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除此之外,馬肉也被食用。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後世的耕牛一樣,不得隨意宰殺。士卒要想食用,只能等馬匹老病而死或傷殘不能騎乘。而當時的戍卒們也是能吃到狗肉的。但是狗因被廣泛用作警戒之用,所以也不可隨便宰殺。可能最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西北地區的漢軍幾乎很少食用豬肉。這與當地的畜牧業有關,邊地放牧馬牛羊是常態,養豬很少見。除了肉之外,還有各種下水可供食用,漢簡中有很多相關的簡文。比如“取脾直四斛”,“胃八斤直廿四”,“腸一直廿七”,“肝一直卌二”,“胃腎十二斤直卌八”,“肺六十”等。現代人吃豬頭肉,當時人吃牛頭肉,有“牛頭直百八十”的記載。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除此之外,馬肉也被食用。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後世的耕牛一樣,不得隨意宰殺。士卒要想食用,只能等馬匹老病而死或傷殘不能騎乘。而當時的戍卒們也是能吃到狗肉的。但是狗因被廣泛用作警戒之用,所以也不可隨便宰殺。可能最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西北地區的漢軍幾乎很少食用豬肉。這與當地的畜牧業有關,邊地放牧馬牛羊是常態,養豬很少見。除了肉之外,還有各種下水可供食用,漢簡中有很多相關的簡文。比如“取脾直四斛”,“胃八斤直廿四”,“腸一直廿七”,“肝一直卌二”,“胃腎十二斤直卌八”,“肺六十”等。現代人吃豬頭肉,當時人吃牛頭肉,有“牛頭直百八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戍卒的肉食,主要依靠自行養殖、漁獵、購買等方式獲得。哨所中有專人負責“治羊圈”,推測可知當時可以養羊,同時還有養雞的記載。肩水金關遺址的發掘報告顯示,當時的遺址內“有成排的馬、牛廄,豬、羊、雞圈等十餘處”,可與簡文互相佐證。當時的西北地區,還有大量野馬、野駱駝、野羊存在,自然就成了戍卒打牙祭的首選目標。比如漢簡中就有“鹿脯”、“野羊脯”等記載,而馬圈灣也出土過“黃羊夾”。事實上,當時的戍卒打獵的行為是如此普遍,以至於酒泉太守專門發佈命令,“毋令卒得擅道用弩射禽獸”。而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大量漁網、網墜、織網梭,也足以證明當時捕魚活動的興盛。最後一類途徑是購買,可能由國家支付,比如有“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的記載。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除此之外,馬肉也被食用。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後世的耕牛一樣,不得隨意宰殺。士卒要想食用,只能等馬匹老病而死或傷殘不能騎乘。而當時的戍卒們也是能吃到狗肉的。但是狗因被廣泛用作警戒之用,所以也不可隨便宰殺。可能最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西北地區的漢軍幾乎很少食用豬肉。這與當地的畜牧業有關,邊地放牧馬牛羊是常態,養豬很少見。除了肉之外,還有各種下水可供食用,漢簡中有很多相關的簡文。比如“取脾直四斛”,“胃八斤直廿四”,“腸一直廿七”,“肝一直卌二”,“胃腎十二斤直卌八”,“肺六十”等。現代人吃豬頭肉,當時人吃牛頭肉,有“牛頭直百八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戍卒的肉食,主要依靠自行養殖、漁獵、購買等方式獲得。哨所中有專人負責“治羊圈”,推測可知當時可以養羊,同時還有養雞的記載。肩水金關遺址的發掘報告顯示,當時的遺址內“有成排的馬、牛廄,豬、羊、雞圈等十餘處”,可與簡文互相佐證。當時的西北地區,還有大量野馬、野駱駝、野羊存在,自然就成了戍卒打牙祭的首選目標。比如漢簡中就有“鹿脯”、“野羊脯”等記載,而馬圈灣也出土過“黃羊夾”。事實上,當時的戍卒打獵的行為是如此普遍,以至於酒泉太守專門發佈命令,“毋令卒得擅道用弩射禽獸”。而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大量漁網、網墜、織網梭,也足以證明當時捕魚活動的興盛。最後一類途徑是購買,可能由國家支付,比如有“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獻祭。獻祭三牲給神靈,是羅馬軍隊的一項古老傳統。而獻祭之後,豬牛羊肉就歸士兵食用,是羅馬士兵獲取新鮮肉食的重要途徑。公元70年,在攻克耶路撒冷之後,羅馬人舉行了盛大的獻祭儀式。大量的牛被屠宰,在儀式結束後就入了士兵們的腹中。一份文獻顯示,駐紮在杜拉·猶若普斯的羅馬軍隊,在九個月時間內,舉行了24次獻祭儀式,有大量牛被屠宰。至於這是他們真的敬奉神靈,還是為了打牙祭,就不得而知了。如同羅馬人要靠獻祭來打牙祭一樣,漢代戍卒也要靠社稷、臘等節日祭祀活動來獲取肉食。比如“十二月臘肉直石二斗”,“吏卒所受臘肉斤兩人”。甚至因罪戍邊的“馳刑徒”也會分到肉,“見吏馳刑臘用肉致斤”。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除此之外,馬肉也被食用。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後世的耕牛一樣,不得隨意宰殺。士卒要想食用,只能等馬匹老病而死或傷殘不能騎乘。而當時的戍卒們也是能吃到狗肉的。但是狗因被廣泛用作警戒之用,所以也不可隨便宰殺。可能最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西北地區的漢軍幾乎很少食用豬肉。這與當地的畜牧業有關,邊地放牧馬牛羊是常態,養豬很少見。除了肉之外,還有各種下水可供食用,漢簡中有很多相關的簡文。比如“取脾直四斛”,“胃八斤直廿四”,“腸一直廿七”,“肝一直卌二”,“胃腎十二斤直卌八”,“肺六十”等。現代人吃豬頭肉,當時人吃牛頭肉,有“牛頭直百八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戍卒的肉食,主要依靠自行養殖、漁獵、購買等方式獲得。哨所中有專人負責“治羊圈”,推測可知當時可以養羊,同時還有養雞的記載。肩水金關遺址的發掘報告顯示,當時的遺址內“有成排的馬、牛廄,豬、羊、雞圈等十餘處”,可與簡文互相佐證。當時的西北地區,還有大量野馬、野駱駝、野羊存在,自然就成了戍卒打牙祭的首選目標。比如漢簡中就有“鹿脯”、“野羊脯”等記載,而馬圈灣也出土過“黃羊夾”。事實上,當時的戍卒打獵的行為是如此普遍,以至於酒泉太守專門發佈命令,“毋令卒得擅道用弩射禽獸”。而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大量漁網、網墜、織網梭,也足以證明當時捕魚活動的興盛。最後一類途徑是購買,可能由國家支付,比如有“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獻祭。獻祭三牲給神靈,是羅馬軍隊的一項古老傳統。而獻祭之後,豬牛羊肉就歸士兵食用,是羅馬士兵獲取新鮮肉食的重要途徑。公元70年,在攻克耶路撒冷之後,羅馬人舉行了盛大的獻祭儀式。大量的牛被屠宰,在儀式結束後就入了士兵們的腹中。一份文獻顯示,駐紮在杜拉·猶若普斯的羅馬軍隊,在九個月時間內,舉行了24次獻祭儀式,有大量牛被屠宰。至於這是他們真的敬奉神靈,還是為了打牙祭,就不得而知了。如同羅馬人要靠獻祭來打牙祭一樣,漢代戍卒也要靠社稷、臘等節日祭祀活動來獲取肉食。比如“十二月臘肉直石二斗”,“吏卒所受臘肉斤兩人”。甚至因罪戍邊的“馳刑徒”也會分到肉,“見吏馳刑臘用肉致斤”。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蔬菜水果。在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蔬菜並不是很重要,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羅馬人的蔬菜來源主要是豆類,包括小扁豆、豌豆等。另外像大蒜之類的調味品也被食用。羅馬人還食用奶酪,由牛奶或羊奶製成,一般由士兵自己製作。因為奶酪重量輕,所以利於運輸,且便於保存,所以是羅馬士兵重要的營養來源。地中海地區自古以來即以橄欖油而知名,自然也在羅馬士兵的食譜中。水果富含大量維生素和糖分,即可生吃,也可晒乾貯藏,尤其後者,極為便利。但水果不在當時羅馬軍團的常規供應單上,士兵想吃的話,只能自行購買。漢代戍卒的蔬菜來源主要包括蔥,韭菜,蕪菁(蘿蔔),大薺(薺菜),葵菜(冬寒菜)。蔬菜可自行種植,比如一項條令規定,哨所內的菜園要種植“韭三畦,葵七畦,蔥二畦”。這是最低規定,多多益善,“其故多過條者勿減”。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除此之外,馬肉也被食用。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後世的耕牛一樣,不得隨意宰殺。士卒要想食用,只能等馬匹老病而死或傷殘不能騎乘。而當時的戍卒們也是能吃到狗肉的。但是狗因被廣泛用作警戒之用,所以也不可隨便宰殺。可能最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西北地區的漢軍幾乎很少食用豬肉。這與當地的畜牧業有關,邊地放牧馬牛羊是常態,養豬很少見。除了肉之外,還有各種下水可供食用,漢簡中有很多相關的簡文。比如“取脾直四斛”,“胃八斤直廿四”,“腸一直廿七”,“肝一直卌二”,“胃腎十二斤直卌八”,“肺六十”等。現代人吃豬頭肉,當時人吃牛頭肉,有“牛頭直百八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戍卒的肉食,主要依靠自行養殖、漁獵、購買等方式獲得。哨所中有專人負責“治羊圈”,推測可知當時可以養羊,同時還有養雞的記載。肩水金關遺址的發掘報告顯示,當時的遺址內“有成排的馬、牛廄,豬、羊、雞圈等十餘處”,可與簡文互相佐證。當時的西北地區,還有大量野馬、野駱駝、野羊存在,自然就成了戍卒打牙祭的首選目標。比如漢簡中就有“鹿脯”、“野羊脯”等記載,而馬圈灣也出土過“黃羊夾”。事實上,當時的戍卒打獵的行為是如此普遍,以至於酒泉太守專門發佈命令,“毋令卒得擅道用弩射禽獸”。而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大量漁網、網墜、織網梭,也足以證明當時捕魚活動的興盛。最後一類途徑是購買,可能由國家支付,比如有“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獻祭。獻祭三牲給神靈,是羅馬軍隊的一項古老傳統。而獻祭之後,豬牛羊肉就歸士兵食用,是羅馬士兵獲取新鮮肉食的重要途徑。公元70年,在攻克耶路撒冷之後,羅馬人舉行了盛大的獻祭儀式。大量的牛被屠宰,在儀式結束後就入了士兵們的腹中。一份文獻顯示,駐紮在杜拉·猶若普斯的羅馬軍隊,在九個月時間內,舉行了24次獻祭儀式,有大量牛被屠宰。至於這是他們真的敬奉神靈,還是為了打牙祭,就不得而知了。如同羅馬人要靠獻祭來打牙祭一樣,漢代戍卒也要靠社稷、臘等節日祭祀活動來獲取肉食。比如“十二月臘肉直石二斗”,“吏卒所受臘肉斤兩人”。甚至因罪戍邊的“馳刑徒”也會分到肉,“見吏馳刑臘用肉致斤”。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蔬菜水果。在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蔬菜並不是很重要,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羅馬人的蔬菜來源主要是豆類,包括小扁豆、豌豆等。另外像大蒜之類的調味品也被食用。羅馬人還食用奶酪,由牛奶或羊奶製成,一般由士兵自己製作。因為奶酪重量輕,所以利於運輸,且便於保存,所以是羅馬士兵重要的營養來源。地中海地區自古以來即以橄欖油而知名,自然也在羅馬士兵的食譜中。水果富含大量維生素和糖分,即可生吃,也可晒乾貯藏,尤其後者,極為便利。但水果不在當時羅馬軍團的常規供應單上,士兵想吃的話,只能自行購買。漢代戍卒的蔬菜來源主要包括蔥,韭菜,蕪菁(蘿蔔),大薺(薺菜),葵菜(冬寒菜)。蔬菜可自行種植,比如一項條令規定,哨所內的菜園要種植“韭三畦,葵七畦,蔥二畦”。這是最低規定,多多益善,“其故多過條者勿減”。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鹽能提供人體必須的礦物質,是羅馬士兵最常規的食用物。鹽還可醫用,可用來烘焙麵包。漢人也早認識到鹽的重要性,所謂“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漢代戍卒每月食鹽量約為360毫升,遠高於現代的健康標準。但考慮到當時鹽的精製程度,實際鹽分攝入量應該要少得多。除了食鹽之外,漢代戍卒還有其他調味品可用,如姜、芥末、豆豉、豆醬、醯(醋)等。酒類。如同中世紀一樣,羅馬士兵幾乎把酒當水來喝。在與安條克三世的作戰中,運送到羅馬軍隊中的葡萄酒的數量是如此之多,以至於需要很多艘貨船運送。由於沿途耽擱,羅馬駐軍的當地人被迫提供5000桶酒來替代。羅馬士兵最重要的飲品是酸酒或醋,因為含有預防壞血病的成分,成為羅馬士兵的標配物品。喝法如同中世紀,摻水喝。另外駐紮在北方邊境的軍團也喝啤酒。

"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編者按:兩漢與羅馬為古典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網絡上也有很多關於漢羅之間的隔空對戰。本文試圖對兩國士兵的伙食情況做一對比。由於史料所限,漢代的資料主要依據出土的漢簡。由於漢簡記載的多是西北地區戍卒(邊防部隊)的生活,所以並不能完全對標羅馬軍團士兵(一線野戰部隊),所以只能做一大概比照,望讀者留意。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主糧。穀物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飲食來源,約佔羅馬軍團士兵口糧的六七成。一個羅馬軍團士兵,每月可獲得約35升穀物,平均每天1.1升,約合1.6斤。公元前三世紀後,穀物一般專指小麥,而之前用作口糧的大麥則被用來喂牲口。事實上,當時的羅馬人是如此鄙視大麥,以至於軍隊中的一條處罰措施就是把士兵的口糧由小麥換成大麥。比如公元前34年,一支羅馬部隊因為在薩爾馬提亞的潰逃,而被罰吃一個夏天的大麥。當然,如果糧食短缺,大麥又會成為救命稻草。凱撒被龐培切斷交通線之後,就被迫讓自己的部隊吃大麥。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時期,一名戍卒平均每月可獲得約50斤穀物,平均每天約合1.5--1.6斤。漢代士卒的口糧主要包括粟、麥和穈。漢代的粟種類很多,是漢代最主要的口糧。包括粱粟、黍粟、白粟、青粟等,粟脫殼後即是小米。麥包括小麥、大麥和穬麥(青稞),前兩者在破城子遺址和馬圈灣遺址中都有大量發現,而穬麥(青稞)則廣泛種植於酒泉、敦煌等地,是漢代西北屯戍區戍卒的主要口糧之一。穈,就是糜子,現在俗稱黃米或黃小米。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類。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肉類極其豐富,種類繁多。先說牛肉。牛骨幾乎出現在所有羅馬軍事遺址中,且數量最多,這可以佐證羅馬士兵對牛肉的食用情況。他們一般做牛肉湯,或者烤牛肉,或者用來燉菜,還可以醃製。史籍中也有大量關於食用牛的記載。比如公元前107年,在前往卡帕薩的路上,莫里斯的羅馬軍隊就捕獲了很多牛,以作軍食。小卡圖在利比亞作戰時,有大量牛群隨軍隊行動。牛等牲畜也是羅馬軍隊戰利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凱撒在征服高盧時就捕獲大量的牲畜。170年,奎迪人與羅馬人達成投降協議,其中一條就是前者要把大量的牛馬交給羅馬人。而豬肉是羅馬人重要的肉食來源,尤其是醃豬肉,因其價格便宜、便於保存,成為羅馬軍隊中最普遍的肉類食品。除此之外,豬肉還可以製成香腸和火腿食用,或者直接煮來吃。豬油可以被用來製作餅乾。另外,羊肉等也在羅馬軍隊的食譜中,不過數量最少。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肉食也是漢代戍卒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地處邊地,當地畜牧業發達,牛羊肉被較多食用,比如“四月辛酉,買牛肉百斤治脯”。除此之外,雞肉也被廣泛食用,“凡雞九十”。另外,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當時西北地區的河湖眾多,魚也是當地駐軍的重要肉食來源。而且數量相當多,動輒“二百頭”、“五千頭”、“幾千頭”。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除此之外,馬肉也被食用。但是馬匹在當時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如同後世的耕牛一樣,不得隨意宰殺。士卒要想食用,只能等馬匹老病而死或傷殘不能騎乘。而當時的戍卒們也是能吃到狗肉的。但是狗因被廣泛用作警戒之用,所以也不可隨便宰殺。可能最人感到意外的,就是西北地區的漢軍幾乎很少食用豬肉。這與當地的畜牧業有關,邊地放牧馬牛羊是常態,養豬很少見。除了肉之外,還有各種下水可供食用,漢簡中有很多相關的簡文。比如“取脾直四斛”,“胃八斤直廿四”,“腸一直廿七”,“肝一直卌二”,“胃腎十二斤直卌八”,“肺六十”等。現代人吃豬頭肉,當時人吃牛頭肉,有“牛頭直百八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西漢戍卒的肉食,主要依靠自行養殖、漁獵、購買等方式獲得。哨所中有專人負責“治羊圈”,推測可知當時可以養羊,同時還有養雞的記載。肩水金關遺址的發掘報告顯示,當時的遺址內“有成排的馬、牛廄,豬、羊、雞圈等十餘處”,可與簡文互相佐證。當時的西北地區,還有大量野馬、野駱駝、野羊存在,自然就成了戍卒打牙祭的首選目標。比如漢簡中就有“鹿脯”、“野羊脯”等記載,而馬圈灣也出土過“黃羊夾”。事實上,當時的戍卒打獵的行為是如此普遍,以至於酒泉太守專門發佈命令,“毋令卒得擅道用弩射禽獸”。而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大量漁網、網墜、織網梭,也足以證明當時捕魚活動的興盛。最後一類途徑是購買,可能由國家支付,比如有“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的記載。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獻祭。獻祭三牲給神靈,是羅馬軍隊的一項古老傳統。而獻祭之後,豬牛羊肉就歸士兵食用,是羅馬士兵獲取新鮮肉食的重要途徑。公元70年,在攻克耶路撒冷之後,羅馬人舉行了盛大的獻祭儀式。大量的牛被屠宰,在儀式結束後就入了士兵們的腹中。一份文獻顯示,駐紮在杜拉·猶若普斯的羅馬軍隊,在九個月時間內,舉行了24次獻祭儀式,有大量牛被屠宰。至於這是他們真的敬奉神靈,還是為了打牙祭,就不得而知了。如同羅馬人要靠獻祭來打牙祭一樣,漢代戍卒也要靠社稷、臘等節日祭祀活動來獲取肉食。比如“十二月臘肉直石二斗”,“吏卒所受臘肉斤兩人”。甚至因罪戍邊的“馳刑徒”也會分到肉,“見吏馳刑臘用肉致斤”。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蔬菜水果。在羅馬軍團士兵的食譜中,蔬菜並不是很重要,但也是必不可少的。羅馬人的蔬菜來源主要是豆類,包括小扁豆、豌豆等。另外像大蒜之類的調味品也被食用。羅馬人還食用奶酪,由牛奶或羊奶製成,一般由士兵自己製作。因為奶酪重量輕,所以利於運輸,且便於保存,所以是羅馬士兵重要的營養來源。地中海地區自古以來即以橄欖油而知名,自然也在羅馬士兵的食譜中。水果富含大量維生素和糖分,即可生吃,也可晒乾貯藏,尤其後者,極為便利。但水果不在當時羅馬軍團的常規供應單上,士兵想吃的話,只能自行購買。漢代戍卒的蔬菜來源主要包括蔥,韭菜,蕪菁(蘿蔔),大薺(薺菜),葵菜(冬寒菜)。蔬菜可自行種植,比如一項條令規定,哨所內的菜園要種植“韭三畦,葵七畦,蔥二畦”。這是最低規定,多多益善,“其故多過條者勿減”。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鹽能提供人體必須的礦物質,是羅馬士兵最常規的食用物。鹽還可醫用,可用來烘焙麵包。漢人也早認識到鹽的重要性,所謂“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漢代戍卒每月食鹽量約為360毫升,遠高於現代的健康標準。但考慮到當時鹽的精製程度,實際鹽分攝入量應該要少得多。除了食鹽之外,漢代戍卒還有其他調味品可用,如姜、芥末、豆豉、豆醬、醯(醋)等。酒類。如同中世紀一樣,羅馬士兵幾乎把酒當水來喝。在與安條克三世的作戰中,運送到羅馬軍隊中的葡萄酒的數量是如此之多,以至於需要很多艘貨船運送。由於沿途耽擱,羅馬駐軍的當地人被迫提供5000桶酒來替代。羅馬士兵最重要的飲品是酸酒或醋,因為含有預防壞血病的成分,成為羅馬士兵的標配物品。喝法如同中世紀,摻水喝。另外駐紮在北方邊境的軍團也喝啤酒。

有肉還有酒,沒事還能打野味,漢代士兵與羅馬士兵誰的伙食好?

漢代社會飲酒之風頗盛,上至貴族,下至平民,宴飲之時都少不了酒。出土的漢簡中有大量戍卒飲酒的記錄,比如幾個戍卒“四人同飲”;或者到別的哨所聚會,“私去署之它亭聚會奉飲”,可與漢代飲酒風氣相呼應。事實上,與現在一樣,喝酒誤事的也不在少數。比如一位邊吏“坐勞邊使者過郡飲適鹽卌石輸官”,因為工作時喝酒,被巡視組抓包,被罰向政府繳納四十石鹽。與現在一樣,當時邊郡請客吃飯,也會說一些客套話,比如“伏地再拜伏地請具酒少酒少且具拜”等。其中的“具酒少”,就相當於現在的“略備薄酒”。酒的來源主要分為購買與自釀兩種,其中最主要的是自釀。漢簡中有大量帶有“麴”的簡文,“麴”通曲,即酒麴,是釀酒的原料。比如“出麴三石,以治酒之釀”,“凡酒廿,其二石受縣,十八石置所自治酒”等,可以佐證戍卒們是不缺酒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超重裝輕騎兵,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