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炎炎夏日的6月,除了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外,日晒、悶熱與潮溼,如果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下,不但容易使肌膚產生問題,也讓一些病毒細菌蠢蠢欲動。


究竟,在夏天裡,寶寶最容易感染哪些疾病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治療、照顧和預防措施?如何擺脫致病原,快樂過夏天?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先從兩大引起寶寶生病的因素說起,一般可分成傳染以及過敏兩部分來談:

第一種,傳染性因素

夏季潮溼的氣候適合病菌繁殖,象是腸病毒、細菌性腸胃炎(沙門氏菌、曲狀桿菌)都蠢蠢欲動,只要稍微大意,寶寶不知不覺就容易遭殃。

而相對於寒冷的冬季與微涼的春季,在夏天,家長帶領孩子外出的機會也大為提高,因此,一些呼吸道感染也容易在此時發生,常見的如:哮吼、急性細支氣管發炎等,嚴重時甚至可能併發氣喘發作或肺炎。

此外,水痘在此時也甚為流行,爸比媽咪一定要為寶寶施打疫苗,才能將危害降至最低!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第二種,過敏性因素

而夏季常見的過敏症,也容易侵犯寶寶稚嫩的肌膚,包括因食物過敏或昆蟲叮咬所造成的蕁麻疹,另外還有像過敏性皮膚炎,例如:溼疹、紫外線過敏、對防晒品過敏等也很常見,而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好的防範方式。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夏天有哪些最常見的疾病,以及其預防、治療與照顧的方法吧!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防晒是夏天照顧寶寶皮膚的第一要務!因為寶寶的皮膚比成人更為脆弱,可抵禦陽光中紫外線傷害的黑色素含量也較成人為低。且更重要的是,只要「一次」嚴重晒傷就可能使寶寶終身罹患惡性黑色素瘤的機率提高「2倍」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預防晒傷的方法,與成長不同,家長需要這做:1.在戶外活動時,要使寶寶儘量處於遮蔭之下,並且避免陽光的直射。將嬰兒車推出門的時候,記得把遮篷拉上,或著加裝一把小傘。儘量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陽光最強的時候出門。
2.6個月以下的寶寶皮膚非常敏感,不建議塗抹防晒乳。必須以物理性的防晒為主,包括寬帽沿的帽子、撐陽傘和透氣通風的棉質長袖衣物。
3.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除了上述所說的物理性防晒之外,也可以開始使用防晒乳了。儘量選用防晒係數SPF高於30、低過敏性的產品。
4.開始會走路的寶寶,有幾個地方容易被忽略而沒有塗抹足夠的防晒乳,這些地方包括膝蓋後面、眼睛周圍、耳朵周圍、頸部和頭皮。如果在室外活動,儘量每2個小時就要補擦一次防晒乳。太陽眼鏡也是必要的喔。


如何治療晒傷?

1.取一條幹淨的毛巾或紙巾,以冷水浸透後冷敷在晒傷的地方,每次10〜15分鐘,一天可重複3〜4次。

2.用蘆薈露或低過敏性的保溼產品舒緩。

3.皮膚科醫師可能會開立一些溫和的類固醇類藥膏或口服抗組織胺來舒緩晒傷後的刺、癢、疼痛感。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每當天氣熱起來,痱子就成了新手爸媽最頭痛的問題之一。痱子的外觀是許多紅色小小密集分佈的疹子(有時候也會呈現透明小水珠的外觀),特別是在臉部、頸部、腋下和前胸、後背的位置最容易發生。痱子的成因是由於汗管在皮膚上的開口阻塞,使得汗水封閉在皮膚中,造成刺激性的反應。這些惱人的小疹子會讓人覺得非常癢,常常使寶寶哭鬧不休。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預防痱子的方法1.夏季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讓寶寶處在過於悶熱潮溼的環境中
2.寬鬆透氣的衣物也可以預防痱子的產生。常常當無尾熊,把寶寶背在身上的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自己本身的體溫,再加上背巾若選用不夠透氣的材質,常常會加重寶寶的痱子而不自知。
3.無論是南方亞熱帶氣候還是北方的溫帶季風氣候而言,夏天讓寶寶待在涼爽的冷氣房環境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不要糾結要不要給孩子開冷氣,只要定時清理空調內機的髒物就可以了。


如何治療痱子?

1.用溫水及溫和的洗潔劑幫寶寶洗浴。

2.避免選用太過油性的乳液或保養品,以免使汗孔阻塞更加嚴重。

3.通常疹子1周內就會消退了。皮膚科醫師通常會開立痱子膏類的藥品,具有舒緩、止癢、吸汗的功能,讓討厭的痱子快快消失。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目前腸病毒大約有68種,較常遇到的是腸病毒71型以及克沙奇A型、B型。腸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寶寶,且年紀越小的孩子重症的可能性越大

腸病毒可經由飛沫、接觸或糞口傳染,例如:接觸沾有生病寶寶口水的玩具,玩一玩又把小手放進嘴裡,甚至家長也是重要的傳播來源。

腸病毒常有群聚感染的效應,在幼兒園經常容易集體發病。每年大約從3月開始流行,6月達到高峰期,暑假則會因群聚效應減少而趨緩,而9月開始又會有一波新的流行。

腸病毒的典型症狀通常是發燒,且喉嚨有兩處以上的潰瘍,潰瘍多半一開始並不明顯,只會出現一些小紅點,約在48小時以後才會形成較明顯的水泡,接著破裂產生潰瘍的情形。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你可以觀察孩子的胃口,就可以判斷口腔內是否有潰瘍的問題,倘若寶寶一整天都不吃不喝,喉嚨內部有潰瘍的可能性就很高。此外,有些罹患腸病毒的寶寶也會合並有「手足口症」,在手掌、腳掌、甚至身上都會起一些小小的水泡,會感到搔癢及刺痛感。

預防腸病毒的方法1.勤洗手,特別是大人外出回家後一定要洗手。2.若家中有一個孩子感染,一定與其他孩子分開照顧,一位家長照顧一位小朋友,或請爺爺奶奶幫忙。3.家中環境需適當地消毒,一般酒精消毒對腸病毒無效,可以500ppm稀釋的漂白水來消毒環境,以50°C以上熱水(一般水龍頭熱水即可)沖洗、浸泡寶寶的物品,腸病毒很快就會失去活性;食物在食用前也必須加熱。


如何治療腸病毒?

1.大多數的腸病毒只要透過支持性療法即可痊癒,醫師可能會開立退燒、止痛藥物給寶寶服用,口腔若有潰瘍情形會開立口內膏,幫助傷口癒合,另外還有一些口腔止痛噴劑可搭配使用。

2.只要寶寶肯吃東西,沒有脫水,基本上治療後可以在家觀察,大部分會發燒5天左右,溫度有高有低。需要住院的情況多半是因不吃不喝導致脫水,而至醫院打點滴,或懷疑有腸病毒重症的可能性。

3.照顧上建議給寶寶吃一些較冰涼好入口的食物,如果沒有合併感冒或腸胃道症狀,像布丁、果凍、冰淇淋都是不錯的選擇,只要寶寶肯吃、不會脫水就好。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小心重症徵兆

腸病毒偶有機率會引發重症,病毒可能攻擊心臟(克沙奇)或腦部(腸病毒71型),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危險,孕婦及1歲以下的嬰兒,需小心避免感染。腸病毒重症有4個重要的徵兆,如出現以下情形,應儘快至醫院接受檢查。

1.嗜睡、精神差

2.呼吸急促、心跳變快(沒發燒,安靜時仍大於每分鐘120下)

3.即使沒有吃東西還是持續性嘔吐

4.肌抽躍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夏季悶熱,細菌容易滋生,所以寶寶很容易感染細菌性腸胃炎。沙門氏菌腸胃炎是夏季最常見的腸胃炎類型之一,好發於7〜10月,且5歲以下孩子最易感染。

沙門氏菌容易存活於未消毒乾淨的蛋類當中,如:沒煮熟的蛋料理、蛋殼,或是受汙染水源裡。感染後可能出現高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開始的腹瀉是清水狀,接著會出現黏液,顏色也會如海苔般呈現深綠色或翠綠色,甚至出現血絲。血便的原因為腸胃道黏膜受損、脫落,微血管破裂所造成,必須特別留意觀察。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感染沙門氏菌腸胃炎通常會發高燒,但如果高燒(39℃〜40℃)超過3、4天,又不停狂拉肚子(一天拉十幾次),或孩子肚子劇烈絞痛、不停哭鬧,每次解便都很痛苦、只解一點,肚子卻又很脹,精神活動力極差,就會是比較危險的情形,嚴重時可能導致菌血症或腸胃穿孔的發生,必須儘快就醫尋求協助。

預防沙門氏菌腸胃炎的方法:
1.勤洗手,尤其是幫寶寶換尿布後,更要徹底清潔雙手。2.別給年紀太小的孩子吃生菜或沒煮熟消毒過的蛋製品,水果則一定要洗乾淨。參觀農場或牧場後必須將手清洗乾淨才可進食,且不可直接飲用未經消毒的生乳。3.注意食物的保鮮,不吃可能受汙染的食物。若冰箱壞了,就別再吃裡面的食物。


如何治療沙門氏菌腸胃炎?

1.採支持性療法,醫師可能會開立止瀉藥和乳酸菌或腸胃道的益生菌,來增加寶寶腸道好菌、減少壞菌的比例。

2.如果寶寶有脫水情形就需要打點滴,脫水徵兆為:嘴巴很乾且幹到好像快裂開、哭泣時沒有眼淚、皮膚乾燥、即使沒發燒還是有嗜睡或缺乏活動力的現象,且幾乎整天都沒有小便,如果有以上徵兆需趕緊送寶寶至醫院給醫師評估。

3.給寶寶清淡的飲食,例如:米湯、白吐司、白饅頭、白麵條,米湯是最好的選擇,因含有助腸胃道黏膜修復的成份,是天然的治療方法。

4.因腹瀉會造成腸胃道可吸收乳糖的黏膜受傷剝落,形成「暫時性的乳糖不耐症」,如果還在補乳期的寶寶建議先不喝牛奶,母奶則可以喝,或可選擇無乳糖奶粉。

5.多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可給寶寶喝電解水,等於是口服點滴,建議不要自行購買運動飲料加水稀釋,也不要只喝大量白開水,萬一寶寶已有脫水現象,嚴重可能導致水中毒。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炎熱、潮溼多雨的夏季是一年當中蚊蟲活動最猖獗的時間。尤其一般而言,寶寶對於蚊蟲叮咬的過敏反應都比成人來得劇烈,紅腫範圍往往較大,也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消退。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醫學上所謂的「丘疹型蕁麻疹」,就是民間俗稱的「紅豆冰」,常見的症狀發生於腿部,偶爾也在手臂或臉部,出現為數眾多的紅色、凸起且劇癢的疹子,嚴重時,丘疹中央甚至會形成大型的水泡這往往是人體對蚊蟲叮咬所引發的持續性、較為劇烈的過敏反應所造成,有時候,甚至無法回想起何時被蚊蟲叮咬。

最常見引起這種過敏反應的蟲類,就是貓狗身上的跳蚤或蟎類,看到寶寶身上的紅豆冰,爸比媽咪想必心疼不已吧,就讓我們一同瞭解如何預防寶寶被叮咬吧!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預防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的方法
1.對於小於2個月的寶寶來說,最好避免使用化學性的驅蟲藥劑。可讓寶寶穿著長袖寬鬆的衣褲、帽子和襪子來避免被蚊蟲咬傷。寶寶的嬰兒車也可加裝蚊帳。
2.對於大於2個月的寶寶而言,防蚊劑中含有驅蟲成分DEET (敵避╱避蚊胺))30%以下,或者Picaridin(派卡瑞丁╱避卡蚋叮)10%以下,兩者都是安全無虞,可選用的。
3.年幼的孩子,防蟲產品一天最多使用一次,且要避免觸及眼睛、嘴巴和手上,在回到室內後,也要記得用清水和肥皂洗淨。
4.避免在黃昏、蚊蟲活動最為活躍的時候出門。


如何治療蚊蟲叮咬及丘疹型蕁麻疹

1.被蚊蟲叮咬後,在初步的處理方面,爸比媽咪可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患部,再以乾淨的溼毛巾冷敷患部來減少癢感。不可以衝熱水,因為熱水會讓血管擴張得更厲害,使過敏物質滲透得更嚴重,衝的時候雖然很舒服,但是衝完會更癢。

2.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含有calamine成分的止癢乳液來舒緩孩子的不適,或可考慮複方的止癢藥膏,可迅速緩解寶寶的癢感,避免抓傷造成二次細菌感染。

3.如果是丘疹型的蕁麻疹,通常會建議使用中弱效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搭配口服抗組織胺使用,若有抓傷,則要再搭配外用的抗生素藥膏,以避免細菌趁虛而入。

4.有些較特殊的昆蟲,像隱翅蟲,因含有毒液,若直接將牠拍死在身上,皮膚會產生嚴重反應,需就醫處理。因此,到戶外如有不明蟲子停在身上,應以彈走或吹走的方式為佳。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夏天到了,最怕這5種疾病找上孩子,尤其是第二種!


以上就是小新媽在夏至日為媽媽們盤點的5種疾病夏季常見病,不過不要過於擔心,只要咱們的防暑防蚊還有飲食控制得當,不怕這些疾病找孩子。如果不幸中招,請及時就醫。

特別提醒一下家庭藥箱常備藥藥品的選擇要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要及時地加以更新。即使像預防感冒這樣的常備藥品,也不能一成不變,不能一年四季都用同一種藥品治療一種疾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