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生活在缺愛的家庭裡,除了缺愛,還缺啥?


一個孩子生活在缺愛的家庭裡,除了缺愛,還缺啥?


———— /BEGIN/ ————


在某書上看到一個故事。

「去聯合國的難民營探望,看到一個小孩獨自坐在那裡,忍不住去抱了抱她,可是她渾身軟的像一個蔥管,沒有表情任由擺佈,去問工作人員小孩是不是生病了,工作人員說他們剛檢查完,沒有疾病。她這樣只是因為她是孤兒,她對抱這個動作沒有概念,不知如何迴應......」

對抱沒有概念,不知道如何迴應,看到這幾個字,下意識就閃現出缺愛這兩個字,是的,缺愛的孩子,因為沒有感受過什麼是愛,根本沒有能力接住別人的愛和溫暖。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專吸渣男體制的松子,也是一個童年缺愛的典型代表,因為從小被父親忽視,松子一生求愛而不得,長大後選擇男人沒有任何原則底線,寧願被男友打也不願一個人獨活,最後被男友拋棄後選擇在故鄉的河邊自殺,結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一個缺愛的家庭,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在討論原生家庭的原因。

一個孩子生活在缺愛的家庭裡,除了缺愛,還缺啥?


1

缺乏自信


前段時間看了《人物》雜誌早年的一篇對沉珂的採訪,這篇報道里有一句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29歲了,她在現實生活中依舊無法獲得安全感。”

這位曾經被稱為中國網紅第一人的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孤僻而敏感,被人當作問題少女,她把那些無人理解的情緒都訴諸到了一個更有安全感的虛擬世界—網絡。

後來她自創金屬和說唱歌曲,在日誌裡記錄自己的複雜的情感生活,自殘,成為眾多90後的偶像,而後被傳自殺,現今又出現在公眾面前。

沉珂自己回憶:她的家境很好,爸爸是上市藥企的老闆,卻很少願意花時間跟孩子打交道,媽媽常年在國外度假,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爸爸將她轉至貴族學校,至此,父母就從她的成長途中退場了.......

“雖然我獨立,物質生活也不錯,但我仍然自卑。”

雖然家庭是沉珂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之一,但無疑它是巨大而顯目的,缺愛的家庭,本質在於內心的匱乏感,這種情感上的匱乏會讓孩子形成低自我價值感,無論再優秀,都填補不了這個窟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獨立漂亮的女孩明明已經很優秀了,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


一個孩子生活在缺愛的家庭裡,除了缺愛,還缺啥?

《沉珂》

2

缺乏界限


缺愛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另一種人格缺陷是——討好人格型

因為從小被熟視無睹,所以習慣察言觀色判斷他人反應,難以說“不”,難以拒絕他人,缺乏清晰界限,做任何事目標都是要獲得別人稱讚。

蔣方舟曾在節目上坦言自己就是個“討好型”的人:“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而變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她還提到自己從沒有和任何一個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所謂的真實關係,就是可以跟這個人去爭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實,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這個人。

7歲寫作,9歲出書,22歲做上副主編,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身披“驕傲”光環的她,為啥還要討好別人呢?

因為身邊的人對她的愛都建立在某種期待和條件上,只有你成名了,你變優秀了,你才值得愛,而這也是大多數少年得志的孩子的通病。

所以,嚴格來說,只有無條件的愛,才會讓孩子內心豐盈和圓滿。

美國心理學博士Peg Streep在《刻薄的母親》一書中說道:很多不被愛的女兒在關係中,從來不會是“剛剛好”,要不就是太“熱”,要麼就是太“冷”,她們不能設立界限,而這些界限本應是能幫助她們維持健康、同時在情感上又可以長期維持的關係。

一個孩子生活在缺愛的家庭裡,除了缺愛,還缺啥?


3

缺乏寧靜的能力


自卑時常伴隨著敏感,細膩,所以很多缺愛的孩子也很容易因為別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表情、話語,就導致他們胡思亂想——這人針對我,看不起我,討厭我等等,腦補各種劇情,因此他們也很容易被一些特定的情景觸發他們的童年被忽視的場景,引發情緒雪崩。

聽朋友說,自己的一個小表妹,畢業不久,又裸辭了,原因是因為在開會的時候,領導對她說了一句重話:這是你的職責,你不做可以走。

然後她就對著領導說:“你行你上啊。”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辭職了。

朋友說,自己的這個小表妹從小就寄人籬下,被父母扔在外婆家生活,一年看她的次數掰著手指頭都可以數過來,而且每次來看她都是塞了一些錢就匆匆走了,幾乎很少關懷她,這也造就了她外強內幹,敏感脆弱的性格,別人不經意的玩笑或者重話都會讓她心裡波濤洶湧,要麼就分分鐘炸毛,要麼就獨自哀傷,情緒波動很大。

對於一個不被愛的孩子來說,一個隨意的評論可能就是她童年經歷的創傷復現,這也是她們內心無法獲得寧靜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些有購物癖的人,因為童年太缺愛,太沒安全感了,所以長大了就瘋狂彌補自己,揮金如土,瘋狂購物,只有在買買買中才能找到一絲內心的寧靜。


一個孩子生活在缺愛的家庭裡,除了缺愛,還缺啥?

總結下來,童年缺愛的孩子,長大後啥都缺,而這些內心的缺口大致都來源於父母的這些行為:

  • 不關注孩子、忽視孩子的情感(最常見於留守兒童和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兒)


  • 對孩子進行家庭暴力(動輒對娃打罵、家裡娃爸打娃媽的情況以及冷暴力)


  • 對孩子的物質需求很吝嗇(父母太摳,捨不得給娃花錢,尤其是女兒)


  • 不善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從來沒得到過無條件的愛)


  • 從不與孩子共情(親子關係中缺乏互動和反饋)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即使表面並沒有很大異常,甚至可能十分優秀和受歡迎,但只有他們自己或親近的人才知道,他們在面對困境時會體現出各種問題:一點責難和挫折,可能就會毫不費力地摧毀心理防線、時不時的自我懷疑和責備、抗拒情感體驗……

慶幸的是,有些人能帶著傷口頑強長大,讓生活走向光明,比如覺察到自己有討好型人格的蔣方舟,把自己從社交網絡裡隔離出來,去了東京,讓自己從一種更遠的距離去看待自己,從這種“討好”的姿態裡解脫出來。

但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在拼命尋求“真正的愛”而陷入焦慮和接受“沒有人愛自己”而陷入抑鬱的兩種消極情緒漩渦中而無法自愈。

衷心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愛和溫暖包裹,擁有一個明媚燦爛的人生。

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謹記:坑娃千萬條,缺愛第一條,養育不規範,孩子淚兩行。

—————————————————————————————————————

爸媽黑板報:一個專注寫孩子教育的黑板報

微信:bamaheibanbao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