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在公考備考時,有很多人想當然或者聽外界的各種聲音對公考有了各種各樣的誤解,這樣即使你複習甚至考上了也沒什麼意義。提前瞭解這些誤區,幫你避開各種坑, 最終考上理想的崗位。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一、沒關係考不上公務員

太多的人認為公務員只能靠關係進,沒關係是考不上的,白費力氣,這還是很多年前的老思想了。公務員考試現在凡進必考,只要想有正式的編制,就必須要參加考試,從報名到筆試到面試,最後到上崗,都是有規範和流程的,並不是想進就進,至於提前能拿到考試題,那就更不可能了,所以不聽陰謀論,好好複習是正經。那些考過一次兩次沒通過的,只能說實力不如人又不想承認,所以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公務員沒關係考不上啊!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二、上岸機率跟中彩票一樣

這個說法源於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公務員考試動輒競爭比例成百上千比1,1000人中你要幹掉997人才能進入面試。但是你要知道,在公務員考試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裸考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不復習,只參與,追熱度,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只考試前做了兩套卷子,最後的這三分之一才是好好複習了的,而這三分之一的人至少有一半是複習方法不對的,瞭解公務員考試的人都知道,公務員考試絕不是簡單的機械背誦,更需要注重的是技巧和方法。這樣算起來,其實能真正成為你的競爭對手的人並不多,當前這個前提是基於你本身在很用心的複習,如果你就是那個盲目跟風考一下的,那你也基本沒戲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三、考試要很長時間來複習

這個觀念是大部分人的誤區,因為公務員考試並不是純粹的知識性考試,很多時候考的是反應速度和思考節奏,所以複習時間太長反而會影響狀態。有人說,難道我準備兩三年,就一定比那些一年半年的差嗎?這倒不一定,不過時間一長,你的複習就肯定要找別的突破口了,不然就很容易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節奏感非常重要,公務員考試不適合打持久仗。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四、題海戰術

做題,要做高質量、靈活多變的題目!多做真題,切勿搞題海戰術。事實上,只要保持思維活躍,真真實實地堅持去感受各種試題的豐富變化,做題分數的持續快速上升會讓你沒有任何藉口去停止練習。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五、行測不難只是時間不夠

沒錯,行測拼的就是時間,這就是考點啊,再給你半個小時,都能答出來,那還考什麼?競爭什麼?其實行測就是在考察短時間內你能否將原本簡單但是大量的題目做出來。說白了,玩的就是心理戰術嘛這個除了心理素質之外,還需要考察你有沒有快速的解題辦法,實話就是看你智商如何!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六、申論寫作背模板就可以

這真的是最大的誤區和謊言了,進入政府工作後,你會發現,其實申論寫作能力才能實際工作中用到最多的能力,申論複習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覺得自己寫的不錯,陷入一個死循環。其實申論做題也是有技巧的,如何讓你的語言表述無限接近參考答案,這是一個關鍵點,絕對不像你想的用個萬能模板套一下就可以了,所以申論一定要用心學習總結。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七、報考人數越少職位越好考

吃過一兩次虧的朋友應該已經知道這個問題了,有的職位招2個人,只有15個人報,有的職位招30個人,有4000多人報,哪個競爭更激烈顯而易見。但這並不是說招的人越少就越應該去報,招的人數並不能做絕對參考,主要要看限制條件。如果你不是對某個部門或者某個職位有特殊興趣的話,你的報考原則應該是“在我的條件符合的職位裡,哪個職位限制條件越多我就報哪個”。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八、報考要求差不多就可以

這個一定是最坑人的誤區,千萬要記得,報名要求必須完全符合,比如職位要求“計算機專業”,那你的專業名稱與此一字之差都不能有,必須要完全符合,比如職位要求有2年基層工作經驗,那你差一天都不行!否則即便筆試過了,資格複審也會被刷掉,等同於前功盡棄。

公考走出這幾大誤區,你就離上岸就不遠了!


九、先進體制,地方可以再調

因為這個誤區,很多考生考到了偏遠山區去,離家遠,沒朋友,生活不便利,報考的時候以為先進入體制內,後期再內部調動,但考進去之後發現,調動基本是很困難的,而且好單位也不缺人,根本沒有單位會接收你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