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拾荒女孩被確診為“肝癌”,醫生直言:這2件事害了她

人體遍佈痛感神經,在受傷、生病之後就會及時的反饋給大腦,但是,肝臟卻喊不出來"痛",因為它沒有“痛覺神經”。

10歲拾荒女孩被確診為“肝癌”,醫生直言:這2件事害了她

所以,肝病一旦被發現,多半是中後期了。例:

小佳坐在病床上,呆呆的望著窗外,剛被確診為“肝硬化”的她,身邊竟無人陪伴。

小佳剛出生就被遺棄,後來被一對拾荒的老夫婦抱走了,在小佳九歲的時候,兩位老人接連離世,留下小佳一人。

後來,小佳便自己一個人生活,就在前兩天,小佳腹痛難忍躺在路邊,被好心人給送到醫院。

可檢查結果,令所有人吃驚,小佳竟然患上了“肝癌”……

10歲拾荒女孩被確診為“肝癌”,醫生直言:這2件事害了她

小佳年紀輕輕,為什麼會患上“肝癌”?醫生給出了答案:

1、乙肝攜帶者

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臟病變“三部曲”。

小佳是被遺棄的孤兒,其直系親屬有很大的可能是乙肝病毒攜帶患者。

乙肝是具有傳染性的,其傳染的途徑為:母嬰傳播、血液傳播、醫源性傳播、性傳播……

對於很多人來說,小時候注射過乙肝疫苗,就以為相安無事,可以保一輩子平安。

其實,乙肝抗體是需要沒六年去醫院檢查一下“乙肝兩對半”,看體內是否有抗體。

2、黴變食物

黴變食物會產生大量的黃麴黴毒素。

小佳跟著拾荒老人生活了許多年,難免攝入一些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生活中有許多人會把已經變質的水果,去除掉變質的部分,然後把“看似”好的部分留下來,進行食用。

對於蘋果來說,一旦變質,蘋果內會產生大量的黃麴黴菌,而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黃麴黴素具有很強的致癌作用。

因此,長期使用變質食物會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創傷,嚴重影響到肝臟的解毒功能。

變質後具有黃麴黴素的食物還有:花生、堅果、玉米、蘋果、木耳等……

10歲拾荒女孩被確診為“肝癌”,醫生直言:這2件事害了她

肝臟出現病變,人體會出現“4種表現”,佔1個,趕緊去檢查

表現1:面色晦暗

與自然黑不同,肝臟出現病變多表現為:面部暗淡無光澤度、長期黑眼圈重。

表現2:皮膚髮黃、黃疸

黃皮膚是我們的正常狀態,但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出現深黃色,忽然出現眼睛和皮膚髮黃,則表明患了急性黃疸型肝炎。

慢性肝炎患者若出現黃疸,表明肝病病情加重。

表現3:肝掌

對於正常人來說,手掌顏色較為紅潤。

但,肝病患者的手掌,手掌心泛白無血色。

表現4:蜘蛛痣:

皮膚出現紅點,且周圍呈現血絲狀,類似於蚊蟲叮咬後痘印。

用手指按壓以後,紅色消失,放開又會出現。

臨床顯示,男性體表有蜘蛛痣者,85%的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臟組織病變,約30%為肝硬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