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革命有望引發新的經濟長週期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五次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是在相互關聯的若干通用目的技術領域,同時或先後發生了顛覆以往技術路徑的激進式創新。技術革命能夠形成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新的主導技術。當新的技術體系形成以後,圍繞該技術體系,人類生產、生活、消費等的組織模式都將發生改變。這是因為有了新技術以後,人們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就會產生新的生產組織模式,再圍繞新的生產組織模式,重構社會組織方式、行為方式、消費模式等。這就是所謂的技術—經濟範式。

一、大數據革命有望引發第六次技術革命

第一次技術革命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於農耕文明時代以手工勞動、分散割裂、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為代表的模式,形成了具有現代文明特徵的技術經濟範式第二次技術革命使人類進入了蒸汽和鐵路時代。在新的經濟範式下,建立了現代郵政體系,傳統的馬車逐漸消失,陸路的運輸和成本大幅下降,內陸貿易和交流得到了加強。

第三次技術革命主要體現在鋼鐵、電力和重型機械的廣泛應用,人類進入了鋼鐵和電氣化時代。這個技術革命對應的是大規模生產和電氣化,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第四次技術革命以石油化學和汽車製造為代表,開啟了石油與汽車時代。這個時候形成了以化石能源為支撐的“碳鎖定”。很多產業都是在石油化工基礎上進行突破,並由此形成了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組織模式。

第三次與第四次技術革命,在技術—經濟範式方面共同形成了工業化成熟時期的典型模式,難以截然分開。主要體現了工業化成熟階段的模式:大規模、標準化、流水線的生產組織模式。相應的在生活消費方面,出現了大型超市、購物中心、大眾消費等工業時代的新生活消費模式。

第五次技術革命標誌性事件是1971年英特爾發佈首款微處理器4004,宣告了信息時代的到來。在英特爾微處理器發佈後,人類社會慢慢進入了PC 時代,信息處理能力得到了增強。信息作為獨立要素,其獨立性在經濟社會運行當中不斷增強,進而出現了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柔性製造及範圍經濟。

2010 年左右出現的大數據革命有望引發第六次技術革命。所謂的大數據革命,本質上就是以物聯網(萬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為主的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相比之下,信息通信技術可能會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新技術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事實上,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為支撐,生產生活組織方式已經發生劇烈變化,呈現個性化、定製化、分佈式、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和服務化等特徵。

二、大數據革命為未來經濟增長帶來新動力

2014 年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中國經濟一直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要避免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必須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而大數據革命為未來經濟增長帶來新動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圍繞大數據技術本身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和創新生態體系。大數據產業鏈首先是傳統的信息產業,包括ICT 製造、信息通信、雲計算、物聯網等。在國民經濟中,信息產業已經佔有相當的份量。據測算,從 1977 年到2012 年,在每年GDP 的增長中約3.42%是由與IT 相關的資本所貢獻的。特別是2010 年到2012 年IT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平均達到10%。二是大數據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將帶來效率的提升,催生各種新經濟、新業態。“互聯網+”其實就是將大數據技術滲透到其他行業並提升傳統行業效率。大數據革命下,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使得生產過程中信息收集、處理、反饋的時間被最大可能地縮減,帶來資本、勞動等要素之間協同性的提升。最終的結果是,整個社會運行效率和生產率水平提升,體現在增長測算分解中,就是TFP 的增長。

三、大數據革命有可能引發熊彼特週期

大數據革命出現的同時,與信息通信技術相關聯的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即其他通用目的技術領域也出現了革命性變化。這些領域的激進式創新疊加在一起,有望引發新一輪的產業技術革命,從而形成新的主流技術體系。伴隨著新的主流技術體系的形成,很有可能會形成新一輪的經濟長週期。這就是50—60 年的熊彼特週期或者叫康德拉季耶夫週期。

根據熊彼特的週期理論,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往往會伴隨50—60 年的經濟長週期。在熊彼特之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於1926 年利用英國、法國、美國的統計資料,提出了一個跨度在48—60 年的長週期概念。熊彼特為什麼會認為有這樣的週期存在?這是因為重大的技術革命對原有的技術帶來了顛覆性的破壞,社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接受和適應。一旦跨越臨界點,就會引發大規模的投資需求。全社會要素資源向新技術領域大量集聚,生活消費方式也將發生重大變化並引發新需求,從而帶來上升階段。這就是熊彼特從技術革命的角度來解釋技術與長週期之間的關係。熊彼特與康德拉季耶夫的研究只截至20 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後續的長週期仍然存在,但是跨度縮減到40 年左右。從歷史經驗來看,當技術革命的標誌性事件出現10-20 年以後,將開啟新一輪的經濟長週期。

如果以2008 年前後作為大數據革命或者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的一個標誌性節點,那麼在2018-2028期間,很有可能啟動新一輪的經濟長週期。把握好這個節奏,中國經濟有望進入一段上升通道。2012 年以來在各種新興產業領域出現的創業潮,共享經濟、金融科技、智能革命、工業互聯網、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等新模式、新熱點、新方向的不斷湧現很有可能就是新一輪經濟長週期開啟的前奏。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蔡躍洲;原文《大數據將引發新經濟長週期》刊發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8月26日第4版,略有改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