相似。你也知道,母親是因為關心才會嘮叨,而你也只是希望她可以理解你。可是,說著說著,就忘了初衷,說出去的話就像刀子一樣刺痛了對方,也刺痛了自己。

如曦忿忿不平地對母親說:“這個社會對我的歧視已經夠深了,你不去質問這個世界,還和他們一起來歧視我…”是啊,這個世界對大齡單身的人充滿敵意,我們這類人有太多的不被理解,想由心的做自己,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年復一年,面對年齡悄然的增大,卻仍舊沒有歸宿的我。父母就會擔心,也會催促,他們希望你可以像別人一樣結婚生子。到後來,便會覺得不管怎樣,你只有找到一個人寄託終生,他們才會安心,他們也不會在意你是否喜歡這個人。

劉同的書裡有過一句話:“有一種孤獨,不是做一些事沒有人陪伴,而是做一些事沒有人理解。” 其實,我的父母從始至終也未曾理解過我。我抗拒這種不被親人理解的孤獨,天知道,我多麼希望我至親的他們,在我孤立無援的時候,可以接納我,可以和我站在一起,對抗這個世界對我的偏見。

第三幕,是父親感人肺腑的那段獨白。這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全部瞭解和祝願。父親不希望她因為現實的壓力而委屈了自己。無論怎樣,他都希望女兒得到自己所憧憬的那種幸福。

父親說:“我是她父親,三十幾年前她來了,才讓我成為一個父親,我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讓我可以把她的手,無怨無悔的放在另一個男人手裡,不至於將來我會後悔,我當初怎麼就這麼樣把她給送走了。對很多人來說,愛情跟婚姻不是百分百對等的,這我相信,而對她來說,這是她堅持了很久很久的一個準則。作為父親,我就應該跟她一起去守護,只要她認定了,我就陪著她,那她如果有時候受挫了,我會等她回來哭一場,如果她忍著不哭,那我可以燒一桌好吃的給她吃。她不應該為父母親結婚,她不應該在外面聽什麼風言風語就想著要結婚。她應該想著跟自己喜歡的人白頭偕老,心甘情願地結婚,昂首挺胸的,要特別硬氣的,憧憬的,好像打了勝仗了一樣…那天什麼時候到來,我不知道,但我會和她站在一起,因為我是她的父親,她在我這裡,只能幸福,別的都不行。”

父親說這段話的時候,我止不住地淚如雨下。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走心的臺詞了,即使你沒有看過電影,當你看完這段文字的時候,想必也已是紅了眼眶吧。

作為女兒,父母的萬千寵愛只賦予了我一人,因為他們的呵護才有瞭如今安好的我。只要他們都還活著,他們便會為了我的未來幸福擔心受怕。我很感激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愛和期待,而我所虧欠的永難還清,也永難還盡。他們總會說:“你要是一個人,將來我們走了,你要怎麼辦?誰來照顧你?......” 因為他們害怕:在他們老去之後,沒有人像他們那樣愛護你,也沒有人像他們那樣寵溺你,甚至害怕你孤零零的沒有人陪伴...

對他們,我滿心愧疚,可是我終究也做不到委曲求全。你知道嗎?有時我會覺得自己特失敗,他們的要求我好像總是達不到,希望我做的事兒我也總是沒能做到。在父母面前,我不夠懂事,可能,我永遠也懂事不了...

第四幕,在寒冷的江邊,如曦懷著最後一絲希望問馬賽:“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個家?你,願不願娶我?”馬賽有過一絲不忍和猶豫,頓了頓,他說:“我還年輕,還想再等幾年...”這個答案在如曦的意料之中,卻定然不是她所期望的。她那麼坦然理性,那麼平靜如水。她緊緊地抱著馬賽,說:“我懂了…”然後,轉身離開。不歇斯底里,不執意強求,這應該是她能做到的最好的告別吧。

不想分離,卻只能分離。他們,敗給了一個等字,等不起的人便只能放棄。很多時候,彼此錯過只是因為對方沒有給你希望的那個答案。如今,這個她喜歡的男孩兒,在她最需要安定的時候卻不能給她一個家。不管她心裡多麼地割捨不下,也只能告別在生活裡了。

再回到“剩”這個話題。 我一點兒也不喜歡“剩”這個字,不是因為我已經到了社會標籤所定義的“剩”的年齡。而是,這壓根兒就是個偽命題,在我的字典裡,“剩”便是別人不要的東西。可是“剩”下來的人,真的是被淘汰的無可奈何嗎?未必吧。婚姻本就是個人的選擇,選擇怎樣的生活本沒有對錯,你選擇了和別人走不一樣的路,就理應被歧視麼?是社會顛倒了?還是我們不能有不一樣的選擇!

單身有罪嗎?不結婚又錯在哪裡?我們每個人都活得那麼不容易,為什麼還要用一個“剩”字對我們雪上加霜?王朔曾說:“唯一讓我欣慰的是,你也不會年輕很久。”其實,我真的不想說:你也未必會幸福很久。畢竟,這句話是有些惡毒了。

我是單身很久的人,我也早已習慣周圍人對我的指指點點。很多人總會給我貼上一句相似的標籤:你單身,是因為你的要求太高了吧…我討厭被貼標籤,單身原因有那麼多,可能是你外貌上的缺憾,可能是你眼光挑剔,也可能是你喜歡一個人,也有可能是你曾喜歡過一個人...最初的我還會試著去反駁,而今我也只是微笑著不言語。反正世界就是這個樣子,誰會真的在意你單身的原因,他們圖個樂子隨口一說,你又何苦認真。懂你的人哪裡會忍心刺痛你,只是,你還是會希望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如曦說:“愛情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原則,我為什麼要妥協啊?”即使,遇不到那個天時地利心意相通的人,即使,她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但她願意等這遙遙無期的幸福,這種對工作、對生活、對未來的不將就,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態度。

當然,即使剩下,我也還是會滿懷希望的面對往後人生,努力做主宰自己生活的女漢子。雖然,偶爾也會有迷茫坎坷,但遇上喜歡的人我也會努力表達。我相信那個對的人一定會出現,總有一天,他會來到我面前,讓我知道,原來,他一直在這裡。如果可以,我希望一切最終都能如我所願。

在此之前,只要我還能等,剩著就先剩著吧!因為我無法想法那將就之後的一輩子會是怎樣的光景?

可能,最終天不憐我,我等不到那一天,又或許,不久之後,我也會選擇將就,但是此刻,我還不想放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