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上文提到的“勤勞”的螞蟻,他們手忙腳亂應對各種工作繁瑣,一邊又羨慕“懶螞蟻”同事升職加薪,一邊拼命工作不受到老闆青睞,會導致工作態度消極,產生個人情緒,沒有工作成就感。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需要勤勞的螞蟻,更需要“懶螞蟻”,“懶螞蟻”用智慧去觀察並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和自我肯定,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那麼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遠離忙碌到高效思考從這3點做起。

0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最後,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

02、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值得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有什麼回報、工作中學會了什麼等等,不停的自我反省,這是不可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03、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上文提到的“勤勞”的螞蟻,他們手忙腳亂應對各種工作繁瑣,一邊又羨慕“懶螞蟻”同事升職加薪,一邊拼命工作不受到老闆青睞,會導致工作態度消極,產生個人情緒,沒有工作成就感。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需要勤勞的螞蟻,更需要“懶螞蟻”,“懶螞蟻”用智慧去觀察並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和自我肯定,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那麼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遠離忙碌到高效思考從這3點做起。

0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最後,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

02、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值得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有什麼回報、工作中學會了什麼等等,不停的自我反省,這是不可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03、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學會六個辦法,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既然“懶螞蟻效應”對於提升職場競爭力如此重要,那麼怎麼運用這一效應呢?我們從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來說。

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要具備“懶螞蟻”員工的能力。一個只會做重複勞動的人遲早是會被替代的,只有成為一個有個性有長處的員工,才能在職場中走的更遠。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懶螞蟻”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但是個人如何成為那隻“懶螞蟻”呢?

1、多思考多總結,凡事總問為什麼。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懶於做事的人,才能勤于思考,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我任職的第一個公司,我的直屬上司老K在工作中一直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別的經理都忙瘋了,只有她一如既往不忙不亂。

同事們都很不服氣,但領導卻十分欣賞老K,因為她在新媒體寫作工作中不斷思考,整合素材,反覆推敲,具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思想洞察力,代表了這家公司在文化上的高度,這些能力都得益於老K簡化工作內容,一直思考得更深更遠,實則是用有效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像老K這些人可以跳出一般工作的範疇,思考與工作密切相關卻又易被忽略的事實和可能,從而實現高效工作。

2、注重自我提升,不要重新造輪子。

能力不夠,思考來湊,除了上班之外,也要去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直守在一個安穩的工作崗位上碌碌無為。身為學生,我常“勤”於做筆記,卻對知識的思考不夠深入總是記不住。而班上有幾個學霸上課就雙手抱胸、靜靜的聽課從不做筆記,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思考的深度遠遠超過同學們。很多學霸看上去毫不費力,是因為他們腦中非常努力。

所以,在一個領域裡工作,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閉門造車,埋頭苦幹。而要多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更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要沉迷於“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當中,而是要主動挑戰自我,提升自我。

3、刻意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

職場上我們可以通過刻意安排,並不要太在意職場中的一些條條框框,更不要因為領導巡視而假裝工作浪費時間。你要知道,“懶螞蟻”不是“笨螞蟻”,也不是“壞螞蟻”,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是為了成為更加高效工作的螞蟻,用成熟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上文提到的“勤勞”的螞蟻,他們手忙腳亂應對各種工作繁瑣,一邊又羨慕“懶螞蟻”同事升職加薪,一邊拼命工作不受到老闆青睞,會導致工作態度消極,產生個人情緒,沒有工作成就感。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需要勤勞的螞蟻,更需要“懶螞蟻”,“懶螞蟻”用智慧去觀察並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和自我肯定,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那麼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遠離忙碌到高效思考從這3點做起。

0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最後,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

02、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值得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有什麼回報、工作中學會了什麼等等,不停的自我反省,這是不可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03、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學會六個辦法,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既然“懶螞蟻效應”對於提升職場競爭力如此重要,那麼怎麼運用這一效應呢?我們從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來說。

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要具備“懶螞蟻”員工的能力。一個只會做重複勞動的人遲早是會被替代的,只有成為一個有個性有長處的員工,才能在職場中走的更遠。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懶螞蟻”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但是個人如何成為那隻“懶螞蟻”呢?

1、多思考多總結,凡事總問為什麼。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懶於做事的人,才能勤于思考,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我任職的第一個公司,我的直屬上司老K在工作中一直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別的經理都忙瘋了,只有她一如既往不忙不亂。

同事們都很不服氣,但領導卻十分欣賞老K,因為她在新媒體寫作工作中不斷思考,整合素材,反覆推敲,具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思想洞察力,代表了這家公司在文化上的高度,這些能力都得益於老K簡化工作內容,一直思考得更深更遠,實則是用有效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像老K這些人可以跳出一般工作的範疇,思考與工作密切相關卻又易被忽略的事實和可能,從而實現高效工作。

2、注重自我提升,不要重新造輪子。

能力不夠,思考來湊,除了上班之外,也要去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直守在一個安穩的工作崗位上碌碌無為。身為學生,我常“勤”於做筆記,卻對知識的思考不夠深入總是記不住。而班上有幾個學霸上課就雙手抱胸、靜靜的聽課從不做筆記,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思考的深度遠遠超過同學們。很多學霸看上去毫不費力,是因為他們腦中非常努力。

所以,在一個領域裡工作,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閉門造車,埋頭苦幹。而要多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更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要沉迷於“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當中,而是要主動挑戰自我,提升自我。

3、刻意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

職場上我們可以通過刻意安排,並不要太在意職場中的一些條條框框,更不要因為領導巡視而假裝工作浪費時間。你要知道,“懶螞蟻”不是“笨螞蟻”,也不是“壞螞蟻”,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是為了成為更加高效工作的螞蟻,用成熟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縱觀企業,紮實幹事的實幹型人才很多,但能夠獨當一面,以創新思維開拓市場的人才 卻太少。對於管理者或者企業來說,對員工的管理應該怎麼做呢?

1、懶螞蟻效應和企業用人觀

企業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不能僅僅強調“務實”,或者不能把“勤奮做事”等同於“務實”。我非常喜歡雷軍講過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一個企業也只有“懶螞蟻”和勤勞的螞蟻相互配合攜手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和長久的發展。

2、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員工施行分類管理

公司的管理究其根本還是對人的管理,要學會分類管理。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在招聘中經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告訴我你曾發明過什麼東西。”其實,也就是在告訴求職者亞馬遜重視員工的創造發明能力和創新型懶螞蟻員工,重視創新是亞馬遜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重點,亞馬遜對創新型懶螞蟻人才的重視也為亞馬遜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美國職業指導專家和心理學家霍蘭德(John Holland)認為,個人職業興趣特性與職業之間應有一種內在的對應關係。

根據興趣的不同,人格可分為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傳統型(C)、現實型(R)六個維度,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這六個維度的不同程度組合。

“懶螞蟻”員工往往身上帶有研究型,藝術型等這類特質,不願意做安穩的事情,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喜歡跳出原有的規則和框架看待問題。

對待“懶螞蟻”員工,需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包容,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鼓勵培養這樣的員工,為團隊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幫助。

對於不能成為“懶螞蟻”的勤勞螞蟻,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配工作,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注重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在人才的運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運用,把各類人才放置在恰當的位置,盤活和優化人力資源。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上文提到的“勤勞”的螞蟻,他們手忙腳亂應對各種工作繁瑣,一邊又羨慕“懶螞蟻”同事升職加薪,一邊拼命工作不受到老闆青睞,會導致工作態度消極,產生個人情緒,沒有工作成就感。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需要勤勞的螞蟻,更需要“懶螞蟻”,“懶螞蟻”用智慧去觀察並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和自我肯定,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那麼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遠離忙碌到高效思考從這3點做起。

0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最後,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

02、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值得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有什麼回報、工作中學會了什麼等等,不停的自我反省,這是不可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03、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學會六個辦法,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既然“懶螞蟻效應”對於提升職場競爭力如此重要,那麼怎麼運用這一效應呢?我們從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來說。

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要具備“懶螞蟻”員工的能力。一個只會做重複勞動的人遲早是會被替代的,只有成為一個有個性有長處的員工,才能在職場中走的更遠。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懶螞蟻”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但是個人如何成為那隻“懶螞蟻”呢?

1、多思考多總結,凡事總問為什麼。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懶於做事的人,才能勤于思考,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我任職的第一個公司,我的直屬上司老K在工作中一直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別的經理都忙瘋了,只有她一如既往不忙不亂。

同事們都很不服氣,但領導卻十分欣賞老K,因為她在新媒體寫作工作中不斷思考,整合素材,反覆推敲,具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思想洞察力,代表了這家公司在文化上的高度,這些能力都得益於老K簡化工作內容,一直思考得更深更遠,實則是用有效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像老K這些人可以跳出一般工作的範疇,思考與工作密切相關卻又易被忽略的事實和可能,從而實現高效工作。

2、注重自我提升,不要重新造輪子。

能力不夠,思考來湊,除了上班之外,也要去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直守在一個安穩的工作崗位上碌碌無為。身為學生,我常“勤”於做筆記,卻對知識的思考不夠深入總是記不住。而班上有幾個學霸上課就雙手抱胸、靜靜的聽課從不做筆記,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思考的深度遠遠超過同學們。很多學霸看上去毫不費力,是因為他們腦中非常努力。

所以,在一個領域裡工作,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閉門造車,埋頭苦幹。而要多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更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要沉迷於“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當中,而是要主動挑戰自我,提升自我。

3、刻意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

職場上我們可以通過刻意安排,並不要太在意職場中的一些條條框框,更不要因為領導巡視而假裝工作浪費時間。你要知道,“懶螞蟻”不是“笨螞蟻”,也不是“壞螞蟻”,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是為了成為更加高效工作的螞蟻,用成熟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縱觀企業,紮實幹事的實幹型人才很多,但能夠獨當一面,以創新思維開拓市場的人才 卻太少。對於管理者或者企業來說,對員工的管理應該怎麼做呢?

1、懶螞蟻效應和企業用人觀

企業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不能僅僅強調“務實”,或者不能把“勤奮做事”等同於“務實”。我非常喜歡雷軍講過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一個企業也只有“懶螞蟻”和勤勞的螞蟻相互配合攜手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和長久的發展。

2、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員工施行分類管理

公司的管理究其根本還是對人的管理,要學會分類管理。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在招聘中經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告訴我你曾發明過什麼東西。”其實,也就是在告訴求職者亞馬遜重視員工的創造發明能力和創新型懶螞蟻員工,重視創新是亞馬遜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重點,亞馬遜對創新型懶螞蟻人才的重視也為亞馬遜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美國職業指導專家和心理學家霍蘭德(John Holland)認為,個人職業興趣特性與職業之間應有一種內在的對應關係。

根據興趣的不同,人格可分為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傳統型(C)、現實型(R)六個維度,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這六個維度的不同程度組合。

“懶螞蟻”員工往往身上帶有研究型,藝術型等這類特質,不願意做安穩的事情,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喜歡跳出原有的規則和框架看待問題。

對待“懶螞蟻”員工,需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包容,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鼓勵培養這樣的員工,為團隊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幫助。

對於不能成為“懶螞蟻”的勤勞螞蟻,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配工作,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注重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在人才的運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運用,把各類人才放置在恰當的位置,盤活和優化人力資源。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3、崗位匹配,知人善用

一個組織中分工要合理,人適其事,事得其人,擇優用人。 因此,招聘要堅持最佳匹配原則,實現企業的“人崗匹配”,以充分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上文提到的“勤勞”的螞蟻,他們手忙腳亂應對各種工作繁瑣,一邊又羨慕“懶螞蟻”同事升職加薪,一邊拼命工作不受到老闆青睞,會導致工作態度消極,產生個人情緒,沒有工作成就感。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需要勤勞的螞蟻,更需要“懶螞蟻”,“懶螞蟻”用智慧去觀察並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和自我肯定,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那麼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遠離忙碌到高效思考從這3點做起。

0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最後,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

02、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值得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有什麼回報、工作中學會了什麼等等,不停的自我反省,這是不可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03、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學會六個辦法,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既然“懶螞蟻效應”對於提升職場競爭力如此重要,那麼怎麼運用這一效應呢?我們從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來說。

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要具備“懶螞蟻”員工的能力。一個只會做重複勞動的人遲早是會被替代的,只有成為一個有個性有長處的員工,才能在職場中走的更遠。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懶螞蟻”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但是個人如何成為那隻“懶螞蟻”呢?

1、多思考多總結,凡事總問為什麼。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懶於做事的人,才能勤于思考,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我任職的第一個公司,我的直屬上司老K在工作中一直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別的經理都忙瘋了,只有她一如既往不忙不亂。

同事們都很不服氣,但領導卻十分欣賞老K,因為她在新媒體寫作工作中不斷思考,整合素材,反覆推敲,具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思想洞察力,代表了這家公司在文化上的高度,這些能力都得益於老K簡化工作內容,一直思考得更深更遠,實則是用有效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像老K這些人可以跳出一般工作的範疇,思考與工作密切相關卻又易被忽略的事實和可能,從而實現高效工作。

2、注重自我提升,不要重新造輪子。

能力不夠,思考來湊,除了上班之外,也要去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直守在一個安穩的工作崗位上碌碌無為。身為學生,我常“勤”於做筆記,卻對知識的思考不夠深入總是記不住。而班上有幾個學霸上課就雙手抱胸、靜靜的聽課從不做筆記,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思考的深度遠遠超過同學們。很多學霸看上去毫不費力,是因為他們腦中非常努力。

所以,在一個領域裡工作,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閉門造車,埋頭苦幹。而要多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更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要沉迷於“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當中,而是要主動挑戰自我,提升自我。

3、刻意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

職場上我們可以通過刻意安排,並不要太在意職場中的一些條條框框,更不要因為領導巡視而假裝工作浪費時間。你要知道,“懶螞蟻”不是“笨螞蟻”,也不是“壞螞蟻”,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是為了成為更加高效工作的螞蟻,用成熟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縱觀企業,紮實幹事的實幹型人才很多,但能夠獨當一面,以創新思維開拓市場的人才 卻太少。對於管理者或者企業來說,對員工的管理應該怎麼做呢?

1、懶螞蟻效應和企業用人觀

企業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不能僅僅強調“務實”,或者不能把“勤奮做事”等同於“務實”。我非常喜歡雷軍講過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一個企業也只有“懶螞蟻”和勤勞的螞蟻相互配合攜手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和長久的發展。

2、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員工施行分類管理

公司的管理究其根本還是對人的管理,要學會分類管理。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在招聘中經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告訴我你曾發明過什麼東西。”其實,也就是在告訴求職者亞馬遜重視員工的創造發明能力和創新型懶螞蟻員工,重視創新是亞馬遜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重點,亞馬遜對創新型懶螞蟻人才的重視也為亞馬遜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美國職業指導專家和心理學家霍蘭德(John Holland)認為,個人職業興趣特性與職業之間應有一種內在的對應關係。

根據興趣的不同,人格可分為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傳統型(C)、現實型(R)六個維度,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這六個維度的不同程度組合。

“懶螞蟻”員工往往身上帶有研究型,藝術型等這類特質,不願意做安穩的事情,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喜歡跳出原有的規則和框架看待問題。

對待“懶螞蟻”員工,需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包容,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鼓勵培養這樣的員工,為團隊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幫助。

對於不能成為“懶螞蟻”的勤勞螞蟻,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配工作,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注重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在人才的運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運用,把各類人才放置在恰當的位置,盤活和優化人力資源。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3、崗位匹配,知人善用

一個組織中分工要合理,人適其事,事得其人,擇優用人。 因此,招聘要堅持最佳匹配原則,實現企業的“人崗匹配”,以充分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人崗匹配”三步曲 真正有效的“人崗匹配”至少需要經歷:知崗、知人、匹配,知崗最基礎也是最重要工具就是工作分析;在企業管理和諮詢的實踐中,通過前面提到的“勝任素質”來知人,幫助企業實現最佳“人崗匹配”的有效工具;最後是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適當的位置上。

"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一、沉浸在“虛假繁忙”中,是職場的致命傷

打開手機,看到了朋友老張(化名)發來的微信說每天手忙腳亂的給上司填坑,心情很鬱悶,跟我磕打了老半天。

老張前不久轉行入職了一家新媒體公司的運營崗位,他的直接領導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加班”黨,儘管如此,一天下來還是有一大堆的事處理不完。

他的上司每天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用戶的對接和溝通中,常常抓小放大非常在意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忙到根本沒有時間去對整個項目的發展進行思考,導致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運營問題,這讓老張非常痛苦,每天就是各種給上司填坑,根本沒有系統梳理自己的職場成長問題。

職場中,有很多的人喜歡用忙來標榜自己的成功狀態,老張的上司就是這類型的人,讓自己陷入“重複忙碌”之中卻喪失了思考的過程,換句話說也就是避免了高質量的思考,沉浸在“虛假繁忙”,這樣看起來非常勤奮、很忙,實則是非常錯誤的認知,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到頭來可能顧此失彼,難以有所成就。

老張上司無效的勤奮努力或許就是多年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吧,而與之相反的是,公司其他的哪些“懶”的同事早早的收拾東西準點下班,工作效率一點沒被耽誤,也有很多早就在這位上司之前就成功晉升。

職場中,有人幾乎都在拼命的打鍵盤忙得昏頭昏腦,也有人上班“偷懶”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卻被老闆升職加薪,為什麼這樣“懶”的員工還能在職場上存活下去不被勸退呢?

因為老闆擁有了一隻“懶螞蟻”。什麼叫懶螞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思維:懶螞蟻效應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說到螞蟻,可能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勤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螞蟻都是勤勞的螞蟻。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研究過一套“懶螞蟻效應”,他們對三個分別由30只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進行了觀察,發現螞蟻群中大部分的螞蟻都在很勤快的工作,搬運食物,但有少數部分的螞蟻永遠在“偷懶”,整天都無所事事、東張西望的樣子,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當研究人員斷絕了蟻群的食物來源後,有趣的是,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彷彿突然間失去了方向,突然都不知所措了,而那些“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這些“懶螞蟻”們看似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但他們其實是在偵查和研究,不斷探索新的食物來源。當整個組織遇到食物危機時,他們立刻就能扮演重要的作用,帶領大家度過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懶螞蟻效應”。把這一效應應用到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如果你已經站到了“懶螞蟻”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來,好好“偷懶”。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越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越容易提高職場競爭力

勞動分三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風險勞動。勤螞蟻乾的就是體力勞動,懶螞蟻勤于思考乾的是腦力勞動,增強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益處多多,具體來說三個。

(一)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自我價值

“懶螞蟻”並不是完全不做事,只是不甘於埋頭日常的瑣碎雜物,喜歡去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研究和思考,用更多的時間讓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尋找群體的其他出路和備用方案。

“懶螞蟻”員工擅長“偷懶”,但他們的懶更注重工作效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而放棄哪些投入產出比低下的事物。

一年前,一個朋友自己創業當老闆,他總是喜歡到辦公區去晃悠,看著幾乎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敲鍵盤,但看到員工晨晨悠哉地在茶水間喝咖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他回到辦公室立馬查這位晨晨的業績,驚訝的發現,她的績效居然是第一。

其實,像晨晨這類員工就是我們所說的“懶螞蟻”,對自己比較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能高效地完成工作,如何簡化工作流程,如何快速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需要特殊才能的地方。

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忙不一定高效,閒也不一定浪費。你覺得別人是在躺著掙錢,其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別人選擇了正確的勞動方式,成為高效工作者,實現了自我價值。

懂得“懶螞蟻效應”的人,在別人都在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已經找到了實現高效的訣竅,在更短的時間裡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了,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高效工作代替無效努力,“懶螞蟻”你值得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懶螞蟻”們會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偵察”和“研究”上,這樣一來創造的價值更高,善於思考的人效率也會更高,抓住了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日本北海道大學農業教授Eisuke Hasegawa說:“在短期內,懶惰的螞蟻效率低下,但從長遠來看,它們不是。”

的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懶惰的螞蟻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比如一家公司的發展戰略部門,就需要能夠著眼大局,能夠時刻敏銳的觀察市場,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懶螞蟻”員工發揮勤于思考特長,為企業或本部門指明方向找到問題的關鍵並解決這個問題。

誰都會遇到難題,人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爾斯•吉德林說:把問題清清楚楚地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只有先認清問題,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而這一點恰恰是“懶螞蟻”的優勢,更符合著名的心理學:吉德林法則。遇到難題,不管你要怎樣解決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難題的關鍵在哪裡。懂得“懶螞蟻”思維的人,幫助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來具體實行了。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獲得職業成就感

根據《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上文提到的“勤勞”的螞蟻,他們手忙腳亂應對各種工作繁瑣,一邊又羨慕“懶螞蟻”同事升職加薪,一邊拼命工作不受到老闆青睞,會導致工作態度消極,產生個人情緒,沒有工作成就感。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需要勤勞的螞蟻,更需要“懶螞蟻”,“懶螞蟻”用智慧去觀察並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和自我肯定,在工作中獲得了成就感,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那麼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遠離忙碌到高效思考從這3點做起。

0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最後,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

02、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問問自己什麼是你值得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有什麼回報、工作中學會了什麼等等,不停的自我反省,這是不可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03、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三、學會六個辦法,成為職場的佼佼者

既然“懶螞蟻效應”對於提升職場競爭力如此重要,那麼怎麼運用這一效應呢?我們從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來說。

作為一個職場人來說,要具備“懶螞蟻”員工的能力。一個只會做重複勞動的人遲早是會被替代的,只有成為一個有個性有長處的員工,才能在職場中走的更遠。從個人的角度出發“懶螞蟻”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但是個人如何成為那隻“懶螞蟻”呢?

1、多思考多總結,凡事總問為什麼。

我非常喜歡一句話,懶於做事的人,才能勤于思考,有思考力的人會走得更長遠。我任職的第一個公司,我的直屬上司老K在工作中一直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別的經理都忙瘋了,只有她一如既往不忙不亂。

同事們都很不服氣,但領導卻十分欣賞老K,因為她在新媒體寫作工作中不斷思考,整合素材,反覆推敲,具有令人歎為觀止的思想洞察力,代表了這家公司在文化上的高度,這些能力都得益於老K簡化工作內容,一直思考得更深更遠,實則是用有效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像老K這些人可以跳出一般工作的範疇,思考與工作密切相關卻又易被忽略的事實和可能,從而實現高效工作。

2、注重自我提升,不要重新造輪子。

能力不夠,思考來湊,除了上班之外,也要去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直守在一個安穩的工作崗位上碌碌無為。身為學生,我常“勤”於做筆記,卻對知識的思考不夠深入總是記不住。而班上有幾個學霸上課就雙手抱胸、靜靜的聽課從不做筆記,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思考的深度遠遠超過同學們。很多學霸看上去毫不費力,是因為他們腦中非常努力。

所以,在一個領域裡工作,最忌諱的事情就是閉門造車,埋頭苦幹。而要多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更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不要沉迷於“溫水煮青蛙”的安逸當中,而是要主動挑戰自我,提升自我。

3、刻意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

職場上我們可以通過刻意安排,並不要太在意職場中的一些條條框框,更不要因為領導巡視而假裝工作浪費時間。你要知道,“懶螞蟻”不是“笨螞蟻”,也不是“壞螞蟻”,培養極高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覺性,是為了成為更加高效工作的螞蟻,用成熟的思考代替了無效的努力。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縱觀企業,紮實幹事的實幹型人才很多,但能夠獨當一面,以創新思維開拓市場的人才 卻太少。對於管理者或者企業來說,對員工的管理應該怎麼做呢?

1、懶螞蟻效應和企業用人觀

企業在用人時,既要選擇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勤螞蟻”,也要任用運籌帷幄,對大事大方向有清晰頭腦的“懶螞蟻”。不能僅僅強調“務實”,或者不能把“勤奮做事”等同於“務實”。我非常喜歡雷軍講過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

一個企業也只有“懶螞蟻”和勤勞的螞蟻相互配合攜手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和長久的發展。

2、管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員工施行分類管理

公司的管理究其根本還是對人的管理,要學會分類管理。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在招聘中經常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告訴我你曾發明過什麼東西。”其實,也就是在告訴求職者亞馬遜重視員工的創造發明能力和創新型懶螞蟻員工,重視創新是亞馬遜企業文化中的一個重點,亞馬遜對創新型懶螞蟻人才的重視也為亞馬遜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美國職業指導專家和心理學家霍蘭德(John Holland)認為,個人職業興趣特性與職業之間應有一種內在的對應關係。

根據興趣的不同,人格可分為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傳統型(C)、現實型(R)六個維度,每個人的性格都是這六個維度的不同程度組合。

“懶螞蟻”員工往往身上帶有研究型,藝術型等這類特質,不願意做安穩的事情,喜歡獨立的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喜歡跳出原有的規則和框架看待問題。

對待“懶螞蟻”員工,需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包容,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鼓勵培養這樣的員工,為團隊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幫助。

對於不能成為“懶螞蟻”的勤勞螞蟻,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配工作,使他們正確定位,不斷認識和提高自我,注重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在人才的運用和配置中,更需要分清人才的類型和特點,加以合理運用,把各類人才放置在恰當的位置,盤活和優化人力資源。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3、崗位匹配,知人善用

一個組織中分工要合理,人適其事,事得其人,擇優用人。 因此,招聘要堅持最佳匹配原則,實現企業的“人崗匹配”,以充分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人崗匹配”三步曲 真正有效的“人崗匹配”至少需要經歷:知崗、知人、匹配,知崗最基礎也是最重要工具就是工作分析;在企業管理和諮詢的實踐中,通過前面提到的“勝任素質”來知人,幫助企業實現最佳“人崗匹配”的有效工具;最後是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適當的位置上。

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勤奮到沒時間成長

懶於雜事,才能勤于思考。

為了避免成為勤勞的螞蟻,在當下,生活所需要的人不僅僅是踏實努力,更需要我們在忙碌之中應該不時駐足思考,學會每天留下一些時間給自己思考,而不是整日陷入忙碌中不能自拔。

不要讓自己廢在沒時間思考上,沉浸於終日的忙碌中。這樣才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因此我們既要做一隻勤快的螞蟻,也要做一隻“懶螞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