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產業將成為冬奧會的受益產業

滑冰 冬奧會 經濟 冰球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 2017-09-08

本報記者 徐蔚冰

9月5日,由卡賓滑雪集團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冰雪藍皮書:中國冰上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發佈會在京舉行。

藍皮書指出,冰雪產業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冰雪產業將成為冬奧會成功申辦的直接受益地區,冬奧會對於提高群眾參與冰上運動的熱情,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消費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加快了華北地區冰上運動基礎設施的升級,華北地區將以新建或改建場地設施,完善相應的場館等硬件建設以及建立相關的管理服務軟件等途徑,形成冰雪產業發展新的起點。冬奧會申辦成功後,北京地區新建了5個冰場,大大改善了大眾上冰的硬件環境。北京各地積極開展冰雪進校園活動,為我國冰上運動培育、儲備了人才,也從早期為冰上運動產業培育了客群。同時,面向群眾的冰雪知識培訓活動在各地開展,冰雪知識的普及度提高。另外,冬奧會的舉辦也對我國的冰上運動產業提出了更多挑戰,對場館的建設與運營、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冬奧會的舉辦將聯動外圍產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環境治理、旅遊、餐飲、住宿、運動用品製造等,以刺激冰雪體育消費。為舉辦奧運會,除政府就冰雪運動重大建設項目進行規劃、審批和投資外,社會民間資本也已融入,藉助冬奧會的舉辦,形成區域產業聯動,從場地經營、裝備器材的研發與銷售、賽事的舉辦、相應的培訓服務,到旅遊、地產等相關上下游產業,可形成複合型冰雪產業,促進冰雪產業的升級。

藍皮書指出,根據對中國內地現有冰上運動場館的調研統計,截止到2016年底,國內的冰場共有214家,其中,室內冰場的數量為188家,較2015年增長31家,天然冰場的數量為26家。冰場的數量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伴隨冰場數量不斷增長的是冰場面積的不斷擴大與冰場配套的不斷完善。2016年,在新建冰場中有大量的符合奧運會比賽賽事標準的場地,部分冰場提升了相應的配套設施,提供滑冰學校、冰上體育用品商店、休息區、咖啡吧等一系列的服務。

與此同時,我國冰上運動區域覆蓋的範圍不斷擴大,南方的許多城市像廣州、深圳、重慶、武漢等地先後建起室內滑冰館,群眾性滑冰運動也逐漸興起。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商業冰場的數量不斷增加,冰場逐步由北京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拓展。近年來,像北京、上海等地興起了一股民間“冰球熱”“滑冰熱”,一些父母主動讓孩子參加冰球、滑冰等培訓,冰球、滑冰培訓市場對教練員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教練員的身價不斷走高。

在冰雪產業領域,不少地方出臺了相應的冰雪運動相關規劃。北京市發佈了《關於加快冰雪運動發展的意見(2016—2022)》,打造特色的冰雪活動,豐富和完善冬季冰雪嘉年華等大眾冰雪體驗活動。河北省體育局、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出臺了《河北省冬季運動發展規劃(2015—2022)》。這些相關的體育政策以及冰雪政策為我國冰雪運動的開展形成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藍皮書同時認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居民的消費水平及結構也不斷髮生變化,娛樂休閒業態的消費人群比例不斷上升,體育消費的意識提升。從我國商業冰場的發展環境來看,我國商業冰場大部分分佈於城市中的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隨著我國商業地產的不斷髮展,出現了盲目擴建、業態同質化等現象,商業地產進入差異化、向提供特色服務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