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ictoria

前言:說起10版的《紅樓夢》,大多數觀眾和紅樓迷對此版本的評價均是清一色的差評,而在很多紅迷看來,此版本的《紅樓夢》無論是演員選擇,鏡頭語言,整體風格,還是服裝造型,均無法拿到一個及格分數。相反,87版《紅樓夢》一直被觀眾和紅迷視為《紅樓夢》影視化的經典,30年已經過去,87版《紅樓夢》就如同一件藝術品那樣,其藝術價值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厚重,那麼10版《紅樓夢》究竟比87版《紅樓夢》差在哪裡呢?87版《紅樓夢》又是怎樣又一部影視劇轉而變成了一件藝術品呢?從今天起我將分主題對兩版《紅樓夢》進行分析與對比。

《紅樓夢》10版與87版對比之整體畫風篇

《紅樓夢》10版與87版對比之整體畫風篇

記得10版《紅樓夢》剛剛播出時,是姥爺提議讓我陪他一起看的,姥爺是個紅樓迷,和紅樓相關的任何事物或活動,他都不會錯過,10版《紅樓夢》對他來說就是個新事物,他自然急著要去嚐嚐鮮。還記得10版的片頭剛剛播出時,姥爺的眉頭就立刻皺了起來,隨即嘟囔了一句“沒內涵”,等劇情正式開始展現之時,姥爺更是顯出一副不耐煩的神色,絲毫不帶猶豫的拿起遙控器換臺。後來因為這版紅樓在各大衛視熱播,我也就藉著換臺的空隙將這部劇大致看了些,而留給我的只有一個印象:嗯,這部《聊齋》拍得還真是挺走心的。

我為什麼會將這部紅樓和聊齋聯繫在一起呢,實在是因為這部紅樓的整體畫風太過“陰森”且“詭異”。導演李少紅為突出“夢”的特點,遂繼續延用了她在拍攝《大明宮詞》時所運用的莎翁式風格,可是《大明宮詞》終究與《紅樓夢》不同,先說較為明顯的臺詞部分,《大明宮詞》其中的演員對白,在設計確實令人耳目一新。該劇的臺詞選用詩化的長句,或半文半白的語體,偏類似於舞臺表演式的誇張,巨化臺詞,想當初這樣的臺詞是第一次在電視劇中出現,語言的流暢性、音樂性和張力得到了完全的展現。這樣臺詞的創新,確實也為她的影視事業之路增添了較為鮮亮的一筆。

而等到她在籌備拍攝《紅樓夢》時,李少紅原先也想將紅樓中半古半白的人物對白轉換成莎翁式,可若真選用莎翁式臺詞拍攝《紅樓夢》,那《紅樓夢》的畫風也就完全崩壞了,試想一下,寶黛初見,原對白是這樣的:

寶玉(向賈母):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賈母(笑):可又是胡說,你何曾見過她?

寶玉(笑):雖然未曾見國,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像是舊相識的。今日只作遠別重逢,未為不可。

賈母(笑):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寶玉(又打量黛玉一番,輕輕地)妹妹可曾讀書?

黛玉:不曾讀。只上了兩年學,些許認得幾個字。

寶玉:妹妹尊名是哪兩個字?

黛玉:黛玉。

而轉變成莎翁風格則是這樣:

寶玉(向賈母):這是哪裡來的妹妹,我曾經見過她,是從夢境中所見,還是從哪幅畫中?為什麼我看著她如此熟悉,這難道是我的錯覺嗎?

賈母(笑):哦不,寶玉,你在胡說些什麼,你又在哪裡曾見過她的?

寶玉(笑):我知道,我沒見過,可這面容卻似可在我的心裡。今日就當做一個久別的朋友歸來,難道不好嗎?不好嗎?

賈母(笑):好,真的很好。你能這麼想,這往後的日子定會和睦一些。

寶玉(又打量黛玉一番,輕輕地):妹妹,你讀過書嗎?

黛玉:讀的不多。這幾年才入學,能認識些字就已然不錯了。

寶玉:妹妹,你的名字是哪兩個字?

黛玉:黛玉。

怎麼樣,看完這莎翁式的臺詞是不是渾身起了一片雞皮疙瘩,是不是有一種在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錯覺,所以李少紅導演再怎麼大膽也不敢沿用此風格的臺詞,既然在臺詞上無法創新,那就不如將臺詞原封不動照搬而上,旁白部分再有專人朗讀就足夠了,殊不知如此這樣一來,就讓10版《紅樓夢》在整體上大打折扣。

《紅樓夢》10版與87版對比之整體畫風篇

在基於臺詞不能創新的前提下,李少紅導演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在畫面風格上苦下功夫,當初不少影評人如此評價《大明宮詞》的畫面風格,稱“該劇畫面清麗優美,曉風過處,烏絲輕揚,衣裙飄飛,好似衣帶當風的仙子從畫中走來。能達到這種效果,服裝設計也功不可沒,質地輕柔的彩色薄紗的大量使用,使風的特效發揮得淋漓盡致。”有這樣的好評在先,李少紅是絕不會將自己的另一優勢埋沒起來的,10版紅樓無論是在佈景,還是服裝,陳設裝飾上,多選用薄紗,可《紅樓夢》終究也不適合此畫風。

首先根據時代背景來看,《大明宮詞》的創作背景選用的是唐朝的武則天時代,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期,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對外交往頻繁,世風開放。加之域外少數民族風氣的影響,唐代婦女所受束縛較少。在這獨有的時代環境和社會氛圍下,唐代婦女服飾,以其眾多的款式,豔麗的色調,創新的裝飾手法,典雅華美的風格。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時期的婦女中廣為流行。袒領服為一種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為紗羅製品,時人形容為“慢束羅裙半掩胸”、“參差羞殺雪芙蓉”、“綺羅纖縷見肌膚”等,下配以曳地長裙,充分體現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而“慢來羅裙半露胸”,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思想開放的程度。所以在唐朝女子穿紗衣,半露胸在正常不過。

反觀《紅樓夢》,這部小說大致誕生於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當時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舉國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這時期從表面看來,好像太平無事,但骨子裡各種社會矛盾正在加劇發展,整個王朝已到了盛極而衰的轉折點。且當時雖有西方文化傳入,但很難影響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再加上當時實行文化專制,對不同階層的人都具有一定影響。對於女子這一弱勢群體來說,她們受到的思想壓迫更為嚴重,若讓這個時代的女子女子日日著輕紗,嫌肌膚,實在是與創作背景的歷史不合。可李少紅導演最終還是選擇了輕紗。

其次再說佈景,雖說輕紗曳地,確實有夢境的虛無縹緲之感,可是在古代,輕紗曼曼的場所多與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相聯,而賈府作為世家貴族,又怎麼會將自己的府邸裝飾得和風月場所相似,這與自降身價,自取其辱又有什麼區別呢?再者李少紅在拍攝過程中很喜歡使用鼓風機,也許是因為在拍攝《紅樓夢》時更換了一個操控鼓風機工作人員,對曉風過處,烏絲輕揚,衣裙飄飛的意境不甚瞭解,直接將飄渺的夢境轉變成了荒涼悽清之態,再配上滲人的音樂,乾枯的落葉,很奇怪的背景音與自然音,觀眾若是沒有從頭觀看,還真以為劇情已經進展到抄家那部分了。

《紅樓夢》10版與87版對比之整體畫風篇

那話又說回來,10版《紅樓夢》的畫風真的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嗎?答案很顯然是有的。比起現如今粗製濫造,喜歡用阿寶色濾鏡,動不動就用綠幕摳圖,演員則穿著影樓風古裝,畫著韓式濃妝,說著現代風濃厚的臺詞的當代古裝劇,10版《紅樓夢》最起碼還像是個古裝劇,還是偏宅鬥類型的,氛圍嘛,詭異歸詭異,最起碼觀眾看著不會跳戲到現代,若是李少紅導演沒有用此方式拍攝《紅樓夢》,而是拍攝了一部其他類型的電視劇,想必這部劇的影響力也不會亞於 《大明宮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