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中國有名家而無名校,現代中國有名校而無名家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個大學問家,但是他們是畢業於哪所名校呢?他們肯定接受了教育,但是,至於他們是在什麼學校畢業的,我們一無所知,而且也並不關心。

孔子不僅是大學問家,而且也是大教育家,甚至被認為是中國教育的始祖。但是,我們並不知道他創辦和經營了什麼學校,而只知道他曾經教過的學生。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最知名者至今人們依然耳熟能詳,如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等。

直至到了清朝,中國在學問上依然有名家,而無名校,即便你不知道戴震、章學誠,你也應該知道康有為、梁啟超,他們都是清朝的大學問家。到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時候,已經橫跨晚清和民國了,但是,你依然不知道,康梁究竟畢業於哪所名校,而只知道康梁,可能還知道康梁是師徒。

"

歷史的中國有名家而無名校,現代中國有名校而無名家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個大學問家,但是他們是畢業於哪所名校呢?他們肯定接受了教育,但是,至於他們是在什麼學校畢業的,我們一無所知,而且也並不關心。

孔子不僅是大學問家,而且也是大教育家,甚至被認為是中國教育的始祖。但是,我們並不知道他創辦和經營了什麼學校,而只知道他曾經教過的學生。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最知名者至今人們依然耳熟能詳,如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等。

直至到了清朝,中國在學問上依然有名家,而無名校,即便你不知道戴震、章學誠,你也應該知道康有為、梁啟超,他們都是清朝的大學問家。到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時候,已經橫跨晚清和民國了,但是,你依然不知道,康梁究竟畢業於哪所名校,而只知道康梁,可能還知道康梁是師徒。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如果說大家對真正的學術出現在中國這個事實還不太敢確認的話,那麼對真正的考試出現在中國這個事實,應該不會有爭議。沒錯,科舉考試,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考試。考試和考試製度都是由中國所發明。

但是,現在一提考試,大家所想到的就是高考。高考是什麼?是一種學術、學問的考試,對考生的學問、學術水平進行評判分級,然後被分配到同樣被分級的大學。有頂級名校清華、北大,還有985、211,一本二本三本等等。

現在,還沿用科舉考試的習慣,把高考的第一名稱之為狀元。但是,高考與科舉存在本質不同,高考是一種學術性考試,而科舉則是一種職業考試。高考的結果,是能夠讀大學,以及讀什麼級別的大學。但是讀大學依然做學習、做學問,而科舉考試的結果則是進入仕途,進入政治業,得到一個官職。

在古代的中國也有各行各業,一般被概括地說成“士、農、工、商”。但是,在所有的行業中,在“士農工商”中,唯有一個行業發展出了系統的考試,這個行業就是排在第一位的“士”,所發展出的考試就是科舉考試。其他行業都是不需要考試的。

儘管目前很多行業也有統一的資格考試,如公務員、教師、律師等,但是在錄用時,大家依然看中的是畢業學校。對於其他沒有資格證要求的行業,更是主要看畢業學校。

但是,對於同樣作為職業考試的科舉考試來說,其成績本身是評判的唯一標準,而不會看他畢業於什麼學校。

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學術與現代學術所存在的最大區別之一是,傳統學術是無中介的,但是現代學術則是有中介的。傳統學術是以個人為中心的,沒有任何的學術機構和組織作為中介。現代學術則是以中間的大學為中心,相對於大學的權威,尤其是所謂的名校的,個人顯得很渺小,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如此。

大家都希望讀名校,對名校的畢業生也會高看一眼,但是,至於名校中具體是什麼樣的老師在教,卻並不關心。老師們教書,也希望能夠到名校,但是具體到什麼樣的學生在讀,也不會關心。

"

歷史的中國有名家而無名校,現代中國有名校而無名家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個大學問家,但是他們是畢業於哪所名校呢?他們肯定接受了教育,但是,至於他們是在什麼學校畢業的,我們一無所知,而且也並不關心。

孔子不僅是大學問家,而且也是大教育家,甚至被認為是中國教育的始祖。但是,我們並不知道他創辦和經營了什麼學校,而只知道他曾經教過的學生。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最知名者至今人們依然耳熟能詳,如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等。

直至到了清朝,中國在學問上依然有名家,而無名校,即便你不知道戴震、章學誠,你也應該知道康有為、梁啟超,他們都是清朝的大學問家。到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時候,已經橫跨晚清和民國了,但是,你依然不知道,康梁究竟畢業於哪所名校,而只知道康梁,可能還知道康梁是師徒。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如果說大家對真正的學術出現在中國這個事實還不太敢確認的話,那麼對真正的考試出現在中國這個事實,應該不會有爭議。沒錯,科舉考試,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考試。考試和考試製度都是由中國所發明。

但是,現在一提考試,大家所想到的就是高考。高考是什麼?是一種學術、學問的考試,對考生的學問、學術水平進行評判分級,然後被分配到同樣被分級的大學。有頂級名校清華、北大,還有985、211,一本二本三本等等。

現在,還沿用科舉考試的習慣,把高考的第一名稱之為狀元。但是,高考與科舉存在本質不同,高考是一種學術性考試,而科舉則是一種職業考試。高考的結果,是能夠讀大學,以及讀什麼級別的大學。但是讀大學依然做學習、做學問,而科舉考試的結果則是進入仕途,進入政治業,得到一個官職。

在古代的中國也有各行各業,一般被概括地說成“士、農、工、商”。但是,在所有的行業中,在“士農工商”中,唯有一個行業發展出了系統的考試,這個行業就是排在第一位的“士”,所發展出的考試就是科舉考試。其他行業都是不需要考試的。

儘管目前很多行業也有統一的資格考試,如公務員、教師、律師等,但是在錄用時,大家依然看中的是畢業學校。對於其他沒有資格證要求的行業,更是主要看畢業學校。

但是,對於同樣作為職業考試的科舉考試來說,其成績本身是評判的唯一標準,而不會看他畢業於什麼學校。

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學術與現代學術所存在的最大區別之一是,傳統學術是無中介的,但是現代學術則是有中介的。傳統學術是以個人為中心的,沒有任何的學術機構和組織作為中介。現代學術則是以中間的大學為中心,相對於大學的權威,尤其是所謂的名校的,個人顯得很渺小,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如此。

大家都希望讀名校,對名校的畢業生也會高看一眼,但是,至於名校中具體是什麼樣的老師在教,卻並不關心。老師們教書,也希望能夠到名校,但是具體到什麼樣的學生在讀,也不會關心。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大學,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學術中介,老師和學生們中間的中介。從根本上來說,做學問,是個人的事。教育則是個人之間的事,是老師和學生們的事,是無須中介的。但是,在現代學術中,作為學術中介的大學不僅存在,而且變得非常強勢,很多大學擁有巨大的權威。這導致社會上出現了大學崇拜,名校崇拜,北大清華崇拜。這是值得深思的。

大家一定要清楚,大學崇拜,名校崇拜,北大清華崇拜,與知識崇拜並不等同。大學僅僅是一個學術中介,但是並非學術本身,學術本身是個人化的,私人化的,與任何中介無關。就學術本身而言,名校崇拜是一種畸形現象,是一種迷信。

當下中國的實際情況是,有名校而無名家。名校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崇拜,但是,有大學問,真正願意做學問的個人卻越來越少。

從大學的起源來看,大學是一個利益集團,而且是特權性的利益集團。大學這種學術組織,起源於中世紀的西歐,時間大約在11世紀左右。讓中國人會大吃一驚的是,大學實質上是行會。而且最開始有兩個行會,學生行會,和教師行會。

行會是中世紀西歐所特有的商業組織,為中國所無。所以,中國人很難理解行會的真正含義。中國人很容易把行會理解成中國式的行業協會,是沒有實權的清閒單位。但是,行會對中世紀西歐農業之外的各行各業至關重要,沒有行會,那些行業就無法存在。

中世紀的西歐,土地是被極少數包括國王在內的封建領主所私有的。他們不僅擁有土地,而且擁有在其土地上一切事務的管轄權。農業之

外的,任何工商業行為,必須經過領主的特許才能進行。在古代,對於任何行業,個人的力量都是微小的,因此只能聯合起來,形成行會,然後以行會為單位,與封建領主談判,申請獲得特許權。一般都是錢權交易,行會出錢購買特權。

行會付出代價從封建領主那裡獲得經營特權時,就會將這種特權在本行會成員之間分享,也會禁止行會之外的人染指。因此,行會具有兩面性。相對於封建領主,行會具備反特權性,但是,一旦拿到特權,對於行會之外的人們,行會又稱為一個象封建領主一樣的而將這種特權進行壟斷。

顯然,在中世紀,人們是把高等教育看成一種商業行為的,教師和學生是買賣雙方。作為一個行業,要在中世紀的西歐生存,必須有自己的行會,於是大學就出現了。

大學的行會起源,就決定了大學是特權性的利益集團的這一基本屬性。這一點往往被現代人,尤其是現代中國人所忽略。

現代有些人往往會標榜學術獨立,而且幼稚地將學術獨立等同於大學他們認為,大學如果擺脫政府的控制,就會獨立。事實上是恰恰相反的,大學的獨立實際上會破壞學術的獨立,原因很簡單,大學只是學術的中介,並非學術本身。作為特權性利益集團,大學如果真的獨立,也會導致其獨立地不受制約追求自身利益,而利益和學術總是相悖的。

"

歷史的中國有名家而無名校,現代中國有名校而無名家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個大學問家,但是他們是畢業於哪所名校呢?他們肯定接受了教育,但是,至於他們是在什麼學校畢業的,我們一無所知,而且也並不關心。

孔子不僅是大學問家,而且也是大教育家,甚至被認為是中國教育的始祖。但是,我們並不知道他創辦和經營了什麼學校,而只知道他曾經教過的學生。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最知名者至今人們依然耳熟能詳,如顏回、曾子、子路、子貢等。

直至到了清朝,中國在學問上依然有名家,而無名校,即便你不知道戴震、章學誠,你也應該知道康有為、梁啟超,他們都是清朝的大學問家。到了康有為、梁啟超的時候,已經橫跨晚清和民國了,但是,你依然不知道,康梁究竟畢業於哪所名校,而只知道康梁,可能還知道康梁是師徒。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如果說大家對真正的學術出現在中國這個事實還不太敢確認的話,那麼對真正的考試出現在中國這個事實,應該不會有爭議。沒錯,科舉考試,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考試。考試和考試製度都是由中國所發明。

但是,現在一提考試,大家所想到的就是高考。高考是什麼?是一種學術、學問的考試,對考生的學問、學術水平進行評判分級,然後被分配到同樣被分級的大學。有頂級名校清華、北大,還有985、211,一本二本三本等等。

現在,還沿用科舉考試的習慣,把高考的第一名稱之為狀元。但是,高考與科舉存在本質不同,高考是一種學術性考試,而科舉則是一種職業考試。高考的結果,是能夠讀大學,以及讀什麼級別的大學。但是讀大學依然做學習、做學問,而科舉考試的結果則是進入仕途,進入政治業,得到一個官職。

在古代的中國也有各行各業,一般被概括地說成“士、農、工、商”。但是,在所有的行業中,在“士農工商”中,唯有一個行業發展出了系統的考試,這個行業就是排在第一位的“士”,所發展出的考試就是科舉考試。其他行業都是不需要考試的。

儘管目前很多行業也有統一的資格考試,如公務員、教師、律師等,但是在錄用時,大家依然看中的是畢業學校。對於其他沒有資格證要求的行業,更是主要看畢業學校。

但是,對於同樣作為職業考試的科舉考試來說,其成績本身是評判的唯一標準,而不會看他畢業於什麼學校。

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學術與現代學術所存在的最大區別之一是,傳統學術是無中介的,但是現代學術則是有中介的。傳統學術是以個人為中心的,沒有任何的學術機構和組織作為中介。現代學術則是以中間的大學為中心,相對於大學的權威,尤其是所謂的名校的,個人顯得很渺小,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如此。

大家都希望讀名校,對名校的畢業生也會高看一眼,但是,至於名校中具體是什麼樣的老師在教,卻並不關心。老師們教書,也希望能夠到名校,但是具體到什麼樣的學生在讀,也不會關心。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大學,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學術中介,老師和學生們中間的中介。從根本上來說,做學問,是個人的事。教育則是個人之間的事,是老師和學生們的事,是無須中介的。但是,在現代學術中,作為學術中介的大學不僅存在,而且變得非常強勢,很多大學擁有巨大的權威。這導致社會上出現了大學崇拜,名校崇拜,北大清華崇拜。這是值得深思的。

大家一定要清楚,大學崇拜,名校崇拜,北大清華崇拜,與知識崇拜並不等同。大學僅僅是一個學術中介,但是並非學術本身,學術本身是個人化的,私人化的,與任何中介無關。就學術本身而言,名校崇拜是一種畸形現象,是一種迷信。

當下中國的實際情況是,有名校而無名家。名校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崇拜,但是,有大學問,真正願意做學問的個人卻越來越少。

從大學的起源來看,大學是一個利益集團,而且是特權性的利益集團。大學這種學術組織,起源於中世紀的西歐,時間大約在11世紀左右。讓中國人會大吃一驚的是,大學實質上是行會。而且最開始有兩個行會,學生行會,和教師行會。

行會是中世紀西歐所特有的商業組織,為中國所無。所以,中國人很難理解行會的真正含義。中國人很容易把行會理解成中國式的行業協會,是沒有實權的清閒單位。但是,行會對中世紀西歐農業之外的各行各業至關重要,沒有行會,那些行業就無法存在。

中世紀的西歐,土地是被極少數包括國王在內的封建領主所私有的。他們不僅擁有土地,而且擁有在其土地上一切事務的管轄權。農業之

外的,任何工商業行為,必須經過領主的特許才能進行。在古代,對於任何行業,個人的力量都是微小的,因此只能聯合起來,形成行會,然後以行會為單位,與封建領主談判,申請獲得特許權。一般都是錢權交易,行會出錢購買特權。

行會付出代價從封建領主那裡獲得經營特權時,就會將這種特權在本行會成員之間分享,也會禁止行會之外的人染指。因此,行會具有兩面性。相對於封建領主,行會具備反特權性,但是,一旦拿到特權,對於行會之外的人們,行會又稱為一個象封建領主一樣的而將這種特權進行壟斷。

顯然,在中世紀,人們是把高等教育看成一種商業行為的,教師和學生是買賣雙方。作為一個行業,要在中世紀的西歐生存,必須有自己的行會,於是大學就出現了。

大學的行會起源,就決定了大學是特權性的利益集團的這一基本屬性。這一點往往被現代人,尤其是現代中國人所忽略。

現代有些人往往會標榜學術獨立,而且幼稚地將學術獨立等同於大學他們認為,大學如果擺脫政府的控制,就會獨立。事實上是恰恰相反的,大學的獨立實際上會破壞學術的獨立,原因很簡單,大學只是學術的中介,並非學術本身。作為特權性利益集團,大學如果真的獨立,也會導致其獨立地不受制約追求自身利益,而利益和學術總是相悖的。

中國文化要復興,就需要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

事實,從大學的發展史來看,大學從未在利益上真正獨立過。在現代之前,大學是服從於教會的,其資金支持主要來自教會,因為教會是最大的職業化人才的需求者。大學真正擺脫對教會的依附,是科學真正替代宗教之後,這是19世紀下半時期的事情。這意味著大學崇拜的發生在西歐、歐美也不過100多年。

中國的大學崇拜的真正形成時間更晚,應該是1978年中國再次實行高考之後。文革時期之所以廢除高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在學術上的思維依然是傳統的,認為學問與任何中介無關,與大學無關。大學對學問的掌握和傳承並不重要,大學崇拜尚未形成。

當歐美的大學在19世紀下半期逐漸擺脫對教會的依附之後,並沒有做到在利益上的真正獨立,因為私立大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大資本家的捐款,這意味著大學由依附於教會,轉向依附於大資本,大企業,由教會的奴僕,轉變為資本的奴僕。

作為一個利益集團,大學本身是不可能獨立的,一定具備依附性的,依附於其利益來源。這種依附性是一定會破壞其學術上的獨立性,會阻止其對真學問的引入和研究。

這是大學與中國傳統學問無法真正兼容根源所在。中國傳統學問是真正的大學問,是直指人心的,是以個人為中心的,是無需學術中介的。任何學術中介的獨立存在,只會破壞這種大學問。

也可以這麼說,當前的中國存在兩種學術,兩套學術系統。一套是無中介學術,另一套則是有中介學術。無中介的學術,是中國傳統的學問。有中介的學術,則是從西方引入的學術。無中介的中國學術才是大學問,是心性之學、義理之學,有中介的西方學術則是小學問,是利益之學、器物之學。

但是,目前中國在有中介的西方學術的影響下,反而認為無中介的中國固有的學術不是學術。因此,無中介的中國學術是受壓制的,是被邊緣化的。可謂是小人當道,君子歸隱,小道興,大道滅。

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在文化復興,文化復興的核心在學術復興,而學術復興的關鍵,則是無中介的中國傳統學術的復興。因此,今日之中國需要一場學術運動,一場去中介化,去大學化的學術運動,讓無中介的中國傳統學術迴歸中國文化和學術的中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