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溫

編輯:王海倫

審校:一條輝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昔日巨無霸合資車如今銷量萎縮 誰借東風汽車一個諸葛亮

國內汽車製造商跟外企合資生產的很多,但是能把合資車玩到極致的卻少得可憐。如果非要提一位,恐怕東風汽車是最合適的。

東風汽車是我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始建於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車製造廠”,也就是原來的“二汽”,1992年9月1日,“二汽”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同年東風汽車與法國雪鐵龍達成合作,成立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啟了聯姻之旅。

據GPLP犀牛財經瞭解,截止到現在,東風汽車相繼獲得法國PSA標緻、韓國起亞、法國雷諾、日本本田和日產等車企的青睞,生產的合資車佔領了可觀的市場份額,但是近段時間,東風的日韓合資品牌出現銷量極度萎縮,一下子就把企業嚇壞了。

那麼東風的日韓合資品牌究竟出現什麼問題?針對現有市場又會有什麼解決方案呢?

起亞在華走向落敗

雖說東風的合資品牌多,但受國人消費習慣影響,日韓系一直佔據東風銷售主力,不過最近和東風合作的韓國車企——起亞汽車銷量可不太好。

受全球汽車市場影響,起亞汽車公司4月份全球銷量約為23萬輛,同比下降5.3%;今年5月,起亞汽車難改下滑趨勢,全月整車銷量為23.9059萬輛,同比減少3.4%。其中,韓國國內銷量為4.3萬輛,海外銷量為19.6059輛,分別減少8.6%和2.2%,

中國市場萎縮速度更快。GPLP犀牛財經瞭解到,東風悅達起亞4月份的銷量僅為23538輛,同比下跌了28.9%;1-4月份僅銷售10.6萬輛,同比下滑8%。

事實上,東風悅達起亞自2016年達到年銷65萬輛的歷史巔峰成績後,便開始了“十米跳水”之路。

2017年東風悅達起亞年銷滑落至36萬輛,同比下降45%;2018年狂立flag,確定產銷50萬臺的目標,最終以全年37萬輛草草收場,被自己瘋狂打臉。由於此前汽車市場良好而大建的汽車工廠,如今因銷量下滑,東風悅達起亞在2019年3月被爆出第一工廠將暫停產,不過最後東風悅達起亞否認這一“停產”言論。

為了營救市場,東風悅達起亞發佈了全新K3,然而這一舉動雖然早期得到了一定的回報,但是沒過多久,受大環境影響,K3的市場弊端就顯露了。

1. 新上市的K3受我國“國六”政策影響,導致售價不明。“由於轉換期被突然打破,留的時間很短,朝令夕改的政策變化,使消費者進行觀望而不是急於購車。”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六的快速實施導致國內車市環境變得複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對於在售汽車銷量產生消極作用。

2. K3的競爭對手眾多,像一直是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朗逸、軒逸、卡羅拉等合資車型,帝豪GL等相對性價比更好的自主品牌車型。都對K3的市場佔比產生不好影響。

坦白而言,起亞在國內舉步維艱,在全球競爭力下滑,已經影響了東風汽車的市場,就像一個文化團裡的一個臺柱子,慢慢泯於眾人。

日系產品或將迎來陣痛期

韓系合資下滑,日系合資趁機攻佔市場,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事實上也是如此。不過日系這一圓場,也暴露了不少問題。

東風汽車的日系合資車主要分為東風日產和東風本田,而兩家也都是日本三大汽車廠商中的一員,擁有雄厚實力,不說長青,但保持強大的市場競爭還是不難,可是有誰會想到,在汽車行業“寒武紀”這個節骨眼上,日產也掉隊了。

6月5日,日產發佈其5月份銷量數據。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日產在華總銷量達到12.2萬輛(包含乘用車、輕型商用車和整車進口),同比下降4.8%;而1-5月份,日產在華總銷量為58.7萬輛,同比下降0.4%。其中,作為日產在華主要業務的東風日產5月份銷量為9.1萬輛,同比下降4.3%。

而本田這邊,則不負眾望,據GPLP犀牛財經瞭解,東風本田今年5月銷量達到為67,844輛,同比大幅增長40.9%,創下歷年最佳成績,今年累計銷量為281,762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5.3%。

具體車型方面,思域已經連續15個月銷量破萬輛,5月總銷13,735輛,CR-V和XR-V均較去年同期得到大幅增長,終端銷量分別為16,951輛和17,561輛。INSPIRE與享域銷量也在不斷爬坡,5月銷量均在4千輛左右。

結合以上數據,日產依舊是東風日系合資車的龍頭代表,但是已經力疲,而本田雖然走向優秀,但是市場佔比較低,換而言之,日產以這個速度下滑,本田以這個速度上升,東風汽車必定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陣痛期。

合資產品漸漸不香了

除了日韓系,東風汽車還有來自法國的雪鐵龍、標緻和雷諾的合資品牌,不過這些品牌銷量的也在“坐滑梯”。

今年,東風標緻的銷量目標是14.05萬輛。然而,時間過去了6個月了,東風標緻卻沒有公佈過一次單月銷量數據,不過根據乘聯會的披露,今年1-4月,東風標緻累計銷量為25870輛,同比下滑58.8%,接近六成。

雪鐵龍和雷諾更是市場慘淡,據GPLP犀牛財經瞭解,2019年4月,東風雪鐵龍銷量僅為5869輛,同比下滑53.1%,今年前四個月累計銷量為2.4萬輛,下滑幅度同樣近半。而雷諾前四個月新車累計銷量僅為6390輛,相比去年同期的27387輛下滑76.7%。

基本上來看,東風汽車的合資品牌大軍的戰鬥力開始下滑,依靠合資品牌發家致富也不再容易。相反的,中國自主品牌或迎來崛起。

從1984年上海汽車與大眾汽車確定了合作關係後,中國車企就開始了與國外汽車製造商的攜手之旅,新車型層出不用,佔據了我國汽車銷量的主體地位,據GPLP犀牛財經瞭解,創建合作的35年時間裡,中國自主品牌一直都難敵合資車銷量,2018年我國乘用車市場共計銷售2370.98萬輛新車,其中合資品牌佔比整體的57.91%,再次壓下自主品牌一頭。

但是按照走勢看來,自主品牌近十年一直都在加大自己在國內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多的性價比車被人挖掘,例如哈弗H5、帝豪GL等產品也被認可,自主品牌的崛起似乎看到了出口,相反的這對於像東風汽車這樣自主能力差的整車製造商,或許難過了。

資本市場最無情,好的時候錦上添花,壞的時候不念情面,至於雪中送炭是痴心妄想,東風汽車想要一個長足發展,恐怕還缺“諸葛亮”的錦囊妙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