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衡陽地名「四大怪」

初來衡陽,一定會對衡陽這座城市有許多好奇之處,特別是衡陽所擁有的一些地名,會讓人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之感。此番便來說說衡陽地名的“四大怪”。

趣說衡陽地名「四大怪」

一怪:別名雁城,卻少見大雁蹤影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衡陽又名雁城,可是隨著衡陽經濟的發展,各地區的不斷開發,衡陽城區已三十多年未出現雁的蹤影,而衡南出名的江口鳥洲也僅在2014年有大雁歸來。

大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視為“五常俱全”的靈物,也為禮教的象徵。至於問是哪五常?則為仁、義、禮、智、信。

衡陽雁,一直以來便是古今文人騷客筆下用來疏解心頭鄉愁之意的象徵。而衡陽雁的鄉愁之意早在漢朝就萌芽,於唐宋時期興盛,至今已是兩千多年的淵源。

趣說衡陽地名「四大怪」


二怪:黃茶嶺無茶,只見參天古樟

黃茶嶺,原名為“黃巢嶺”,自然原本就沒有茶樹。現如今的黃茶嶺中,只見一顆參天千年古樟立於園中。

該地名與唐末民變中一場影響最為深遠的農民起義——黃巢起義息息相關,該場民變運動長期流動作戰,波及湖南湖北等廣大省份,農民起義軍路徑衡陽時駐紮在此地,便有了“黃巢嶺”之稱。

趣說衡陽地名「四大怪」

三怪:五桂嶺無桂,原來寫作烏龜

五桂嶺地處雁峰區,旁邊則為大名鼎鼎的回雁峰,由於其形狀如一隻伏臥的烏龜,因此原名為烏龜嶺。直至1947年,有士人覺得此名“烏龜”難評大雅,遂取其諧音改喚作“五桂”。而五桂,在中國地名中,一直有吉祥之寓意。

舊時,此嶺北面的雨花亭周邊,為眾多乞丐棲身之貧民窟,解放後,政府拆除貧民窟蓋起了居民樓。文革中,五桂嶺改名為翻身嶺。1981年地名普查時,翻身嶺一個大翻身,又回到五桂嶺之名。

趣說衡陽地名「四大怪」

四怪:有個饅頭嶺,不見有饅頭賣

饅頭嶺作為一個衡陽的老地名,其歷史緣故本地人也鮮有人知。

歷史上,吳三桂大軍曾駐紮衡陽,以衡陽為帝都建立自己的王朝,而其稱帝的登基大典就在該地,可惜稱帝僅僅5個月便隕滅。據《衡州府志》所述,天台嶺,在城西南迴雁峰左,或稱南臺,又稱曼陀,俗訛饅頭。由此,衡陽回雁峰的右側為五桂嶺,左側就是饅頭嶺。

現如今的饅頭嶺早已改名為接龍山,此山與回雁峰並列。吳三桂在此處僅僅稱帝五個月便病逝,在衡陽流傳著諷刺吳三桂為“五月皇(亡)”之說,至今仍有“五月黃”豆子賣。

趣說衡陽地名「四大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