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就在她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如何讓她的女兒喜歡上長篇小說的故事。

她的女兒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她覺得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就建議孩子讀長篇小說。但當孩子面對厚厚的一本沒有任何圖案的書,開始是拒絕的。

尹建莉就去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先自己讀,然後經常向孩子提起裡面有趣的情節,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後來,孩子果然一讀就入了迷,又很快讀完了金庸的其他全部的武俠小說,閱讀興趣和能力都被調動了起來。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圓圓一件非常簡單且快樂的事。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家長會不認同,認為孩子讀的是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嫻熟的文字讀的多了,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流暢些。比如說老師經常讓孩子寫春遊遊記,大家玩的都差不多,但寫出來的水平卻是十萬八千里。

所以,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書讀。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書他不喜歡,就讓孩子停止閱讀吧,如作者原尻淳一所說:“這樣的書與現在的自己無緣,也許有一天緣分來了,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就在她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如何讓她的女兒喜歡上長篇小說的故事。

她的女兒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她覺得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就建議孩子讀長篇小說。但當孩子面對厚厚的一本沒有任何圖案的書,開始是拒絕的。

尹建莉就去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先自己讀,然後經常向孩子提起裡面有趣的情節,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後來,孩子果然一讀就入了迷,又很快讀完了金庸的其他全部的武俠小說,閱讀興趣和能力都被調動了起來。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圓圓一件非常簡單且快樂的事。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家長會不認同,認為孩子讀的是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嫻熟的文字讀的多了,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流暢些。比如說老師經常讓孩子寫春遊遊記,大家玩的都差不多,但寫出來的水平卻是十萬八千里。

所以,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書讀。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書他不喜歡,就讓孩子停止閱讀吧,如作者原尻淳一所說:“這樣的書與現在的自己無緣,也許有一天緣分來了,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2 略讀和跳讀讀書

原尻淳一說:讀書不一定要從頭開始一絲不苟的閱讀,而是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行精讀,無用或不敢興趣的可以選擇略讀或跳過。”

我以前讀書就可以用“一絲不苟”來形容,一本書,一定要從開頭讀,作者介紹、簡介一頁都不放過,而且一定會一字一句認真的讀,很多時候也感到枯燥,雖然很多書到後面確實很有意思,但無疑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就像去給孩子買衣服,卻偏偏要將男裝區女裝區都逛一遍一樣,無形中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這也被本書定義為“設定消極條件,切除文章”,即一開始就將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略去不讀。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方法就像一個過濾器,能把“非必要之處”過濾出來,進而閱讀速度就會有明顯提升。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要要求孩子逐字逐句的讀,可以只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且,千萬不要要求孩子寫讀後感或複述內容,這一定會打擊孩子閱讀的興趣。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就在她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如何讓她的女兒喜歡上長篇小說的故事。

她的女兒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她覺得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就建議孩子讀長篇小說。但當孩子面對厚厚的一本沒有任何圖案的書,開始是拒絕的。

尹建莉就去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先自己讀,然後經常向孩子提起裡面有趣的情節,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後來,孩子果然一讀就入了迷,又很快讀完了金庸的其他全部的武俠小說,閱讀興趣和能力都被調動了起來。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圓圓一件非常簡單且快樂的事。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家長會不認同,認為孩子讀的是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嫻熟的文字讀的多了,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流暢些。比如說老師經常讓孩子寫春遊遊記,大家玩的都差不多,但寫出來的水平卻是十萬八千里。

所以,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書讀。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書他不喜歡,就讓孩子停止閱讀吧,如作者原尻淳一所說:“這樣的書與現在的自己無緣,也許有一天緣分來了,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2 略讀和跳讀讀書

原尻淳一說:讀書不一定要從頭開始一絲不苟的閱讀,而是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行精讀,無用或不敢興趣的可以選擇略讀或跳過。”

我以前讀書就可以用“一絲不苟”來形容,一本書,一定要從開頭讀,作者介紹、簡介一頁都不放過,而且一定會一字一句認真的讀,很多時候也感到枯燥,雖然很多書到後面確實很有意思,但無疑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就像去給孩子買衣服,卻偏偏要將男裝區女裝區都逛一遍一樣,無形中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這也被本書定義為“設定消極條件,切除文章”,即一開始就將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略去不讀。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方法就像一個過濾器,能把“非必要之處”過濾出來,進而閱讀速度就會有明顯提升。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要要求孩子逐字逐句的讀,可以只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且,千萬不要要求孩子寫讀後感或複述內容,這一定會打擊孩子閱讀的興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只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讀

03 以行動引起讀書

作者原尻淳一在大學任教時,曾特別在意大學生“參與授課的方式”,積極者與消極者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

沒有內在動機的學生學習一般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課堂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乏味的。而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會主動琢磨怎樣活用“課堂”,並積極參與其中。

文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我的學生裡有個男孩,他的理想是成為新聞記者。他剛進大學時,曾打算加入校報社,但當時學校報社只面向校內學生,並堅持採用原有的紙媒,因此,他不再想加入校報社,而是打算自己在facebook上創建一個新聞主頁。如此一來,他就需要學習社交媒體、攝影技術,文筆不好也不行,還得掌握採訪要領。因此,課堂成了他查缺補漏的重要場所。

想當新聞記者就是他的“內在動機”,因為有了這個內在動機,他學習就成了積極主動的事。

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創造孩子讀書的“內在動機”。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就在她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如何讓她的女兒喜歡上長篇小說的故事。

她的女兒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她覺得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就建議孩子讀長篇小說。但當孩子面對厚厚的一本沒有任何圖案的書,開始是拒絕的。

尹建莉就去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先自己讀,然後經常向孩子提起裡面有趣的情節,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後來,孩子果然一讀就入了迷,又很快讀完了金庸的其他全部的武俠小說,閱讀興趣和能力都被調動了起來。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圓圓一件非常簡單且快樂的事。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家長會不認同,認為孩子讀的是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嫻熟的文字讀的多了,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流暢些。比如說老師經常讓孩子寫春遊遊記,大家玩的都差不多,但寫出來的水平卻是十萬八千里。

所以,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書讀。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書他不喜歡,就讓孩子停止閱讀吧,如作者原尻淳一所說:“這樣的書與現在的自己無緣,也許有一天緣分來了,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2 略讀和跳讀讀書

原尻淳一說:讀書不一定要從頭開始一絲不苟的閱讀,而是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行精讀,無用或不敢興趣的可以選擇略讀或跳過。”

我以前讀書就可以用“一絲不苟”來形容,一本書,一定要從開頭讀,作者介紹、簡介一頁都不放過,而且一定會一字一句認真的讀,很多時候也感到枯燥,雖然很多書到後面確實很有意思,但無疑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就像去給孩子買衣服,卻偏偏要將男裝區女裝區都逛一遍一樣,無形中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這也被本書定義為“設定消極條件,切除文章”,即一開始就將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略去不讀。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方法就像一個過濾器,能把“非必要之處”過濾出來,進而閱讀速度就會有明顯提升。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要要求孩子逐字逐句的讀,可以只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且,千萬不要要求孩子寫讀後感或複述內容,這一定會打擊孩子閱讀的興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只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讀

03 以行動引起讀書

作者原尻淳一在大學任教時,曾特別在意大學生“參與授課的方式”,積極者與消極者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

沒有內在動機的學生學習一般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課堂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乏味的。而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會主動琢磨怎樣活用“課堂”,並積極參與其中。

文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我的學生裡有個男孩,他的理想是成為新聞記者。他剛進大學時,曾打算加入校報社,但當時學校報社只面向校內學生,並堅持採用原有的紙媒,因此,他不再想加入校報社,而是打算自己在facebook上創建一個新聞主頁。如此一來,他就需要學習社交媒體、攝影技術,文筆不好也不行,還得掌握採訪要領。因此,課堂成了他查缺補漏的重要場所。

想當新聞記者就是他的“內在動機”,因為有了這個內在動機,他學習就成了積極主動的事。

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創造孩子讀書的“內在動機”。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看一看文物的出處,如果你能說出一兩個博物館介紹中沒有的知識,孩子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你還可以和他比一比,看下一次去博物館,誰瞭解的文物知識和歷史故事多,引起孩子對歷史文化的興趣。

或者帶孩子去旅行,旅行之前,和孩子看看與當地有關的書。瞭解當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風土人情和歷史典故等,引起孩子對地理的興趣。如果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能說出一二,一定會很有成就感,也就更願意去看書。

這就是幫助孩子尋找他的“內在動機”,讓孩子主動從讀書中尋找答案。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就在她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如何讓她的女兒喜歡上長篇小說的故事。

她的女兒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她覺得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就建議孩子讀長篇小說。但當孩子面對厚厚的一本沒有任何圖案的書,開始是拒絕的。

尹建莉就去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先自己讀,然後經常向孩子提起裡面有趣的情節,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後來,孩子果然一讀就入了迷,又很快讀完了金庸的其他全部的武俠小說,閱讀興趣和能力都被調動了起來。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圓圓一件非常簡單且快樂的事。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家長會不認同,認為孩子讀的是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嫻熟的文字讀的多了,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流暢些。比如說老師經常讓孩子寫春遊遊記,大家玩的都差不多,但寫出來的水平卻是十萬八千里。

所以,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書讀。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書他不喜歡,就讓孩子停止閱讀吧,如作者原尻淳一所說:“這樣的書與現在的自己無緣,也許有一天緣分來了,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2 略讀和跳讀讀書

原尻淳一說:讀書不一定要從頭開始一絲不苟的閱讀,而是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行精讀,無用或不敢興趣的可以選擇略讀或跳過。”

我以前讀書就可以用“一絲不苟”來形容,一本書,一定要從開頭讀,作者介紹、簡介一頁都不放過,而且一定會一字一句認真的讀,很多時候也感到枯燥,雖然很多書到後面確實很有意思,但無疑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就像去給孩子買衣服,卻偏偏要將男裝區女裝區都逛一遍一樣,無形中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這也被本書定義為“設定消極條件,切除文章”,即一開始就將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略去不讀。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方法就像一個過濾器,能把“非必要之處”過濾出來,進而閱讀速度就會有明顯提升。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要要求孩子逐字逐句的讀,可以只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且,千萬不要要求孩子寫讀後感或複述內容,這一定會打擊孩子閱讀的興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只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讀

03 以行動引起讀書

作者原尻淳一在大學任教時,曾特別在意大學生“參與授課的方式”,積極者與消極者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

沒有內在動機的學生學習一般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課堂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乏味的。而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會主動琢磨怎樣活用“課堂”,並積極參與其中。

文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我的學生裡有個男孩,他的理想是成為新聞記者。他剛進大學時,曾打算加入校報社,但當時學校報社只面向校內學生,並堅持採用原有的紙媒,因此,他不再想加入校報社,而是打算自己在facebook上創建一個新聞主頁。如此一來,他就需要學習社交媒體、攝影技術,文筆不好也不行,還得掌握採訪要領。因此,課堂成了他查缺補漏的重要場所。

想當新聞記者就是他的“內在動機”,因為有了這個內在動機,他學習就成了積極主動的事。

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創造孩子讀書的“內在動機”。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看一看文物的出處,如果你能說出一兩個博物館介紹中沒有的知識,孩子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你還可以和他比一比,看下一次去博物館,誰瞭解的文物知識和歷史故事多,引起孩子對歷史文化的興趣。

或者帶孩子去旅行,旅行之前,和孩子看看與當地有關的書。瞭解當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風土人情和歷史典故等,引起孩子對地理的興趣。如果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能說出一二,一定會很有成就感,也就更願意去看書。

這就是幫助孩子尋找他的“內在動機”,讓孩子主動從讀書中尋找答案。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4 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原尻淳一還講到一點:“使進入專注狀態的儀式模塊化”,我理解為讀書的儀式感,就是在讀書之前,或者同樣的時間,或者特定的地點,或者做同樣的一件事,然後讀書,這樣,能使人快速高效的進入讀書的狀態。

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在打開筆記本的一瞬間,就能切換至工作模式。日本棒球運動員鈴木一郎也曾表示,總是在同一時間完成訓練項目,在比賽中就能自然而然地進入專注狀態。

棋壇天才和全美太極冠軍喬希·維茨金在他的著作《學習之道》中也提到過這個方法,在他近十年的國際象棋生涯中,比賽之前喬希都會用一套固定修煉,他會一邊聽聽使他情緒平靜的音樂,一邊冥想一小時,然後走向戰場。

這都是“通過儀式進入專注狀態”的模式技巧,同樣,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每天的固定時間,比如午後或睡前;在固定的地點,比如書桌,飄窗,床邊;做一件固定的事,比如吃一塊點心,喝一杯牛奶,在這些“儀式”完成後再讀書,讓孩子更快的進入讀書的狀態。

"

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長沒有掌握方法,不會引導。

去年,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去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回收40份有效問卷。多項選擇的結果顯示,學業之外,80%的狀元愛好閱讀,40%的狀元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作家。文學、歷史、哲學、科幻,不少狀元的閱讀面都較為廣泛。

廣西文科狀元韓思雨在高考前一個月,還會看看課外書。來自浙江的狀元王雷捷的童年是在書香中度過的,對王雷捷來說,閱讀是緊張學習的調劑。他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倦了就看一下。王雷捷說,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一直堅持廣泛地讀書,但從不看網絡小說。每次放假,他都會抽時間去書店或者網上購書。

不得不說,閱讀對於孩子的知識水平,認知角度,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捨得在這方面投資。但是仍然有很多孩子不喜歡看書,看不進去書。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就成了一個難題。

《高效能閱讀——任何人都能實現的“完全閱讀術”大公開》,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他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本書是作者閱讀百餘冊閱讀方法書籍,並結合自己閱讀體驗的實證之作,是任何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閱讀方法的鼎力之作。

在這本書裡,他從四個方面講述瞭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根據興趣讀書、略讀和跳讀讀書,以行動引起讀書和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01 根據興趣讀書

樋口裕一將讀書分為“樂讀”和“實讀”,所謂“樂讀",是指以讀書為興趣,以享受為目的的讀書。而"實讀",指的是以讀書為食糧,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

根據這一定義,大體可以將孩子感興趣的書劃分為樂讀,比如小說、漫畫、故事等;把課本劃分為實讀,如教輔教材、作文文選等。

當孩子不喜歡讀書的時候,不妨從故事入手,因為這類書讀起來更輕鬆,更愉快。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中國著名的教育專家尹建莉,就在她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講過如何讓她的女兒喜歡上長篇小說的故事。

她的女兒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她覺得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就建議孩子讀長篇小說。但當孩子面對厚厚的一本沒有任何圖案的書,開始是拒絕的。

尹建莉就去買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先自己讀,然後經常向孩子提起裡面有趣的情節,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後來,孩子果然一讀就入了迷,又很快讀完了金庸的其他全部的武俠小說,閱讀興趣和能力都被調動了起來。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圓圓一件非常簡單且快樂的事。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家長會不認同,認為孩子讀的是無用的書,影響學習。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嫻熟的文字讀的多了,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流暢些。比如說老師經常讓孩子寫春遊遊記,大家玩的都差不多,但寫出來的水平卻是十萬八千里。

所以,家長儘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書讀。如果你給孩子買的書他不喜歡,就讓孩子停止閱讀吧,如作者原尻淳一所說:“這樣的書與現在的自己無緣,也許有一天緣分來了,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2 略讀和跳讀讀書

原尻淳一說:讀書不一定要從頭開始一絲不苟的閱讀,而是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進行精讀,無用或不敢興趣的可以選擇略讀或跳過。”

我以前讀書就可以用“一絲不苟”來形容,一本書,一定要從開頭讀,作者介紹、簡介一頁都不放過,而且一定會一字一句認真的讀,很多時候也感到枯燥,雖然很多書到後面確實很有意思,但無疑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就像去給孩子買衣服,卻偏偏要將男裝區女裝區都逛一遍一樣,無形中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這也被本書定義為“設定消極條件,切除文章”,即一開始就將自己不需要的信息略去不讀。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方法就像一個過濾器,能把“非必要之處”過濾出來,進而閱讀速度就會有明顯提升。

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要要求孩子逐字逐句的讀,可以只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且,千萬不要要求孩子寫讀後感或複述內容,這一定會打擊孩子閱讀的興趣。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只選取對自己有用的部分讀

03 以行動引起讀書

作者原尻淳一在大學任教時,曾特別在意大學生“參與授課的方式”,積極者與消極者之間的差距相當大,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

沒有內在動機的學生學習一般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課堂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乏味的。而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會主動琢磨怎樣活用“課堂”,並積極參與其中。

文中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我的學生裡有個男孩,他的理想是成為新聞記者。他剛進大學時,曾打算加入校報社,但當時學校報社只面向校內學生,並堅持採用原有的紙媒,因此,他不再想加入校報社,而是打算自己在facebook上創建一個新聞主頁。如此一來,他就需要學習社交媒體、攝影技術,文筆不好也不行,還得掌握採訪要領。因此,課堂成了他查缺補漏的重要場所。

想當新聞記者就是他的“內在動機”,因為有了這個內在動機,他學習就成了積極主動的事。

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創造孩子讀書的“內在動機”。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看一看文物的出處,如果你能說出一兩個博物館介紹中沒有的知識,孩子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你還可以和他比一比,看下一次去博物館,誰瞭解的文物知識和歷史故事多,引起孩子對歷史文化的興趣。

或者帶孩子去旅行,旅行之前,和孩子看看與當地有關的書。瞭解當地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風土人情和歷史典故等,引起孩子對地理的興趣。如果在旅行的過程中他還能說出一二,一定會很有成就感,也就更願意去看書。

這就是幫助孩子尋找他的“內在動機”,讓孩子主動從讀書中尋找答案。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04 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原尻淳一還講到一點:“使進入專注狀態的儀式模塊化”,我理解為讀書的儀式感,就是在讀書之前,或者同樣的時間,或者特定的地點,或者做同樣的一件事,然後讀書,這樣,能使人快速高效的進入讀書的狀態。

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在打開筆記本的一瞬間,就能切換至工作模式。日本棒球運動員鈴木一郎也曾表示,總是在同一時間完成訓練項目,在比賽中就能自然而然地進入專注狀態。

棋壇天才和全美太極冠軍喬希·維茨金在他的著作《學習之道》中也提到過這個方法,在他近十年的國際象棋生涯中,比賽之前喬希都會用一套固定修煉,他會一邊聽聽使他情緒平靜的音樂,一邊冥想一小時,然後走向戰場。

這都是“通過儀式進入專注狀態”的模式技巧,同樣,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每天的固定時間,比如午後或睡前;在固定的地點,比如書桌,飄窗,床邊;做一件固定的事,比如吃一塊點心,喝一杯牛奶,在這些“儀式”完成後再讀書,讓孩子更快的進入讀書的狀態。

孩子一讀書就犯難?告訴你4個小方法,讓孩子讀書讀到放不下

創造讀書的儀式感

所以,沒有不願讀書的孩子,孩子生下來對什麼都好奇,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因為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或者在以前的生活中打擊了孩子讀書的積極性。那麼現在,家長可以多花些心思,多用些時間,為孩子的閱讀搭橋鋪路,孩子一定會愛上讀書,也會享受到讀書帶來的豐厚回報的。

最後,借用教育專家尹建麗老師的話:“一個從閱讀中經歷了古今中外各種社會活動,經歷了漫長曆史發展,傾聽了眾多智慧語言,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價值觀上也更完善——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為文的條件。”

作者介紹:吳小鯉兒,會畫畫、愛手帳的80後寶媽,一週一本書的深度踐行者。人只能活一世,有了書,便當多活了幾世。能寫幾句文字,使這幾世便有了靈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