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患糖尿病,準媽媽該怎麼吃喝?文章給你說了4個規則

“糖媽媽”在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簡單說就是孕期血糖高,很多人以為這是營養太好,吃出來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不過,“糖媽媽”卻能通過科學的吃來控制好血糖,生個健康寶寶。

這是一位醫學記者妊娠期的真實控糖經歷——

我在孕26周時,醫生要我查血糖,在糖耐量試驗(簡稱OGTT)中,我的餐後1小時、2小時葡萄糖值分別為12.8毫摩爾/升、9.0毫摩爾/升,均超過標準值(參考值分別為10.0毫摩爾/升、8.5毫摩爾/升)。產檢醫生看過化驗單後,在病歷上寫了三個字母——“GDM”(妊娠期糖尿病),說:“別擔心,去看看營養門診吧。”

懷孕期間患糖尿病,準媽媽該怎麼吃喝?文章給你說了4個規則

糖媽媽,不是“吃高”的

一走進產科營養門診,我就著急地問:“醫生,我在抽血前一週天天吃西瓜、葡萄,GDM是不是與這個有關啊?”張醫生笑著搖搖頭:“你的血糖高,並不是吃出來的。”

GDM,全稱為妊娠期合併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未患糖尿病,在懷孕時才出現血糖升高的現象。我們稱患有GDM的準媽媽為“糖媽媽”。血糖升高是因為糖媽媽體內降血糖因子——胰島素分泌過少引起。

張醫生解釋道:“平時多吃一個西瓜或者少吃甜食,並不會引起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真正起作用的是孕婦的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是降血糖的,假如懷孕後體內胰島素分泌不夠或失調,血糖自然會升高。”

在懷孕時,體內的胎盤會分泌胎盤胰島素酶、雌激素、孕酮、皮質醇等,這些物質都能使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有些孕婦胰島素分泌受限,於是體內的糖代謝不能正常進行,從而使血糖升高。

懷孕期間患糖尿病,準媽媽該怎麼吃喝?文章給你說了4個規則

因此,準媽媽容易患上GDM,與平日飲食是否過甜沒太大關係。

但是,家中有直系親屬患糖尿病,孕期尿糖多次陽性,年齡大於30歲,患有複雜性外陰陰道假緣酵母菌病,曾經反覆自然流產,曾經妊娠死胎,有畸形兒出生史,胎兒偏大或羊水過多等的準媽媽,才是GDM的高發人群,一定要及時作糖尿病篩查。

據統計,我國現超過10%的孕婦患有GDM。這並不表示現在的營養好,使得這一現象越來越嚴重,而是因為過去不夠重視,沒有如此大範圍地監測孕期血糖。隨著近幾年全國越來越重視GDM,越來越多的“糖媽媽”才因血糖檢測而“浮出水面”。

聽到這裡,我突然醒悟,我母親在29歲時被診斷為糖尿病,所以我就中了“家中有直系親屬患糖尿病”這一條;另外,我今年30歲了,“年齡大於30歲”這一條又符合,因此我患GDM的可能性比平常人的概率都要高。我還一直錯怪吃了大西瓜、葡萄,看來真委屈它們了。

24~28周,GDM篩查的最好時機

為何醫院都要求孕24~28周測血糖呢?在懷孕期間,孕婦的血容量會增加30%~40%,這客觀上稀釋了血液中的胰島素,降低了胰島素濃度,而在懷孕24周左右,胰島素濃度的降低尤為顯著,同時又有相關激素對胰島素抵抗,所以通常情況下在懷孕20周後發病,這就是為何醫院都會要求孕婦在24~28週期間進行糖耐量試驗,來篩選GDM患者。

懷孕期間患糖尿病,準媽媽該怎麼吃喝?文章給你說了4個規則

糖媽媽,大多數能被“吃低”

聽完張醫生的解釋,我心裡放鬆了一些,看來我又可以大吃大喝了。可為何產科醫生要我來看營養門診呢?

原來,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的孕婦,如果孕期嚴格控制飲食,加上血糖監測、適當運動,80%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生完寶寶之後,有50%~60%新媽媽的血糖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在孕期血糖控制得不穩定,在生完寶寶之後,血糖出現異常的概率會加大,大約有10%的新媽媽轉為2型糖尿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糖尿病患者。

那如何控制孕期血糖呢?對於GDM患者,一般會通過飲食控制、運動再加上血糖監測的方案來把血糖控制住。看營養門診,可以通過孕期飲食控制達到:

第一,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在3.3~5.3毫摩爾/升之間,餐後1小時血糖在4.4~7.8毫摩爾/升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在4.4~6.7毫摩爾/升之間;第二,尿中沒有酮體;第三,孕婦和寶寶的體重增長在正常範圍內。倘若血糖仍然居高不下,才需要通過注射胰島素等手段來控制血糖。

對於飲食控制血糖,不同食物、不同分量的食物吃進肚子裡消化後,都會直接影響到血糖的高低。因此,吃什麼、怎麼吃,都會影響到糖媽媽和胎兒。張醫生給我講了控血糖的四個規則。

懷孕期間患糖尿病,準媽媽該怎麼吃喝?文章給你說了4個規則

規則一,選擇吃喝,避開“甜、精、白、糊、粥、糕、溼”食物

糖媽媽吃的食物最好以“粗、雜、幹、黑”為主,也就是多吃燕麥、意大利麵、玉米、糙米等粗糧雜糧,烹調方式以幹為主;要避免“甜、精、白、糊、粥、糕、溼”七大類食物,其中“溼”食物是指帶湯水的主食,如米粉、湯麵,帶湯的水餃、餛飩等,這就建議幹拌,而非配以湯水;在吃麥片時不用水沖泡,而是把麥片隔水蒸,這樣麥片就不會太溼,但也已經熟了。

“糊”這點,不光是避開吃米糊等糊狀食物,還要避免流質食物(如水、湯、奶)和固體食物在胃裡混合,因此建議在餐前15~20分鐘喝水、湯、奶等液體類食物,在吃飯時、飯後儘量不要喝水,如確實口渴,喝兩小口即可。

規則二,定量吃喝,1份蔬菜比1份豬肉重要

張醫生根據我的體重和孕周,制訂了一份個性化的飲食菜單,每天安排如下:谷薯類食物10份,肉蛋豆類4.5份,奶類3份,蔬菜類1份,水果類1份,油脂類1份。

對於醫生說的食物定量,一般人比較難掌控,一開始也會覺得麻煩。別以為1份就是一樣的重量,每種食物的“1份”並不是指食物的重量,而是指每一份食物所含的熱量相同,大約都是90千卡,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相似,比如1份菠菜就是500克,炒出來有一大盤子,而1份瘦豬肉是50克,也就一巴掌大,因此不要和食物的體積、重量等概念混淆。具體每種食物是多少克為1份,張醫生要我在網上搜索“食品能量等值交換表”即可查出。

懷孕期間患糖尿病,準媽媽該怎麼吃喝?文章給你說了4個規則

規則三,定時吃喝,少吃多餐

孕婦所需的營養比一般人都要多,但又怕營養多了血糖高,“少吃多餐”就需要定時,比如一天分6次吃,每餐間隔時間控制在2~2.5個小時,可根據自己的作息作彈性調整,但不要小於1小時,也不要超過3小時。

需要注意的是,每餐食物的時間也要控制好,儘量在15~20分鐘吃完。

規則四,餐後運動必不可少

以上三點是針對吃喝的講究,最後還要注意,在餐後以散步的方式運動15~20分鐘(為避免低血糖的發生,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提醒:你需要增加產科檢查的次數,必要時醫生會給你加強血糖的檢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