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貴州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名垂史冊的人物,他們是貴州人的驕傲。

貴州醫界更是人才輩出,而近現代貴州的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1895—1964),人稱“黔之醫怪”,名國士,字聘賢,貴州興義人。早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求學,畢業後,由興義縣(今興義市)以公費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明治大學、九洲醫科大學深造,師從日本漢醫學家木村氏,刻苦攻讀。

1922年歸國,問業於近代名家張錫純、何廉臣、張山雷等人,奔流於大江南北,但岐黃之志不改,期間遍訪各方名醫,得到了丁甘仁、曹炳章等名師親傳,學醫成名後,回貴州行醫。

王聘賢先生熱愛收藏和研究中醫古籍,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珍貴文獻,最後無償將該書捐獻給國家,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贈送貴陽中醫學院圖書館一套影印本的《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珍藏於該圖書館古籍室。

王聘賢先生常雲:治病如繡花,要細要精,方有療效,只對錢負責,三兩分鐘便打發病人,那非良醫所為。王先生不僅對傳統藥物有精深獨到研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了對民間草藥的研究。在他的醫方中,不時配以草藥,有時用藥味數不多,卻收奇效。因此,有人云:王先生治病,好用“奇”藥。他還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大量地收集醫方,每有所得,即用蠅頭小楷收錄在特製的紅格本上,每頁均印有“聘賢醫抄”,積數十年,得醫方近百萬字,凡十八冊。

王聘賢先生從醫40餘年,治學嚴謹,造詣頗深,著有《傷寒論考評》、《魚孚溪醫論研究》、《舌診研究》、《神農本草經研究錄》、《解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

"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貴州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名垂史冊的人物,他們是貴州人的驕傲。

貴州醫界更是人才輩出,而近現代貴州的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1895—1964),人稱“黔之醫怪”,名國士,字聘賢,貴州興義人。早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求學,畢業後,由興義縣(今興義市)以公費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明治大學、九洲醫科大學深造,師從日本漢醫學家木村氏,刻苦攻讀。

1922年歸國,問業於近代名家張錫純、何廉臣、張山雷等人,奔流於大江南北,但岐黃之志不改,期間遍訪各方名醫,得到了丁甘仁、曹炳章等名師親傳,學醫成名後,回貴州行醫。

王聘賢先生熱愛收藏和研究中醫古籍,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珍貴文獻,最後無償將該書捐獻給國家,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贈送貴陽中醫學院圖書館一套影印本的《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珍藏於該圖書館古籍室。

王聘賢先生常雲:治病如繡花,要細要精,方有療效,只對錢負責,三兩分鐘便打發病人,那非良醫所為。王先生不僅對傳統藥物有精深獨到研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了對民間草藥的研究。在他的醫方中,不時配以草藥,有時用藥味數不多,卻收奇效。因此,有人云:王先生治病,好用“奇”藥。他還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大量地收集醫方,每有所得,即用蠅頭小楷收錄在特製的紅格本上,每頁均印有“聘賢醫抄”,積數十年,得醫方近百萬字,凡十八冊。

王聘賢先生從醫40餘年,治學嚴謹,造詣頗深,著有《傷寒論考評》、《魚孚溪醫論研究》、《舌診研究》、《神農本草經研究錄》、《解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先生

陳真一(1893—1973),亦名恬,遵義老城人。出生中醫世家,5歲喪母,賴祖母、叔嬸撫養。辛亥革命後,其父入滇就職,陳真一隨行就讀於昆明,兼承家學。因其天資聰穎,勤奮刻苦,盡得先輩真傳。青年時代懷經邦濟世之志,任遵義女中校長,眼見軍閥混戰,政治腐敗,復易志專事行醫。民國24年(1935年)定居貴陽,懸壺濟世,醫名日盛,曾任貴陽醫師公會理、監事等職。

陳真一先生學術思想是以《內經》為圭臬,《傷寒》、《金匱要略》為指南,對時病推崇葉天士、吳鞠通,從無門戶之見,從習用的“柴平湯”可窺一斑。經方時方兼熔一爐,“繼承不離古,發揚不離宗”,在中醫內、婦、兒科疑難病的治療上療效卓著,醫名顯盛。在中藥的使用上,對疑難大症喜用蟲類藥進行搜剔,對公丁香、鬱金香反藥的配對使用,獨具心得體會,“宗古不循古,發揚有新思”。 陳真一先生曾主持“傳染性肝炎的中醫證治研究”、“急慢性腎炎的中醫證治研究”、“中醫中藥防治肺結核的研究”等課題。

陳真一先生精研典籍,博聞強記,信古而不泥古,精於臨床,施治尤重辯證。雖盛夏用麻附而無弊,嚴冬用等連而愈病。針對貴州氣候陰霆潮溼特點,運用小青龍湯治療急慢性咳喘病得心應手,深受同行讚許。集各家之長,用歷代名方治內、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頗具卓見,尤以鍼灸特效聞名於築。

陳真一先生以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一方濟之,德無逾此。每遇貧困病人,多免費為其診治。遇有求助者,常慷慨解囊,一時手邊拮据,便為其義診以濟燃眉。常教其後學者注重醫技醫德修養,前不可負古人,後不可欺來者,正大行醫,正直為人。

1949年後,陳真一先生竭盡全力光大中醫,聯合創辦貴陽黔靈東路聯合診所,後又創辦中山西路聯合診所。為創辦貴陽醫務工作者協會提供經費,無償捐贈家存製藥設備,每日義診半日。陳真一先生日診患者數十人,診畢歸家,遇有登門求診者,仍不辭辛勞。

"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貴州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名垂史冊的人物,他們是貴州人的驕傲。

貴州醫界更是人才輩出,而近現代貴州的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1895—1964),人稱“黔之醫怪”,名國士,字聘賢,貴州興義人。早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求學,畢業後,由興義縣(今興義市)以公費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明治大學、九洲醫科大學深造,師從日本漢醫學家木村氏,刻苦攻讀。

1922年歸國,問業於近代名家張錫純、何廉臣、張山雷等人,奔流於大江南北,但岐黃之志不改,期間遍訪各方名醫,得到了丁甘仁、曹炳章等名師親傳,學醫成名後,回貴州行醫。

王聘賢先生熱愛收藏和研究中醫古籍,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珍貴文獻,最後無償將該書捐獻給國家,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贈送貴陽中醫學院圖書館一套影印本的《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珍藏於該圖書館古籍室。

王聘賢先生常雲:治病如繡花,要細要精,方有療效,只對錢負責,三兩分鐘便打發病人,那非良醫所為。王先生不僅對傳統藥物有精深獨到研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了對民間草藥的研究。在他的醫方中,不時配以草藥,有時用藥味數不多,卻收奇效。因此,有人云:王先生治病,好用“奇”藥。他還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大量地收集醫方,每有所得,即用蠅頭小楷收錄在特製的紅格本上,每頁均印有“聘賢醫抄”,積數十年,得醫方近百萬字,凡十八冊。

王聘賢先生從醫40餘年,治學嚴謹,造詣頗深,著有《傷寒論考評》、《魚孚溪醫論研究》、《舌診研究》、《神農本草經研究錄》、《解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先生

陳真一(1893—1973),亦名恬,遵義老城人。出生中醫世家,5歲喪母,賴祖母、叔嬸撫養。辛亥革命後,其父入滇就職,陳真一隨行就讀於昆明,兼承家學。因其天資聰穎,勤奮刻苦,盡得先輩真傳。青年時代懷經邦濟世之志,任遵義女中校長,眼見軍閥混戰,政治腐敗,復易志專事行醫。民國24年(1935年)定居貴陽,懸壺濟世,醫名日盛,曾任貴陽醫師公會理、監事等職。

陳真一先生學術思想是以《內經》為圭臬,《傷寒》、《金匱要略》為指南,對時病推崇葉天士、吳鞠通,從無門戶之見,從習用的“柴平湯”可窺一斑。經方時方兼熔一爐,“繼承不離古,發揚不離宗”,在中醫內、婦、兒科疑難病的治療上療效卓著,醫名顯盛。在中藥的使用上,對疑難大症喜用蟲類藥進行搜剔,對公丁香、鬱金香反藥的配對使用,獨具心得體會,“宗古不循古,發揚有新思”。 陳真一先生曾主持“傳染性肝炎的中醫證治研究”、“急慢性腎炎的中醫證治研究”、“中醫中藥防治肺結核的研究”等課題。

陳真一先生精研典籍,博聞強記,信古而不泥古,精於臨床,施治尤重辯證。雖盛夏用麻附而無弊,嚴冬用等連而愈病。針對貴州氣候陰霆潮溼特點,運用小青龍湯治療急慢性咳喘病得心應手,深受同行讚許。集各家之長,用歷代名方治內、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頗具卓見,尤以鍼灸特效聞名於築。

陳真一先生以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一方濟之,德無逾此。每遇貧困病人,多免費為其診治。遇有求助者,常慷慨解囊,一時手邊拮据,便為其義診以濟燃眉。常教其後學者注重醫技醫德修養,前不可負古人,後不可欺來者,正大行醫,正直為人。

1949年後,陳真一先生竭盡全力光大中醫,聯合創辦貴陽黔靈東路聯合診所,後又創辦中山西路聯合診所。為創辦貴陽醫務工作者協會提供經費,無償捐贈家存製藥設備,每日義診半日。陳真一先生日診患者數十人,診畢歸家,遇有登門求診者,仍不辭辛勞。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陳真一先生

石玉書(1893—1973)先生,字國麟,光緒十九年(1893年)生於貴州金沙縣,其名出自“麟吐玉書”之典故。先生少年時有志於醫,隨清朝進士、醫學名宿賀靜軒學醫,賀氏不僅精於醫道,還通曉地理,這為先生深厚的醫學造詣奠定了基礎,歷時三載,苦學勤問,潛心研讀中醫經典及明清諸家著述。十八歲,先生即在鄉里懸壺應診,屢起沉痾,時值疫癘流行,石氏擬方治療,輕重俱效,一時名聞遐邇。後移家貴陽,仍以行醫為生,救治者數以萬計,在省內享有很高的威望。1956年,貴陽中醫學院成立,先生為首任院長,1973年卒於貴陽。

先生業醫六十年,精於內,婦、兒科,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據證遣方,藥味簡賤,立竿見影,病家無不讚譽。對內傷雜病的調治,從脾胃入手。脾胃虛弱,百病由生,因此,“補氣健脾”、“益氣化溼”成為其常用的治療方法。其所擬的“益氣解毒湯”治在中焦,療在脾胃,深得“熱在陽明”、“溼在太陰”之奧旨,最能代表其“氣虛熱生,氣虛溼阻”的學術思想。

解放前,先生在原川劇院(現中華南路)開辦“天生元”藥號,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其時貴陽窮苦人居多,由於先生態度謙和,平易近人,加之藥價低廉,療效顯著,故而深受經濟拮据的勞苦大眾的歡迎,對一些特別困難的患者,先生還以藥相贈,高尚的醫德為市民所稱道。

先生常言,自古稱醫為仁術,醫生的責任,就是要慈善為懷,解人痛苦,所以定了兩條行醫規矩,一是困苦者不收分文,二是遠道而來、扶老攜幼者優先診治。

先生數十年的醫療實踐,看重陰陽平衡,強調氣化,認為藥物本為補偏救弊而設,巧妙利用寒熱溫涼之藥性,主張輕、清、靈、動,所謂“四兩能撥千斤”是其意也。對動輒大包圍、撤攔河網式的用藥俗風頗有微詞,他認為任何疾病不管如何錯綜複雜,總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了矛盾的癥結,次要矛盾往往會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石老的處方藥味少,但配方卻十分嚴謹,“君、臣、佐、使”絲絲入扣。如果用簡、便、驗、廉這樣幾個字來概括石老的遣方用藥,那是再也恰當不過的了。臨床經驗“察陰陽,重氣化,尚天人相應之奧妙;觀整體,重氣血,以臟腑辯論為繩墨;法經方,效古法,制方譴藥,獨樹一幟。”

"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貴州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名垂史冊的人物,他們是貴州人的驕傲。

貴州醫界更是人才輩出,而近現代貴州的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1895—1964),人稱“黔之醫怪”,名國士,字聘賢,貴州興義人。早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求學,畢業後,由興義縣(今興義市)以公費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明治大學、九洲醫科大學深造,師從日本漢醫學家木村氏,刻苦攻讀。

1922年歸國,問業於近代名家張錫純、何廉臣、張山雷等人,奔流於大江南北,但岐黃之志不改,期間遍訪各方名醫,得到了丁甘仁、曹炳章等名師親傳,學醫成名後,回貴州行醫。

王聘賢先生熱愛收藏和研究中醫古籍,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珍貴文獻,最後無償將該書捐獻給國家,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贈送貴陽中醫學院圖書館一套影印本的《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珍藏於該圖書館古籍室。

王聘賢先生常雲:治病如繡花,要細要精,方有療效,只對錢負責,三兩分鐘便打發病人,那非良醫所為。王先生不僅對傳統藥物有精深獨到研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了對民間草藥的研究。在他的醫方中,不時配以草藥,有時用藥味數不多,卻收奇效。因此,有人云:王先生治病,好用“奇”藥。他還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大量地收集醫方,每有所得,即用蠅頭小楷收錄在特製的紅格本上,每頁均印有“聘賢醫抄”,積數十年,得醫方近百萬字,凡十八冊。

王聘賢先生從醫40餘年,治學嚴謹,造詣頗深,著有《傷寒論考評》、《魚孚溪醫論研究》、《舌診研究》、《神農本草經研究錄》、《解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先生

陳真一(1893—1973),亦名恬,遵義老城人。出生中醫世家,5歲喪母,賴祖母、叔嬸撫養。辛亥革命後,其父入滇就職,陳真一隨行就讀於昆明,兼承家學。因其天資聰穎,勤奮刻苦,盡得先輩真傳。青年時代懷經邦濟世之志,任遵義女中校長,眼見軍閥混戰,政治腐敗,復易志專事行醫。民國24年(1935年)定居貴陽,懸壺濟世,醫名日盛,曾任貴陽醫師公會理、監事等職。

陳真一先生學術思想是以《內經》為圭臬,《傷寒》、《金匱要略》為指南,對時病推崇葉天士、吳鞠通,從無門戶之見,從習用的“柴平湯”可窺一斑。經方時方兼熔一爐,“繼承不離古,發揚不離宗”,在中醫內、婦、兒科疑難病的治療上療效卓著,醫名顯盛。在中藥的使用上,對疑難大症喜用蟲類藥進行搜剔,對公丁香、鬱金香反藥的配對使用,獨具心得體會,“宗古不循古,發揚有新思”。 陳真一先生曾主持“傳染性肝炎的中醫證治研究”、“急慢性腎炎的中醫證治研究”、“中醫中藥防治肺結核的研究”等課題。

陳真一先生精研典籍,博聞強記,信古而不泥古,精於臨床,施治尤重辯證。雖盛夏用麻附而無弊,嚴冬用等連而愈病。針對貴州氣候陰霆潮溼特點,運用小青龍湯治療急慢性咳喘病得心應手,深受同行讚許。集各家之長,用歷代名方治內、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頗具卓見,尤以鍼灸特效聞名於築。

陳真一先生以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一方濟之,德無逾此。每遇貧困病人,多免費為其診治。遇有求助者,常慷慨解囊,一時手邊拮据,便為其義診以濟燃眉。常教其後學者注重醫技醫德修養,前不可負古人,後不可欺來者,正大行醫,正直為人。

1949年後,陳真一先生竭盡全力光大中醫,聯合創辦貴陽黔靈東路聯合診所,後又創辦中山西路聯合診所。為創辦貴陽醫務工作者協會提供經費,無償捐贈家存製藥設備,每日義診半日。陳真一先生日診患者數十人,診畢歸家,遇有登門求診者,仍不辭辛勞。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陳真一先生

石玉書(1893—1973)先生,字國麟,光緒十九年(1893年)生於貴州金沙縣,其名出自“麟吐玉書”之典故。先生少年時有志於醫,隨清朝進士、醫學名宿賀靜軒學醫,賀氏不僅精於醫道,還通曉地理,這為先生深厚的醫學造詣奠定了基礎,歷時三載,苦學勤問,潛心研讀中醫經典及明清諸家著述。十八歲,先生即在鄉里懸壺應診,屢起沉痾,時值疫癘流行,石氏擬方治療,輕重俱效,一時名聞遐邇。後移家貴陽,仍以行醫為生,救治者數以萬計,在省內享有很高的威望。1956年,貴陽中醫學院成立,先生為首任院長,1973年卒於貴陽。

先生業醫六十年,精於內,婦、兒科,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據證遣方,藥味簡賤,立竿見影,病家無不讚譽。對內傷雜病的調治,從脾胃入手。脾胃虛弱,百病由生,因此,“補氣健脾”、“益氣化溼”成為其常用的治療方法。其所擬的“益氣解毒湯”治在中焦,療在脾胃,深得“熱在陽明”、“溼在太陰”之奧旨,最能代表其“氣虛熱生,氣虛溼阻”的學術思想。

解放前,先生在原川劇院(現中華南路)開辦“天生元”藥號,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其時貴陽窮苦人居多,由於先生態度謙和,平易近人,加之藥價低廉,療效顯著,故而深受經濟拮据的勞苦大眾的歡迎,對一些特別困難的患者,先生還以藥相贈,高尚的醫德為市民所稱道。

先生常言,自古稱醫為仁術,醫生的責任,就是要慈善為懷,解人痛苦,所以定了兩條行醫規矩,一是困苦者不收分文,二是遠道而來、扶老攜幼者優先診治。

先生數十年的醫療實踐,看重陰陽平衡,強調氣化,認為藥物本為補偏救弊而設,巧妙利用寒熱溫涼之藥性,主張輕、清、靈、動,所謂“四兩能撥千斤”是其意也。對動輒大包圍、撤攔河網式的用藥俗風頗有微詞,他認為任何疾病不管如何錯綜複雜,總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了矛盾的癥結,次要矛盾往往會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石老的處方藥味少,但配方卻十分嚴謹,“君、臣、佐、使”絲絲入扣。如果用簡、便、驗、廉這樣幾個字來概括石老的遣方用藥,那是再也恰當不過的了。臨床經驗“察陰陽,重氣化,尚天人相應之奧妙;觀整體,重氣血,以臟腑辯論為繩墨;法經方,效古法,制方譴藥,獨樹一幟。”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石玉書先生

王希仲(1885—1981),字雲碧,貴州織金縣牛場街上人,其兄王銘傳亦精於中醫。王氏年少時在其兄影響下立志學醫,在貴州籍大學問家李端棻先生門下攻讀祖國醫學,對醫界前輩、同輩十分尊重,曾與同仁唐希澤、張叔駿、汪藕航、何連波、曾希芝等人每週聚會,切磋醫術,提高醫理,不時去四川、雲南等地尋師訪友,增廣見聞,對自己之醫療情況,不斷總結,自我完善,對多種醫學著作,廣搜博覽,一些偏僻醫書及未成書之手抄本,均從不放過。

王希仲先生處方用藥極為嚴謹,認為《內經》、《難經》、《傷寒》、《金匱》乃中醫學之根底,對六經病機多從氣化學說認識,推崇張志聰、黃元御,認識問題確實深刻,故療效堪奇。

王希仲先生擅長各科,尤其對婦科疾病多有獨到見解與方法,對病症區分極為細緻,如五色帶下、經先後期,或無定期、經息至息行、時痛時止,經至腹痛吐衄、經至口腔潰瘍、經前心煩性躁、經至量多、大出血、年未老經先斷、老年白崩、血崩等。

"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貴州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名垂史冊的人物,他們是貴州人的驕傲。

貴州醫界更是人才輩出,而近現代貴州的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1895—1964),人稱“黔之醫怪”,名國士,字聘賢,貴州興義人。早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求學,畢業後,由興義縣(今興義市)以公費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明治大學、九洲醫科大學深造,師從日本漢醫學家木村氏,刻苦攻讀。

1922年歸國,問業於近代名家張錫純、何廉臣、張山雷等人,奔流於大江南北,但岐黃之志不改,期間遍訪各方名醫,得到了丁甘仁、曹炳章等名師親傳,學醫成名後,回貴州行醫。

王聘賢先生熱愛收藏和研究中醫古籍,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珍貴文獻,最後無償將該書捐獻給國家,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贈送貴陽中醫學院圖書館一套影印本的《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珍藏於該圖書館古籍室。

王聘賢先生常雲:治病如繡花,要細要精,方有療效,只對錢負責,三兩分鐘便打發病人,那非良醫所為。王先生不僅對傳統藥物有精深獨到研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了對民間草藥的研究。在他的醫方中,不時配以草藥,有時用藥味數不多,卻收奇效。因此,有人云:王先生治病,好用“奇”藥。他還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大量地收集醫方,每有所得,即用蠅頭小楷收錄在特製的紅格本上,每頁均印有“聘賢醫抄”,積數十年,得醫方近百萬字,凡十八冊。

王聘賢先生從醫40餘年,治學嚴謹,造詣頗深,著有《傷寒論考評》、《魚孚溪醫論研究》、《舌診研究》、《神農本草經研究錄》、《解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先生

陳真一(1893—1973),亦名恬,遵義老城人。出生中醫世家,5歲喪母,賴祖母、叔嬸撫養。辛亥革命後,其父入滇就職,陳真一隨行就讀於昆明,兼承家學。因其天資聰穎,勤奮刻苦,盡得先輩真傳。青年時代懷經邦濟世之志,任遵義女中校長,眼見軍閥混戰,政治腐敗,復易志專事行醫。民國24年(1935年)定居貴陽,懸壺濟世,醫名日盛,曾任貴陽醫師公會理、監事等職。

陳真一先生學術思想是以《內經》為圭臬,《傷寒》、《金匱要略》為指南,對時病推崇葉天士、吳鞠通,從無門戶之見,從習用的“柴平湯”可窺一斑。經方時方兼熔一爐,“繼承不離古,發揚不離宗”,在中醫內、婦、兒科疑難病的治療上療效卓著,醫名顯盛。在中藥的使用上,對疑難大症喜用蟲類藥進行搜剔,對公丁香、鬱金香反藥的配對使用,獨具心得體會,“宗古不循古,發揚有新思”。 陳真一先生曾主持“傳染性肝炎的中醫證治研究”、“急慢性腎炎的中醫證治研究”、“中醫中藥防治肺結核的研究”等課題。

陳真一先生精研典籍,博聞強記,信古而不泥古,精於臨床,施治尤重辯證。雖盛夏用麻附而無弊,嚴冬用等連而愈病。針對貴州氣候陰霆潮溼特點,運用小青龍湯治療急慢性咳喘病得心應手,深受同行讚許。集各家之長,用歷代名方治內、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頗具卓見,尤以鍼灸特效聞名於築。

陳真一先生以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一方濟之,德無逾此。每遇貧困病人,多免費為其診治。遇有求助者,常慷慨解囊,一時手邊拮据,便為其義診以濟燃眉。常教其後學者注重醫技醫德修養,前不可負古人,後不可欺來者,正大行醫,正直為人。

1949年後,陳真一先生竭盡全力光大中醫,聯合創辦貴陽黔靈東路聯合診所,後又創辦中山西路聯合診所。為創辦貴陽醫務工作者協會提供經費,無償捐贈家存製藥設備,每日義診半日。陳真一先生日診患者數十人,診畢歸家,遇有登門求診者,仍不辭辛勞。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陳真一先生

石玉書(1893—1973)先生,字國麟,光緒十九年(1893年)生於貴州金沙縣,其名出自“麟吐玉書”之典故。先生少年時有志於醫,隨清朝進士、醫學名宿賀靜軒學醫,賀氏不僅精於醫道,還通曉地理,這為先生深厚的醫學造詣奠定了基礎,歷時三載,苦學勤問,潛心研讀中醫經典及明清諸家著述。十八歲,先生即在鄉里懸壺應診,屢起沉痾,時值疫癘流行,石氏擬方治療,輕重俱效,一時名聞遐邇。後移家貴陽,仍以行醫為生,救治者數以萬計,在省內享有很高的威望。1956年,貴陽中醫學院成立,先生為首任院長,1973年卒於貴陽。

先生業醫六十年,精於內,婦、兒科,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據證遣方,藥味簡賤,立竿見影,病家無不讚譽。對內傷雜病的調治,從脾胃入手。脾胃虛弱,百病由生,因此,“補氣健脾”、“益氣化溼”成為其常用的治療方法。其所擬的“益氣解毒湯”治在中焦,療在脾胃,深得“熱在陽明”、“溼在太陰”之奧旨,最能代表其“氣虛熱生,氣虛溼阻”的學術思想。

解放前,先生在原川劇院(現中華南路)開辦“天生元”藥號,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其時貴陽窮苦人居多,由於先生態度謙和,平易近人,加之藥價低廉,療效顯著,故而深受經濟拮据的勞苦大眾的歡迎,對一些特別困難的患者,先生還以藥相贈,高尚的醫德為市民所稱道。

先生常言,自古稱醫為仁術,醫生的責任,就是要慈善為懷,解人痛苦,所以定了兩條行醫規矩,一是困苦者不收分文,二是遠道而來、扶老攜幼者優先診治。

先生數十年的醫療實踐,看重陰陽平衡,強調氣化,認為藥物本為補偏救弊而設,巧妙利用寒熱溫涼之藥性,主張輕、清、靈、動,所謂“四兩能撥千斤”是其意也。對動輒大包圍、撤攔河網式的用藥俗風頗有微詞,他認為任何疾病不管如何錯綜複雜,總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了矛盾的癥結,次要矛盾往往會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石老的處方藥味少,但配方卻十分嚴謹,“君、臣、佐、使”絲絲入扣。如果用簡、便、驗、廉這樣幾個字來概括石老的遣方用藥,那是再也恰當不過的了。臨床經驗“察陰陽,重氣化,尚天人相應之奧妙;觀整體,重氣血,以臟腑辯論為繩墨;法經方,效古法,制方譴藥,獨樹一幟。”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石玉書先生

王希仲(1885—1981),字雲碧,貴州織金縣牛場街上人,其兄王銘傳亦精於中醫。王氏年少時在其兄影響下立志學醫,在貴州籍大學問家李端棻先生門下攻讀祖國醫學,對醫界前輩、同輩十分尊重,曾與同仁唐希澤、張叔駿、汪藕航、何連波、曾希芝等人每週聚會,切磋醫術,提高醫理,不時去四川、雲南等地尋師訪友,增廣見聞,對自己之醫療情況,不斷總結,自我完善,對多種醫學著作,廣搜博覽,一些偏僻醫書及未成書之手抄本,均從不放過。

王希仲先生處方用藥極為嚴謹,認為《內經》、《難經》、《傷寒》、《金匱》乃中醫學之根底,對六經病機多從氣化學說認識,推崇張志聰、黃元御,認識問題確實深刻,故療效堪奇。

王希仲先生擅長各科,尤其對婦科疾病多有獨到見解與方法,對病症區分極為細緻,如五色帶下、經先後期,或無定期、經息至息行、時痛時止,經至腹痛吐衄、經至口腔潰瘍、經前心煩性躁、經至量多、大出血、年未老經先斷、老年白崩、血崩等。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希仲先生

汪振華(1889年—1972年),號耕陽,畢節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隨父學習醫道,15歲常與父親往返於雲、貴、川三省毗鄰地區行醫。

1912年,畢節城鄉瘟疫流行,汪振華先生協助其父,根據前人經驗,經多種驗證,精心研製出“時疫散”藥方,並派人送藥下鄉,免費救治患者。

1942年,畢節農村霍亂流行,汪振華先生從疫情開始就指導製作多種劑方,辨症施治,醫救病人。為預防“天花”,與人合作首次引進“天花”疫苗,並親自編寫有關“痘科”的技術資料,給兒童預防接種。在行醫中,汪振華特別注重雲貴高原民間的多發病、用藥量及藥物資料的調查;在整理和攻讀中醫經典古籍理論時,結合地方病的特點進行論治,融歷代醫家之長,不拘於前賢所論,以實效為依據,在求實的基礎上,對雲貴高原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發病的關係進行長期的研究,撰寫《濟世醫方》一書。他不僅對內、婦、兒科病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疑難雜症也有獨到的見解和治療方法,深得患者讚譽。

"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貴州不僅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歷史上還出現了很多名垂史冊的人物,他們是貴州人的驕傲。

貴州醫界更是人才輩出,而近現代貴州的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1895—1964),人稱“黔之醫怪”,名國士,字聘賢,貴州興義人。早年在興義筆山書院(今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求學,畢業後,由興義縣(今興義市)以公費選派日本留學,先後在東京明治大學、九洲醫科大學深造,師從日本漢醫學家木村氏,刻苦攻讀。

1922年歸國,問業於近代名家張錫純、何廉臣、張山雷等人,奔流於大江南北,但岐黃之志不改,期間遍訪各方名醫,得到了丁甘仁、曹炳章等名師親傳,學醫成名後,回貴州行醫。

王聘賢先生熱愛收藏和研究中醫古籍,有《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珍貴文獻,最後無償將該書捐獻給國家,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贈送貴陽中醫學院圖書館一套影印本的《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珍藏於該圖書館古籍室。

王聘賢先生常雲:治病如繡花,要細要精,方有療效,只對錢負責,三兩分鐘便打發病人,那非良醫所為。王先生不僅對傳統藥物有精深獨到研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開始了對民間草藥的研究。在他的醫方中,不時配以草藥,有時用藥味數不多,卻收奇效。因此,有人云:王先生治病,好用“奇”藥。他還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大量地收集醫方,每有所得,即用蠅頭小楷收錄在特製的紅格本上,每頁均印有“聘賢醫抄”,積數十年,得醫方近百萬字,凡十八冊。

王聘賢先生從醫40餘年,治學嚴謹,造詣頗深,著有《傷寒論考評》、《魚孚溪醫論研究》、《舌診研究》、《神農本草經研究錄》、《解本草綱目拾遺》等著作。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聘賢先生

陳真一(1893—1973),亦名恬,遵義老城人。出生中醫世家,5歲喪母,賴祖母、叔嬸撫養。辛亥革命後,其父入滇就職,陳真一隨行就讀於昆明,兼承家學。因其天資聰穎,勤奮刻苦,盡得先輩真傳。青年時代懷經邦濟世之志,任遵義女中校長,眼見軍閥混戰,政治腐敗,復易志專事行醫。民國24年(1935年)定居貴陽,懸壺濟世,醫名日盛,曾任貴陽醫師公會理、監事等職。

陳真一先生學術思想是以《內經》為圭臬,《傷寒》、《金匱要略》為指南,對時病推崇葉天士、吳鞠通,從無門戶之見,從習用的“柴平湯”可窺一斑。經方時方兼熔一爐,“繼承不離古,發揚不離宗”,在中醫內、婦、兒科疑難病的治療上療效卓著,醫名顯盛。在中藥的使用上,對疑難大症喜用蟲類藥進行搜剔,對公丁香、鬱金香反藥的配對使用,獨具心得體會,“宗古不循古,發揚有新思”。 陳真一先生曾主持“傳染性肝炎的中醫證治研究”、“急慢性腎炎的中醫證治研究”、“中醫中藥防治肺結核的研究”等課題。

陳真一先生精研典籍,博聞強記,信古而不泥古,精於臨床,施治尤重辯證。雖盛夏用麻附而無弊,嚴冬用等連而愈病。針對貴州氣候陰霆潮溼特點,運用小青龍湯治療急慢性咳喘病得心應手,深受同行讚許。集各家之長,用歷代名方治內、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頗具卓見,尤以鍼灸特效聞名於築。

陳真一先生以為人命至重,貴比千金,一方濟之,德無逾此。每遇貧困病人,多免費為其診治。遇有求助者,常慷慨解囊,一時手邊拮据,便為其義診以濟燃眉。常教其後學者注重醫技醫德修養,前不可負古人,後不可欺來者,正大行醫,正直為人。

1949年後,陳真一先生竭盡全力光大中醫,聯合創辦貴陽黔靈東路聯合診所,後又創辦中山西路聯合診所。為創辦貴陽醫務工作者協會提供經費,無償捐贈家存製藥設備,每日義診半日。陳真一先生日診患者數十人,診畢歸家,遇有登門求診者,仍不辭辛勞。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陳真一先生

石玉書(1893—1973)先生,字國麟,光緒十九年(1893年)生於貴州金沙縣,其名出自“麟吐玉書”之典故。先生少年時有志於醫,隨清朝進士、醫學名宿賀靜軒學醫,賀氏不僅精於醫道,還通曉地理,這為先生深厚的醫學造詣奠定了基礎,歷時三載,苦學勤問,潛心研讀中醫經典及明清諸家著述。十八歲,先生即在鄉里懸壺應診,屢起沉痾,時值疫癘流行,石氏擬方治療,輕重俱效,一時名聞遐邇。後移家貴陽,仍以行醫為生,救治者數以萬計,在省內享有很高的威望。1956年,貴陽中醫學院成立,先生為首任院長,1973年卒於貴陽。

先生業醫六十年,精於內,婦、兒科,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據證遣方,藥味簡賤,立竿見影,病家無不讚譽。對內傷雜病的調治,從脾胃入手。脾胃虛弱,百病由生,因此,“補氣健脾”、“益氣化溼”成為其常用的治療方法。其所擬的“益氣解毒湯”治在中焦,療在脾胃,深得“熱在陽明”、“溼在太陰”之奧旨,最能代表其“氣虛熱生,氣虛溼阻”的學術思想。

解放前,先生在原川劇院(現中華南路)開辦“天生元”藥號,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其時貴陽窮苦人居多,由於先生態度謙和,平易近人,加之藥價低廉,療效顯著,故而深受經濟拮据的勞苦大眾的歡迎,對一些特別困難的患者,先生還以藥相贈,高尚的醫德為市民所稱道。

先生常言,自古稱醫為仁術,醫生的責任,就是要慈善為懷,解人痛苦,所以定了兩條行醫規矩,一是困苦者不收分文,二是遠道而來、扶老攜幼者優先診治。

先生數十年的醫療實踐,看重陰陽平衡,強調氣化,認為藥物本為補偏救弊而設,巧妙利用寒熱溫涼之藥性,主張輕、清、靈、動,所謂“四兩能撥千斤”是其意也。對動輒大包圍、撤攔河網式的用藥俗風頗有微詞,他認為任何疾病不管如何錯綜複雜,總有一個主要矛盾,抓住了矛盾的癥結,次要矛盾往往會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療效。石老的處方藥味少,但配方卻十分嚴謹,“君、臣、佐、使”絲絲入扣。如果用簡、便、驗、廉這樣幾個字來概括石老的遣方用藥,那是再也恰當不過的了。臨床經驗“察陰陽,重氣化,尚天人相應之奧妙;觀整體,重氣血,以臟腑辯論為繩墨;法經方,效古法,制方譴藥,獨樹一幟。”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石玉書先生

王希仲(1885—1981),字雲碧,貴州織金縣牛場街上人,其兄王銘傳亦精於中醫。王氏年少時在其兄影響下立志學醫,在貴州籍大學問家李端棻先生門下攻讀祖國醫學,對醫界前輩、同輩十分尊重,曾與同仁唐希澤、張叔駿、汪藕航、何連波、曾希芝等人每週聚會,切磋醫術,提高醫理,不時去四川、雲南等地尋師訪友,增廣見聞,對自己之醫療情況,不斷總結,自我完善,對多種醫學著作,廣搜博覽,一些偏僻醫書及未成書之手抄本,均從不放過。

王希仲先生處方用藥極為嚴謹,認為《內經》、《難經》、《傷寒》、《金匱》乃中醫學之根底,對六經病機多從氣化學說認識,推崇張志聰、黃元御,認識問題確實深刻,故療效堪奇。

王希仲先生擅長各科,尤其對婦科疾病多有獨到見解與方法,對病症區分極為細緻,如五色帶下、經先後期,或無定期、經息至息行、時痛時止,經至腹痛吐衄、經至口腔潰瘍、經前心煩性躁、經至量多、大出血、年未老經先斷、老年白崩、血崩等。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王希仲先生

汪振華(1889年—1972年),號耕陽,畢節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隨父學習醫道,15歲常與父親往返於雲、貴、川三省毗鄰地區行醫。

1912年,畢節城鄉瘟疫流行,汪振華先生協助其父,根據前人經驗,經多種驗證,精心研製出“時疫散”藥方,並派人送藥下鄉,免費救治患者。

1942年,畢節農村霍亂流行,汪振華先生從疫情開始就指導製作多種劑方,辨症施治,醫救病人。為預防“天花”,與人合作首次引進“天花”疫苗,並親自編寫有關“痘科”的技術資料,給兒童預防接種。在行醫中,汪振華特別注重雲貴高原民間的多發病、用藥量及藥物資料的調查;在整理和攻讀中醫經典古籍理論時,結合地方病的特點進行論治,融歷代醫家之長,不拘於前賢所論,以實效為依據,在求實的基礎上,對雲貴高原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發病的關係進行長期的研究,撰寫《濟世醫方》一書。他不僅對內、婦、兒科病症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疑難雜症也有獨到的見解和治療方法,深得患者讚譽。

貴州七大名醫,你知道幾個?

汪振華先生

王錫章(I883—1959),6歲時開始在貴定縣縣城北丁家讀私墊,16歲隨名醫潘臺臣和胞叔王炳章學醫,25歲即懸壺濟世,繼而開設“培生堂”藥號,名聲鵲起,求醫問藥者絡繹不絕,醫術日愈精進。1956年,王錫章調入貴定縣人民醫院中醫科工作,當時已73歲高齡,院領導為了照顧他,規定他每天只看15個病號,但由於求診者多,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常常是白天排起長隊掛號,沒有等到,就晚上登門求醫,他都熱心接待,為患者治療開處方。據統計,他每年看病人數達3000多人次。

王錫章先生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注重人品的修養。他常說:“醫家須行方而智圓,心細而膽大。”貧困無依或流落異鄉的求診者,他都熱心診治,允許經濟困難者在自己開設的藥鋪“培生堂”記賬取藥,至年底無錢付清者,一概減免,對孤寡老人或乞丐因病而死無人照顧者,他知道後即送錢送物或備棺木安埋。每當遇到因貧困而輟學的學生,都會解囊相助。他還熱心地方公益事業,曾倡議並參與修復貴定多處古建築和橋樑,體現了一代名醫的高尚醫德。

王錫章先生勤學善思,一生筆耕不輟,多篇論文在《中醫雜誌》、《中國醫藥學報》等雜誌上發表。其中《針劑腧穴先後次序之我見》還譯成法文,刊在法國國家出版社的書中。晚年,他除了堅持正常的醫療工作外,不顧年事已高,堅持將自己的中醫研究成果及臨床經驗進行整理,留下手稿十卷,含大量內、婦、兒科醫案。他病逝後,其孫王清國等人將書稿進行整理髮掘,於2001年8月由貴州科技出版社以《王錫章醫案》為書名正式出版發行。

袁家璣,一九一三年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出生於貴陽一箇中醫藥世家,一代名醫施今墨先生高足,為國內著名傷寒學者。袁家璣自幼深受家庭薰陶,後來赴京學醫,考入由名醫肖龍友、孔伯華舉辦的北平國醫學院,不久轉入名中醫施今墨舉辦的華北國醫學院就讀,四易寒暑,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又隨施今墨老師臨證實習一年,1936年秋返回貴陽,時值瘟疫流行,求醫者甚眾,他據證而辨,以溫病論治,療效極佳,一時名噪省城,20餘歲即蜚聲醫林。

袁家璣先生早在30年代就開始了他的中醫教育生涯,曾講授《傷寒論》和《溫病學》,後來講授過《中醫學概論》、《中醫內科》、《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等多門課程。

袁家璣先生先後主編《貴州民間藥草》、《醫林拔萃》、《傷寒論講義》等,協編《當代名醫臨證精華•冠心病專輯》、《中國名醫名方》等,發表著作和論文數十篇。

袁家璣先生對醫經研究尤甚,對傷寒、溫病造詣精深,成為全國著名的傷寒學者;對冠心病、中風、心律不齊、流行病、腸胃病、一些疑難病症獨具心得與治效,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

(本文來源於公眾號“紅葉環保”,紅葉環保收集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