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3個技巧進行碎片化學習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碎片化時間,通勤的時間、等人的時間、工作的間隙等等,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它們利用起來呢?3個小技巧可以幫你將碎片化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一、利用“同時學習法”讓學習時間翻倍

“同時學習法”就是在進行別的工作時,同時進行學習。現在職場人都異常繁忙,甚至從事著“996”、“007”的工作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洗個澡、稍微休息一會,一天也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學習。

“同時學習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邊吃飯邊學習。早飯30分鐘,午飯晚飯各一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通勤的時間和休閒的時間,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其實很多。

我國古代的歐陽修就是“同時學習法”的達人,他在《歸田錄》中寫道: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裡所謂的馬上、枕上、廁上,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碎片化時間。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3個技巧進行碎片化學習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碎片化時間,通勤的時間、等人的時間、工作的間隙等等,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它們利用起來呢?3個小技巧可以幫你將碎片化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一、利用“同時學習法”讓學習時間翻倍

“同時學習法”就是在進行別的工作時,同時進行學習。現在職場人都異常繁忙,甚至從事著“996”、“007”的工作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洗個澡、稍微休息一會,一天也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學習。

“同時學習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邊吃飯邊學習。早飯30分鐘,午飯晚飯各一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通勤的時間和休閒的時間,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其實很多。

我國古代的歐陽修就是“同時學習法”的達人,他在《歸田錄》中寫道: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裡所謂的馬上、枕上、廁上,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碎片化時間。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歐陽修


“同時學習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利用聽覺進行學習,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放雙手。不論是上下班路上,吃飯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還是做家務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戴上耳機,聽一些學習音頻。這就等於在一個時間,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使我們的時間利用率達到了翻倍的效果。

二、“教”是最高效的學習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也不同。這就是著名的學習吸收率金字塔。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也因此而來。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3個技巧進行碎片化學習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碎片化時間,通勤的時間、等人的時間、工作的間隙等等,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它們利用起來呢?3個小技巧可以幫你將碎片化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一、利用“同時學習法”讓學習時間翻倍

“同時學習法”就是在進行別的工作時,同時進行學習。現在職場人都異常繁忙,甚至從事著“996”、“007”的工作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洗個澡、稍微休息一會,一天也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學習。

“同時學習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邊吃飯邊學習。早飯30分鐘,午飯晚飯各一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通勤的時間和休閒的時間,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其實很多。

我國古代的歐陽修就是“同時學習法”的達人,他在《歸田錄》中寫道: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裡所謂的馬上、枕上、廁上,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碎片化時間。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歐陽修


“同時學習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利用聽覺進行學習,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放雙手。不論是上下班路上,吃飯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還是做家務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戴上耳機,聽一些學習音頻。這就等於在一個時間,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使我們的時間利用率達到了翻倍的效果。

二、“教”是最高效的學習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也不同。這就是著名的學習吸收率金字塔。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也因此而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學習吸收率金字塔

在金字塔中,聽到的知識我們只能吸收10%,而看到的內容我們能吸收15%,但如果我們去教別人,那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度高達90%。由此可見,“教”是最高效的學習。我們將碎片化學習到的知識,整理再傳播出去,就能提高我們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加入不同的網絡學習小組,互相講授知識;我們可以在公司或團體內,進行知識分享;我們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寫到博客上,進行公開發布;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把它凝練成文章投稿到公眾號,甚至可以將知識總結起來,用作出書的底稿。

總之,在學習知識時,我們不僅要重視輸入,還有重視“輸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稱:當你以輸出為目的進行輸入時,你輸入的質量也會提升。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3個技巧進行碎片化學習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碎片化時間,通勤的時間、等人的時間、工作的間隙等等,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它們利用起來呢?3個小技巧可以幫你將碎片化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一、利用“同時學習法”讓學習時間翻倍

“同時學習法”就是在進行別的工作時,同時進行學習。現在職場人都異常繁忙,甚至從事著“996”、“007”的工作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洗個澡、稍微休息一會,一天也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學習。

“同時學習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邊吃飯邊學習。早飯30分鐘,午飯晚飯各一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通勤的時間和休閒的時間,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其實很多。

我國古代的歐陽修就是“同時學習法”的達人,他在《歸田錄》中寫道: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裡所謂的馬上、枕上、廁上,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碎片化時間。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歐陽修


“同時學習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利用聽覺進行學習,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放雙手。不論是上下班路上,吃飯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還是做家務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戴上耳機,聽一些學習音頻。這就等於在一個時間,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使我們的時間利用率達到了翻倍的效果。

二、“教”是最高效的學習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也不同。這就是著名的學習吸收率金字塔。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也因此而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學習吸收率金字塔

在金字塔中,聽到的知識我們只能吸收10%,而看到的內容我們能吸收15%,但如果我們去教別人,那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度高達90%。由此可見,“教”是最高效的學習。我們將碎片化學習到的知識,整理再傳播出去,就能提高我們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加入不同的網絡學習小組,互相講授知識;我們可以在公司或團體內,進行知識分享;我們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寫到博客上,進行公開發布;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把它凝練成文章投稿到公眾號,甚至可以將知識總結起來,用作出書的底稿。

總之,在學習知識時,我們不僅要重視輸入,還有重視“輸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稱:當你以輸出為目的進行輸入時,你輸入的質量也會提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奧野宣之

三、適當的考試可以激勵學習

很多職場人士在進行學習時,經常“眉毛鬍子一把抓”,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導致最後什麼的沒有學到。

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但我們通過日常的閱讀卻很難達到系統學習的效果。這時,我們可以報名參加某些技能考試,比如:人力資源師、會計師、心理諮詢師等等。以考試為目標可以讓你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3個技巧進行碎片化學習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碎片化時間,通勤的時間、等人的時間、工作的間隙等等,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它們利用起來呢?3個小技巧可以幫你將碎片化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一、利用“同時學習法”讓學習時間翻倍

“同時學習法”就是在進行別的工作時,同時進行學習。現在職場人都異常繁忙,甚至從事著“996”、“007”的工作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洗個澡、稍微休息一會,一天也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學習。

“同時學習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邊吃飯邊學習。早飯30分鐘,午飯晚飯各一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通勤的時間和休閒的時間,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其實很多。

我國古代的歐陽修就是“同時學習法”的達人,他在《歸田錄》中寫道: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裡所謂的馬上、枕上、廁上,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碎片化時間。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歐陽修


“同時學習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利用聽覺進行學習,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放雙手。不論是上下班路上,吃飯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還是做家務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戴上耳機,聽一些學習音頻。這就等於在一個時間,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使我們的時間利用率達到了翻倍的效果。

二、“教”是最高效的學習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也不同。這就是著名的學習吸收率金字塔。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也因此而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學習吸收率金字塔

在金字塔中,聽到的知識我們只能吸收10%,而看到的內容我們能吸收15%,但如果我們去教別人,那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度高達90%。由此可見,“教”是最高效的學習。我們將碎片化學習到的知識,整理再傳播出去,就能提高我們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加入不同的網絡學習小組,互相講授知識;我們可以在公司或團體內,進行知識分享;我們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寫到博客上,進行公開發布;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把它凝練成文章投稿到公眾號,甚至可以將知識總結起來,用作出書的底稿。

總之,在學習知識時,我們不僅要重視輸入,還有重視“輸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稱:當你以輸出為目的進行輸入時,你輸入的質量也會提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奧野宣之

三、適當的考試可以激勵學習

很多職場人士在進行學習時,經常“眉毛鬍子一把抓”,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導致最後什麼的沒有學到。

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但我們通過日常的閱讀卻很難達到系統學習的效果。這時,我們可以報名參加某些技能考試,比如:人力資源師、會計師、心理諮詢師等等。以考試為目標可以讓你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以考試為目的進行學習的好處有三個:

1.這些考試的教材都是系統性的學習框架。通過學習教材,可以幫你迅速掌握某個方面的知識結構。當你繼續閱讀這個領域的其他書籍時,你的大腦會自動將知識填入已有的框架裡,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2.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會讓你產生緊迫感。因為有考試的日期限制,所以你的學習效率就會提高,而且這樣你就會不自覺地進行對學習目標進行細化,制定每天的任務,完成學習的“零存整取”。

3.考試取得的證書會為你的職業提供助力。現在很多資格證書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如果你取得了這些證書,你的職業發展將會上一個臺階。此外,現在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如果你在本職工作之外,取得了另一個領域的認證,可以促進你職業生涯的橫向發展。

高爾基曾說: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麼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有掌握正確發放,不斷正確地進行學習,我們才能擁有抵抗“知識焦慮”的力量。

"

去年,一項針對2003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3.2%的受訪者自稱有“知識焦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知識焦慮”是因為工作學習中要用到的知識多,自己儲備不夠造成的。86.0%的受訪者平時會主動“充電”學知識。

可見,“知識焦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問題之一。

你是否曾在電商促銷時,囤下好幾百塊錢的書,卻至今沒有拆封?

你是否曾在各種APP中聽書、聽課,卻聽完就忘,毫無收穫?

你是否曾立下各種Flag,立志多學一門語言或技能,卻發現分身乏術,每天疲憊不堪?

這些都是“知識焦慮”的表現。

《信息簡史》中曾說: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信息簡史》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在互聯網時代,面對信息的爆炸增長,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就成了解決“知識焦慮”的金鑰匙。

誰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學習與成長的時間從何而來呢?這無疑是困擾我們的根本問題。

小山龍介在《碎片化學習》一書中提出,我們應該追求貼近功能需求的形態。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 作者:小山龍介

也就是為了實現“獲得知識”的功能,我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形態或工具進行學習呢?我們不能只想著理想化的工具,比如坐在教室一心一意的讀書。而是應該根據目的、環境、條件和限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對於現代人,特別是職場人來說,這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常言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會有的。在互聯網時代,不論是閱讀書籍、學習語言還是通過考試,只要你希望終身學習並持續成長,你就需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關於學習的3個誤區

當提到學習時,你的關鍵詞可能是刻苦、努力和記憶。但這些詞其實都體現出了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

誤區一:學習時間越長越有效

除了學生以外,社會上大部分人在一天中沒有大段學習時間。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感嘆:要是回到學校學習就好了,或者要是有一天能靜下心來讀書就好了。但這樣的想法往往很難實現,如果抱有這種學習的想法,那你的學習很可能無法展開。

學習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帕金森定律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曾有一個老太太寄明信片的故事。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個小時找明信片,1個小時選擇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鐘,1個多小時用來寫祝詞,決定去寄明信片時是否帶雨傘,又用去20分鐘。一天下來,老太太只做了這一件事。而一個工作繁忙的人,可能只用5分鐘,就完成了寄明信片的工作。

所以,時間越充裕越容易被浪費。碎片化時間和快節奏的生活,可以幫我們保持學習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二:學習需要靠毅力

我們從小就聽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彷彿學習一定要拼上全部毅力,甚至是忍受身體痛苦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學習真的是痛苦的,那麼沒有人能憑藉毅力,讓自己終身生活在痛苦之中。

就像馬拉松、登山這些長時間的運動需要訓練一樣,終身學習依靠的是學習機制,而不是咬牙硬撐。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於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可以實現。”

所以,靠毅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重要的是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就是獲得一個“不由得”就想去學習的機制。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誤區三:希望記住所有知識

不論是閱讀書籍還是學習技能,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多地記住,但這其實也是我們對於學習的誤區。我們的大腦如同一個有漏洞的桶,信息從進入大腦的瞬間就開始流失,根本無法阻止。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僅過了1小時,我們就已經忘記了將近一多半的內容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忘記是人的本能。越是希望自己不去忘記,就越會因為自己的忘記而對自己產生自責。這種自責會對你的注意力進一步造成影響,最終陷入學習效率低下的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水漏出去,而是集中精力灌更多的水進入大腦。告訴自己“忘了也沒有關係”,忘記-記憶-再忘記-再記憶的重複記憶,更符合我們的大腦的構造。

可見,“長時間刻苦學習,並記住所學知識”是建立在誤區之上,所以產生“知識焦慮”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和緊迫感,並不斷重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碎片化學習法則

碎片化學習的本質是做到學習的“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是將大的學習目標細化到每天的具體行動中去。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逐漸接近目標

比如,通過某項資格考試需要進行1000小時的學習。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難集中抽出1000小時進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將1000小時的學習分配到每天當中。如此一來,我們“通過考試”這個相對模糊的計劃,也逐漸細化成每天的“學習目標”。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逐漸細化目標

“知識焦慮”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榜樣”帶來的壓力。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不足,所以希望自己能夠儘快追趕。但很多人一直在無意識地學習和工作,只是看到了差距,卻沒有詳細地規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獲得成長,最重要的是如何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在這個忙碌的時代,“抬頭看天”和“低頭趕路”同樣重要,只有學會“零存整取”地學習,才能在大目標上取得成功。

“零存整取”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學習習慣

史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表示:習慣是不能直接獲得的。你不能馬上建立或者去除一個習慣,它是在長期不斷重複中被塑造出來的。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微習慣》 作者:史蒂芬·蓋斯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天閱讀兩小時可能很難,但每天看兩頁書或者用5分鐘聽一本書卻十分容易。這些完成起來十分輕鬆的小任務,可以幫我們養成慣性。久而久之我們的目標才能變得更高。

碎片化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微習慣”的力量。每天利用零散時間進行學習,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就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日子久了,學習這件事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積累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3個技巧進行碎片化學習

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碎片化時間,通勤的時間、等人的時間、工作的間隙等等,那麼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將它們利用起來呢?3個小技巧可以幫你將碎片化學習的效率發揮到最大。

一、利用“同時學習法”讓學習時間翻倍

“同時學習法”就是在進行別的工作時,同時進行學習。現在職場人都異常繁忙,甚至從事著“996”、“007”的工作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吃個飯、洗個澡、稍微休息一會,一天也就結束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學習。

“同時學習法”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邊吃飯邊學習。早飯30分鐘,午飯晚飯各一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有2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再加上通勤的時間和休閒的時間,每天的碎片化時間其實很多。

我國古代的歐陽修就是“同時學習法”的達人,他在《歸田錄》中寫道: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這裡所謂的馬上、枕上、廁上,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碎片化時間。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歐陽修


“同時學習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利用聽覺進行學習,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放雙手。不論是上下班路上,吃飯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還是做家務的時候,我們都可以戴上耳機,聽一些學習音頻。這就等於在一個時間,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使我們的時間利用率達到了翻倍的效果。

二、“教”是最高效的學習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對知識的吸收率也不同。這就是著名的學習吸收率金字塔。哈佛大學的案例教學法也因此而來。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學習吸收率金字塔

在金字塔中,聽到的知識我們只能吸收10%,而看到的內容我們能吸收15%,但如果我們去教別人,那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度高達90%。由此可見,“教”是最高效的學習。我們將碎片化學習到的知識,整理再傳播出去,就能提高我們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加入不同的網絡學習小組,互相講授知識;我們可以在公司或團體內,進行知識分享;我們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寫到博客上,進行公開發布;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把它凝練成文章投稿到公眾號,甚至可以將知識總結起來,用作出書的底稿。

總之,在學習知識時,我們不僅要重視輸入,還有重視“輸出”。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稱:當你以輸出為目的進行輸入時,你輸入的質量也會提升。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奧野宣之

三、適當的考試可以激勵學習

很多職場人士在進行學習時,經常“眉毛鬍子一把抓”,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導致最後什麼的沒有學到。

學習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但我們通過日常的閱讀卻很難達到系統學習的效果。這時,我們可以報名參加某些技能考試,比如:人力資源師、會計師、心理諮詢師等等。以考試為目標可以讓你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以考試為目的進行學習的好處有三個:

1.這些考試的教材都是系統性的學習框架。通過學習教材,可以幫你迅速掌握某個方面的知識結構。當你繼續閱讀這個領域的其他書籍時,你的大腦會自動將知識填入已有的框架裡,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2.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會讓你產生緊迫感。因為有考試的日期限制,所以你的學習效率就會提高,而且這樣你就會不自覺地進行對學習目標進行細化,制定每天的任務,完成學習的“零存整取”。

3.考試取得的證書會為你的職業提供助力。現在很多資格證書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如果你取得了這些證書,你的職業發展將會上一個臺階。此外,現在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如果你在本職工作之外,取得了另一個領域的認證,可以促進你職業生涯的橫向發展。

高爾基曾說: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麼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有掌握正確發放,不斷正確地進行學習,我們才能擁有抵抗“知識焦慮”的力量。

還在抱怨沒時間學習?掌握3個方法,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終身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