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什麼時候“忠於君主”了?

國學 孔子 子貢 魯哀公 丁榮金 2017-03-30

孔子什麼時候“忠於君主”了?

孔子什麼時候“忠於君主”了?

孔子並不忠於君主,這在他的言論中已經表示。

【原文】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

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

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

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大意】魯哀公問孔子:“兒子服從父命,就是孝嗎?臣下服從君命,就是忠嗎?”連問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孔子出來後,把這件事告訴子貢說:“剛才,君主問我,說‘兒子服從父命,就是孝嗎?臣下服從君命,就是忠嗎?’三次問我都沒有回答,你認為怎麼樣?”

子貢說:“兒子服從父命,就是孝;臣下服從君命,就是忠;先生還有什麼回答的呢?”

孔子說:“你真是個小人,你不懂!過去,天子之國如果有規勸之臣四人,那麼國家的封疆就不會被削弱。諸侯之國如果有規勸之臣三人,那麼社稷就不會有危險。小的諸侯家族如果有規勸之臣二人,那麼宗廟就不會被毀。父親如果有規勸之子,那麼就不會做出不合社會規範的行為。讀書人有規勸之友,那麼就不會做不合適的事。所以,兒子服從父親,怎麼叫孝呢?臣下服從君主,怎麼叫忠呢?只有審查事情的來龍去脈而服從才稱之為孝,才稱之為忠。”

孔子什麼時候“忠於君主”了?

這段話就表明了要忠於社稷與事業,而不是忠於國君本人。荀子就從這段對話中,得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的原則。孔子在行動中,更是明確展現他“從道不從君”。

孔子從54歲開始周遊列國,先後到過齊、曹、宋、陳、蔡、衛、楚等國,歷時14年,68歲才回魯國。在那時,周仍以天子的身份在,孔子卻並沒有入周。當時尚有周王在,他卻不去輔佐;他歷經八國之君,而並不對某一國君“從一而終”。所以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表明,他自己是不忠於君主本人的。

孔子什麼時候“忠於君主”了?

孔子“忠”的是什麼?

孔子“忠”的絕不是課本中所寫的標準答案:“忠於帝王,忠於父母,忠於權威”。

孔子“忠”的是“道”。所以“忠”真正的含意,就是忠於自己的良心,忠於自己的工作,忠於自己的身份,忠於自己的本份,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每個人都應善盡本分,真誠的貢獻自己的才能。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忠”,並不是忠於君主本人,而是忠於君主所代表的社稷與事業。這也就是孔子認為管仲不自殺而“投敵”是仁的真正理由。孔子什麼時候“忠於君主”了?個人淺見,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