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學的人生

國學 錢穆 孔子 論語 讀錢穆 讀錢穆 2017-09-09

錢穆:學的人生

《論語》開首第一篇第一章即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第一字即為“學”字,是要常常學,時時學,永遠地學,一輩子去學。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的一生,就一直是在學。不僅自己學,並且希望大家來同學。故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即共學。又說:“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即自稱“好學”。

孔子一生,即是學的人生。他教人亦希望別人與他同樣去學,並非有其他一套高深哲理。故孔子在《論語》中給人的教訓,也並非千篇一律,大都是教人實踐去學。也並非教訓全體人,只用一句話表達。故孔子回答學生同一問題時,也常有不同。

如問“仁”,孔子回答亦並非用理論去解釋,而是告訴學生們如何去實踐、去學。孔子答顏淵問仁,曰:“克己復禮。”意即如何自兩者去學,去下功夫,即可懂仁了。孔子再答其具體的細目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又如孔子答仲弓問仁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總之,教人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行。

本文選摘自《新亞遺鐸》錢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