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
"
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楚簡,老子

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也就是中國商代初期,一支疲憊不堪的隊伍扶老攜幼,艱難地向南遷徙。他們衣衫藍縷,邊走邊擦著汗水。

他們就是楚人的祖先。他們穿越大別山,從黃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剛剛崛起的商王朝在中原向四周擴張自己的勢力,楚人的祖先和其他許多小部族一樣,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向南遷徙。

在今天湖北西北部的荊山一帶,他們停留了下來。這裡的丘陵峽谷,人煙稀少,不再有人來和他們搶奪土地。他們終於可以放心安頓下來。幾百年來,顛沛流離的命運在這個部族身上貫注了無比的堅韌頑強。史書記載,他們在這裡“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艱難地伐掉巨木,征服丘陵,開墾出一塊又一塊農田。

雖然歷經幾百年的遷徙,他們卻頑強地傳遞著關於祖先的記憶。他們牢牢地記著,自己是太陽神祝融的後裔。祝融是炎黃集團的重要成員,是炎帝的火師,在上古時代掌握著火的祕密。因此屈原在《離騷》的開頭就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

"
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楚簡,老子

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也就是中國商代初期,一支疲憊不堪的隊伍扶老攜幼,艱難地向南遷徙。他們衣衫藍縷,邊走邊擦著汗水。

他們就是楚人的祖先。他們穿越大別山,從黃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剛剛崛起的商王朝在中原向四周擴張自己的勢力,楚人的祖先和其他許多小部族一樣,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向南遷徙。

在今天湖北西北部的荊山一帶,他們停留了下來。這裡的丘陵峽谷,人煙稀少,不再有人來和他們搶奪土地。他們終於可以放心安頓下來。幾百年來,顛沛流離的命運在這個部族身上貫注了無比的堅韌頑強。史書記載,他們在這裡“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艱難地伐掉巨木,征服丘陵,開墾出一塊又一塊農田。

雖然歷經幾百年的遷徙,他們卻頑強地傳遞著關於祖先的記憶。他們牢牢地記著,自己是太陽神祝融的後裔。祝融是炎黃集團的重要成員,是炎帝的火師,在上古時代掌握著火的祕密。因此屈原在《離騷》的開頭就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

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屈原故里小學生正集體朗誦《橘頌》

2007年,清華大學收藏了一批失落在海外的珍貴竹簡。專家在其中發現了大量寶貴的文獻,其中有一篇《楚居》,就是楚人記載的他們的早期歷史。

竹簡記載,他們來自中原,祖居“祝融之墟”。據歷史學家考證,那應該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鄭。因為時代過於久遠,在一代又一代的口耳傳遞中,關於祖先的記憶不可避免地越來越模糊,但是他們還是頑強地記住了幾個關鍵的名字:喬山、爰波、方山……

歷史學家根據這些記載推測,楚人遷徙的路線,一般認為,是從河南新鄭出發,向西南遷徙到淅川一帶,再南下到荊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結合部。

"
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楚簡,老子

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也就是中國商代初期,一支疲憊不堪的隊伍扶老攜幼,艱難地向南遷徙。他們衣衫藍縷,邊走邊擦著汗水。

他們就是楚人的祖先。他們穿越大別山,從黃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剛剛崛起的商王朝在中原向四周擴張自己的勢力,楚人的祖先和其他許多小部族一樣,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向南遷徙。

在今天湖北西北部的荊山一帶,他們停留了下來。這裡的丘陵峽谷,人煙稀少,不再有人來和他們搶奪土地。他們終於可以放心安頓下來。幾百年來,顛沛流離的命運在這個部族身上貫注了無比的堅韌頑強。史書記載,他們在這裡“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艱難地伐掉巨木,征服丘陵,開墾出一塊又一塊農田。

雖然歷經幾百年的遷徙,他們卻頑強地傳遞著關於祖先的記憶。他們牢牢地記著,自己是太陽神祝融的後裔。祝融是炎黃集團的重要成員,是炎帝的火師,在上古時代掌握著火的祕密。因此屈原在《離騷》的開頭就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

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屈原故里小學生正集體朗誦《橘頌》

2007年,清華大學收藏了一批失落在海外的珍貴竹簡。專家在其中發現了大量寶貴的文獻,其中有一篇《楚居》,就是楚人記載的他們的早期歷史。

竹簡記載,他們來自中原,祖居“祝融之墟”。據歷史學家考證,那應該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鄭。因為時代過於久遠,在一代又一代的口耳傳遞中,關於祖先的記憶不可避免地越來越模糊,但是他們還是頑強地記住了幾個關鍵的名字:喬山、爰波、方山……

歷史學家根據這些記載推測,楚人遷徙的路線,一般認為,是從河南新鄭出發,向西南遷徙到淅川一帶,再南下到荊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結合部。

楚人來自哪裡?答案竟然是河南

考古發掘證明,在商朝建立之際,有一支來自黃河中游的力量,來到長江北部。因此原江漢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序列文化突然發生極大動盪,明顯受到了黃河流域的影響。南下的楚人如同一棵攜帶著優良基因的種子,落入了肥沃的江漢大地。黃河文化和長江原始文化在漢江邊上開始衝撞和融合。楚人把北方的先進文化帶到了這裡,他們社會組織的成熟程度要遠高於還處於原始部落階段的周圍民族。與此同時,楚人在物質生活上也不可避免地越來越“蠻族化”了。他們向周圍的民族學習種植水稻,他們與苗、越、濮、巴等部族開始通婚,他們漸漸聽懂了“三苗”的語言,下寺楚墓中出土的漁網,證明他們開始學習捕魚為生。連他們燒飯用的鍋都改用了當地“蠻族”所用的三足鬲。這種紅陶繩紋錐足鬲,後來被稱為楚式鬲,它典型地體現了早期楚文化的個性。流行於中原地區的“殷式鬲”腹足連為一體;而“楚式鬲”的腹底連接一起,空足由核心和外殼兩部分構成。

事實上,這隻南遷的小小部落落入當地少數民族的汪洋大海,意味著幾代之後,他們身上的“蠻族”血統就遠遠超過了中原血統。

然而,他們頑強地一代一代地傳遞著自己的記憶。他們不斷地向後代講述,自己是中原人的後裔,驕傲的火神祝融的後代。只有這些珍貴的記憶,才能證明他們不是蠻夷。事實上,這些片斷模糊的記憶,是楚人們面對周圍的“蠻夷”們產生心理優勢的唯一理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