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白居易見多識廣,江南的很多城市他都走過。但是在他看來,在江南所有的城市裡面,杭州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最值得他懷念的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寺月中的桂子。山寺就是杭州西湖畔非常美麗的靈隱寺,靈隱寺中種有大量的桂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飄香,香氣宜人。還有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在亭子上可以臥看錢塘大潮,這也是白居易認為最令他懷念的一個美景。所以他才發出“何日更重遊”的讚歎。

其實不僅僅是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杭州這座城市都是一座富庶的,美麗的“天堂之都”。我們古人說的“上有天長,下有蘇杭”,也是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讚譽。所以杭州美麗的西子湖,氣勢磅礴的錢塘潮就成了杭州城市的一個標誌。令很多人對這座城市流連忘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座城市都是以山水取勝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這座城市還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古城,在絲路交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起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

"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白居易見多識廣,江南的很多城市他都走過。但是在他看來,在江南所有的城市裡面,杭州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最值得他懷念的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寺月中的桂子。山寺就是杭州西湖畔非常美麗的靈隱寺,靈隱寺中種有大量的桂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飄香,香氣宜人。還有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在亭子上可以臥看錢塘大潮,這也是白居易認為最令他懷念的一個美景。所以他才發出“何日更重遊”的讚歎。

其實不僅僅是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杭州這座城市都是一座富庶的,美麗的“天堂之都”。我們古人說的“上有天長,下有蘇杭”,也是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讚譽。所以杭州美麗的西子湖,氣勢磅礴的錢塘潮就成了杭州城市的一個標誌。令很多人對這座城市流連忘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座城市都是以山水取勝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這座城市還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古城,在絲路交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起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杭州從地理位置上位於杭州灣的深處,錢塘江的下游,又是大運河的南端,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而錢塘江對這座城市來講尤其重要。古代的錢塘江是一條桀驁不馴的大江,杭州當地的老百姓在古代的時候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羅剎江。“羅剎”這個詞本來是外來語,是隨著印度佛教進入中國的一個詞語。“羅剎”在印度佛教中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在杭州老百姓的印象中錢塘江好像就是當地的惡鬼,怪物。在古代的錢塘江水流很急,水量很大,水面也很寬,經常在當地氾濫成災。當時古代的時候錢塘江兩邊的海塘修築的又不是特別堅固,所以海水經常漫過海塘,吞噬掉萬頃良田,來不及跑的老百姓和一些牲畜也會被錢塘江的潮水沖走。所以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當年曾經親眼見證過錢塘江潮的唐末五代的詩人羅隱這樣形容道“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錢塘江潮》羅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錢塘江的凶險和錢塘潮的氣魄。但是即使這樣,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沒有放棄面向大海,勇於弄潮的這樣一種勇氣。所以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杭州的蕭山區這個地方考古發掘的時候發掘出土了一艘獨木舟,這艘獨木舟距今大概七八千年以前。也就是說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許已經開始駕著獨木舟在杭州灣,在錢塘江開始弄潮了。

不過由於錢塘江的凶險,所以長期以來包括像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的那個時候,杭州這個城市對外的海上貿易並沒有開展起來。直到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才把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進行了進一步開發,把杭州灣開闢成為對外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通道。這個人的名字歷史上是有記載的,他叫做錢鏐。

"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白居易見多識廣,江南的很多城市他都走過。但是在他看來,在江南所有的城市裡面,杭州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最值得他懷念的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寺月中的桂子。山寺就是杭州西湖畔非常美麗的靈隱寺,靈隱寺中種有大量的桂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飄香,香氣宜人。還有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在亭子上可以臥看錢塘大潮,這也是白居易認為最令他懷念的一個美景。所以他才發出“何日更重遊”的讚歎。

其實不僅僅是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杭州這座城市都是一座富庶的,美麗的“天堂之都”。我們古人說的“上有天長,下有蘇杭”,也是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讚譽。所以杭州美麗的西子湖,氣勢磅礴的錢塘潮就成了杭州城市的一個標誌。令很多人對這座城市流連忘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座城市都是以山水取勝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這座城市還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古城,在絲路交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起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杭州從地理位置上位於杭州灣的深處,錢塘江的下游,又是大運河的南端,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而錢塘江對這座城市來講尤其重要。古代的錢塘江是一條桀驁不馴的大江,杭州當地的老百姓在古代的時候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羅剎江。“羅剎”這個詞本來是外來語,是隨著印度佛教進入中國的一個詞語。“羅剎”在印度佛教中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在杭州老百姓的印象中錢塘江好像就是當地的惡鬼,怪物。在古代的錢塘江水流很急,水量很大,水面也很寬,經常在當地氾濫成災。當時古代的時候錢塘江兩邊的海塘修築的又不是特別堅固,所以海水經常漫過海塘,吞噬掉萬頃良田,來不及跑的老百姓和一些牲畜也會被錢塘江的潮水沖走。所以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當年曾經親眼見證過錢塘江潮的唐末五代的詩人羅隱這樣形容道“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錢塘江潮》羅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錢塘江的凶險和錢塘潮的氣魄。但是即使這樣,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沒有放棄面向大海,勇於弄潮的這樣一種勇氣。所以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杭州的蕭山區這個地方考古發掘的時候發掘出土了一艘獨木舟,這艘獨木舟距今大概七八千年以前。也就是說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許已經開始駕著獨木舟在杭州灣,在錢塘江開始弄潮了。

不過由於錢塘江的凶險,所以長期以來包括像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的那個時候,杭州這個城市對外的海上貿易並沒有開展起來。直到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才把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進行了進一步開發,把杭州灣開闢成為對外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通道。這個人的名字歷史上是有記載的,他叫做錢鏐。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在歷史上創造了很多傳奇故事,有些傳奇故事至今還在杭州這座城市中流傳。器重非常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圓木警枕”。說當年錢鏐這個人少年的時候也讀過書,但是任俠,仗義,所以身邊就團結了很多人。在唐末出現動盪局面的時候,他參加了軍隊。入伍之後逐漸稱為一個軍事首領,後來據割據東南,以杭州為中心的這個地區建立了一個吳越國,他就成了吳越國的第一任國君。功成名就了,自己也有一點洋洋自得了。有一次,他帶著大量的衛兵耀武揚威,將近有一萬左右的人作為護從軍隊,衣錦還裡。但是他沒有想到,走到家中一看,他的父親不在家,他不明白什麼原因,所以就讓隨從回去了。自己在在一個角落找到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說,孩子,我不願意見你。我們錢家世世代代以耕田捕魚為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你這樣身份高貴的人。今天你雖然成了一國國君,但是你看周圍四面八方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你不思勤政,不思保境,卻在這裡耀武揚威,我擔心過不了多久就會國破家亡。這段話語重心長,錢鏐聽了之後好像一盆冷水澆頭。從此之後,錢鏐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後來錢鏐為了很好的處理國事,所以就專門讓人做了一個圓木的枕頭,在枕頭兩邊墜上幾個鈴鐺。所以只要她一翻身,枕頭就滾向一邊了,同時鈴鐺也就響了,一響就爬起來處理白天沒有處理完的公務。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他去世之前。而在杭州當地的一些傳說中錢鏐這位國君就沒有睡過覺,所以把他叫做“不睡龍”。

當然,錢鏐在杭州最得民心的一個舉措還是對於錢塘江的治理。當時史書上記載,為了防止錢塘潮對老百姓造成危害,所以在錢鏐這個時期就花費了大量的功夫想方設法修築了堅固的海塘。為了開展對外的海上貿易,錢鏐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在當時錢塘江下游入海口的地方有一塊巨石突出,當地人叫做“羅剎石”,錢鏐發動當地的軍隊和老百姓想方設法把這個巨石給鑿掉了,這就有利於航海。於此同時錢鏐也根據以往的一些經驗把握住了錢塘潮的規律並且刻在了江邊的石頭上,讓航行在錢塘江和杭州灣的商人能夠了解規律避免造成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杭州就正式被開闢為一座海港。杭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名城就是從錢鏐開始的。

"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白居易見多識廣,江南的很多城市他都走過。但是在他看來,在江南所有的城市裡面,杭州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最值得他懷念的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寺月中的桂子。山寺就是杭州西湖畔非常美麗的靈隱寺,靈隱寺中種有大量的桂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飄香,香氣宜人。還有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在亭子上可以臥看錢塘大潮,這也是白居易認為最令他懷念的一個美景。所以他才發出“何日更重遊”的讚歎。

其實不僅僅是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杭州這座城市都是一座富庶的,美麗的“天堂之都”。我們古人說的“上有天長,下有蘇杭”,也是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讚譽。所以杭州美麗的西子湖,氣勢磅礴的錢塘潮就成了杭州城市的一個標誌。令很多人對這座城市流連忘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座城市都是以山水取勝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這座城市還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古城,在絲路交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起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杭州從地理位置上位於杭州灣的深處,錢塘江的下游,又是大運河的南端,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而錢塘江對這座城市來講尤其重要。古代的錢塘江是一條桀驁不馴的大江,杭州當地的老百姓在古代的時候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羅剎江。“羅剎”這個詞本來是外來語,是隨著印度佛教進入中國的一個詞語。“羅剎”在印度佛教中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在杭州老百姓的印象中錢塘江好像就是當地的惡鬼,怪物。在古代的錢塘江水流很急,水量很大,水面也很寬,經常在當地氾濫成災。當時古代的時候錢塘江兩邊的海塘修築的又不是特別堅固,所以海水經常漫過海塘,吞噬掉萬頃良田,來不及跑的老百姓和一些牲畜也會被錢塘江的潮水沖走。所以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當年曾經親眼見證過錢塘江潮的唐末五代的詩人羅隱這樣形容道“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錢塘江潮》羅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錢塘江的凶險和錢塘潮的氣魄。但是即使這樣,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沒有放棄面向大海,勇於弄潮的這樣一種勇氣。所以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杭州的蕭山區這個地方考古發掘的時候發掘出土了一艘獨木舟,這艘獨木舟距今大概七八千年以前。也就是說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許已經開始駕著獨木舟在杭州灣,在錢塘江開始弄潮了。

不過由於錢塘江的凶險,所以長期以來包括像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的那個時候,杭州這個城市對外的海上貿易並沒有開展起來。直到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才把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進行了進一步開發,把杭州灣開闢成為對外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通道。這個人的名字歷史上是有記載的,他叫做錢鏐。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在歷史上創造了很多傳奇故事,有些傳奇故事至今還在杭州這座城市中流傳。器重非常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圓木警枕”。說當年錢鏐這個人少年的時候也讀過書,但是任俠,仗義,所以身邊就團結了很多人。在唐末出現動盪局面的時候,他參加了軍隊。入伍之後逐漸稱為一個軍事首領,後來據割據東南,以杭州為中心的這個地區建立了一個吳越國,他就成了吳越國的第一任國君。功成名就了,自己也有一點洋洋自得了。有一次,他帶著大量的衛兵耀武揚威,將近有一萬左右的人作為護從軍隊,衣錦還裡。但是他沒有想到,走到家中一看,他的父親不在家,他不明白什麼原因,所以就讓隨從回去了。自己在在一個角落找到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說,孩子,我不願意見你。我們錢家世世代代以耕田捕魚為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你這樣身份高貴的人。今天你雖然成了一國國君,但是你看周圍四面八方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你不思勤政,不思保境,卻在這裡耀武揚威,我擔心過不了多久就會國破家亡。這段話語重心長,錢鏐聽了之後好像一盆冷水澆頭。從此之後,錢鏐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後來錢鏐為了很好的處理國事,所以就專門讓人做了一個圓木的枕頭,在枕頭兩邊墜上幾個鈴鐺。所以只要她一翻身,枕頭就滾向一邊了,同時鈴鐺也就響了,一響就爬起來處理白天沒有處理完的公務。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他去世之前。而在杭州當地的一些傳說中錢鏐這位國君就沒有睡過覺,所以把他叫做“不睡龍”。

當然,錢鏐在杭州最得民心的一個舉措還是對於錢塘江的治理。當時史書上記載,為了防止錢塘潮對老百姓造成危害,所以在錢鏐這個時期就花費了大量的功夫想方設法修築了堅固的海塘。為了開展對外的海上貿易,錢鏐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在當時錢塘江下游入海口的地方有一塊巨石突出,當地人叫做“羅剎石”,錢鏐發動當地的軍隊和老百姓想方設法把這個巨石給鑿掉了,這就有利於航海。於此同時錢鏐也根據以往的一些經驗把握住了錢塘潮的規律並且刻在了江邊的石頭上,讓航行在錢塘江和杭州灣的商人能夠了解規律避免造成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杭州就正式被開闢為一座海港。杭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名城就是從錢鏐開始的。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有一個孫子叫做錢俶,他是吳越國的第五代國君也是最後一個國君。錢俶這個人從小的時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喜歡讀詩書。他遠從杭州沿著大運河到了北宋的都城開封,去向當時北宋的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敬獻厚禮去了。祖訓和家訓歷史上記載非常多,甚至他的家訓還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涉及到怎麼治理國家,怎麼保證家族的延續,個人怎麼修身養性等等。總結起來有三句話很重要,叫做“善事中國”,“中國”在當時指的是中原地區。第二句是“保境安民”,第三句話是“耕讀傳家”。錢鏐告誡他的子孫說我們建立吳越國只是替中原王朝來守衛邊土,所以一定要保證與中原王朝的密切聯繫,這個觀念與一般割據王朝的國君觀念是不一樣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錢俶和他的錢氏子孫把這個家訓很好地繼承了下來。

見到宋太祖趙匡胤,錢俶帶的寶物是一個鑲嵌著犀牛角的一個皮革製成的寶帶。這個犀帶非常珍貴,但是他沒有想到宋太祖趙匡胤拿到這個犀帶之後看看說這個犀帶很好,但是你知道嗎?我也有三條“寶帶”,沒想到趙匡胤卻說出來了開封城的三條運河,汴河,五丈河,惠民河。錢俶沒有想到趙匡胤不重寶物而重民生,把三條運河比作自己的寶帶,錢俶就心生了對趙匡胤的敬佩。

錢俶的這個犀帶也是不簡單。我們知道在當時中國是沒有犀牛的,犀牛主要產在熱帶的地區。比如史書上記載像古代的印度,還有斯里蘭卡這些地方有大量的犀牛。海上絲綢之路開闢之後,從漢朝開始,這些區域的犀牛角就作為重要的一些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商品進入到中國。錢俶能夠用犀牛角裝飾這個寶帶,說明當時的吳越國應該與東南亞,南亞這些國家保持了密切的海上交往的關係。而且有史料記載當時的錢俶每年都向中原王朝進獻象牙,香料這樣的東西,總共進獻的香料能夠達到一百萬斤之多。可見當時杭州交易的香料的數量更大。在這次見面兩年之後,公元978年,錢俶放棄了抵抗把吳越國和平地交給了北宋王朝,帶領自己的整個家族從杭州來到了開封。錢俶是顧全大局的,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所以在歷史上才留下了這樣一段佳話。

"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白居易見多識廣,江南的很多城市他都走過。但是在他看來,在江南所有的城市裡面,杭州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最值得他懷念的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寺月中的桂子。山寺就是杭州西湖畔非常美麗的靈隱寺,靈隱寺中種有大量的桂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飄香,香氣宜人。還有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在亭子上可以臥看錢塘大潮,這也是白居易認為最令他懷念的一個美景。所以他才發出“何日更重遊”的讚歎。

其實不僅僅是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杭州這座城市都是一座富庶的,美麗的“天堂之都”。我們古人說的“上有天長,下有蘇杭”,也是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讚譽。所以杭州美麗的西子湖,氣勢磅礴的錢塘潮就成了杭州城市的一個標誌。令很多人對這座城市流連忘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座城市都是以山水取勝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這座城市還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古城,在絲路交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起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杭州從地理位置上位於杭州灣的深處,錢塘江的下游,又是大運河的南端,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而錢塘江對這座城市來講尤其重要。古代的錢塘江是一條桀驁不馴的大江,杭州當地的老百姓在古代的時候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羅剎江。“羅剎”這個詞本來是外來語,是隨著印度佛教進入中國的一個詞語。“羅剎”在印度佛教中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在杭州老百姓的印象中錢塘江好像就是當地的惡鬼,怪物。在古代的錢塘江水流很急,水量很大,水面也很寬,經常在當地氾濫成災。當時古代的時候錢塘江兩邊的海塘修築的又不是特別堅固,所以海水經常漫過海塘,吞噬掉萬頃良田,來不及跑的老百姓和一些牲畜也會被錢塘江的潮水沖走。所以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當年曾經親眼見證過錢塘江潮的唐末五代的詩人羅隱這樣形容道“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錢塘江潮》羅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錢塘江的凶險和錢塘潮的氣魄。但是即使這樣,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沒有放棄面向大海,勇於弄潮的這樣一種勇氣。所以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杭州的蕭山區這個地方考古發掘的時候發掘出土了一艘獨木舟,這艘獨木舟距今大概七八千年以前。也就是說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許已經開始駕著獨木舟在杭州灣,在錢塘江開始弄潮了。

不過由於錢塘江的凶險,所以長期以來包括像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的那個時候,杭州這個城市對外的海上貿易並沒有開展起來。直到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才把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進行了進一步開發,把杭州灣開闢成為對外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通道。這個人的名字歷史上是有記載的,他叫做錢鏐。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在歷史上創造了很多傳奇故事,有些傳奇故事至今還在杭州這座城市中流傳。器重非常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圓木警枕”。說當年錢鏐這個人少年的時候也讀過書,但是任俠,仗義,所以身邊就團結了很多人。在唐末出現動盪局面的時候,他參加了軍隊。入伍之後逐漸稱為一個軍事首領,後來據割據東南,以杭州為中心的這個地區建立了一個吳越國,他就成了吳越國的第一任國君。功成名就了,自己也有一點洋洋自得了。有一次,他帶著大量的衛兵耀武揚威,將近有一萬左右的人作為護從軍隊,衣錦還裡。但是他沒有想到,走到家中一看,他的父親不在家,他不明白什麼原因,所以就讓隨從回去了。自己在在一個角落找到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說,孩子,我不願意見你。我們錢家世世代代以耕田捕魚為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你這樣身份高貴的人。今天你雖然成了一國國君,但是你看周圍四面八方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你不思勤政,不思保境,卻在這裡耀武揚威,我擔心過不了多久就會國破家亡。這段話語重心長,錢鏐聽了之後好像一盆冷水澆頭。從此之後,錢鏐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後來錢鏐為了很好的處理國事,所以就專門讓人做了一個圓木的枕頭,在枕頭兩邊墜上幾個鈴鐺。所以只要她一翻身,枕頭就滾向一邊了,同時鈴鐺也就響了,一響就爬起來處理白天沒有處理完的公務。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他去世之前。而在杭州當地的一些傳說中錢鏐這位國君就沒有睡過覺,所以把他叫做“不睡龍”。

當然,錢鏐在杭州最得民心的一個舉措還是對於錢塘江的治理。當時史書上記載,為了防止錢塘潮對老百姓造成危害,所以在錢鏐這個時期就花費了大量的功夫想方設法修築了堅固的海塘。為了開展對外的海上貿易,錢鏐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在當時錢塘江下游入海口的地方有一塊巨石突出,當地人叫做“羅剎石”,錢鏐發動當地的軍隊和老百姓想方設法把這個巨石給鑿掉了,這就有利於航海。於此同時錢鏐也根據以往的一些經驗把握住了錢塘潮的規律並且刻在了江邊的石頭上,讓航行在錢塘江和杭州灣的商人能夠了解規律避免造成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杭州就正式被開闢為一座海港。杭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名城就是從錢鏐開始的。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有一個孫子叫做錢俶,他是吳越國的第五代國君也是最後一個國君。錢俶這個人從小的時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喜歡讀詩書。他遠從杭州沿著大運河到了北宋的都城開封,去向當時北宋的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敬獻厚禮去了。祖訓和家訓歷史上記載非常多,甚至他的家訓還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涉及到怎麼治理國家,怎麼保證家族的延續,個人怎麼修身養性等等。總結起來有三句話很重要,叫做“善事中國”,“中國”在當時指的是中原地區。第二句是“保境安民”,第三句話是“耕讀傳家”。錢鏐告誡他的子孫說我們建立吳越國只是替中原王朝來守衛邊土,所以一定要保證與中原王朝的密切聯繫,這個觀念與一般割據王朝的國君觀念是不一樣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錢俶和他的錢氏子孫把這個家訓很好地繼承了下來。

見到宋太祖趙匡胤,錢俶帶的寶物是一個鑲嵌著犀牛角的一個皮革製成的寶帶。這個犀帶非常珍貴,但是他沒有想到宋太祖趙匡胤拿到這個犀帶之後看看說這個犀帶很好,但是你知道嗎?我也有三條“寶帶”,沒想到趙匡胤卻說出來了開封城的三條運河,汴河,五丈河,惠民河。錢俶沒有想到趙匡胤不重寶物而重民生,把三條運河比作自己的寶帶,錢俶就心生了對趙匡胤的敬佩。

錢俶的這個犀帶也是不簡單。我們知道在當時中國是沒有犀牛的,犀牛主要產在熱帶的地區。比如史書上記載像古代的印度,還有斯里蘭卡這些地方有大量的犀牛。海上絲綢之路開闢之後,從漢朝開始,這些區域的犀牛角就作為重要的一些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商品進入到中國。錢俶能夠用犀牛角裝飾這個寶帶,說明當時的吳越國應該與東南亞,南亞這些國家保持了密切的海上交往的關係。而且有史料記載當時的錢俶每年都向中原王朝進獻象牙,香料這樣的東西,總共進獻的香料能夠達到一百萬斤之多。可見當時杭州交易的香料的數量更大。在這次見面兩年之後,公元978年,錢俶放棄了抵抗把吳越國和平地交給了北宋王朝,帶領自己的整個家族從杭州來到了開封。錢俶是顧全大局的,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所以在歷史上才留下了這樣一段佳話。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根據史料的記載,當時的杭州也開展了頻繁的海上貿易的活動。我們大家熟悉的像杭州的幾座寶塔, 雷峰塔,六和塔都是那個時期建造的。特別是六和塔曾經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領航作用或者導航作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錢鏐也好,錢俶也好,在他們統治時期就保持了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它的繁榮發達的程度。歷史記載最繁榮的時候從杭州灣進入錢塘江的這些船隻能排二十多裡地,可以說明當時杭州城市的海外貿易是相當繁榮的。對於杭州這座城市而言,它也帶來了非常大的益處,所以讓杭州這座城市從不是海港變成了一座海港, 保持了七八十年的繁榮情景,才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這種說法。

有兩位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旅行家曾經來到國杭州並且留下了當時關於杭州的珍貴的記錄。一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另外一個是非洲摩洛哥的旅行家叫做伊本白圖泰。首先在這兩個人的眼裡,當時的杭州是城市富庶,百業興旺。這座城市原來就是南宋的都城,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以馬可波羅把這座城市比喻為“天城”。而在伊本白圖泰的眼裡當時的杭州城在他看來就是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最大的一座城市。他們眼裡杭州另外一個印象就是杭州當時海外貿易繁榮,外商眾多。因為到了南宋的時候,當時國土面積縮小,所以南宋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而在這個時期指南針也開始運用到海上的航行,所以與海外的交流非常頻繁。西湖在他們兩個人眼裡是服務業發達,西湖旅遊興旺。

"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經做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的刺史任上,他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地發展生產,改變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還主持西湖修建了一條長堤,後人把它叫做白堤。後來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杭州,回憶在杭州做官已經日常生活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這裡,所以就寫了《憶江南》的組詞,其中有這麼幾句話: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白居易見多識廣,江南的很多城市他都走過。但是在他看來,在江南所有的城市裡面,杭州是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最值得他懷念的一個地方,而這個地方留給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山寺月中的桂子。山寺就是杭州西湖畔非常美麗的靈隱寺,靈隱寺中種有大量的桂樹,秋天的時候桂花飄香,香氣宜人。還有就是“郡亭枕上看潮頭”,在亭子上可以臥看錢塘大潮,這也是白居易認為最令他懷念的一個美景。所以他才發出“何日更重遊”的讚歎。

其實不僅僅是白居易,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杭州這座城市都是一座富庶的,美麗的“天堂之都”。我們古人說的“上有天長,下有蘇杭”,也是對杭州這座城市的一種讚譽。所以杭州美麗的西子湖,氣勢磅礴的錢塘潮就成了杭州城市的一個標誌。令很多人對這座城市流連忘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座城市都是以山水取勝的,但是很多人不瞭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杭州這座城市還是一座海上絲綢之路的古城,在絲路交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講起這段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杭州的母親河——錢塘江。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杭州從地理位置上位於杭州灣的深處,錢塘江的下游,又是大運河的南端,所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也非常特殊,而錢塘江對這座城市來講尤其重要。古代的錢塘江是一條桀驁不馴的大江,杭州當地的老百姓在古代的時候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羅剎江。“羅剎”這個詞本來是外來語,是隨著印度佛教進入中國的一個詞語。“羅剎”在印度佛教中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在杭州老百姓的印象中錢塘江好像就是當地的惡鬼,怪物。在古代的錢塘江水流很急,水量很大,水面也很寬,經常在當地氾濫成災。當時古代的時候錢塘江兩邊的海塘修築的又不是特別堅固,所以海水經常漫過海塘,吞噬掉萬頃良田,來不及跑的老百姓和一些牲畜也會被錢塘江的潮水沖走。所以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當年曾經親眼見證過錢塘江潮的唐末五代的詩人羅隱這樣形容道“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錢塘江潮》羅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錢塘江的凶險和錢塘潮的氣魄。但是即使這樣,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沒有放棄面向大海,勇於弄潮的這樣一種勇氣。所以在21世紀初期的時候,考古工作者在杭州的蕭山區這個地方考古發掘的時候發掘出土了一艘獨木舟,這艘獨木舟距今大概七八千年以前。也就是說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杭州當地的老百姓也許已經開始駕著獨木舟在杭州灣,在錢塘江開始弄潮了。

不過由於錢塘江的凶險,所以長期以來包括像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的那個時候,杭州這個城市對外的海上貿易並沒有開展起來。直到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才把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城市進行了進一步開發,把杭州灣開闢成為對外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通道。這個人的名字歷史上是有記載的,他叫做錢鏐。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在歷史上創造了很多傳奇故事,有些傳奇故事至今還在杭州這座城市中流傳。器重非常重要的一個故事就是“圓木警枕”。說當年錢鏐這個人少年的時候也讀過書,但是任俠,仗義,所以身邊就團結了很多人。在唐末出現動盪局面的時候,他參加了軍隊。入伍之後逐漸稱為一個軍事首領,後來據割據東南,以杭州為中心的這個地區建立了一個吳越國,他就成了吳越國的第一任國君。功成名就了,自己也有一點洋洋自得了。有一次,他帶著大量的衛兵耀武揚威,將近有一萬左右的人作為護從軍隊,衣錦還裡。但是他沒有想到,走到家中一看,他的父親不在家,他不明白什麼原因,所以就讓隨從回去了。自己在在一個角落找到了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說,孩子,我不願意見你。我們錢家世世代代以耕田捕魚為生,從來沒有出現過像你這樣身份高貴的人。今天你雖然成了一國國君,但是你看周圍四面八方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你不思勤政,不思保境,卻在這裡耀武揚威,我擔心過不了多久就會國破家亡。這段話語重心長,錢鏐聽了之後好像一盆冷水澆頭。從此之後,錢鏐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後來錢鏐為了很好的處理國事,所以就專門讓人做了一個圓木的枕頭,在枕頭兩邊墜上幾個鈴鐺。所以只要她一翻身,枕頭就滾向一邊了,同時鈴鐺也就響了,一響就爬起來處理白天沒有處理完的公務。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他去世之前。而在杭州當地的一些傳說中錢鏐這位國君就沒有睡過覺,所以把他叫做“不睡龍”。

當然,錢鏐在杭州最得民心的一個舉措還是對於錢塘江的治理。當時史書上記載,為了防止錢塘潮對老百姓造成危害,所以在錢鏐這個時期就花費了大量的功夫想方設法修築了堅固的海塘。為了開展對外的海上貿易,錢鏐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在當時錢塘江下游入海口的地方有一塊巨石突出,當地人叫做“羅剎石”,錢鏐發動當地的軍隊和老百姓想方設法把這個巨石給鑿掉了,這就有利於航海。於此同時錢鏐也根據以往的一些經驗把握住了錢塘潮的規律並且刻在了江邊的石頭上,讓航行在錢塘江和杭州灣的商人能夠了解規律避免造成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杭州就正式被開闢為一座海港。杭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名城就是從錢鏐開始的。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錢鏐有一個孫子叫做錢俶,他是吳越國的第五代國君也是最後一個國君。錢俶這個人從小的時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喜歡讀詩書。他遠從杭州沿著大運河到了北宋的都城開封,去向當時北宋的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敬獻厚禮去了。祖訓和家訓歷史上記載非常多,甚至他的家訓還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涉及到怎麼治理國家,怎麼保證家族的延續,個人怎麼修身養性等等。總結起來有三句話很重要,叫做“善事中國”,“中國”在當時指的是中原地區。第二句是“保境安民”,第三句話是“耕讀傳家”。錢鏐告誡他的子孫說我們建立吳越國只是替中原王朝來守衛邊土,所以一定要保證與中原王朝的密切聯繫,這個觀念與一般割據王朝的國君觀念是不一樣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錢俶和他的錢氏子孫把這個家訓很好地繼承了下來。

見到宋太祖趙匡胤,錢俶帶的寶物是一個鑲嵌著犀牛角的一個皮革製成的寶帶。這個犀帶非常珍貴,但是他沒有想到宋太祖趙匡胤拿到這個犀帶之後看看說這個犀帶很好,但是你知道嗎?我也有三條“寶帶”,沒想到趙匡胤卻說出來了開封城的三條運河,汴河,五丈河,惠民河。錢俶沒有想到趙匡胤不重寶物而重民生,把三條運河比作自己的寶帶,錢俶就心生了對趙匡胤的敬佩。

錢俶的這個犀帶也是不簡單。我們知道在當時中國是沒有犀牛的,犀牛主要產在熱帶的地區。比如史書上記載像古代的印度,還有斯里蘭卡這些地方有大量的犀牛。海上絲綢之路開闢之後,從漢朝開始,這些區域的犀牛角就作為重要的一些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商品進入到中國。錢俶能夠用犀牛角裝飾這個寶帶,說明當時的吳越國應該與東南亞,南亞這些國家保持了密切的海上交往的關係。而且有史料記載當時的錢俶每年都向中原王朝進獻象牙,香料這樣的東西,總共進獻的香料能夠達到一百萬斤之多。可見當時杭州交易的香料的數量更大。在這次見面兩年之後,公元978年,錢俶放棄了抵抗把吳越國和平地交給了北宋王朝,帶領自己的整個家族從杭州來到了開封。錢俶是顧全大局的,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所以在歷史上才留下了這樣一段佳話。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根據史料的記載,當時的杭州也開展了頻繁的海上貿易的活動。我們大家熟悉的像杭州的幾座寶塔, 雷峰塔,六和塔都是那個時期建造的。特別是六和塔曾經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領航作用或者導航作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錢鏐也好,錢俶也好,在他們統治時期就保持了杭州作為一個海港它的繁榮發達的程度。歷史記載最繁榮的時候從杭州灣進入錢塘江的這些船隻能排二十多裡地,可以說明當時杭州城市的海外貿易是相當繁榮的。對於杭州這座城市而言,它也帶來了非常大的益處,所以讓杭州這座城市從不是海港變成了一座海港, 保持了七八十年的繁榮情景,才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這種說法。

有兩位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上的旅行家曾經來到國杭州並且留下了當時關於杭州的珍貴的記錄。一個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另外一個是非洲摩洛哥的旅行家叫做伊本白圖泰。首先在這兩個人的眼裡,當時的杭州是城市富庶,百業興旺。這座城市原來就是南宋的都城,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以馬可波羅把這座城市比喻為“天城”。而在伊本白圖泰的眼裡當時的杭州城在他看來就是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最大的一座城市。他們眼裡杭州另外一個印象就是杭州當時海外貿易繁榮,外商眾多。因為到了南宋的時候,當時國土面積縮小,所以南宋政府非常重視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而在這個時期指南針也開始運用到海上的航行,所以與海外的交流非常頻繁。西湖在他們兩個人眼裡是服務業發達,西湖旅遊興旺。

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港口——杭州

杭州這座城市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只不過到了明朝的中期之後,由於實行海禁。同時由於錢塘江江面寬闊容易形成淤積,航道容易堵塞,明代中期之後,杭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暫時畫上了句號。到了今天,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杭州又重新走向了復興之路。所以我們說歷史的發展就像錢塘江潮水一樣,潮水是有起有落,但是這次落潮就意味著下一次海潮的重起,杭州人弄潮的勇氣,敢於闖海的決心卻沒有改變。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杭州這座城市才不斷地走向美麗,走向富庶。直到今天,我們都在吟誦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