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演2015年“先牛後災”?證監會說“不”'

"
"
重演2015年“先牛後災”?證監會說“不”

當滬指衝過3000點,關於行情在重演2015年牛市的聲音開始在市場中叫囂

好事者比較了2015年與當前的內外部環境,指出2015年有政策底,當前有股市制度改革;2015年有放大交易量十倍的資金槓桿,當前有以取消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為代表的萬億級“中長期資金”入市。

甚至在市場層面,率先吹響衝鋒號的也都是券商!

可以理解市場望牛止渴的心情,但當前無論是外部經濟環境還是內部政策都與2015年有巨大的差別,“物非人亦非”的監管層在引入資金上更是體現出了審慎的態度,2015年的瘋牛行情無法再以刻舟求劍的方式重演。

2015年牛市的大背景,首先在於銳意改革的動作,強化了市場對於改革開放的信心,投資者篤定相信改革釋放出的紅利,會將中國經濟帶入下一個繁榮的三十年,並且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盡,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傳統強週期行業恢復了欣欣向榮的跡象。

而當前的中國經濟則進入了新舊動能切換的換檔期。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官方製造業PMI已連續四個月處在枯榮線以下;

今年1至7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出現了11.4%的降幅。雖然中美兩國都在為十月份重返談判桌而積極的預做準備,但貿易摩擦帶來的損耗,仍然是籠照在中國經濟上空的陰影

從市場內部來看,2015年市場熱點全線噴發,混合所有制改革從央企到地方性國企,從電力、石油、電信、鐵路、軍工,無所不涉及,國企引入民間資本的方式,更讓主板聯手中小創將改革故事以全線飆漲的方式大聲講出來。

而國企之間的併購重組,讓合併前的中國神車成為了2015行情的飆車之王。加之,保險資金對優質個股的頻繁舉牌,引發了場外資金更瘋狂的追逐。

而當前的市場,顯然催化劑並沒有2015年那麼精彩紛呈,主線總共有兩條,一是在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極限施壓”之下,中國提前發放了5G商用牌照,以此為代表的科技、通訊、智能概念股;二是央行通過“雙降”釋放出貨幣政策預調、微調信號後的金融股。

在2015年前牛市前夜,國務院出臺了“新國九條”,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並坐實了A股市場政策底;當前,在8月30日金融委會議要求股市正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之後,9月10號證監會內部也拿出資本市場“深改12條”政策,字裡行間滿滿的呵護之情。

從資金層面來看,2015年的大牛市,被形象的稱之為瘋狂的槓桿牛,截至2015年年中(牛市頂點),滬深兩市融資餘額達到2.3萬億元,而在場外配資由於投資門檻和資金槓桿完全不受限制。

據不精確的估算,場外配資規模或已接近10萬億。這種體量的資金,在不至一年時間內湧入股市,讓指數行情在極短的時間內走出了接近90度的直線上漲!

而當前市場資金則還並不活躍,今年資金的帶頭大哥是以“北向資金”,A股納入MSCI、羅素等海外指數基金為代表的外資,以及隨著房地產調控升級而部分轉投股市的炒樓資金(當然,隨著樓市的降溫,房子現在並不好脫好賣出,賣房炒股的規模還十分有限)。

雖然從金融委到證監會,都在力促長線資金入市,外管局甚至在教師節當天放開了QFII及RQFII和額度限制,以至於有部分財經媒體尖叫著稱“股市迎萬億利好”。

但且不論萬億這個量級的規模是否有誇張失實之處,從長期資金的性質來看,擁有額度並不表示有投資意願,實質上目前QFII、RQFII甚至是保險資金的實際投資額遠未到達投資上限。

並且,從證監會的目標來看,引入長期資金的目標,並不是要推動短期行情快速上漲,這一點在證監會發布新聞稿中已經明確,“要強化底線思維,確保改革在基本穩定的市場環境下進行”。

相反,加大引入中長期資金恰恰是為了增加理性投資資金的比重,讓行情平穩運行,平抑短期投機資金瘋狂進出可能帶來暴漲驟跌的風險,防止重演2015年股災的悲劇。

事實上,在大力引入長期資金的同時,證監會也一再強調“堅定不移打擊違法違規場外配資行為”。

因此,無論從經濟環境、政策條件、市場熱點、資金性質,乃至證監會的意願來看,當前行情都強烈差異於2015年,如果一定要找相似之處,那也是用時間換空間的一次漫長之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