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豪華車 奔馳C級 奧迪 德國汽車 BMW 汽車之家 2018-12-30

奔馳C級、奧迪A4L和寶馬3系這三位歡喜冤家已經在國內豪華中型車市場鬥爭多年,卻似乎真正難分高下。在曠日持久的較量中,三者都各自使用渾身解數,改款、換新、增配輪番上陣,而這次的改款,奔馳C級卻換裝了新的動力系統,來迎接今後更為嚴峻的挑戰。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核“芯”改變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1.5T渦輪增壓+48V弱混

最大功率184馬力(135kW)/ 6100rpm

最大扭矩280N·m / 3000-4000rpm

電動機總功率10kW / 總扭矩160N·m

搭配 9G-Tronic 9AT變速箱

作為這次改款的最大看點,新款奔馳C級換裝的全新動力系統是體驗的重點。新款奔馳C級用一套1.5T發動機+48V弱混系統代替了老款C 200上那臺2.0T低功率版發動機,而新款車型的尾標也變成了C 260。發動機排量“縮水”就代表它變弱了?事實並不見得如此。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奔馳用一套弱混系統去代替原有的2.0T發動機,是想要在油耗和排放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事實也的確如此,用E模式駕駛這臺奔馳C 260L時,能明顯感覺出它慵懶的性格,除非對油門步步緊逼,不然發動機還是更願意維持相對更低的轉速來換取更好的燃油經濟性表現。

在試駕期間,我大都行駛在北京的環路上,路況有不同程度的擁堵。這幾天下來,這臺奔馳C 260L的平均油耗大概在10L/100km左右(平均時速25km/h);通暢路況巡航時平均油耗能低至7L/100km左右(平均時速38km/h),可一旦路況特別擁堵,平均油耗就會提高。總的來說,這套1.5T+48V弱混系統對於油耗降低是有一定貢獻的,只是效果並沒有那麼顯著。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特定工況下,巡航時發動機轉速為0)

在儀表盤右下角有弱混系統工作狀態的刻度條,可以隨時觀察48V系統的工作狀態。實際體驗來看,這套48V系統的存在感並不強,日常參與直接動力輸出的工況較少,只有深踩油門準備急加速時才會介入工作,介入時也絲毫沒有突兀的感覺。

這套弱混系統不像我此前試駕的斯巴魯弱混一樣可以低速狀態下純電驅動行駛,奔馳C 260L這套48V系統更多的“戲份”還是在車輛啟動和發動機啟停工作時,為車內大功率電器供電。

不過,在試駕時我還是發現了一個“隱藏”功能,在城市以60km/h左右的速度巡航時,E模式下,這套系統可以讓發動機暫時“熄火”,依靠“滑行”來達到節能省油的目的。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除了E模式,C模式(舒適)下的動力感受也要略顯慵懶,油門調校沉穩,動力輸出線性,此時坐在車內並不會想要和人“鬥狠”,完成一臺車的家用使命就好。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除了家用使命,還想要駕駛快感和樂趣?Sport和Sport+模式可以滿足你。切換駕駛模式,深踩油門,發動機會立刻提高轉速、發出嘶吼,變速箱也會連降5擋做好配合。在Sport+模式下的發動機轉速可以輕鬆到達6000rpm,此刻這臺C 260L和老款C 200L 的加速感受已經不相上下了,只是老款車型的轉速要稍低些,顯得更從容些。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新款車型的底盤依舊富有質感,懸架初段就比較舒適,日常在路上駕駛,遇到小顛簸基本可以從容地通過。但遇到高一點的減速帶時就要刻意地放慢一些速度,不然通過時的顛簸還是會讓懸架的反饋略顯生硬,坐在車內也能有比較明顯的體感。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新款車型同樣配備可變轉向比轉向系統,轉向手感很不錯。低速時轉向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虛位也較小,使得車頭的響應很快,操控性能得以保證。

隔音方面,新款C級整體做得都比較不錯,除了急加速時的發動機嘶吼之外,其餘的風噪、胎噪都很小,行駛時車廂內有一定的隔離感,符合產品本身的級別定位。

●內在細節的改變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相比動力總成的改變,外觀方面的變化就很小了,新款車型依舊分為立標版和運動版車型,本次試駕的立標版車型在前臉下方進氣格柵的造型上有了些許改變,左右貫通的黑色下中網使得車頭更顯寬大。此外,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也得到了保留。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實拍車型選裝了幾何多光束LED大燈(MULTIBEAM LED),燈組內部結構更帥氣,照射效果和角度都相對更優秀,選裝價格為11000元。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車身側面線條和老款沒區別,長前懸短後懸的設計使得整車更具氣場。2019款 C 260 L 4MATIC採用18英寸多條輻雙色鋁合金輪圈,搭配尺寸為225/45 R18(前輪)和245/40 R18(後輪)的韓泰萬途仕 Ventus S1 evo2輪胎,主打操控,在幹/溼路面均有良好的表現。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新款C級尾燈的輪廓和老款相同,但內部結構有了改變。“C”型示寬燈很有辨識度,也和C級這個名字相配。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新款C級的內飾變化主要集中在方向盤、儀表盤和中控大屏上,方向盤換成新樣式,上面的觸摸式按鍵顯檔次又有科技感;中控屏的尺寸更大,屏佔比也更大,視覺效果較老款更好。值得一提的是,新款C級只有在立標版車型上保留了中控臺上面的鐘表,運動版車型上取消了這一設計。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新款車型的儀表盤外圍依舊是炮筒式設計,但內部卻採用了12.3英寸的全液晶顯示屏。全液晶儀表盤有三種顯示風格,界面設計美觀,顯示的信息也很豐富。這套全液晶儀表盤在2019款 C 260 L 4MATIC上面是標配,其餘的低配車型則需要選裝,價格為4900元。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更大的屏佔比帶來的是科技感的提升,現在看,老款車型中控屏的寬邊框已經有了些許年代感。新款奔馳C級的車機支持CarPlay、CarLife、導航、語音控制等多種功能,在2019款 C 260 L 4MATIC上還配備了自動泊車系統,可通過中控大屏進行監控和操作。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過,這塊屏幕仍舊不支持觸控,還是需要通過中央扶手箱前方的觸摸板進行操控,這塊觸摸板也採用全新的設計,更加扁平化。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中控臺下方是儲物格和杯架,這臺試駕車配備了無線充電功能,還帶有USB接口,方便日常充電。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試駕車選裝了Burmester柏林之聲音響,選裝價格6700元。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新款C級的座椅依舊保持了舒適的屬性,座椅有一定包裹性,在舒適和運動方面做了權衡。座椅支持前後、靠背、高低、腿託和腰部支撐等多項調節,其中主駕駛為電動調節腿託,副駕駛為手動調節,前排座椅帶有加熱功能。試駕車還選裝了電動座椅記憶,不用擔心座椅移動導致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坐姿。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後排座椅柔軟度不錯,只是座墊長度不算特別長,會稍稍欠缺一些對大腿的承託性。試駕車選裝了後排座椅加熱,為後排乘客提供更多舒適。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後排中央扶手帶隱藏彈出式杯架,且扶手打開後可提供一個儲物格,深度不大,可以存放小錢包之類的物件。

新款奔馳C級標配後排出風口和後排USB接口,後排獨立空調在2019款 C 260 L 4MATIC上是標配,但在某些車型配置上是需要選裝的。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實際體驗來看,身高180cm的體驗者進入前排,座椅調至最低後頭部空間大約在4指左右;保持前排座椅不動來到後排,此時腿部空間可以達到兩拳,總的來說,新款奔馳C級長軸距版的乘坐空間仍舊足夠寬敞,這也是國內消費者十分看重的事情。

●總結

不買寶馬奧迪卻選擇這臺立標大奔馳,我告訴你理由!


用1.5T發動機+48V弱混,無疑是奔馳走的大膽的一步。作為奔馳C級史上排量最小的發動機,它有能力完成替代原先C 200的任務,只是如今的C 260和早年間人們印象中的C 260還是有一定的出入。所以在消費者角度來看,還需要一點接受的時間。

從奔馳C級改款的舉措能看出,即便是豪華中型車市場,大家在排量這件事上也都難免要走“節衣縮食”這一步,或許未來,弱混會逐漸增加市場份額,我們可能真的要準備和“大排量”說再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