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黃疸,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茵梔黃?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黃疸 新生兒 腹瀉 育兒錦囊 育兒 兒科醫生雨滴 2018-11-29

最近有寶媽私信我說寶寶黃疸高,醫生給開了茵梔黃顆粒口服,但吃完後寶寶每天都大便很多次,小屁屁已經淹紅快要拉爛了。該怎麼辦才好,這茵梔黃到底還要不要繼續吃呢?

還有個媽媽求助寶寶吃了茵梔黃顆粒後,腹瀉了兩個月,體重沒有增加,要怎麼辦?

說到茵梔黃恐怕有不少寶媽都給孩子吃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是產科和兒科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標配。但我們真心建議大家,治療寶寶黃疸不要盲目服用茵梔黃顆粒。

寶寶黃疸,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茵梔黃?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其實早在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就發佈公告禁止茵梔黃注射劑用於新生兒、嬰幼兒、孕婦。在2017年CFDA又對茵梔黃口服制劑的說明書進行修改,明確了該藥口服制劑會引起腹瀉、嘔吐和皮疹等不良反應。並要求脾虛大便溏者慎用以及建議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者慎用。

衡量利弊,介於治療新生兒黃疸還有其他的方法,我們是不建議新生兒黃疸盲目服用茵梔黃口服制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茵梔黃作用機理不明確

茵梔黃顆粒的說明書上的功能主治裡是這樣寫的:

1、清熱解毒,利溼退黃。有退黃疸和降低谷丙轉氨酶的作用。

2、用於溼熱引起毒邪內蘊所致急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

3、可用於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綜合治療。

寶寶黃疸,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茵梔黃?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以上並沒有明確表明適用於新生兒黃疸,茵梔黃顆粒屬於中藥製劑,成分有金銀花、茵陳、梔子等等提取物,成分複雜,而且都屬於寒涼之物,用之不當,容易損傷寶寶脾胃。

從藥理學角度到底是哪一種成分在起到退黃作用?作用機理到底是什麼?

這些都並不明確。安全起見,不要盲目給新生兒服用茵梔黃退黃。

二、茵梔黃副作用傷害大

茵梔黃的副作用有腹瀉等胃腸道反應,俗話說好漢架不住三泡稀,更何況是襁褓中的嬰兒呢?腹瀉過多不僅讓孩子肛周皮膚淹紅破潰,引起不適哭鬧,甚至可能造成營養流失,影響生長髮育。

寶寶黃疸,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茵梔黃?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還容易造成孩子腸道菌群失調。這也是為什麼不少醫生會把茵梔黃和媽咪愛開在一起的原因了。但腸道菌群複雜,又怎麼保證你給孩子補的恰好就是孩子缺的呢?

此外,茵梔黃還容易誘發蠶豆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寶寶發病。

所以我們不建議盲目服用茵梔黃退黃疸,不少寶爸寶媽又要發問了,那寶寶黃疸家長該怎麼做呢?

三、科學退黃不慌張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指:寶寶出生後體內的紅細胞破碎,產生過多的膽紅素,超過了肝臟處理的能力,通過血液循環到皮膚粘膜,使皮膚變黃,正常情況下會自行消退。

大家不要慌張,生理性黃疸不是疾病,而是自然的生理現象,不吃茵梔黃寶寶黃疸也會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黃疸,茵梔黃也不會起到根治的效果,還會白白讓孩子遭罪。

寶寶黃疸,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茵梔黃?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寶寶有黃疸,哪些措施可以幫寶寶減輕黃疸呢?

1、早期加強餵養,勤哺乳可以促進寶寶排洩,有助於退黃。

2、醫療干預

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藍光照射)、輸白蛋白、換血療法等。大家要注意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1、 黃疸出現過早(出生24小時內)

2、黃疸顏色加深如檸檬黃或橘黃

3、精神狀態異常如:昏睡難醒,持續哭鬧

4、有白陶土樣大便

5、吸吮無力、食慾差

6、皮膚黃染突然加重,或黃疸退而復返

凡事都有例外,如果寶寶經醫生診斷有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危險,又不具備換血條件時,權衡利弊可以在兒科醫生的指導下,聯合茵梔黃和光照治療黃疸。

但目前的現狀是:多數寶寶只是生理性黃疸或者母乳性黃疸,不需要治療也能恢復正常。服用茵梔黃退黃就屬於過度治療,弊大於利,

寶寶黃疸,為什麼不建議使用茵梔黃?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溝通,期待你的回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