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肛瘻的前生後世,這回說的真清楚

腹瀉 便祕 貧血 糖尿病 中醫 健康瀋陽 2018-12-03
健康科普堂|肛瘻的前生後世,這回說的真清楚

肛瘻是常見的肛門疾病,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外口,瘻管三部分組成。肛瘻的發生率僅次於痔,多見於男性青壯年,可能與男性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本期健康科普堂邀請瀋陽市肛腸醫院四病房主任醫師齊樹斌就肛瘻病的前生後世,聊個清楚明白。

健康科普堂|肛瘻的前生後世,這回說的真清楚

一、肛瘻的臨床症狀

1. 肛瘻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症狀。

2. 疼痛:當瘻管感染或膿液排出不暢而腫脹發炎時,可引起疼痛。

3. 瘙癢:由於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瘙癢,肛周潮溼不適,皮膚變色、表皮脫落,有時形成溼疹。

4. 排便不暢:複雜性肛瘻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門直腸周圍形成大的纖維化瘢痕或環狀的條索,影響肛門的舒張和閉合,大便時感到困難,有便意不盡的感覺。

5. 全身症狀:在急性炎症期和複雜性肛瘻反覆發作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或伴有消瘦、貧血、體虛等長期慢性消耗症狀。

6. 硬結或瘢痕:由於瘻管壁及瘻口的反覆刺激,使纖維組織增生,在管壁和瘻口形成質韌的結締組織,常表現為瘻管周圍皮膚變色,表皮脫落,凹陷變形,觸及條索狀硬結通向肛門內。

二、肛瘻的形成

跟肛周膿腫的發展密不可分。形成肛瘻大致要經過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肛隱窩、肛門瓣感染髮炎。

第二個階段:炎症從局部的肛隱窩和肛門瓣開始,逐漸蔓延擴散,形成肛門直腸周圍炎。

第三個階段:由於肛門直腸周圍組織間隙的抗病能力下降,便成為病菌入侵、擴散、積聚繁殖的地方,致使這裡的組織容易感染髮炎,正不勝邪,而形成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第四個階段:肛周膿腫自行破潰或經切開引流換藥處理後,膿腔雖逐漸縮小,但潰瘡卻久不收口,這時腔壁已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中間遺留之空隙,這就是瘻道,膿液經常順從瘻道流出,反覆感染,反覆發作,經久不能自愈,而成為瘻管。

三、肛瘻的五大病因

健康科普堂|肛瘻的前生後世,這回說的真清楚

1. 瘻道彎曲、或有竇、分支,引流不通暢,膿液瀦留,反覆感染,造成瘻道不易癒合。

2. 直腸內有一定的壓力,將直腸感染物質如糞便、氣體,可經常不斷地從內口進入瘻道,刺激腔壁,繼發感染後由外口排出,也是造成瘻道的原因。

3.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後,膿液排出,膿腔逐漸縮小,外部破潰口和切口也縮小,腔壁形成結締組織增生的堅硬管道壁,因而不能自然閉合。

4. 瘻道多在肛門括約肌之間通過,由於括約肌經常不斷地收縮與舒張,壓迫瘻道,影響膿液的排除,容易貯膿感染而難以癒合。

5.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多在肛門外,膿液從外口流出,但原發感染多在肛竇。肛竇則是繼發感染的門戶,反覆感染,形成瘻道。

結核桿菌、放線菌等感染所形成的膿腫、克隆氏病等難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瘻。

四、易患肛瘻的人群

1. 大便時有不良習慣的人,上廁所時看書看報。

2. 腹瀉和便祕。

3. 長期飲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

4. 長期站立或久坐,司機、腦力勞動者、白領。

5. 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吃辛辣食物,酗酒

6. 妊娠婦女。

五、肛瘻的保守治療

肛瘻的保守療法,一般用於擇期手術患者,目的是為了減輕症狀和減少發作。

1. 調理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瀉或便祕,以減少糞便對肛瘻內口的刺激。

2. 清潔肛門:每日用溫鹽水的溶液坐浴,且要勤換內褲。

3. 適當用藥:可適當使用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也可適當使用藥膏等局部塗抹或中藥內服外用。

六、肛瘻的手術方式

健康科普堂|肛瘻的前生後世,這回說的真清楚

1. 瘻管切開術:是將瘻管全部切開開放.靠肉芽組織生長使傷口癒合的方法。適用於低位肛瘻。

2. 掛線療法:是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蝕作用的藥線的機械性壓迫作用,緩慢切開肛瘻的方法。適用於距肛門3—5cm內,有內外口低位或高位單純性肛瘻,或作為複雜性肛瘻切開、切除的輔助治療。

3. 肛瘻切除術:切開瘻管並將瘻管壁全部切除至健康組織,創面不予縫合,若創面較大,可部分縫合、部分敞開,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瘻。

4. LIFT手術:2007年Rojanasakul A最先提出LIFT( 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括約肌間瘻管結紮術),此方法在括約肌間行手術切口,確認括約肌間瘻管,緊靠內括約肌結紮瘻管並切除部分括約肌間的瘻管,刮除其餘瘻管內的所有肉芽組織,縫合外括約肌的缺損。

5. 黏膜(皮)瓣推移術:通過完整切除感染的肛腺瘻管和內口,利用切口上方遊離直腸黏膜肌瓣或切口下方遊離肛管皮瓣修復腸壁缺損,使直腸內細菌不能再進入瘻管管道,為肛瘻的癒合創造條件。

七、肛瘻復發的原因

1. 手術時沒有準確的找到內口,或處理內口不正確,造成了假內口;或即使準確找到內口,但未徹底清除感染的肛竇,肛腺及內括約肌的原發病灶,也可導致癒合不佳。

2. 竇道尚未形成時急於手術,使炎症擴散,形成新的竇道和膿腔而影響癒合。

3. 因瘻管彎曲,術中造成假瘻道或瘻管被殘留,或瘻道內的壞死組織搔刮不乾淨,造成創傷口難以癒合和復發。

4. 傷口縫合時留有間隙或死腔,或縫合張力過大。

5. 創口內留有異物,如線頭,棉絮等,被周圍肉芽組織包埋,影響創口正常生長癒合。

6. 病人體質過分虛弱或伴有糖尿病,肺結核,白血病或貧血等慢性疾病,使創面長久難以癒合。

八、術後的注意事項

1. 調理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瀉或便祕,以減少糞便對肛瘻內口的刺激。

2. 清潔肛門:每日用溫鹽水溶液坐浴1~2次。且要勤換內褲。

3. 適當用藥:可適當使用黃連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也可適當使用藥膏等局部塗抹或中藥內服外用。

肛瘻手術後早期每日必須換藥,可以說肛瘻手術後換藥的重要性不亞於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要高於肛瘻手術的重要性。

九、五項預防措施

1. 飲食要潔淨:不潔飲食,可導致腹瀉,極易造成肛門腺感染,引起肛瘻。

2. 定時排便:要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防止大便乾結,損傷肛管皮膚,造成感染。

3. 要保持肛門清潔:養成便後洗淨局部或每日早晚清洗肛門的習慣,保持肛門清潔。

4. 檢查輕柔:在肛門常規檢查時,要輕柔,切忌暴力,以免損傷肛門。同時,大便乾結需作灌腸時,也應注意,不要造成肛門損傷。

5. 極早治療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患者,應儘早治療全身疾病,才能控制由此而帶來或加重的肛門感染。

本期專家

齊樹斌,瀋陽市肛腸醫院四病房,主任醫師。從事肛腸疾病臨床工作26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手術技術。擅長治療各種複雜肛腸性疾病,尤其擅長治療各種高位複雜性肛瘻。在肛腸醫院先後從事肛門病科,小兒肛門病科,大腸腫瘤科,便祕及排便障礙科一線臨床工作。

健康科普堂|肛瘻的前生後世,這回說的真清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