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之:三生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德經》之:三生萬物

回頭觀望了一下,41章竟然扯了近一萬字,實在是有點兒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所以42章的理解從簡來談。

我們先來欣賞一副對聯:

上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下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聯源自《道德經》42章;這是德經部分;下聯源自《道德經》25章,那是道經部分。

如果一定要給這幅對聯加個橫批上去,倆字很合適:德道(抑或“道德”,這樣更符合今人的語言習慣)。

道和德的核心與精髓到底在哪呢?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回答數次了。42章再一次換一個角度強調了一次。

“強梁者,不得其死”,其實,其深刻的內涵不在於“吾將以為教父”,而在於另一個字,《道》中反覆出現的“樸”字,老子只是將角度調整為“樸”的對立面之上,來強調《道》的基本理念:“樸”,樸素的“樸”,純樸的“樸”。

《道德經》之:三生萬物

經文意譯我們放在後面,還是繼續講講故事吧,這樣有說服力,這樣文章不會太枯燥。

這一次,我們講述一些偉大的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的故事,因為在那個時代,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見的最大亮點就是:樸。

如果我們真的對那一代科學界的英雄有較為全面的認知,那麼你會驚喜發現:若心中有“樸”、血脈中著“樸”、神經細胞中植入了“樸”,那麼就擁有了一座璀璨的金礦,應該好好開發……

科普一下,兩彈一星:核彈、導彈、人造衛星(而非核彈、氫彈、衛星)。核彈的確很猛,但是它需要導彈送出去,最好是能送多遠就送多遠,導彈的確能飛很遙遠,但是它卻又依賴衛星制導。

兩彈一星——國之神器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東西,就沒有今天的局面,今天的你我不可能如此悠閒地在這裡倒騰這些文字。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東西,現代史不是這樣子的,東亞、亞洲、全球的格局都不是今天所見的這個格局。

兩彈一星期間,正是那十年全民運動期間;兩彈一星期間,恰逢大饑荒。以至於那些滿懷唯有“樸”的科學家們,餓得不行的時候,開水衝醬油來一碗,糖水喝一杯,然後還不忘計算一下:是一碗醬油開水可以支撐的科研工作時間長?還是一杯糖水可以支撐的時間長?因為醬油和蔗糖也是緊缺物資。

我們都知道兩彈一星是聶榮臻元帥帶著一幫子將軍搞建設、搞指揮、搞後勤,科學家們從零開始玩科技的系統性的大工程。於是,你會驚訝地發現,大饑荒期間,身為元帥的聶榮臻以革命的名義,以軍人名義,以個人的名義向部隊募捐:募集糧食和物質,以求別讓他下面的寶貝科學家們捱餓。

若,你對這段近代史不甚瞭解,那麼更能讓你目驚口呆的事情是:調往東航(東風航天城)基地的糧食竟然沿途被打劫。沒有辦法,那個時代全民上下都在捱餓。筆者奶奶曾經告訴過我,那個年代,別說樹葉,就連很多樹皮都沒有了,去哪了?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了……

對,歷史大背景就是這樣子的,還是那句話:“人間正道是滄桑”。請記得我們的先輩走過的那條路,那一條坎坷的光芒大道,那無法規避的滄桑之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去支撐,否則不會開花,更不會結果,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精髓之中的精髓就是:“樸”。

《道德經》之:三生萬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