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腸胃病 中醫 胃癌 便祕 養生 麥豆醫生 2018-12-07

身體不舒服,關注麥豆醫生諮詢醫生。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生氣血,即脾胃為五臟六腑氣血、生化之源。

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如果脾胃虛弱,所吃的食物就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也就不能為其他臟器提供氣血能量。所以中醫上有一句老話:養生先養脾胃、進補先補脾胃!

脾胃不好的信號

◆疼痛。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俗說心口痛。疼痛的程度、性質:劇痛、隱痛、刺痛、絞痛、持續痛、間斷痛等。

◆噁心嘔吐。也常見,特別是噁心。

◆腹脹。心口或腹部感覺撐脹、難受,有的描述自拍彭彭響,輕點的說悶,吃了東西擱著不下。這症狀也常見,特別是中老年,胃腸功能減退最易出現(消化不良、胃動力不足)。

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燒心、吐酸水。也常見,總感覺心口熱、灼熱,有的伴有反酸、吐酸水。

◆食慾改變。不知味,不想吃。

◆口味變化。口淡無味,或口苦,或口酸。

◆打嗝噯氣。多跟情緒有關,或者因吵架、壓力過大等導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狀。

◆大便異常。稀軟便,大便乾結,次數多,次數少,膿血便,便祕,水樣便等等。

晨起噁心、欲吐是脾胃不好的徵兆嗎?如何解決?

北大醫院中醫科張淑娥教授:

脾胃病長期不治療有什麼危害?會導致胃癌嗎?

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脾胃病長期不治療,會導致病情加重,而且會引起其他的疾病。由於長期的脾胃虛弱,納食少、消化不良、吸收差,這樣的話身體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可能會出現體弱、消瘦、貧血等情況。還可能會出現一些消化系統的潰瘍、糜爛、出血等症。

雖然說脾胃病導致胃癌並不是很多見,但如果有癌症家族史的話,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

胃痛時吃止痛片會危害身體健康嗎?

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胃痛時吃止痛片是不行的,不合適的。因為大部分的止痛片都是芬必得、阿司匹林等,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掩蓋症狀,耽誤病情,不利於治療,嚴重的話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會導致胃潰瘍、胃穿孔、胃出血等嚴重併發症。

脾胃病患者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

脾胃病人日常養護很重要,主要養護原則,一句話,管住自己的嘴。

特別是日常飲食要注意:飲食有規律,定時進食(一日三餐有固定的時間),定量進食(每次進食大致定量,不暴飲暴食),進食的“多與少”(多吃易消化的、鬆軟食物;少吃辛辣的、刺激的、堅硬的、不易消化的、過熱、過涼、過甜、過鹹的食物),減少不良刺激。俗言:胃病靠養,吃藥為輔。

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具體的養脾胃食物:

糧食類:如大米、玉米、小米、高粱、糯米、小麥、大麥、黃豆、蠶豆、薏苡仁、蓮子、蕎麥等;

肉類:如豬肉、豬肚、牛肉、牛肚、雞肉、鴨肉、兔肉;

蛋類:如鵪鶉蛋、鵝蛋、雞蛋等;水產品類如草魚、鯽魚、鱔魚、黃花魚、帶魚等;

蔬菜類:如西紅柿、紅蘿蔔、白蘿蔔、生薑、大蒜、韭菜、山藥、大頭菜、芫荽、蓮藕、南瓜、香菇、芋頭、扁豆、蘑菇、木耳等;

水果類:如蘋果、香蕉、荔枝、橙子、山楂、木瓜、桃子、甘蔗、石榴、大棗等。

調節脾胃,常按足三裡穴

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

位置:足三裡,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北大醫院醫生: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胃不好!

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痺、洩瀉、便祕、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贏瘦。

操作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裡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裡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最後一點,脾胃是健康之本,養護脾胃要持之以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