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文/四木

長沙市的建湘路始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它北起伍家嶺,南至天心閣的城南路,是和當時湘江邊上的沿江大道並行,貫穿於長沙市區的第二條南北縱向市政主幹道。

確切的講,建湘路並不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才有的,早在七十年代以前,建湘路的實體道路早已存在。追溯這些道路的歷史,可以讓人們深刻感受到長沙市區的滄桑鉅變,和這座歷史名城厚重的歷史文化。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陳先樞供圖

長沙市的建湘路從南到北十里長,它整合了多條貫穿市區南北向的道路而成,分別由當年的北長路、北站路、經武路、東站路、天心路所組成。各路段由於所處的位置不同,有一時期又分為三段,分別叫建湘北路、建湘中路、建湘南路,不過現在它還是叫建湘路。你若一路走來,定能收穫不少奇聞軼事和歷史典故。

“建湘”路名,源於湖南建湘瓷廠

建湘路,路名大氣、直白。建湘者,建設湖南也!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有很多人名就叫“建湘”,如周建湘、李建湘、王建湘等。當然,七十年代長沙市把這多條南北縱向道路冠名為建湘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道路的起始點最北端,有一家長沙市曾經最著盛名的國有大型企業——湖南建湘瓷廠。

這是一家成立於1954年的老牌國有企業,上世紀七十年代是它的全盛時期,以生產日用陶瓷產品而蜚聲於海內外。該廠產品瓷質潔白晶瑩,造型美觀新穎,其中“海鷗”四十五頭西餐具、十五頭茶具,曾四次榮獲國家銀質獎,產品暢銷美國、加拿大、東西歐、中東、東南亞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和長沙市政府掙回了大量的外匯。用湘瓷老職工的話說這是泥巴變黃金的生意。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陳先樞供圖

這樣的企業在長沙市的影響力是不言而喻的,又處在建湘路的起始點上,因此將這條貫穿於市區南北向的道路冠名為“建湘路”也就順理成章了。

半個世紀過去,風雲跌宕,輝煌過後的湖南建湘瓷廠,雖然還有其名,但其廠房地盤已成了伍家嶺君悅香邸樓盤。企業也從生產經營實體型轉為了貿易型,其影響力已是名落孫山,只留得一段建湘路路名讓人們還間或想起這家城北的陶瓷企業。

糧一庫裡走出了湖南笑星楊五六

七十年代以前的建湘路北段,當時在城北是很氣派的,就是現在從伍家嶺到經武門這一段。其路輻和現在芙蓉北路也差不多,中間有綠化帶,只不過現在的路輻增加了輔道,兩邊的人行道更寬了,那時候這段路叫北長路、北站路。

路段很偏僻,沿途除了一些住家戶就是企業單位。從伍家嶺起,路的東西兩邊有一些住家戶和商業網點,路東就是菜地,屬郊區國慶大隊,路西往南是糧一庫的地界,高大的圍牆一直延伸到潘家坪路口,足有四五百米的距離。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陳先樞供圖

糧一庫的大門大概就在現在芙蓉北路開福寺路口的位置,大門口的警衛都是荷槍實彈站崗值守,戒備森嚴。六十年代我還是細伢子的時候和老姐去建湘瓷廠,經過這高大的圍牆下,感到異常寂靜和森嚴。

說起這糧食一倉庫,在七十年代的伍新地區(即伍家嶺、新河)算是一家規模很大的單位,屬國家糧食局儲備局,看管著老百姓“民以食為天”的口糧,在長沙市舉足輕重。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裡的一名叫楊志淳的職工,也就是後來譽滿三湘演藝界的“楊五六”。

楊五六自幼喜愛表演藝術,文革前,年輕的楊五六考入市青少年宮長沙市歌舞團,成了一名舞蹈演員。文革伊始,歌舞團解散,楊被下放到糧食一倉庫當了一名庫管員。

1971年春,長沙市企事業單位貫徹執行中央“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示精神,搞千里野營拉練活動。我所在的單位被編入城北區野營拉練一團,在長沙縣北鄉、望城一帶拉練行走了半個多月,同時拉練一團還隨團組織了一支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拉練團走到了哪裡便在哪裡搭臺,為當地群眾演出。

為了充實演出節目,拉練團要求各單位組織節目送審,我單位推薦我拉京胡為另一名職工伴奏《智取威虎山》選段,以作為一個節目,而審查節目的藝術總監就是楊五六。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年輕的楊志淳

當年的楊五六已近三十歲了,中等身材,頭戴一頂當時流行的灰色新四軍帽,穿一件青色老舊的上海式小棉襖,腰間扎一根寬牛皮皮帶,著黃色軍褲,穿黃色解放鞋。論穿著打扮,楊並不扎眼,但舉手投足間總是表現出一種文藝範。

楊五六看了我們的節目後認為水平不行,便把我們淘汰了。楊到底是專業演出團體出來的,他在宣傳隊的表演讓我們感覺就是與眾不同。整場演出,楊的節目表演佔了一半,有單口相聲,獨舞、雙人舞、獨唱等,每場演出都認真敬業。這個宣傳隊由於有了楊五六,提升了整臺節目的品位和質量,受到沿途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文革結束後,楊五六重歸專業藝術團體,並迎來了他的表演藝術高峰,實在是意料之中的事。若干年後,我們才知道當年審查我們節目的主力演員兼藝術總監便是大名鼎鼎的“楊五六”楊志淳。

潘家坪,曾是長沙縣政府的代名詞

走過糧一庫的高牆便是潘家坪路口,這裡有湖南省外貿專營出口農副產品的公司,對外出口雞、鴨、蛇、豬、牛等,只要走近那條外貿的鐵路專用線,便能聞到一股動物的臊味。曾幾何時,外貿系統也是盛極一時的單位,改革開放後,市場一放開,頃刻輝煌不再。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潘家坪路口 四木供圖

跨過外貿鐵路專用線,沒有兩步路就是當年長沙縣政府駐地,因此,潘家坪在早幾十年前就是長沙縣政府的代名詞。直到1996年2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長沙縣政府駐地才由潘家坪遷至星沙鎮,結束了四十餘年長沙縣政府機關蝸居潘家坪彈丸之地,有縣無城的歷史。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唐家巷只剩下兩顆百年老樟樹 四木供圖

潘家坪路口往南走一點點就是唐家巷。當年的唐家巷早已不在了,成了錦繡華天公寓樓,僅剩下兩顆百年大樟樹才能讓上了一點年紀的人記起那裡原來叫唐家巷。唐家巷附近原來還有一大單位,那就是長沙市人汽公司北廠,管理著長沙市城北區上百臺公共汽車的運營和維修保養。

三角岔鐵路,城北多家單位的運輸專線

繼續往南走就是橫亙在建湘路的兩條鐵路,老長沙人都叫它三角岔。兩條鐵路都從東邊的長沙北站相距百米的不同位置,向西邊麻園嶺福壽橋的方向駛去,形成一個三角形地帶,因此叫三角岔。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1984年長沙火車北站三角岔,即現在的芙蓉北路鐵路道口。圖片右上角可看出,當年釘有三角岔的街巷牌。

三角岔鐵路是城北伍新地區多家單位的鐵路專用線,擔負著毛家橋煤棧、湖南動力機廠、湖南人造板廠、建湘瓷廠、糧一庫、省外貿進出口公司,麵粉廠等企業大宗物資的列車編組運輸。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經濟發展,三角岔鐵路的運輸日益繁忙,時不時火車來了,將建湘路上的車流和人流阻斷。

如果火車停下來等站內信號,那是讓行人最鬱悶的事了,因為你不知道還會要等多久。特別是上班高峰期,很多走路的上班族因為害怕遲到單位扣獎金只好鋌而走險,從火車下面鑽過去。有一次,一位中年婦女剛鑽到火車下面,火車便啟動了,嚇得她大叫著從車輪下滾出來才撿回一條命。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現在的三角岔鐵路口已變成鴛鴦井路口了 四木供圖

2012年8月30日,運行百年的長沙老火車北站正式關停,隨後建湘路上的兩條三角岔鐵路也被廢止,車流和人流才通行順暢。

長沙最早的客貨列車編組站——老火車北站

潘家坪路口的對面是長沙火車北站的地界。火車北站始建於清末,1911年正式投入運營,1935年遷址改建為長沙北站,這裡也是最早的客貨列車編組站。1958年停辦客運業務後,專職辦理整車、零擔,集裝箱運輸及專用線整車貨運業務。2000年以後,擁有存車和編解列車約15條股道、6條貨運線、6萬多平米的貨物倉庫,年貨運吞吐量380萬噸。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老長沙北站大門

在歷經百年後,長沙火車北站於2012年9月開始拆除,位於長沙撈霞開發區的火車北站也於同年1月8日正式開通運營。

當年長沙火車北站的地界位於建湘路的東面,北起潘家坪路口,南至經武門道口,全長1.5公里。由於是貨物集散地,北站的對面,也就是建湘路的西邊,遍佈有大大小小的運輸公司和搬運公司,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物流裝卸產業,如當年長沙市第一運輸公司就在下麻園嶺巷子裡。正對著北站大門的是長沙市搬運公司鐵路運輸處和長沙市北區搬運站,這樣的搬運公司擁有板車搬運工都是數千人。

田漢在留芳嶺找到了靈感,創作出《秋聲賦》

繼續往南,在接近湖南日報社的湘春路口時,有一條小街叫留芳嶺。所謂的留芳嶺就是一小土坡的地形,原名叫牛坊嶺,為了雅緻一點,後來人們才改成“留芳嶺”。

留芳嶺這條小街的東路口在建湘路上,西路口在蔡鍔北路上,東西不到一里路。在這條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街上,卻讓上世紀的劇作家田漢先生在這裡找到了靈感,並於1941年創作了以留芳嶺為故事背景的話劇《秋聲賦》。有人評論田漢先生的話劇《秋聲賦》依然是一出“亂世佳人”,比瓊瑤的《情深深,雨濛濛》更文藝,更深刻。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留芳嶺路口 四木供圖

《秋聲賦》的故事梗概是:小知識分子徐子羽與妻子秦淑瑾關係日益緊張,前女友胡蓼紅的突然到訪,讓這個家庭的關係更加微妙,胡蓼紅拿著手槍逼徐子羽離婚……,由於日軍的炮火日趨激烈,第二次長沙會戰在即,胡蓼紅終於放下個人恩怨,在留芳嶺投入了戰爭孤兒的救助工作。留芳嶺見證了這樣一代熱血青年轟轟烈烈的家國情仇,讓這樣一條普通的小街變得不尋常了。

從經武路到小吳門,冷清的街道變得熱鬧

當年的建湘路越過湘春路口就進入了經武路的地界。經武路的東邊從北往南是四煤棧,西邊是湖南日報社,荷花池路口和省疾控中心,四五百米走過去便到了鬆桂園。不過當年這段路是一段弧形彎道,不像現在的芙蓉路是拉直了的。

我的家原來就在經武路上,具體地點正好是現在鬆桂園路口偏南一點的路輻上。建湘路從伍家嶺始,自北往南到我家剛好五里路,我家處在十里建湘路居中的位置。昔日的建湘路沿著筆直的芙蓉路,在我家靠南一點的地方向西轉了一個彎再向南而去,這才向人們展示出它的本來面目。現在每當我經過這裡的時候,總有一種回到故園的親切感。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建湘路從芙蓉路上拐進去,直向小吳門 四木供圖

當年從我家到小吳門剛好一里路,五六十年代基本都是住家戶,兩邊的街道冷清。但一到小吳門路口,頓時就顯得熱鬧起來,車輛也多起來了。印象中文革前的小吳門路口是這樣的:經武路往南越過路口是東站路;中山路往東,越過路口是一個下坡加一個彎道,然後是京廣鐵路。

小吳門路口西南角上有一家很大的中藥鋪叫國藥局。國藥局的牆面為深灰色,高大的門樓上方外牆上有南極仙翁拄柺杖提葫蘆的浮雕。國藥局裡面左邊是撿藥的櫃檯,右邊是一個很大的玻璃寶籠,裡面裝著一隻標本老虎,兒時看到這樣的標本老虎還真有點害怕。後來國藥局拆遷了,搬到了中山路船山學社的對面,叫勁鬆藥店,標本老虎也搬到那家藥店了。

小吳門路口的東邊有一個很大的茶館叫五福茶館,規模比鬆桂園茶館大多了。小時候記得有次去茶館找我父親,他帶我去買了幾個包子回家,剛出籠的熱包子用幹荷葉包著,到家裡打開,包子還散發出荷葉的清香。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前方是八一橋 四木供圖

1968年前後,小吳門路口將東邊拐角和東南拐角的臨街建築全部拆除,改建為兩棟高層建築,五福茶館一併拆除。這兩棟高層在小吳門風光了一時,沒兩年,東邊的那棟九層高樓便檣櫓灰飛煙滅,只留下東南角上小吳門北貨商店這棟建築,後改為瑤家山寨。這回拆除是為了建八一跨京廣線橋,把中山路與八一路拉直聯通,八一跨線橋1975年通車沿用至今,事實證明這樣的規劃決策才是正確的。

被日軍摧殘的湖南旅社與老火車站

建湘路走過小吳門路口向南就是昔日的東站路。東站路的路段是小吳門到瀏城橋。因為有長沙老火車站在這條路上,從小吳門到火車站這四五百米的距離。街道兩邊幾乎全都是旅社,規模最大的要數火車站對面的湖南旅社。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陳先樞供圖

我之所以要提湖南旅社是因為這旅社是有歷史的,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存在。抗戰時期長沙會戰打響,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長沙火車站,也把湖南旅社炸燬了,有一對新婚夫婦住在旅社未來得及撤離,被炸得血肉橫飛。這是日本鬼子對長沙人民所犯下滔天罪行的鐵證。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80年代的湖南旅社 攝影/羅斯旦

長沙火車站於1936年隨著粵漢鐵路的全線通車,在原車站位置擴建的,1944年被日本鬼子炸燬。抗戰勝利後,又在原址重建,沿用至1975年,平均每年發送旅客三百萬人以上。

長沙老火車站的搬遷,對於長沙市的城市建設和規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解決了五一路主幹道東邊不通的交通現狀,奠定了市區東擴的基礎,促進了長沙市的經濟發展。

長沙市的馬掌店,都集中在瀏城橋附近

建湘路走過火車站向瀏城橋方向是一個上坡和彎道,右邊還保留了一些低矮的六七十年代的建築,現在大多被一些機電產品經銷商租作鋪面。

改革開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政府的主導構想是要把從經武路開始的建湘中路,和建湘南路打造成機電產品一條街。左邊則是一片鋼筋水泥建築,全然找不到一點當年的痕跡了。當年左邊的一些房屋建築是一些木材加工作坊,我岳父曾於五十年代在這裡的一家鋸木社工作過,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我結婚做傢俱的木頭還是在這裡的帶鋸作坊里加工的。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機電產品經銷商的商鋪 四木供圖

但瀏城橋附近最有特色的經營是馬掌店。在快到瀏城橋路口的上坡地段上,左邊一聯有四家馬掌店。這馬掌店是一個原始古老的行當,也是當年長沙經濟落後的見證。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左前方是當年馬掌店的地方 四木供圖

五六十年代,市區的物流運輸主要靠人力和畜力搬運,汽車很少,因此馬車還是有一定市場的。常年在公路上運輸的騾馬四個蹄子需要釘上馬掌抗磨,否則,騾馬的四個蹄子會因為磨損受傷而不能工作。

小時候細伢子好奇,每當經過此地,總喜歡湊上去近距離觀察一陣。這馬掌店有四根比碗口還粗的樹樁埋在地下,另外還有兩根與馬身等長的木頭分別連接兩根埋在地下的樹樁上。樹樁的高度與馬身齊平。

馬被牽進這四根樹樁形成的巷道後,馬掌師傅要用寬厚結實的馬帶將馬與樹樁上的橫槓牢牢地捆在一起,使其不能動彈。然後抬起馬的蹄子,將磨損厲害的U形馬掌鐵去掉,用鋒利的皮刀將馬掌上不平的繭肉削平,再釘上新的馬掌。

新馬掌鐵一公分厚,釘進去的鐵釘不能垂直釘進馬的肉掌內,那樣馬會痛得發烈的,而要向外從馬蹄指甲上飄出來,再把鐵釘扭彎牢牢地固定在馬掌上。釘過馬掌的馬跑起來格外精神,特別是那清脆的馬蹄聲有節奏的刺激著馬,讓馬跑起來特別歡快。

記憶中長沙市的馬掌店都集中在瀏城橋附近,其它地方好像都沒有。到七十年代,馬掌店衰落並銷聲匿跡了,而馬掌店前面的東區搬運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了長沙市第五運輸公司,後遷到市區以外的五里牌去了。

定王臺書市,原是“平地一聲雷”

建湘路走過瀏城橋就進入了天心路的地界,從這裡一直到天心閣的城樓下都叫天心路。瀏城橋現在建成了立交橋,橋的西南角上是定王臺書市。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定王臺書市大樓 四木供圖

沒有建書市之前,這裡有一條很霸氣響亮的街名,叫“平地一聲雷”。它西起古家巷,東至建湘南路,原在定王臺後面,於1997年拆遷後建為住宅區和解放中路立交橋。

據清光緒《善化縣誌》載:高井,城東牆根,定王臺左,井可見底,水注旁穴,投甕入汲,翁然有聲,俗稱平地一聲雷。此地有一大井,一日忽然爆震,井壁突然常狀,泉源遂絕,深僅三米多,周寬數米,窟中綠草如茵,投之以石,其聲轟然如雷,故名“平地一聲雷”,又稱“雷打井”。街以井名,文革中曾改名“紅光街”。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當年平地一聲雷街道 攝影/羅斯旦

過瀏城橋路口,天心路的東邊有多處鐵匠鋪,一走到這裡,叮叮噹噹的鍛打聲便不絕於耳。不過這樣的鐵匠作坊我可不敢去看熱鬧了,記得小時候我經過這裡時被飛濺出來的鐵屑打中。當時我正好是赤膊,飛濺出來的鐵屑立馬在我的胸口燙掉一塊皮,痛得我嗷嗷直叫地跑開了。

老長途汽車東站與天心路的變遷

走過定王臺書市,繼續往南,在東邊芙蓉區黃金珠寶城一帶,是原來長沙市老長途汽車東站的位置。這個汽車站是1954年從小吳門搬遷過來的,經過二十餘年的經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長途客運旅程不斷延伸。後於八十年代初遷往五里牌阿波羅商業廣場後面,後又搬遷至遠大路張公嶺。長途汽車東站的頻繁搬遷標誌著城區規模的不斷擴大,再次見證了長沙市的發展變化。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曾經的長途汽車東站的位置 四木供圖

建湘路走過工農橋的路口就是天心閣的北大門,從北大門向南,沿著天心公園的圍牆一直走就到了建湘路的最南端城南路口,也就是天心古閣的城樓之下。而東邊則是近年修建的長沙簡牘博物館。

日前經過天心公園的北大門,突然發現建湘路工農橋路口,立著一塊路牌,上面赫然寫著“天心路”三個大字,這讓我心頭為之一震,心想,這裡的建湘南路都幾十年了,為何現在又是天心路呢?難道是我記憶錯位?

在附近找到一七十多歲的老先生,詢問後才知得,工農橋路口至城南路以前確實是叫建湘南路,為配合天心古閣和長沙簡牘博物館的周邊環境,因此,這段路還是恢復原來的天心路路名,工農橋路口的北面依舊叫建湘路。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這一段建湘路又恢復了天心路的路名 四木供圖

天心閣位於老長沙城的中心,自明代以來,天心閣被視為古城長沙的標誌,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之美譽。雄踞於古城牆之上的天心閣,始建年代不詳,現存資料中最早有記載的明萬曆41年(公元1613年)善化縣知縣唐源的《分地方申詳》一文和明崇禎年間俞儀的《天心閣眺望》一詩,距今近五百年曆史。

天心閣近代屢遭戰火,1852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攻打長沙城,西王蕭朝貴身先士卒,躍馬揮劍,不幸中彈罹難於城樓之下。

現今古閣城樓之下還有一組太平軍魂的雕塑,彷彿重現了旗鼓雷鳴,刀槍舞動的古戰爭場景,表現了太平軍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向人們展示了一曲悲壯地頌歌,發人深思。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天心閣 四木供圖

抗戰時期,三次長沙會戰,天心閣都是前線守軍的指揮所,直打得城外的鬼子丟盔棄甲,最終滾回東洋。

雄偉的天心閣屹立城頭幾百年,見證了天下興亡,滄海桑田。長沙市的建湘路到這裡也到頭了,但它前進的步伐卻始終未停止。建湘!建湘!建設湖南的豪氣未停止,長沙人恰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未停止。建湘路十里長街,南北向半個世紀,留下一路發展軌跡,留下一串回憶的印記。

星城十里建湘路,長沙半個世紀的印記

*繪圖/四木

END

  •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佈,作者 | 四木,編輯 | 城小憶(微信號:chengshijiyiwh),文中小標題及部分圖片為編者所加,未註明出處圖片均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