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普洱茶名字由來的歷史根源

普洱 西雙版納 唐懿宗 普洱茶圈 2017-05-22

普洱茶如今聲名遠揚,雲南省普洱市就是因為普洱茶的名聲大、且自身也出產普洱茶,又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才由思茅市改為普洱市的。這次改名很成功,雲南省內一個默默無聞的地級市從此成為了無數普洱茶茶客心中的聖地。可是大多數茶友只聽說過普洱茶,卻不知道普洱茶名字是怎麼來的。

知識 普洱茶名字由來的歷史根源

雲南產茶,唐懿宗鹹通五年(864年),樊綽撰《蠻書》中載:“雲南管內物產第七,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採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公元765年,南詔國在今昆明修拓東城,開拓滇東地盤,把曲州、靖州(昭通、宣威一帶)、步頭(紅河南)控制起來;並在景東地區設“銀生府”,任命了“銀生節度使”,首府在景東城,統轄今景東、景谷、鎮沅、墨江、普洱、思茅、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區。明代思茅屬車裡宣慰司(景洪),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當地實行“改土歸流”以後才成立“普洱府”,下管轄“三廳一縣一司”,即思茅廳、他郎廳(墨江)、威遠廳(景谷)、寧洱縣(普洱)、車裡宣慰司(景洪)。

知識 普洱茶名字由來的歷史根源

清光緒《普洱府志》之卷一、卷七及卷十九等章記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聯八勐以環衛,形錯犬牙(思茅屬江內五勐),榷六山為正供,周資雀舌(一攸樂山,在府南七百五里,後分為架布山、崆山;一莽枝山,在府南四百八十五里;一革登山,在府南四百八十里;一蠻磚山,在府南三百六十里;一倚邦山,在府南三百四十里;五山俱由倚邦土司所管。一漫撒山,即易武山,在府南五百八十里,為易武土司管)。”說明古銀生府所屬六大茶山到清代已歸普洱府之思茅廳管轄。較《普洱府志》更早成書的檀粹撰《滇海虞衡記》卷十一載:“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日攸樂,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蠻磚,六日漫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這段話把普洱茶主產地當時的產銷盛況講得更加清楚。

清道光五年(1825年),阮福集普洱茶極盛時諸文之大成,著《普洱茶記》,不僅系統介紹了普洱茶的來龍去脈、產地環境,以及產品種類、品質特徵、每年朝廷用於普洱貢茶採辦之花費多少,甚至連普洱茶品質的鑑別皆有記敘。

由此可知普洱地區以前叫做銀生府,當時的還沒有普洱茶這種說法,隨著歷史的演變,普洱府的誕生,六大茶山歸屬普洱府的管轄,普洱茶的名字才出現。

更多普洱茶知識請訪問普洱中國網:www.puerzg.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