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態口感以假亂真,大健康消費前景可觀——

人造肉來了,你會買單嗎

產經縱橫

上個月,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引入人造肉美食;剛剛過去的中秋節,人造肉月餅推向市場;人造肉漢堡即將面世……人造肉最近火起來了。這把“火”從大洋彼岸燒來:今年5月5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上市,最近,這家公司又在與肯德基聯手試水“人造肉炸雞塊”。備受資本青睞的人造肉背後,究竟蘊含多少商機,有怎樣的產業前景?

人造肉美食啥樣

9月12日,2019淘寶造物節在杭州鍋爐廠老廠房開幕。在人造肉展區,試吃者絡繹不絕。前來參展的香港食物科技公司Right Treat為人們提供了漢堡、獅子頭、捲餅等多款人造肉美食。

展臺前,公司創始人楊大偉興奮地告訴記者,公司帶來的產品由加拿大的研發團隊歷時兩年研發,首次在內地公開亮相。“肉嫩多汁,似乎還有點韌勁!無論是形態還是口感,足以以假亂真!”南京市民王先生是個資深吃貨,在人造肉展區試吃人造肉肉丸後給出很高評價。記者現場品嚐後也發現,人造肉聞起來帶有淡淡的肉香,入口細嫩、肉質鬆軟,只是在鮮味上和真肉仍有一定差距。

相對於“人造肉”的稱呼,楊大偉更願意將自己的產品Omnipork稱為“新豬肉”,“新豬肉質感媲美真豬肉,而且生的產品形態,也和真的生豬肉相似。”他介紹說,新豬肉採用純素蛋白質配方,主要配料是豌豆、大豆、冬菇和米,提供人體所需的優質氨基酸,而且零膽固醇、無抗生素、無激素,與真豬肉相比,其飽和脂肪低86%,熱量低66%,卻能同時提供膳食纖維、鈣質、鐵質。目前,新豬肉作為食材原料,已成功進入香港多家星級酒店。

記者從現場獲悉,9月底這種人造肉將在天貓國際上線,採用速凍冷鏈存儲,下單後即可快遞到家。不過,人造肉的價格並不便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袋淨重230g的Omnipork售價為43港幣,摺合每斤售價約為人民幣80元,價格高於真豬肉。

此前,人造肉月餅已搶先一步“登陸”。9月6日,號稱“首款國產人造植物肉”的“珍肉”月餅在淘寶平臺起銷,每盒售價88元,只發售3000盒。這種人造肉月餅由上市公司——雙塔食品公司與國內人造肉創業公司“珍肉”聯合研發。記者在淘寶搜索發現,在公司店鋪內僅有一款“植物蛋白肉月餅”產品,顯示已經售罄。

探訪人造肉公司

不久前,記者來到吳江一家制造“人造肉”的企業。這是一家專做素食產品的公司。公司一位副總經理介紹,人造肉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被稱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靠大豆等植物蛋白製成;另一種是從動物身上抽取幹細胞,把它擴增培養成肌肉細胞,並分化成肌肉纖維而成為“肉”。目前國內即將推出的第一代“人造肉”,實際上就是植物肉,這家公司生產製作的也是這種產品。

平時,市民也能買到“素雞”“素鮑魚”等食材,這是不是就是人造肉?這位副總表示,這些就屬於最早的植物肉,但它們的口感味道和真肉差距較大,在技術上也屬於加工的層面。現在所說的人造肉,在感官體驗上,是具有顛覆性的,有科學技術的支撐,可做到以假亂真的程度。“我們本來就是一個擁有幾十年製作經驗的素食公司,在今年8月與深圳一家人造肉品牌達成合作意向,相信在今後研發製作規模化以後,植物肉產品會比真實的肉價格更低。”

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人造肉公司主要有寧波素蓮食品、深圳齊善食品和江蘇鴻昶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技術和產品都較為成熟,產品都專注於“素食”。

與國外較為成熟的人造肉技術相比,國內素食企業還需要攻下哪些技術關口?“人造肉技術主要的難點有人造肉製品重塑成型技術、肉色的模擬技術、肉中香味物質的合成技術、肉中人體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技術等。”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烹飪與營養系主任孟祥忍告訴記者,國內生產的素食主要模擬肉類成品和半成品,比如素香腸、素的紅燒肉、素龍蝦等,在某種程度上模仿肉製品味道或外形,而國外新一代人造肉主要利用分子生物學、大分子物理等技術,將大豆蛋白結構轉換成肉類的纖維狀結構,實現對動物肉的全真模擬,其可塑性強,這也是國內企業亟待突破的人造肉的核心技術。

人造肉前景可觀

既然人造肉價格比真豬肉還高,為啥還要吃人造肉,消費者願意接受這樣的產品嗎?

記者隨機採訪中,一位試吃過人造肉漢堡的陸女士說,人造肉漢堡中的肉是豆製品,口感還不錯,但她更青睞真正的肉漢堡,畢竟其口感上更勝一籌。“什麼東西沾上‘人造’兩個字,總覺得不安全,吃的東西當然還是要天然一點才放心。”陸女士說。

不過,對於習慣素食和因為身體疾病不能吃肉類的市民而言,人造肉顯然是他們的福音。南京市民程先生因患有肝炎,常年不吃動物肉。聽說人造肉即將上市,他表示願意嘗試。相比普通肉類的高蛋白高脂肪,人造肉可以不承擔肉類帶來的身體負擔,還能讓這些“肉師傅”終於解了饞。

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彭小晶博士表示,“只要加入的調味料在國家標準範圍內,人造肉本身並沒有問題。而且人造肉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無膽固醇產品,不僅對人體健康有好處,也迎合了一些素食主義者的消費需求。”

除了更加健康,人造肉也更加環保。畜牧佔據地球近一半的土地資源,18%的溫室氣體排放也來源於此。如果依照人們現在的消費方式和對肉類的依賴,會給地球造成極大壓力。而且,人造肉的營養成分可控,可以培育出適合各種人群的“肉類”。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吃到的人造肉可以實現“私人定製”。

當前,人造肉在國外已相對成熟,並進入大型連鎖餐廳,而在國內,人造肉行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國內企業應當抓住我國傳統的素食文化和當前大健康飲食消費需求,運用多年來製作素食積攢的經驗,不斷改進人造肉質構,努力研發迎合國人口味的肉類香精。”孟祥忍認為,我國製作人造肉常用大豆蛋白,也區別於國外常用的豌豆蛋白,其成本更低,只要解決好去豆腥技術,人造肉作為食材應用於餐飲,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蔡 逸 朱彬彬

實習生 皮憶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