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日產汽車希望收購一家中國初創造車企業25%的股份。

日產的技術專家目前正在評估潛在投資對象,並且已經將目標縮小至包括威馬汽車、合眾汽車以及車和家在內的創業公司。在日產內部,這一投資項目代號是“Hermes”。

目前,日產方面向車雲網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

入股新造車,日產的陽謀丨深度

然而,左手是世界前五的汽車巨頭、右手是中國知名的汽車創業公司,它們的彼此牽手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這是每一位局外人都急迫想知道的答案。

所有的疑問都將接踵而至。

日產汽車與中國造車新企以哪種模式合作?

中國造車新企在這場收購中得到的機遇?

這種牽手模式是否能被複制?

中國與全球,日產陷入焦慮

在電動汽車領域,日產汽車是極具自信的,甚至是對此感到驕傲的。日產汽車在2010年就量產了綜合實力強勁的日產聆風純電動汽車,至今已在全球累計銷售了超40萬輛的電動車,並保持著零電池燃燒安全事故的記錄。日產憑藉著日產聆風,始終位居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前列,日產聆風在今年一季度位居全球電動汽車單車型銷量前三,日產汽車位居電動汽車企業榜第六。

然而,與日產電動汽車在全球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在中國的表現卻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當年,日產是第一個將純電動汽車引入國產的外資品牌。但脫胎於日產聆風的啟辰晨風未能達到銷量預期。

去年,為了能夠在電動車市場取得突破。東風日產推出了採用與日產新一代聆風相同電動平臺,又結合日產在中國最暢銷車型軒逸而打造的日產軒逸純電。對於這款新能源車,日產充滿了期待。

令人惋惜的是,在2018年9月上市以後,軒逸純電的市場表現並不能讓日產高層滿意。軒逸純電在經歷了上市初期的紅利之後,其銷量急轉直下,截止目前已經跌倒了月銷不足200輛,與國內主流純電動汽車的市場表現差距巨大,與月銷近40000輛的軒逸燃油版相比,更顯尷尬。

入股新造車,日產的陽謀丨深度

軒逸純電的市場表現,再度宣告日產汽車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嘗試的商業模式以失敗告終。

一方面是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如魚得水,另一方面又是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上表現掙扎。實踐證明,全球市場的成功並不能複製到中國市場,日產汽車陷入焦慮。

更重要的是,中國已成長為全球電動車市場中最大的單一市場,任何有野心的玩家都不可能錯過這樣誘人的蛋糕。日產汽車的競爭對手,像大眾汽車、特斯拉等紛紛發力中國市場。日產汽車不會坐以待斃,現實情況也不允許日產汽車失去中國這一未來最具前景的汽車市場。

而另一邊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崛起,讓日產也看到了希望。入股中國造車新勢力,表明日產希望尋找到打開中國新能源市場大門的鑰匙。

而25%的股份,則是滿足新能源積分要求的必要條件。目前,日產在中國的合資夥伴東風集團在電動車方面並沒有太多優勢,為了滿足中國對於新能源積分的要求,也迫使日產將目光投向了造車新勢力。

豐田+特斯拉,一汽+拜騰

目前,日產方面未予置評,而被點名的三家造車新勢力,也均未作出表態。

但面對外資汽車巨頭拋來的橄欖枝,應該沒有哪家初創企業會不動心。

豐田汽車在2010年耗資5000萬美元收購當時特斯拉3%的股份,與特斯拉展開緊密的合作。兩家企業的合作以技術共享開始,豐田與特斯拉合作開發的電動版RAV4於2012年上市。但由於兩家企業截然不同的做事風格和特斯拉強大以後,兩家在技術層面的博弈,合作模式最終以電動版RAV4停產宣告破裂。

但從資本層面講,豐田汽車在特斯拉股價位於高位時及時拋售,賺取了大約5.8億美元的鉅額回報,雙方的合作也算得上的一定程度的雙贏。

豐田與特斯拉的合作模式,對「日產VS中國造車新企」的直接借鑑意義在於商業行為的表現上。豐田收購特斯拉3%的股份,這一商業行為讓彼時的特斯拉擁有了強大的企業背書。在資本市場,由於豐田汽車的入局,使得更多的投資人願意與特斯拉合作。這對於之後的企業估值、IPO上市等重要資本操作至關重要。

但顯然,豐田與特斯拉的合作中,特斯拉獲益更大一些。

對於日產來說,一汽與拜騰的合作似乎更值得借鑑。

據瞭解,一汽牽手拜騰的背後考量是,拜騰可以為一汽提供造車新思維,尤其在一汽打造紅旗高端品牌時,拜騰可以為之營造科技屬性,和全新的產品定義,並在銷售服務領域提供新思維。

日產並不缺電動車產品,但其目前的電動汽車銷售渠道主要由在華合資企業東風日產負責。顯然,在傳統渠道銷售電動車,已經走入了死衚衕。

相比傳統品牌,而造車新企精煉的組織架構和與生俱來的互聯網思維,可以幫助日產,更新其渠道模式,更快的將其電動汽車銷售到市場上。

「日產+中國造車新企」會成為趨勢嗎?

可以肯定的是,日產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遭遇的困境,幾乎是所有的合資品牌共同的難題。

目前,眾多合資品牌也在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吃盡苦頭,合資品牌的電動汽車遲遲未能在中國打開市場,國內的電動汽車市場牢牢被自主品牌所佔據。比如一季度國內的電動車銷量前十幾乎被中國品牌把控,絲毫不見合資品牌的身影。

合資品牌突圍的機會,或許從今年開始會大規模席捲而來。然而,從目前已公佈的合資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來看,還很難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

對於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而言,全新的產品,全新的銷售和服務模式,正在給市場帶來改變。但造車畢竟是一個長週期的產業,每個新造車企業都面臨著資金的困境。

當以合資品牌為主的傳統車企與造車新企結合時,收購只是途徑,二者的融合或許是必然。

對新造車企業來說,他們有合資品牌看中的一攬子優勢。

  1. 新思維。新造車企大多數是互聯網企業轉型,將互聯網思維用於造車,使他們具備了更強的創新意識。相較於一些思維僵化的傳統車企,新造車勢力實踐創新的束縛更少,整體執行力更高,也更大膽。新造車勢力對於用戶的理解和把握也相對更出色一些,他們一般只會出一款最高配的車,而不會區分高低配。

  2. 新的營銷方式。截止目前,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採用了新零售模式,並且都非常注重場景化營銷。比如蔚來的“NIO HOUSE”;威馬汽車的北極冰屋;天際汽車的品牌體驗空間。

  3. 新產品。造車新勢力將產品與用戶體驗完美結合,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定義為用戶體驗。

而對於合資品牌來說,他們有造車新勢力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雄厚,幾乎不存在新造車勢力因融資難而造成的資金問題。同時擁有成熟的上下游供應鏈,並且有多年積累的技術做保障。

當造車新勢力真正面臨洗牌時刻,投入傳統車企的懷抱也許是明智的選擇。畢竟,最終存活下來的只是頭部幾位玩家,這也是任何商業遊戲亙古不變的規則,選擇及時退場才不至於輸得太慘。摩拜和小黃單車的終局,就是最好的例證。

對於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而言,需要的是能將市場做大做強的角色,如果新、老勢力合力可以將蛋糕越做越大,為何不去嘗試一下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