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會虧待讀書人

時代不會虧待讀書人

後臺回覆書名一鍵免費閱讀: 窮查理寶典 | 好好學習 | 埃及四千年 | ……

時代不會虧待讀書人

1

知識改變命運,這不是一句空話。

在《窮查理寶典》一書中,查理·芒格提到一個“普世智慧”的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若想通過知識來改變你的命運,那麼你真正要做到的就是,將每個學科最基本的知識(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常識)從學術本身抽離出來,將其融會貫通,然後應用到你的實際生活中去。

剛看到這個說法的時候,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以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康莊大道。

在我想著怎麼具體應用到現實當中去的時候,我才真是傻了眼了——我在紙上羅列出我能想到的可能影響我能力、見識、思維的學科:經濟學、心理學 、管理學、歷史學、物理學、生命科學、醫學……

每個學科又有不同的分支,譬如經濟學包括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等;心理學涵蓋了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

我忍不住摸著心問自己,我真的能把這些學科的基礎知識學透嗎?

那需要多少時間呢?1年,還是3年,又或者是5年?

2

後來,在讀到成甲《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一書時,我才勉強算是真正在實踐操作中摸到了一些門道。

在這本書中,成甲在介紹怎麼具體應用那些能改變你行為、能力、認知的知識的過程中,他以7個知識點作為講解案例,分別是:複利效應、概率論、黃金思維圈、進化論、系統思考、二八原則、安全空間。

乍一看,你可能會有著跟我一樣的想法,覺得這些東西都很簡單。

但是,當你從如何理解這些知識點的角度轉移到如何用這些知識來解釋生活中你所見到的事物時,你會猛然發現:現實中發生很多事,基本都可以用這些原理來解釋。

打個比方,我們都知道,複利可以簡單理解為“錢生錢”,也就是你投資的本金可以產生利息,利息又可以轉化成本金繼續產生利息,這就好比如“雞生蛋,蛋生雞”一樣。

然而,如果你只是將複利效應理解到這一層次,那也只能代表你還只是個書呆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似很勤奮、很努力,卻往往取不到什麼優異的成績的根本原因所在。

3

曾經,初中的物理老師告訴我們:“當你學會怎麼把一個具體的知識抽象到理論的境界,再從理論的境界具體化日常的事件當中時,你才算是真的讀懂了。”

同樣,以複利為例,從理論上來說,它的概念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

當要將它再具化為行為事件時,我們可以聯想到寫作和讀書,要寫得好,你首先要有思考和積累,這就會促使你去看書,而看書又能帶給你更深更廣的思考和感悟,從而又強化你的寫作動機。

這,就是知識的真正吸收與運用的最佳途徑。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反駁說:“道理說起來的確是這樣,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的確,真正做到的人就是很少,所以最後脫穎而出的優秀者總是在極少數,而大多數人都是充當觀眾的陪跑者。

通常,做不到的原因,從來都不是因為某件事難,而在於人們從來不肯對自己狠一點,決絕地走出可以把你埋葬的舒適區。而那些做到的人,後來都在人生的跑道上實現了超越。

4

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一書中,有一個人,可以當作我們的學習典範,他叫李靖,人稱“李叫獸”。

他有一套知識管理方法,簡單而高效,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任何事件的背後都必定包含某種規律;

這種規律都普遍適用於客觀存在的事物;

身邊有什麼事件可以用這種規律來解釋。

仔細對比,這是不是就是將所學知識點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再具體化為生活行為的典型代表。

此外,小馬宋在書中還著重介紹了一個人,她的名字叫李倩,在行評分最高的專家。

李倩也是這麼一個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高手,她常用的一種工作方法就是:當工作上有什麼不懂或者是遇到什麼難題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去詢問別人,而是自己先琢磨問題的矛盾點在哪裡,然後去看書,把從書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她所遇到的難題上。

比如說,在進入廣告文案領域之處,她是第一時間把市面上有代表性的書籍買回來,然後把裡面的知識記下來,在實際中有意識地去用,行得通的就保留下來,與現實不符的就一概扔掉。

5

很多人都在抱怨“讀書無用論”,正如小馬宋說的,“不是讀書沒有用,是你本來就沒讀懂”。

我一直都是這樣的觀點,某些學生在學習上很勤奮,但成績卻一直上不去,一半的原因在於他們確實是笨,還有一半的原因在於他們沒跟對老師——在過去的應試教育當中,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苦背知識點卻不懂得怎麼去應用——只有笨學生才會一根筋地把知識點往死裡去背,也只有笨學生才會一根筋地聽老師的話——我沒有質疑學校老師的教學能力,我只是認為真正懂因材施教的老師始終是為數不多。

曾經,我也遇到過好老師。

當年讀大學,有一位教授如是建議我們:“可以的話,我建議你們在本科階段讀一個雙學位,或者在碩士階段讀一個雙碩,我希望你們將來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除了本專業知識之外,不是一無是處。很多時候,你的真實能力並不直接來自於你的專業,而是橫跨了很多學科的知識點。將來你們可以做一個對比,某些同學看似專業性沒有你們強,但人家混的比你們都好,其中一個共性的原因就是人家瞭解的東西很多,應用能力很強。”

尾聲

所以,如果你真心期望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從這一刻開始,你就應該改變一些自己的知識管理能力,你可以簡單理解為“自學能力”,你需要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怎麼樣才能更好地記住並且消化你所學到的東西?

你所學到的東西可以改變你的哪些行為、習慣?

那些你學到的知識點,是否存在什麼內在的關係?

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你不可能依賴讀的多來獲取自己的生存優勢,也不可能依靠記的多來打造你的競爭優勢,你只有憑藉用的多才可能找到一條好的出路——時代不會虧待讀書人,它只是無法青睞不會讀書的人。

歡迎下載網易蝸牛讀書app

或使用公眾號搜索功能閱讀更多圖書

- END -

時代不會虧待讀書人

每天免費讀書一小時

長按下載

不疾而速 與你共讀

▼ 戳閱讀原文,免費看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