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高血脂 ?? 動脈硬化 內分泌失調 體育 睡眠 小米粥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2019-04-30

人體每一個細胞的生存都離不開血液,流動的血液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全身各處,維持著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血液變得粘稠,血流減慢,機體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可能引起頭痛、健忘、失眠等症狀,甚至誘發心梗、腦梗等致命性疾病。

血液粘稠究竟是什麼?它是怎樣發生的?如何避免血液粘稠?

1

血液粘稠≠高血脂


很多人都聽說過血液粘稠,但未必知道血液粘稠究竟是什麼,甚至有不少人認為血液粘稠就是血脂高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1

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是一個血液流變學的概念,它指的是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加,血流阻力變大,從而導致血液流速減慢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其中血漿包括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種營養成分,以及無機鹽、氧、激素、酶、抗體和細胞代謝產物等;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這些組成部分與血液的粘稠程度息息相關,當血細胞異常,如:紅細胞或血小板增多;或者血漿異常,如:血漿蛋白增多、血糖高、血脂高等,都可能造成血液粘稠。

此外,血管出現問題,比如血管直徑、內膜光滑度等發生異常,也可導致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2

血液粘稠≠高血脂

血脂是存在於血漿中的中性脂肪,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而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含量有所升高,它確實可以導致血液粘稠。但很明顯,這屬於血漿性因素的一種。

簡單來說就是:血液粘稠可能是高血脂導致的,但高血脂只是血液粘稠的一個可能因素。

2

4種症狀

可能是血液粘稠的表現

血液粘稠,流速減慢,一方面會造成機體組織獲得的氧氣、營養物質等相對減少,容易出現頭暈、睏倦、記憶力減退、心慌等症狀;

另一方面,血液粘稠會傷害血管,使脂類物質更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引起或加重動脈硬化、管腔狹窄、供血不足等症,嚴重時甚至可能形成血栓、心肌缺血、卒中等疾病。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生活中,一些細微的症狀可能是血液粘稠的表現,但很多人可能都沒在意。

1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早上起床後常會伴有腦袋暈轉、全身乏力的症狀,直到吃完早飯,才有清醒的感覺。而到了晚上,精神狀態卻很興奮。

2

午飯後特別困

正常人午飯後也會有睏倦感,不過一般可以忍耐;而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午飯後睏意比較強,如果不休息一段時間,可能會全身不適,整個下午都無精打采。這很可能是由於血液過於黏稠,大腦供血不足導致的。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3

蹲著幹活易呼吸不暢

蹲著幹活感覺胸悶、呼吸不暢,也是血液粘稠的信號之一。這是因為血液黏稠度偏高,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繼而肺部、腦部等臟器出現供血不足,造成呼吸困難、憋氣。

4

陣發性視力模糊

由於血液粘稠度太高,會導致血流不暢,營養物質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就可能造成視網膜及視神經短暫性缺血缺氧,出現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3

生活中的這些因素

是血液粘稠的“幫凶”

血液粘稠與血漿、血細胞、血管等發生異常有關,而這些異常的發生,又與不良的生活習慣脫不了干係。

1

吸菸喝酒

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絕對不僅僅是傷肺這麼簡單,其中的一氧化碳會與紅細胞中運輸氧氣的血紅蛋白結合,降低機體含氧量;還會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導致血液粘稠。

酒精會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使血液流動速度減慢,引發血液粘稠。

2

高脂高糖食物

長期大量攝入高脂食物,如果機體不能及時完全代謝,就會導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脂類物質含量升高。不僅能引發高血脂,還可能形成小米粥樣的障礙物,也就是動脈硬化,從而進一步導致血液粘稠。

高糖食物中的大量糖分進入身體後,如果不能完全被消耗,就會導致血液中糖分過高,引起高血糖;多餘的糖分也可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變胖,甚至引起高血脂,造成血液粘稠。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3

水分不足

血液中約80%都是水,如果大量出汗後水分攝入不足,就會導致身體缺水,從而容易造成血液粘稠。就像煮粥時,水加少了,流動性變差了一樣。

4

運動過少

運動過少容易造成體內糖分等不能及時被消耗,易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同時,運動過少會使機體代謝減慢,體內的廢物不能及時被排除體外,也容易導致血液粘稠。

除此之外,睡眠不足、勞累過度、壓力過大等會引發暫時性的血流不暢;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紊亂也易造成血管老化和血液粘稠。

4

用好血液“稀釋劑”

輔助降低血稠風險

通常對健康人來說,偶爾出現血液粘稠不用過分緊張,因為人體具有較強的調節能力,可自主維持血液內環境平衡,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

對於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如果伴有血液粘稠,還是及時就醫干預比較好,以免形成血栓,引發嚴重後果。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平時也可用飲食進行輔助調節,降低血液粘稠風險。

1

適當多喝水

適當多喝水,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液中水分含量,稀釋血液,降低粘稠度。20℃左右的涼白開效果比較好,白天可以每隔1~2小時,喝上200ml左右,運動期間或是出汗量大時,可適當增加飲水量。

此外,睡前100ml水、起夜時100ml水、起床後200ml水有“救命三杯水”之稱,也有助於降低血液粘稠度,幫助預防心梗等危險疾病。

2

常吃納豆激酶

納豆中的納豆激酶可分解膽固醇、調節血脂;納豆菌中的彈性蛋白酶可以吞噬葡萄糖和粘物質,有利於控制血糖。因此,常吃納豆,可輔助維持血脂、血糖平穩,降低血液粘稠度。

3

補充“磷脂”

磷脂可加快人體內脂質的新陳代謝,改善血管環境,輔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大豆、雞蛋、瘦豬肉、動物肝臟、芝麻等,都是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添加到日常飲食中去。

4

吃點“EPA”

EPA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溶解飽和脂肪酸,有效清除血小板的聚集,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堅果、橄欖油深海冷水魚(如:金槍魚、三文魚)中都含有較多的EPA,平時可適當多吃,但深海魚生吃比較好,其有效成分不易被破壞。

血液粘稠不等於高血脂,4種症狀要注意!如何飲食進行輔助調節?

當然了,戒菸限酒、飲食清淡、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悅對保持血管健康、改善血液粘稠也大有好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