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中的普洱茶:“故事會”裡的陷阱

普洱 投資 方舟子 時代商見 時代商見 2017-09-29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傳統遭到了方舟子的質疑,而這正是普洱茶投資的基本邏輯所在。對於整個業界而言,方舟子的介入或許正當時,新一輪的洗牌將加速到來。

作者 時代財經 鄭方圓

近期,沉寂多時的方舟子在網絡上挑起了一場“普洱茶是否致癌”的輿論風暴,引發業界大震,無數網友跟進熱議,眾多媒體紛紛從各個角度就此話題進行採訪報道。

7月初,方舟子在《科學世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的文章,指出“如果茶葉製作或儲存方式不當,也有致癌風險”,文中以普洱茶為例,提到在普洱茶的陳化(生普)或發酵(熟普)過程中,容易汙染黃麴黴素這種致癌物質。

儘管已在媒體上消聲數年,但曾經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在社交平臺上依然受到關注,再加上話題涉及大眾的日常生活,一時間從普通網友到科普人士,從普洱茶協會到中科院院士,各色人等都被捲入了這一話題。

一場關於普洱茶的討論

9月9日,雲南省普洱茶協會公開表示將起訴方舟子,要求其對不當言論作出公開道歉,同時索賠600萬元名譽損失費。

9月12日,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撰寫長文迴應方舟子的質疑,稱普洱茶並非黃麴黴菌的適生基質,而且從抽查檢測結果來看中,我國普洱茶中黃麴黴毒素的檢出率很低且濃度不高。

但此文一出,方舟子隨即在13日做客微訪談時對文中內容提出質疑。

作為普洱茶主產地,雲南省政府也介入到話題討論中。該省衛計委在14日發佈通報稱,已經連續5年將普洱茶列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圍,2013-2017年在全省各地採集119個普洱茶樣品,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B1,其它指標符合國家相關要求。

關於普洱茶的話題持續發酵。

風暴中的普洱茶:“故事會”裡的陷阱

時代財經留意道,在方舟子活躍的國外社交平臺上,他仍在與網友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

就普洱茶中的黃麴黴素問題,時代財經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李江華,她分析道:“茶葉中的黃麴黴素問題,有可能是個別的現象。因為我們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全世界都一樣,就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但是這裡面並沒有規定茶葉要限制黃麴黴素限量。”

而云南省茶業協會會長鄒家駒也向時代財經表示,即便是在全球食品安全檢測標準最高的歐盟,614個檢測項目中也沒有黃麴黴素這一項。鄒家駒同時稱,茶葉並不是黃麴黴素的食物源。

據鄒家駒介紹,在潮溼的環境中,黃麴黴素最容易在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蛋白質豐富的物質中生長繁衍,發黴是其表現形式之一,“但是茶葉並不是以蛋白質為主的,不是黃麴黴素的食物源,所以不會在茶葉中大量發展。”

針對方舟子提到的一些抽查檢測試驗中檢驗出了黃麴黴素,鄒家駒認為,黃麴黴素的孢子是無處不在的,但是量小對人體危害不大,而且目前國家關於茶葉中的黃麴黴毒還沒有明確標準。

“如今的普洱茶市場就像個故事會”

公眾關於普洱茶的廣泛討論,讓這個頗為小眾的、甚至多少有些神祕的行業一時間廣受關注。不過有從業者認為,這次事件也揭開了普洱茶界長期存在的頑疾。

就像高檔的法國葡萄酒或者上乘的古巴雪茄一樣,工藝精良的普洱茶的質量和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提升,而這正是其投資收藏的基本邏輯所在。

在2005年“炒茶如炒股”的風潮中,普洱茶聲名鵲起,甚至出現“一克普洱一克金”的瘋狂投資熱行為。在雲南經營著一家中小型普洱茶廠的商人周輝這樣向時代財經描述:“很多人接觸到普洱茶就是聽說越放越值錢,當年市場火熱的時候,連普通的工薪階層都把積蓄換成了壓制的普洱茶餅,包裝都不能拆,以免破了品相。這可是以後可以拿來換錢的。”

但兩年後這場泡沫就破滅了。2007年的暴跌,讓大多數人血本無歸。

對這段曾引發社會關注的普洱茶往事,來自東莞的資深茶人、車裡古茶的創始人韋柱正告訴時代財經,“只有少部分精明的商人,有針對性地去接盤,掙了大錢。當時大益茶廠的孔雀系列,3000元/件,如今賣到了30萬/件,漲了100倍。”

韋柱正是位膝下已有4個孫子的老茶人,十年前開始做普洱茶生意,更早之前,他就已是普洱茶愛好者,“每天都喝,已經二十年了,2004年收的那些茶才2000元/件,但當時並沒有太多的經驗,收得茶也不是很好的茶”,韋柱正稱,如果茶的品質一般,保存又不當的話,則根本沒有投資價值。

如今,距離2007年的大崩盤已經過去十年了,但在韋柱正看來,這個市場“每天都在崩盤。”

不過他也承認相比之前盲目追風的虛假繁榮,如今做普洱茶投資的人數已經銳減了很多,“這幾年普洱茶投資市場並沒有很火熱,產能過剩,茶商幾乎把所有的利潤一次性拿得淋漓盡致,留下的投資空間不大了。”

風暴中的普洱茶:“故事會”裡的陷阱

名山古樹是故事的主要劇本

至於茶商如何透支普洱茶的價值,鄒家駒坦言,普洱茶界的“講故事”之風太甚,而名山古樹便是這些故事裡永恆不變的經典話題。

“今天炒這個山頭,明天炒那棵樹,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被忽悠進去了。如今買茶不是憑自己的味蕾、認知,和體感去判斷,而是聽別人講故事,把普洱茶市場搞成一個故事會,天天講故事。”在鄒家駒看來,目前投資收藏的比重太大了,對於這方面的過分宣傳,讓普洱茶脫離了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品味,反而成了熱鬧的“故事會”。

事實上,喝茶人常常提起的老班章、冰島、薄荷塘、昔歸這些名山名寨名茶,伴隨的就是這些地方的茶價水漲船高。但在成名之前,這些山頭寨子的普洱茶和其它地方無甚差別,不過當地人自家喝的私家茶。

關於“講故事”這一點,韋柱正有著直觀感受,“對一些茶商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有沒有終端消費者,只在乎有沒有經銷者(看中普洱茶的金融投資屬性)。這些廠商經常去東莞等地組織一些跟茶葉完全沒有關係的人士,去漂亮的山莊旅遊,舉行豪華宴會進行招待,忽悠他們買茶葉,都是成千甚至上萬一餅。”

為這些“故事”買單的人中,妻離子散的並不罕見。

據韋柱正講述,他的一位商人朋友,在四年前做了某古茶坊的經銷商之後生活每況愈下,之前開的寶馬豪車,現在已經換成了廉價二手車,每天在街頭挨個商鋪進行推銷。韋柱正記得有一次在街頭碰到這位朋友時,對方剛走完了一整條街,“賣出去了60克茶葉,價值140元。”

許多幻想著能撈一筆的經銷商或許正經受著進退兩難的煎熬,繼續經營意味著要承受巨大經營壓力和不可預知的市場風險,而退出則意味著前期所有投資打水漂。

事實上,不止是經銷商,連一些普通公眾也會栽倒在普洱茶的各種傳言中。

作為一名設計師,廣州的周先生已經有20年的普洱茶飲用歷史,如今茶不離手的他算得上是一名精明的茶客——每年2萬元左右的“口糧茶”消費完全可以靠投資收益平衡。周先生告訴時代財經,他接觸到的消費者中,有90%以上很難識別普洱茶的優劣,往往以虛高的價格買回去價值不高的茶,“買茶的價位、茶葉本身的品質,以及儲藏環境都不可缺少,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中低端茶,這部分茶的利潤是最高的,對於投資而言,也是最沒有價值的。”

價值需要回歸理性

儘管在特定圈子裡普洱茶依然受到追逐,但這種投資遠非主流。

“說實話我不懂什麼生普、熟普,也不太愛喝茶餅,味道太重了。其實喝茶吧,不是為了解渴,就是一種氛圍。”27歲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品牌負責人Julian在產茶大省福建工作,對於普洱茶,她的瞭解並不多,僅限於在四川讀研究生期間經常去茶室“混”得到的一點基礎知識。

“當然要用茶具,我是對生活有要求的人。我喜歡喝紅茶,普洱茶也喝一點,南方普洱茶花樣多。”

風暴中的普洱茶:“故事會”裡的陷阱

、為適應大眾消費市場,普洱茶調飲也越來越多,例如菊花普洱、玫瑰普洱等

對於方舟子提出的普洱茶致癌說法,她並不以為意,一方面是因為不經常喝,此外,她還有很多其他選擇。

但消費者這樣的心態,卻會引起茶商周輝的擔憂。在以綠茶為主體的中國茶葉市場中,普洱茶原本就屬於“少數派”,只佔據5%左右的市場份額,真正流向終端消費者的少之又少,大約為1-2%左右。方舟子掀起的話題風暴,有可能讓部分消費者的目光轉向其它類型的茶葉。在傳統普洱茶的基礎上推出新產品,已經成為部分茶商的抗風險策略。

韋柱正認為,一直以來普洱茶市場的產能過剩現象非常嚴重,從2010年開始就呈每年1萬噸的遞增趨勢。“小青柑的出現,對於產能過程有很大的幫助,熟普的過剩產能已經被消耗殆盡,甚至有些供不應求。”

2015年小青柑的走紅曾一度引爆了大眾普洱茶消費市場。公開資料顯示,小青柑的產地江門新會2015年生產的柑普茶為2000噸,企業共有30多家,但2016年的茶產量就翻了一倍達到4000多噸,企業數量更是飆升到80多家。而這樣的漲勢仍在繼續,業內人士估計當地茶企將達到約200家,產量8000噸。

這讓周輝所在的茶廠受益頗多,目前,他們的大部分產品都能被這一市場消化。2011-2016年間,他所在的茶廠銷售量增長了70%左右。

周輝稱其產品以80—150元/餅的普洱茶居多,“長期而言,我們對消費市場充滿信心,很直觀的感受就是喝茶的人越來越多,以前南方,尤其是廣東、福建一帶喝普洱茶比較多,近幾年北方市場也成長起來了。可能夏天的時候普洱茶的湯色會讓人覺得太熱,但在冬天,選擇普洱茶的人就很多了。”

相比於商家對消費市場的謹慎樂觀,鄒家駒對於整個行業的現狀要更加憂慮,“不去研究普洱茶的品質好不好,有沒有農殘,有沒有假茶,原料是否純正,反而去研究包裝紙到底是哪個朝代的,現在香港所有的包裝紙都有人買,買了去做假茶。”

不過他也指出,消費者與市場是互相教育的,消費者品鑑能力的提高,會讓普洱茶更加回歸理性價值,“等消費者水平提高之後,會越來越理性,畢竟茶是用來喝的,不要總想著在裡面發大財。”

主要做生普生意的韋柱正日常接觸到的“小白”消費者並不多,但在他看來,越來越多的人飲用普洱茶,而不是過多地去關心投資、收藏,就是這種茶價值的迴歸。“在信息高度發達和透明,消費的人群越來越趨於年輕和理性的情況之下,普洱茶早晚面臨洗牌,方舟子事件會加速洗牌。”

【本文由時代財經旗下商業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至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